第192章 进击的丁锋-《重生官场,我要青云直上》

  现在乐平镇的财政情况,没人比他这个负责政府事务的常务副镇长更清清楚情况,三万块,可是一笔不小数字啊!

  发泄完怒火,他看向林鑫,眼神复杂:“林镇长,你这招‘以退为进’,玩得高明啊!向书记请罪,把自己摘出来,却把刘益民和冯寿架在火上烤!记大过!你这求情,可真是往死里求啊!”

  林鑫淡淡一笑,抿了口茶:“没办法,人家都把刀递到手边了,不接着,岂不是辜负了人家一番‘好意’?”

  又笑了笑,说道:“我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人,居然毫无掩饰!”

  林鑫刚听到袁秋兰的话,还以为是弄错了,没想到刘益民居然这么蠢。

  丁锋摇摇头说道:“那不是蠢啊,那是以前的做事风格遗留下来的!而且上面有人,他有什么好担心的?所以才会这么肆无忌惮行事!”

  林鑫明白他的意思,丁锋这么说,估计也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城建局做事,向来油水十足。一直以来,都是这个做派。

  承包给正规的公司,价格多少,都是明码标价,章一盖字一签,政府就得认!

  至于其中的蝇营狗苟,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有冯寿和莫浩楠在上面,一个是正科级的实权镇长,一个正科级的实权局长,

  而且,说不定,大头还是这两位拿的!

  林鑫放下茶杯,目光变得郑重起来,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丁常务,我过来找你,就是为了这事。杨书记已经表态,这件事会在下次党委会上研究。”

  他特意加重了“党委会”三个字。

  丁锋的目光瞬间亮了起来,他立刻明白了林鑫的来意。党委会!那是他和林鑫目前唯一能够合法合规与冯寿抗衡的战场!

  “丁常务,此事一旦摆上党委会的桌面,你可不能再低调下去了。 我们忍气吞声、避其锋芒了大半个月,不就是在等待一个像现在这样合情合理、站得住脚的机会吗?”

  丁锋的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血液似乎都热了起来。是啊!憋屈了大半个月,看着冯寿上蹿下跳,看着刘益民那种小人都敢骑到自己头上,他早就受够了!

  现在,对方自己送上来一个如此巨大的把柄,而且人证物证俱全,如果还不反击,更待何时?

  林鑫这是明确地邀请他,在党委会上打头阵,率先向刘益民开炮!

  丁锋迅速在脑中权衡利弊:这件事,于公,刘益民贪墨公款证据确凿,处理他天经地义,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于私,狠狠打击刘益民,就是斩断冯寿一条重要的臂膀,能极大削弱冯寿在镇里的嚣张气焰,也能一吐自己胸中的恶气!而且由自己这个常务副镇长率先发难,分量足够,也符合程序。

  风险?几乎没有!这是阳谋!站在道理和规矩制高点的阳谋!

  想到这里,丁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和决绝,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斩钉截铁:

  “林镇长,你放心!这个把多月的委屈,不能就这么算了! 刘益民是他冯寿最得意的马前卒,这次,我们就先敲掉他这个卒子! 我看没了这个急先锋,他冯寿还怎么嚣张!党委会上,我知道该怎么做!”

  看到丁锋如此表态,林鑫心中一定。有了丁锋这个常务副镇长在党委会上率先发难定调,再加上杨明辉书记的默许甚至推动,其他党委委员只要不傻,都知道该怎么站队。冯寿就算想保刘益民,也将独木难支!

  “好!有丁常务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林鑫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那我们就在党委会上,静观其变。”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一些细节,比如如何引导会议议题,如何应对冯寿可能提出的辩解或转移话题,如何争取其他党委委员的支持等等。一场针对刘益民的围猎,就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悄然布置妥当。

  周三上午,乐平镇党委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各位党委委员陆续落座。

  镇长冯寿今天心情似乎不错,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来,脸上带着惯有的、略显矜持的笑容,熟络地与已经到场的几位委员打招呼——镇党委副书记莫雄强、政法委员赵卫国、宣传委员梁萍、组织委员罗家明。

  他刻意在常务副镇长丁锋面前停顿了一下,笑容加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

  丁锋面色平静,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纪委书记钱少明和宣传统战委员张祥也随后到达。

  半分钟后,镇党委书记杨明辉最后一个走进会议室,手里端着保温杯,面色沉稳。他走到主位坐下,目光缓缓扫视了一圈在座的每一位委员,确认人到齐后,便开门见山:“好,人都到齐了,开会吧!”

  会议按既定议程一项项进行,大多是日常工作的汇报、学习和部署。时间在略显沉闷的气氛中流逝。冯寿偶尔会插话,对一些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试图彰显自己作为镇长的存在感和权威,但响应者寥寥。丁锋则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只是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终于,前面的议题全部结束,只剩下最后一项“其他事项”。会议室里的气氛似乎无形中变得微妙起来。

  杨明辉端起保温杯,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茶,然后轻轻清了清嗓子,目光再次扫过全场,语气平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开口说道:“最近,听到有些同志向我反馈,也看到了一些材料。反映我们政府某些新来的同志,由于对业务工作不够用心,或者粗心大意,在一些工程项目经费的使用上,把关不严,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他顿了顿,刻意用了“新来的同志”、“不够用心”、“粗心大意”这些相对模糊和温和的词语,但“不小的经济损失”这个词却格外清晰。

  “这件事,影响不太好。大家…都议一议吧,看看该怎么看待和处理。”杨明辉将问题抛了出来,身体微微后靠,摆出了听取意见的姿态。

  丁锋心中一动,知道关键时刻来了。他立刻接话,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和“宽容”,率先定调:

  “杨书记,既然是新来的同志,换了新的工作环境,业务上可能确实有些生疏,工作中出现一些疏漏,造成一点损失,也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以教育帮助为主,不能一棍子打死吧? 还是要给年轻同志成长进步的机会嘛。”

  他这话看似在求情,实则坐实了“新同志犯了错造成损失”这个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