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常委会上的博弈《上》-《重生官场,我要青云直上》

  杨明辉身为班子的班长,被训得脸上有些发烫,连忙欠身解释:“李书记,您批评得对!是我们的工作没到位。

  城建办老主任调走后,一直物色人选,本想等一个更成熟的机会…林鑫同志虽然资历尚浅,但熟悉情况,工作踏实,能力…能力确实比较突出,所以才临时委以重任。”

  李贵强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资历不是能力的天花板!关键是要看谁愿意干事、谁能干成事!林鑫同志今天的表现,就说明他不仅能干事,而且能干成事、干好事!

  这么重要的岗位长期空缺,职责不明,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年轻同志施展才干!

  你们镇委班子要立刻着手考察推荐合适人选!不要搞论资排辈,要能者上!

  县委组织部会重点听取你们乐平镇党委的推荐意见!”

  杨明辉心头一凛,明白了书记的意图和不满,同时也看到了机会,立刻挺直腰板表态:

  “是!李书记,我们镇党委高度重视!原计划就是明天下午三点召开常委会,专门研究城建办主任的推荐人选问题!

  我们一定尽快按照组织程序落实到位,把最合适、最能干事的同志推到这个岗位上,坚决不辜负县委的期望!”

  李贵强对这个迅速而具体的时间点还算满意,脸色稍霁说道:“推荐要谨慎,用人才要精准。

  林鑫同志!”

  他再次看向林鑫,语气温和了许多,“好好干!乐平的发展,需要你这样有思路、有担当的年轻血液!”

  “谢谢李书记鼓励!我一定加倍努力,不负组织信任!”, 林鑫立刻起身,恭敬地回应,声音沉稳有力。

  李贵强点点头,又对杨明辉等人交代了几句其他工作,便起身离去。杨明辉等人连忙陪同送出大门。

  看着书记远去的车队,杨明辉长长舒了口气,抹了把额头的汗。

  他转身,看了一眼神色平静的林鑫。

  这个叫林鑫的年轻人,在书记面前挂上了号。

  林鑫默默收拾好桌上的资料,前世被王振国故意支开,终于因为改变而得以实现。

  而这条改变的车道,通往的又何止是四通八达的前程?

  王振国脸色阴沉,之前李贵强就对他不满,现在全程又没有插上几句话。

  他死死地盯着林鑫!

  次日乐平镇镇政府三楼,常委会会议室。

  长方形的会议桌厚重深沉,覆盖着墨绿色的绒布。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烟味和一种无声的、近乎凝固的紧张氛围。

  镇委书记杨明辉坐在桌首。他面前摊开着笔记本,一支黑色钢笔规矩地压在本子上。

  “都到齐了,开会。”

  杨明辉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惯常的威严,“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讨论并确定向县委推荐城建办主任的人选。

  这个位置空缺时间不短了,县里催过几次,不能久拖不决。”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与会人员,重点在组织委员罗家明、副书记莫雄强和镇长王振国脸上停顿了一下。

  “提名推荐要符合组织程序,人选更要适合岗位。”,杨明辉继续说道,语气平稳。

  “家明同志,你是组织委员,对干部情况熟悉。你先说说,综合各方面条件和目前空缺岗位的要求,有哪些合适的人选可以考虑?”

  话题精准地抛给了组织委员罗家明。

  罗家明是个四十出头、做事一板一眼、有几分书卷气的人。他清了清嗓子,翻开面前的笔记本,没有过多的铺垫,直接切入主题:

  “好的,杨书记。经过组织办的初步筛选和综合考量,结合城建办工作的专业性、统筹性和下一步旧城改造、部分县道提质的实际需求,我们认为,”

  他略微提高了一点音量,目光在杨明辉和莫雄强脸上掠过,“城建办代主任的林鑫同志,是当前非常合适的推荐人选。”

  此言一出,会议桌旁的气氛瞬间绷紧了几分。王振国的眼皮重重地跳了一下。

  罗家明无视了空气中悄然弥漫开来的张力,依据本子上早已梳理好的条目,条理清晰、不疾不徐地列出理由:

  “第一,林鑫同志身份是选调生,出身就是经过组织严格选拔的高素质人才,是组织重点培养的未来基层骨干苗子。这一点上,政治可靠,根正苗红。”

  “第二,个人能力和工作业绩突出。他进入综合科时间虽不算最长,但负责和参与的几项重要工作,包括前期项目的数据汇总、流程跟踪,以及规划调整的数据调研,都完成得高效、精准,表现出很强的业务能力、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在暂代主任工作中,项目招标工作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向上反映,推动了项目进展,展现了勇于担责的品质。”

  “第三,党性原则强。思想汇报及时、诚恳,组织纪律性强,服从大局,工作中能吃苦、不推诿。”

  “第四,年龄和培养年限也正好匹配。工作已满两年,符合基层岗位锻炼后晋升的基本要求,此时推荐,对其本人、对急需补充骨干力量的城建办工作,都是比较合适的节点。”

  罗家明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沉寂,只有细微的呼吸声。

  杨明辉面无表情,指节在笔记本上轻轻叩了一下。

  几乎是紧接着罗家明的话尾,一直坐在杨明辉左手边、微阖着眼仿佛在养神的镇党委副书记莫雄强,缓缓睁开了眼睛。他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意,但那笑意此刻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家明同志的意见很系统,我基本同意。”,莫雄强声音不大,却自带一种分量。

  “我补充一点。昨天李书记到镇里视察工作,特别关注乐平镇到县城的公路项目,在听汇报的时候,重点提到了林鑫同志。最后李书记的原话是:

  林鑫这个年轻人不错,思路清晰,肯下苦功夫,做事踏实有想法,有股子想干事、能干实事的闯劲!’”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脸色越发阴沉的王振国身上。

  莫雄强身体略微向后靠了靠,环视全场,语气平稳地强调:“县委主要领导同志在我们镇干部人事调整的关键时候,对年轻干部做出这样的正面肯定和评价,我认为,这是具有非常强的指向意义的。

  组织选人用人,看实绩、看表现,更要看上级组织的态度和期许。林鑫同志能够获得李书记的表扬,本身就是能力过硬的体现。

  基于这一点,我也认为,推荐林鑫同志担任城建办主任,是恰当的。”

  杨明辉的手指在笔记本的硬壳封面上轻轻点了点,没有说话。但谁都能感受到,罗家明的组织程序和莫雄强抛出的县委书记这个“尚方宝剑”,已经在人事博弈的天平上,重重加上了两颗沉甸甸的砝码。

  “哼!”一声从鼻腔里发出的、毫不掩饰的冷哼,猛地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