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想请你帮个忙-《重生官场,我要青云直上》

  茶盏里的碧螺春已经续了两次水,颜色淡得近乎透明。

  窗外的阳光偏移了些许,在桌面上投下更长的光影。周晓玲将最后一份签好字的合同副本收进公文包,拉链合拢的轻响在安静的卡座里格外清晰。

  她端起微凉的茶,抿了一口,脸上带着工作顺利完成的轻松笑意,看向林鑫:

  “好了!大事敲定!就等林大才子后续书稿到位,我们江河社保证让它一炮而红!”

  林鑫也端起茶杯,脸上带着合作愉快的温和笑容:“辛苦周编辑了,有你和江河社保驾护航,我放心。”

  他顿了顿,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摩挲了一下,话锋一转,语气依旧随意,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对了,周编辑,还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林鑫说出的来意。

  他找周晓玲,最重要的就是这件事,而不是之前讨论的事情。

  周晓玲放下茶杯,爽快地一挥手:“说!跟我还客气什么?能帮上你林大才子的忙,是我的荣幸!”

  她笑容爽朗,带着北方姑娘特有的敞亮。

  林鑫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平静地看着她:

  “不知道……周编辑在省城那边,有没有相熟的出版社朋友?最好是……人民出版社或者社科类权威出版社的编辑?”

  “省城?人民出版社?”

  周晓玲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错愕!她眼睛瞪圆了,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林鑫,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林鑫!你……你这是闹哪出啊?怎么?嫌我们江河社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菩萨了?刚签完《明朝》就要跳槽?”

  她半是玩笑半是惊疑,语气里带着一丝被冒犯的紧张。

  “周编辑误会了。”

  林鑫连忙摆手,脸上露出无奈又坦诚的笑容。

  “江河社很好,我对《明朝》在江河社的出版前景充满信心!怎么会跳槽?”

  他顿了顿,解释道:“是另一本书。一本……关于经济领域的书稿。”

  “经济领域?”

  周晓玲的嘴巴微微张开,这次是真的被惊到了!她上下打量着林鑫,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人。

  “你……你还会写经济书?你不是……搞历史的吗?”

  她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一个能把明朝历史写得活灵活现、畅销在望的年轻作者,突然说自己还写了本经济书?这跨界跨得也太离谱了吧?

  林鑫笑了笑,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周编辑,不瞒你说,我大学专业就是经济学。写点经济领域你东西,不奇怪吧?”

  他端起茶杯,又轻轻放下。“历史是爱好,经济是饭碗。饭碗里的东西,总得琢磨琢磨。”

  周晓玲被噎了一下,随即恍然,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哎哟!瞧我这记性!对对对!你是选调生!高材生!学经济的!失敬失敬!”

  她拍了拍额头,随即又好奇地追问:

  “不过……你写经济书干嘛?还非要找省城的人民出版社?那种地方……门槛可高得很!出版周期也长!远不如我们江河社灵活!”

  她本能地开始维护自己出版社的优势。这是出于职业习惯。

  “题材不同,平台自然不同。”,林鑫目光沉稳,解释得清晰有力。

  “这本书,探讨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性、规律性问题,偏向理论结合实践。

  内容比较严肃,受众也更专业一些。这种社科类书籍,放在江河社的文艺历史板块里,不太合适。

  只有省城人民出版社那种权威社科平台,才最能发挥它的价值,也最能接触到真正关心这类问题的核心读者群。”

  他顿了顿,看着周晓玲若有所思的表情,补充道:“而且,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对书稿本身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也是一种背书。这是江河社暂时给不了的。”

  周晓玲沉默了。她端起茶杯,慢慢喝着,眼神在林鑫平静的脸上扫来扫去。

  她明白了。林鑫这不是嫌弃江河社,而是对不同类型的作品,有着极其精准的定位和渠道规划。

  历史通俗读物,走江河社这种接地气、营销灵活的路线。

  严肃的经济理论着作,则必须登上省城人民出版社那种高大上的平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得可怕。

  她放下茶杯,脸上重新露出笑容,这次的笑容里多了几分佩服和郑重:

  “行!明白了!你这盘棋下得够大!”

  她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而且她总觉得林鑫还有其他的什么目的,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只是,他一时间说不清楚。于是就说道:

  “省城人民出版社,我还真认识一位!社科编辑部的副主编,姓陈,以前在出版局开会时打过交道,人挺实在,业务能力也强。不过!”

  她话锋一转,带着点现实考量,“人家门槛高,眼光也毒。你这书稿,质量得过硬才行!而且,这种社里选题流程复杂,审核周期长,未必能像我们这样快。”

  “质量方面,我有信心。”

  林鑫回答得简洁有力。

  自己开了天眼,这本书,数百万的销量,则是洒洒水啦!

  “至于流程和时间,我理解。只要有机会递上去,成不成,我都感谢周编辑引荐之恩。”

  “嗨!说这些!”周晓玲摆摆手,拿出手机,“我这就给陈主编发个信息问问,看他最近方不方便接新稿子。你等我消息!”

  她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打着。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

  周晓玲放下手机,看向林鑫,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和更深的好奇:

  “林鑫同志,”

  她换了称呼,语气也正式了些。

  “你这脑袋里……到底还装着多少东西?又是历史,又是经济……下一步是不是还要写本官场小说?”

  林鑫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茶,看着杯中沉底的茶叶,嘴角勾起一个极淡、却意味深长的弧度:

  “官场小说?”

  他轻轻晃了晃茶杯,茶叶在淡黄的茶汤里无声旋转。这还需要自己写?

  “现实……不就是最好的剧本吗?”

  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抬眼看向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