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中惊鸿一瞥的【夏禹】道纹碑文,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殷星的神魂深处。那其中蕴含的治水真意与浩瀚如星海的古老智慧,让他心潮澎湃,难以平静。他隐约感觉到,这绝非仅仅是一门疏导洪水的神通,更可能关系着人族上古的辉煌与隐秘。
退出副本后,他立刻下令,命东鲁格物院与闻仲麾下的探子,全力搜寻洪荒各地关于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碑文、遗迹的任何线索。同时,他自身也沉浸于对脑海中那道纹碑文的感悟与推演之中。
悟道塔内,时光仿佛凝滞。殷星以指代笔,以太乙法力为墨,于虚空中不断勾勒临摹那玄奥的道纹。初始时,笔触艰涩,难以领会其万分之一的神髓。但他心志坚毅,更有三皇本源之气相助,对水、土两系法则的感悟也因副本经历而大幅提升,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
那碑文所载,远超单纯的水脉梳理。它阐述的是一种“以山川为骨,以水脉为血,以地气为脉,以人心为引”的宏大理念!乃是以无上伟力,调理整片大地的地脉水元,构筑一个覆盖八荒六合、守护亿万人族的庞大结界体系的初步构想!
【九州结界】!
此结界若成,便可借助洪荒大地本身的力量与亿万人族的信念愿力,形成一道无形却坚韧无比的屏障。外可抵御妖魔入侵、灾厄侵袭,内可调理风水、滋养万物,使人族聚居之地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其防御力,绝非寻常阵法可比,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乃至隔绝大罗金仙级别的攻击!
然而,推演至深处,殷星的心也沉了下去。构筑如此规模的结界,所需资源堪称海量,且并非寻常天材地宝。需要能够镇压地脉水眼的无上重器作为核心阵眼,需要海量的五行精华稳固基座,需要能够承载并转化人族愿力的特殊媒介,更需要难以想象的磅礴气运作为初始驱动与持续维持的能量源泉!
以他目前掌握的东鲁乃至整个商朝之力,想要完成如此伟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在他感到一丝无力之际,推演中,那碑文道纹的最终流向,却隐约指向了九个模糊却散发着镇压八荒、定鼎乾坤气息的方位虚影。那九个方位,隐隐与洪荒九片广袤区域对应,其核心,各有一尊三足两耳、铭刻着山川湖海与飞禽走兽图案的古鼎虚影沉浮!
九鼎!
大禹划分九州,收天下金精,铸就九鼎,镇压人族气运的至高神器!
碑文的最终指向,竟是九鼎的下落?!
殷星猛地睁开双眼,精光四射。是了!若有九鼎作为九州结界的核心阵眼,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九鼎本身便能镇压地水风火,汇聚人族气运,以其为基,构筑结界事半功倍!
但自夏朝覆灭,商汤革命之后,九鼎便不知所踪,成为洪荒一大谜团。有传说其被商朝秘密收藏于朝歌,也有传说其散落洪荒各地,更有传说其已随夏朝一同湮灭于历史长河。
如今,这禹王碑文竟提供了寻找九鼎的线索?
殷星强压下激动的心情,再次凝聚心神,仔细解读那最终指向的九个方位虚影。它们并非具体的地名,而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气运感应与地脉坐标,需要与洪荒实际的山川地理对应,更需要身负人族大气运者方能心生感应。
他尝试以自身气运与那虚影沟通,却只觉得模糊一片,难以精确定位。显然,要么是他的气运还不够雄厚,要么是还需要更多的碑文碎片或其他关键信息。
“看来,欲得九鼎,必先集齐禹王碑文,或找到其他相关遗迹。”殷星沉吟,“而欲筑九州结界,九鼎与海量资源,缺一不可。”
虽然前路艰难,但至少看到了明确的方向和希望。九州结界一旦建成,人族将真正拥有自立于洪荒的根基,不再轻易受仙神摆布!
他立刻将【九州结界】的初步构想(省略九鼎关键)告知了阵九和符元子等核心研究人员,让他们开始先期研究,尤其是关于能量传导、愿力汇聚、大地脉动感应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并着手搜集可能需要的各类资源清单。
与此同时,对现实中禹王遗迹的搜寻也加紧了力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后,一队深入淮水流域勘探水利的格物院工匠,在一处极其隐秘的干涸古河道深处,发现了一块半埋于地下的断裂石碑!其材质与殷星描述极其相似,其上刻着的道纹虽残缺,却与殷星脑海中的碑文部分吻合!
消息传回,殷星立刻动身,亲自前往。
…
淮水古河道,幽深寂静。一块巨大的断裂石碑斜插在淤泥中,表面布满岁月痕迹,却依旧散发着淡淡的皇道气息与水韵波纹。
殷星手掌抚上石碑,体内三皇本源之气再次活跃起来。神识沉入其中,更多的碑文信息涌入脑海,虽然依旧残缺,却补全了部分关于地脉感应与气运汇聚的关键节点。
就在他全心感悟之时,石碑附近的虚空微微波动,一名身着水蓝色官袍、面容模糊、周身散发着浓郁水灵之气的神只虚影悄然浮现,对着殷星微微躬身一礼。
“小神乃淮水水伯,见过殿下。奉禹王遗命,守护此碑,静待有缘之人。殿下身负三皇眷顾,心系人族,更悟得禹王真意,当可得此传承。然九州之事,关乎重大,危机暗藏,望殿下慎之,重之。”
说完,不等殷星回话,那水伯虚影便缓缓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
殷星心中凛然。禹王竟还留有后手,派遣神只守护碑文?看来这九州结界与九鼎之事,牵扯的因果远比想象中更大。
他收起感悟,令工匠小心将断裂石碑起出,运回东鲁仔细研究。
解读着新获得的碑文,殷星的目光渐渐投向了洪荒的西北方向。根据新碑文提供的零碎信息与地脉感应,九鼎之一的线索,似乎指向了那片荒凉而古老的土地——曾是上古主战场,也是如今巫族残余势力盘踞之地。
…
西岐大营,姜子牙看着手中再次失去效用的草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又失败了……那殷星,究竟弄出了什么东西,竟能屡屡挡住钉头七箭书之力?”
他抬头望向东鲁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与狠毒。
“看来,寻常手段已难以奏效。必须请老师或师叔们,动用更强硬的手段了。人族……就不该拥有超出掌控的力量。”
        退出副本后,他立刻下令,命东鲁格物院与闻仲麾下的探子,全力搜寻洪荒各地关于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碑文、遗迹的任何线索。同时,他自身也沉浸于对脑海中那道纹碑文的感悟与推演之中。
悟道塔内,时光仿佛凝滞。殷星以指代笔,以太乙法力为墨,于虚空中不断勾勒临摹那玄奥的道纹。初始时,笔触艰涩,难以领会其万分之一的神髓。但他心志坚毅,更有三皇本源之气相助,对水、土两系法则的感悟也因副本经历而大幅提升,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
那碑文所载,远超单纯的水脉梳理。它阐述的是一种“以山川为骨,以水脉为血,以地气为脉,以人心为引”的宏大理念!乃是以无上伟力,调理整片大地的地脉水元,构筑一个覆盖八荒六合、守护亿万人族的庞大结界体系的初步构想!
【九州结界】!
此结界若成,便可借助洪荒大地本身的力量与亿万人族的信念愿力,形成一道无形却坚韧无比的屏障。外可抵御妖魔入侵、灾厄侵袭,内可调理风水、滋养万物,使人族聚居之地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其防御力,绝非寻常阵法可比,甚至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乃至隔绝大罗金仙级别的攻击!
然而,推演至深处,殷星的心也沉了下去。构筑如此规模的结界,所需资源堪称海量,且并非寻常天材地宝。需要能够镇压地脉水眼的无上重器作为核心阵眼,需要海量的五行精华稳固基座,需要能够承载并转化人族愿力的特殊媒介,更需要难以想象的磅礴气运作为初始驱动与持续维持的能量源泉!
以他目前掌握的东鲁乃至整个商朝之力,想要完成如此伟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在他感到一丝无力之际,推演中,那碑文道纹的最终流向,却隐约指向了九个模糊却散发着镇压八荒、定鼎乾坤气息的方位虚影。那九个方位,隐隐与洪荒九片广袤区域对应,其核心,各有一尊三足两耳、铭刻着山川湖海与飞禽走兽图案的古鼎虚影沉浮!
九鼎!
大禹划分九州,收天下金精,铸就九鼎,镇压人族气运的至高神器!
碑文的最终指向,竟是九鼎的下落?!
殷星猛地睁开双眼,精光四射。是了!若有九鼎作为九州结界的核心阵眼,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九鼎本身便能镇压地水风火,汇聚人族气运,以其为基,构筑结界事半功倍!
但自夏朝覆灭,商汤革命之后,九鼎便不知所踪,成为洪荒一大谜团。有传说其被商朝秘密收藏于朝歌,也有传说其散落洪荒各地,更有传说其已随夏朝一同湮灭于历史长河。
如今,这禹王碑文竟提供了寻找九鼎的线索?
殷星强压下激动的心情,再次凝聚心神,仔细解读那最终指向的九个方位虚影。它们并非具体的地名,而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气运感应与地脉坐标,需要与洪荒实际的山川地理对应,更需要身负人族大气运者方能心生感应。
他尝试以自身气运与那虚影沟通,却只觉得模糊一片,难以精确定位。显然,要么是他的气运还不够雄厚,要么是还需要更多的碑文碎片或其他关键信息。
“看来,欲得九鼎,必先集齐禹王碑文,或找到其他相关遗迹。”殷星沉吟,“而欲筑九州结界,九鼎与海量资源,缺一不可。”
虽然前路艰难,但至少看到了明确的方向和希望。九州结界一旦建成,人族将真正拥有自立于洪荒的根基,不再轻易受仙神摆布!
他立刻将【九州结界】的初步构想(省略九鼎关键)告知了阵九和符元子等核心研究人员,让他们开始先期研究,尤其是关于能量传导、愿力汇聚、大地脉动感应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并着手搜集可能需要的各类资源清单。
与此同时,对现实中禹王遗迹的搜寻也加紧了力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后,一队深入淮水流域勘探水利的格物院工匠,在一处极其隐秘的干涸古河道深处,发现了一块半埋于地下的断裂石碑!其材质与殷星描述极其相似,其上刻着的道纹虽残缺,却与殷星脑海中的碑文部分吻合!
消息传回,殷星立刻动身,亲自前往。
…
淮水古河道,幽深寂静。一块巨大的断裂石碑斜插在淤泥中,表面布满岁月痕迹,却依旧散发着淡淡的皇道气息与水韵波纹。
殷星手掌抚上石碑,体内三皇本源之气再次活跃起来。神识沉入其中,更多的碑文信息涌入脑海,虽然依旧残缺,却补全了部分关于地脉感应与气运汇聚的关键节点。
就在他全心感悟之时,石碑附近的虚空微微波动,一名身着水蓝色官袍、面容模糊、周身散发着浓郁水灵之气的神只虚影悄然浮现,对着殷星微微躬身一礼。
“小神乃淮水水伯,见过殿下。奉禹王遗命,守护此碑,静待有缘之人。殿下身负三皇眷顾,心系人族,更悟得禹王真意,当可得此传承。然九州之事,关乎重大,危机暗藏,望殿下慎之,重之。”
说完,不等殷星回话,那水伯虚影便缓缓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
殷星心中凛然。禹王竟还留有后手,派遣神只守护碑文?看来这九州结界与九鼎之事,牵扯的因果远比想象中更大。
他收起感悟,令工匠小心将断裂石碑起出,运回东鲁仔细研究。
解读着新获得的碑文,殷星的目光渐渐投向了洪荒的西北方向。根据新碑文提供的零碎信息与地脉感应,九鼎之一的线索,似乎指向了那片荒凉而古老的土地——曾是上古主战场,也是如今巫族残余势力盘踞之地。
…
西岐大营,姜子牙看着手中再次失去效用的草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又失败了……那殷星,究竟弄出了什么东西,竟能屡屡挡住钉头七箭书之力?”
他抬头望向东鲁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忌惮与狠毒。
“看来,寻常手段已难以奏效。必须请老师或师叔们,动用更强硬的手段了。人族……就不该拥有超出掌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