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瑟瑞尔位面的天光清澈温润,蕴含着新生世界的蓬勃朝气。殷星立于世界树之巅,周身气息与这方天地自然交融,仿佛他本就是这画卷中的一部分。信仰之力转化带来的气运反哺与神魂纯化仍在持续,让他有种脱胎换骨般的通透感。回归洪荒的念头已然明晰,只待心念一动。
就在他准备沟通系统启动回归时,一道平和却跨越了无尽时空阻隔的熟悉神念,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悄然在他心间荡开涟漪。
“小友别来无恙?观你气息,圆融磅礴,生命之道已臻化境,更兼气运勃发,神魂剔透,大罗之门触手可及,可喜可贺。”
是镇元子!
殷星心中一凛,连忙收敛心神,以神念回应:“多谢大仙挂念。晚辈偶有些许际遇,略有所得,不敢当大仙如此赞誉。大仙于混沌中指点之恩,晚辈不敢或忘。”
“呵呵,缘法如此,小友不必客气。”镇元子的神念带着一丝笑意,随即转入正题,“小友既已临近大罗关口,想必对证道之法已有思量。贫道今日传念,便是想与小友论一论这‘斩三尸’之道。”
斩三尸?
殷星心神微动。此法他自然知晓,乃是道祖鸿钧于紫霄宫所传玄门正宗法门,被誉为最稳妥、最堂皇的证道之路。斩却善、恶、自我三尸,每斩一尸,道行法力便有一次飞跃,三尸尽斩便可寄托虚空,成就混元道果,实力远超寻常大罗。而三尸最终合一,更是能窥得那无上混元大罗金仙(圣人)之境。
“还请大仙详解。”殷星沉声道。他知道镇元子此刻提及,绝非无的放矢。
“斩三尸之法,首重灵宝。”镇元子神念娓娓道来,“需以先天灵宝为载体,寄托自身执念,方能斩出。灵宝品质越高,根基越厚,斩出之尸潜力越大,未来三尸合一之路也越顺畅。观小友气运,手中应有合用之宝。”
殷星下意识看向手中那根翠绿欲滴、道韵天成的【世界树之枝】。此乃先天灵宝,品质极高,更是蕴含生命与世界本源,若以此宝斩尸,根基定然雄厚无比。而且,他如今生命法则大成,与此宝属性完美契合……
一股强烈的诱惑自心底升起。若能以此法斩尸,似乎前路一片坦途,直达混元有望。
但,这真是他想要的吗?
殷星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体内。鸿蒙紫气(30%)如同大道根基,稳固而高渺;力之法则(82%)奔腾咆哮,带着破灭万法、重定地水火风的极致力量;生命法则(90%)浩瀚无边,蕴含创造与轮回的至理;还有那新得的吞噬、混沌、进化乃至微弱的时间法则……这些力量,或刚猛,或阴柔,或有序,或混乱,共同构成了他独一无二的道基。
斩三尸,需寄托执念,某种程度上,也是将自身的一部分“分离”出去。这会不会……削弱了他自身道路的“完整性”?他那融合了多种法则、兼具创造与毁灭、秩序与力量的独特道果,是否还能完美凝聚?
更重要的是,他追求的,是仅仅成为又一个遵循前人道路的“混元”,还是走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道”巅峰?
良久,殷星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一片清明。他以神念回应镇元子,语气恭敬却坚定:
“多谢大仙指点迷津。斩三尸之法,确是堂皇大道,玄妙无穷。然晚辈思之,此法或与晚辈自身道途略有龃龉。晚辈之道,融力、生命、吞噬、混沌等于一炉,求的是自身圆满,万法归宗,以我道代天道,而非割裂己身,寄托外物。故而,晚辈仍倾向于以力证道,或以自身凝聚的独特法则证道。”
他顿了顿,继续道:“然,大仙所言斩尸需寄托执念,此法门对纯化念头、明心见性确有奇效。晚辈愿借鉴此法门之理,于突破之前,审视自身,斩去虚妄杂念,使道心更为纯粹通透,或可助我凝聚更完美的自身道果。”
这番回答,既表达了对前辈指点的尊重与感谢,又清晰阐明了自己的道路选择,不盲从,不偏激,还懂得汲取他人长处弥补自身,可谓滴水不漏。
镇元子那边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带着赞赏与一丝了然的神念:“善!大善!小友道心之坚,眼界之高,已远超寻常太乙。不滞于物,不泥于法,方能走出自己的路。贫道期待小友凝聚独一无二大罗道果之日。借鉴斩尸之法纯化念头,此议甚佳,当可行之。”
神念渐渐消退,联系中断。
殷星独立树巅,清风拂动他的衣袍。与镇元子一番交谈,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但也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借鉴斩尸之法,纯化自身念头。
何为执念?何为需要斩去的虚妄?
他盘膝坐下,心神彻底沉静,开始以那纯化后的、琉璃般通透的神魂,第一次如此深刻、如此细致地审视自己的内心。
他看到了对力量的渴望,那源自弱小之时对掌控自身命运的追求,如今已化为力之法则的基石,并非虚妄。
他看到了守护人族的责任,那是他立身之本,与功德气运相连,亦非执念。
他看到了对大道巅峰的向往,此为修士本性,亦非阻碍。
然而,在层层念头之下,他确实窥见了一些不那么“纯粹”的东西。
一丝对曾经弱小、备受冷眼时的不甘与怨怼,虽已淡去,却如同水底沉沙,未曾彻底清除。(恶念雏形?)
一丝对绝对掌控、不容他人置喙的潜在霸道,源于长期身处高位、执掌权柄。(我执雏形?)
一丝对“完美”道果的过度执着,生怕行差踏错,损了自身前程。(善念/我执交织?)
这些念头极其微弱,平日里根本不会影响他的判断与行动,甚至可以说是人性的一部分。但在追求最完美、最纯粹大罗道果的关口,这些细微的“杂质”,或许就是阻碍他踏出最后一步的关键!
原来,借鉴斩尸之法纯化念头,并非易事。这需要他将这些平日里深藏、甚至自身都未曾清晰察觉的念头,一一辨识,一一剖析,或化解,或升华,或……暂时压制。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也是一个凶险的过程,如同在心灵深处刮骨疗毒,稍有不慎,可能引动心魔,反伤道基。
殷星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变得凝重而坚定。
前路已明,障碍已现。接下来,便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就在他准备沟通系统启动回归时,一道平和却跨越了无尽时空阻隔的熟悉神念,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悄然在他心间荡开涟漪。
“小友别来无恙?观你气息,圆融磅礴,生命之道已臻化境,更兼气运勃发,神魂剔透,大罗之门触手可及,可喜可贺。”
是镇元子!
殷星心中一凛,连忙收敛心神,以神念回应:“多谢大仙挂念。晚辈偶有些许际遇,略有所得,不敢当大仙如此赞誉。大仙于混沌中指点之恩,晚辈不敢或忘。”
“呵呵,缘法如此,小友不必客气。”镇元子的神念带着一丝笑意,随即转入正题,“小友既已临近大罗关口,想必对证道之法已有思量。贫道今日传念,便是想与小友论一论这‘斩三尸’之道。”
斩三尸?
殷星心神微动。此法他自然知晓,乃是道祖鸿钧于紫霄宫所传玄门正宗法门,被誉为最稳妥、最堂皇的证道之路。斩却善、恶、自我三尸,每斩一尸,道行法力便有一次飞跃,三尸尽斩便可寄托虚空,成就混元道果,实力远超寻常大罗。而三尸最终合一,更是能窥得那无上混元大罗金仙(圣人)之境。
“还请大仙详解。”殷星沉声道。他知道镇元子此刻提及,绝非无的放矢。
“斩三尸之法,首重灵宝。”镇元子神念娓娓道来,“需以先天灵宝为载体,寄托自身执念,方能斩出。灵宝品质越高,根基越厚,斩出之尸潜力越大,未来三尸合一之路也越顺畅。观小友气运,手中应有合用之宝。”
殷星下意识看向手中那根翠绿欲滴、道韵天成的【世界树之枝】。此乃先天灵宝,品质极高,更是蕴含生命与世界本源,若以此宝斩尸,根基定然雄厚无比。而且,他如今生命法则大成,与此宝属性完美契合……
一股强烈的诱惑自心底升起。若能以此法斩尸,似乎前路一片坦途,直达混元有望。
但,这真是他想要的吗?
殷星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体内。鸿蒙紫气(30%)如同大道根基,稳固而高渺;力之法则(82%)奔腾咆哮,带着破灭万法、重定地水火风的极致力量;生命法则(90%)浩瀚无边,蕴含创造与轮回的至理;还有那新得的吞噬、混沌、进化乃至微弱的时间法则……这些力量,或刚猛,或阴柔,或有序,或混乱,共同构成了他独一无二的道基。
斩三尸,需寄托执念,某种程度上,也是将自身的一部分“分离”出去。这会不会……削弱了他自身道路的“完整性”?他那融合了多种法则、兼具创造与毁灭、秩序与力量的独特道果,是否还能完美凝聚?
更重要的是,他追求的,是仅仅成为又一个遵循前人道路的“混元”,还是走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道”巅峰?
良久,殷星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一片清明。他以神念回应镇元子,语气恭敬却坚定:
“多谢大仙指点迷津。斩三尸之法,确是堂皇大道,玄妙无穷。然晚辈思之,此法或与晚辈自身道途略有龃龉。晚辈之道,融力、生命、吞噬、混沌等于一炉,求的是自身圆满,万法归宗,以我道代天道,而非割裂己身,寄托外物。故而,晚辈仍倾向于以力证道,或以自身凝聚的独特法则证道。”
他顿了顿,继续道:“然,大仙所言斩尸需寄托执念,此法门对纯化念头、明心见性确有奇效。晚辈愿借鉴此法门之理,于突破之前,审视自身,斩去虚妄杂念,使道心更为纯粹通透,或可助我凝聚更完美的自身道果。”
这番回答,既表达了对前辈指点的尊重与感谢,又清晰阐明了自己的道路选择,不盲从,不偏激,还懂得汲取他人长处弥补自身,可谓滴水不漏。
镇元子那边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带着赞赏与一丝了然的神念:“善!大善!小友道心之坚,眼界之高,已远超寻常太乙。不滞于物,不泥于法,方能走出自己的路。贫道期待小友凝聚独一无二大罗道果之日。借鉴斩尸之法纯化念头,此议甚佳,当可行之。”
神念渐渐消退,联系中断。
殷星独立树巅,清风拂动他的衣袍。与镇元子一番交谈,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但也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借鉴斩尸之法,纯化自身念头。
何为执念?何为需要斩去的虚妄?
他盘膝坐下,心神彻底沉静,开始以那纯化后的、琉璃般通透的神魂,第一次如此深刻、如此细致地审视自己的内心。
他看到了对力量的渴望,那源自弱小之时对掌控自身命运的追求,如今已化为力之法则的基石,并非虚妄。
他看到了守护人族的责任,那是他立身之本,与功德气运相连,亦非执念。
他看到了对大道巅峰的向往,此为修士本性,亦非阻碍。
然而,在层层念头之下,他确实窥见了一些不那么“纯粹”的东西。
一丝对曾经弱小、备受冷眼时的不甘与怨怼,虽已淡去,却如同水底沉沙,未曾彻底清除。(恶念雏形?)
一丝对绝对掌控、不容他人置喙的潜在霸道,源于长期身处高位、执掌权柄。(我执雏形?)
一丝对“完美”道果的过度执着,生怕行差踏错,损了自身前程。(善念/我执交织?)
这些念头极其微弱,平日里根本不会影响他的判断与行动,甚至可以说是人性的一部分。但在追求最完美、最纯粹大罗道果的关口,这些细微的“杂质”,或许就是阻碍他踏出最后一步的关键!
原来,借鉴斩尸之法纯化念头,并非易事。这需要他将这些平日里深藏、甚至自身都未曾清晰察觉的念头,一一辨识,一一剖析,或化解,或升华,或……暂时压制。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也是一个凶险的过程,如同在心灵深处刮骨疗毒,稍有不慎,可能引动心魔,反伤道基。
殷星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变得凝重而坚定。
前路已明,障碍已现。接下来,便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