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奉天,夜风已带着刺骨的寒意。陈峰蹲在小西边门的老槐树上,粗糙的树皮硌着他的手心,他却像长在枝干上一般纹丝不动,连呼吸都几乎消失在了夜风中。
树下,日军独立守备队的巡逻队刚刚经过,皮靴敲击青石板的“咔嗒”声渐行渐远,枪刺在街灯下闪着寒光——这是1931年9月17日的深夜,距离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事变,只剩不到三十个小时。
陈峰从怀中取出那张已被体温焐得发潮的纸片。老烟枪用炭笔描画的北大营布防图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白天在“同和居”茶馆,老烟枪将茶碗盖敲得“当当”响,压低声音说:“陈兄弟,这图是我托粮栈的老王头画的,他侄子在7旅当伙夫。这几天营里查得严,当官的只让‘待命’,连子弹都不让领。”
陈峰的手指抚过图纸上“北大营正门——日军守备队驻地(约300米)”的标注,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他不是没有尝试过预警。三天前,他混进7旅司令部附近的杂货铺,假装买烟时“闲聊”,说看见日军在柳条湖附近埋东西,却被掌柜的白眼怼回:“年轻人别瞎扯,军爷的事少管!”
他又找到赵山河,那个东北军上尉听他说道“日军会在柳条湖炸铁路,再嫁祸东北军”,当场将军帽摔在桌上:“你小子是不是日本人派来挑事的?军长都没说这话,轮得到你个‘无业游民’瞎咧咧?”
但陈峰不能等待。他脑海中浮现后世史料记载的惨状: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进攻,东北军7旅将士因“不抵抗命令”,多数人徒手面对日军的机枪,营房被焚,士兵倒在血泊中,而奉天城的百姓还在睡梦中,不知家园即将沦陷。
“哒、哒、哒”,日军的皮靴声终于远去。陈峰如灵猫般从槐树上滑下,落地无声。他穿着老烟枪给的粗布短褂,裤脚扎着麻绳,脸上抹了灶灰,活像个赶夜路的脚夫。向北大营方向走去,街灯越发稀疏,最后只剩几盏马灯挂在电线杆上,昏黄的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接近北大营外围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陈迅疾躲进路边高粱地,高粱穗子高过人头,带着露水的叶子擦过他的脸颊。来者是一队东北军骑兵,马背上的士兵背着步枪,腰间挂着大刀,却个个无精打采。为首的骑兵班长骂咧咧道:“妈的,天天夜里巡逻,连口热汤都喝不上,日本人那边倒好,天天喝酒吃肉!”
陈峰的心沉了下去。这就是他要保护的军队?士气低迷,毫无警惕,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一无所知。他想起现代特种部队的夜训,哪怕是和平时期的演习,每个士兵都紧绷神经,如蓄势待发的猎豹。可眼前的东北军,却像一群待宰的羔羊。
骑兵队远去后,陈峰从高粱地中钻出,继续向北大营前进。北大营的围墙是黄土夯成,两米多高,上面拉着铁丝网,旁边挂着“禁止靠近”的木牌,却不见哨兵踪影。陈峰绕到围墙西北角,这里有个去年雨水冲出的缺口,一直未修。他踩着缺口爬上去,向内望去,营地一片漆黑,只有几间营房亮着灯,窗内传出打牌的吆喝声和骰子落地的脆响。
“妈的,老子的饷银什么时候发?再不发,老子就去投日本人!” “别瞎说,小心军法处置!” “军法处置?日本人都快骑到咱们头上了,当官的还在城里搂着小妾喝酒呢!”
营房内的争吵声飘出,陈峰攥紧拳头。他沿围墙内侧的阴影前行,避开亮灯的营房。营地道路坑洼,积水没过脚踝,冰冷刺骨。
行至7旅旅部附近,陈峰听到说话声。他躲在一棵老榆树后,看见两个军官站在门口,一人是中校,一人是少校。中校手持酒瓶,满脸通红:“荣臻参谋长说了,日本人只是演习,让咱们别冲动,要是惹出麻烦,谁都担不起!”
少校急得跺脚:“可王中校,这几天日军演习越来越近,昨天还有几个日本兵跑到咱们营地‘检查’,这不是挑衅吗?咱们就这么忍着?”
“忍着?不忍着能怎么办?张司令在北平养病,荣臻参谋长说了算,难道你想抗命?”中校将酒瓶摔在地上,玻璃四溅,“我告诉你,别多管闲事,好好等着,过几天咱们就撤至关内,这奉天城,爱给谁给谁!”
陈峰只觉热血上涌。撤至关内?将东北的土地和百姓留给日本人?他想起后世史书所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不战而退,短短四个多月,东三省全境沦陷,三千万同胞成为亡国奴。他几乎要冲上去将中校揍倒在地,却强压下冲动——他一人之力,改变不了整个东北军的颓势。
少校还想争辩,中校已转身进入旅部,“砰”地关上门。少校叹气低头,向自家营房走去。陈峰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赵山河。那个东北军上尉虽鲁莽,却尚有血性,上次虽不信日军会进攻,却也没将他当“奸细”抓起来。或许,赵山河是这死气沉沉的北大营中,唯一能听得进话的人。
陈峰决定寻找赵山河。据老烟枪所说,赵山河的连队驻扎在北大营东头。向东行去,营房灯光越发稀疏,只有几盏马灯挂在哨位,哨兵抱枪倚柱打盹,口水浸湿衣襟。
至东头营房,陈峰见一间营房仍亮着灯,窗纸上映出一个人影,正对地图比划。他轻敲窗户,内里人影一顿,问:“谁?”
“赵连长,是我,陈峰。”陈峰压低声音。
窗户拉开,赵山河探出头,见是陈峰,眉头紧锁:“你怎么进来的?北大营也是你能随便闯的?”
“赵连长,我有急事,关乎整个7旅的生死。”陈峰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赵山河愣了一下,将陈峰拉进营房。营房简陋,仅一木板床、一桌、一地图、一缺口的搪瓷缸。赵山河关窗转身:“说吧,什么事这么严重?”
“日军明夜,也就是9月18日夜,将在柳条湖附近炸毁铁路,嫁祸东北军,趁机进攻北大营。”陈峰紧盯赵山河双眼,一字一句道,“他们兵力已部署完毕,独立守备队有三个大队,还有坦克和装甲车。7旅若不准备,明夜必将全军覆没。”
赵山河脸色顿变,走到桌边拿起搪瓷缸喝了口凉水,又看了看地图,才开口:“证据呢?空口白牙,我如何信你?”
“我没有证据,但我知道这是真的。”陈峰急切道,“赵连长,你想想,这几日日军演习是否越发频繁?是否总在柳条湖附近转悠?巡逻队是否越来越靠近北大营?这些都是信号,是他们要进攻的信号!”
赵山河沉默。他回想近日情况,日军确实反常,但荣臻参谋长命令“不许抵抗,不许挑衅”,他一个小小的上尉连长,又能如何?“就算你说的是真的,我也无能为力。”赵山河声音中透着无奈,“我已向旅部反映多次,上面根本不听,还说我‘扰乱军心’。现在营里连子弹都没发,士兵们的枪与烧火棍无异。”
“没子弹?”陈峰愣住,“武器库呢?武器库里总有子弹吧?”
“武器库被旅部锁了,钥匙在王中校手里,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能开。”赵山河叹气,“即便打开武器库,咱们的装备也不及日军。他们有坦克、重机枪,咱们只有汉阳造和大刀,真打起来,就是送死。”
陈峰心如坠冰窖。他原以为只要能说服赵山河,就能组织抵抗,却忘了这支军队已被“不抵抗命令”束缚,没有弹药,没有指挥,纵有血性,也只能白白牺牲。
“那至少让士兵们有所准备,”陈峰看着赵山河,“即便不能反抗,也要让他们知晓危险,明夜别睡得太死,万一日军进攻,至少有机会逃脱。”
赵山河犹豫片刻,点头道:“行,我会通知我连里的士兵,让他们提高警惕。但你得答应我,别再四处宣扬,若被旅部知晓,你我都没好果子吃。”
“好,我答应你。”陈峰稍松一口气,至少他做了一点努力,哪怕只能让一个连的士兵提高警惕。
就在这时,营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有人高喊:“赵连长!旅部紧急集合!”
赵山河皱眉开门,见一通信兵手持纸条:“赵连长,旅部令所有连以上军官即刻到旅部开会,说有紧急情况。”
陈峰的心猛地提起。紧急集合?难道日军提前行动?还是旅部发现了什么?
赵山河接过纸条看了一眼,对通信兵道:“知道了,马上就去。”通信兵离去后,赵山河转身对陈峰说:“你在此等候,我去开会,若有情况,尽快告知你。”
“好,小心。”陈峰道。
赵山河离去,营房内只剩陈峰一人。他走到桌边,看着地图上红笔圈出的北大营位置和日军驻地。想起现代战争中的情报战,若有卫星、无人机,就能清晰看到日军部署,可现在,他只有一张手绘的布防图,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忽然传来喧哗声,夹杂着枪声?陈峰急至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外望。营地乱成一片,士兵四处奔跑,有的穿着裤子,有的光着脚,手持枪支却不知该向何处射击。远处天空被火光染红,爆炸声和日军喊叫声隐约可闻。
“不好!日军提前进攻了!”陈峰的心沉到谷底。他冲出营房,拉住一个跑过的士兵:“怎么回事?是不是日军来了?”
士兵面色惨白,声音颤抖:“是...是日军!他们...他们炸了铁路,正往营里冲!旅部令咱们不许抵抗,不许开枪!”
“不许抵抗?”陈峰瞪大双眼,“他们都冲进来了,还不许抵抗?”
就在这时,他看见赵山河从旅部方向跑来,手持大刀,满脸是血。“陈峰!快跟我走!”赵山河大喊,“旅部被日军炸了,王中校死了,营里乱成一团,得赶紧带士兵突围!”
陈峰跟随赵山河向东跑去,沿途皆是混乱的士兵和燃烧的营房。日军机枪疯狂扫射,子弹“嗖嗖”飞过,击起尘土。一名士兵中弹倒地,鲜血染红军装,仍在嘶喊:“为什么不让我们抵抗?为什么?”
陈峰双眼发红。这就是他最不愿看到的场景,无辜的士兵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屠杀,而他们本可以反抗,本可以自我保护。他从地上拾起一把步枪,检查后发现没有子弹。又捡起一把大刀,刀柄上沾满血迹,应是某个士兵留下的。
“赵连长,往哪突围?”陈峰问。
“往北边,那边是山地,日军坦克开不进去。”赵山河指北道,“我已让我连士兵往那边集合,得赶紧过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二人向北奔去,沿途不断有士兵加入,有的拿大刀,有的持步枪,还有的拿着铁锹、锄头。日军进攻越发猛烈,坦克轰鸣渐近,重机枪子弹如雨点般落下,不断有士兵倒地。
奔至北大营北门,陈峰见老烟枪在门口等候,手持一布包,看见陈峰和赵山河,急忙跑来:“陈兄弟,赵连长,听说日军进攻了,就赶紧过来了。这包里有馒头和水,你们拿着。”
“老烟枪,你怎么来了?太危险了!”陈峰道。
“危险也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打仗啊!”老烟枪将布包塞给陈峰,“我已让兄弟们通知城里百姓,让他们赶紧逃,别被日军抓了。”
陈峰心中一暖。在这乱世中,仍有这样的普通人,愿为家国挺身而出。他接过布包,对老烟枪说:“谢谢你,老烟枪,你也赶紧走,往北边山地跑,那里安全。”
“好,知道了。”老烟枪点头,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赵山河已集合一百多名士兵,他们站在北门外,个个面带恐惧,却无人逃跑。赵山河拔出大刀,指向北边山地,大喊:“兄弟们!日军已打进北大营,旅部令咱们不许抵抗,但咱们是东北军,是中国人!不能让日本人在咱们的土地上胡作非为!愿跟我走的,去山地,继续跟日本人干!不愿的,现在就可走,我不拦着!”
士兵们沉默片刻,而后一名年轻士兵举起步枪:“赵连长,我跟你走!我爹是被日本人杀的,我跟他们没完!”
“我也跟你走!” “还有我!” “跟日本人拼了!”
士兵们的情绪被点燃,他们举起武器,呐喊声在夜空中回荡。陈峰望着他们,心中充满力量。或许这支军队曾低迷、曾麻木,但在民族危亡时刻,他们骨子里的血性仍在,仍愿为保护家园而战。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密集的机枪声从侧面传来,十余名士兵应声倒地。陈峰抬头望去,只见三辆日军装甲车不知何时已迂回到他们的侧翼,黑洞洞的枪口正喷吐着火舌......
后续情节发展
赵山河迅速阻止士兵还击,但手中的步枪根本无法穿透装甲车的护甲。陈峰观察到装甲车的视线死角,带领一小队士兵借助地形靠近,用集束手榴弹成功炸毁一辆装甲车,暂缓了日军的攻势。
在撤退过程中,陈峰意外截获了一份日军电报,显示日军主力正在向锦州方向移动,似乎有一个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同时,电报中还提到了一个代号“樱花”的神秘人物,似乎在东北军高层中潜伏多年。
陈峰和赵山河带领残部成功突围至山地,但清点人数时发现原本三百多人的队伍只剩不到一百人,而且多数带伤。更令人担忧的是,日军似乎对他们的行踪了如指掌,无论转移到何处,很快就会有日军部队追来。
夜幕再次降临时,陈峰独自一人爬上山顶,望向奉天城的方向。城中多处起火,枪声不绝于耳。他想起老烟枪和无数无辜的百姓,心中充满愤怒与无力感。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陈峰警觉地转身,却看见赵山河拖着受伤的腿走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
“陈峰,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赵山河的声音异常沉重,“我们中间有叛徒。”
陈峰的心猛地一沉:“什么意思?”
赵山河从怀中取出一枚精致的樱花徽章:“这是在刚才休息的地方发现的,就在我们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之后。日军之所以能每次都准确找到我们的位置,是因为有人在使用这种微型发信装置向日军报告我们的行踪。”
陈峰接过那枚看似普通的徽章,在月光下仔细察看,发现其中暗藏的电子元件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难道除了他之外,还有别人从未来穿越而来?或者是未来科技被带回了这个时代?
“而且,”赵山河继续说道,声音几乎低不可闻,“我怀疑这个叛徒与日军电报中提到的‘樱花’有关,甚至可能就是我们中的某个人。”
陈峰抬头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奉天城城墙,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他们不仅要面对日军的追击,还要找出隐藏在身边的叛徒。而更令人恐惧的是,这个叛徒似乎对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了如指掌。
就在此时,山下突然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是密集的交火声。赵山河和陈峰对视一眼,同时向山下营地冲去。
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较量......而那个代号“樱花”的神秘人物,似乎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待他们自投罗网。
        树下,日军独立守备队的巡逻队刚刚经过,皮靴敲击青石板的“咔嗒”声渐行渐远,枪刺在街灯下闪着寒光——这是1931年9月17日的深夜,距离那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事变,只剩不到三十个小时。
陈峰从怀中取出那张已被体温焐得发潮的纸片。老烟枪用炭笔描画的北大营布防图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白天在“同和居”茶馆,老烟枪将茶碗盖敲得“当当”响,压低声音说:“陈兄弟,这图是我托粮栈的老王头画的,他侄子在7旅当伙夫。这几天营里查得严,当官的只让‘待命’,连子弹都不让领。”
陈峰的手指抚过图纸上“北大营正门——日军守备队驻地(约300米)”的标注,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他不是没有尝试过预警。三天前,他混进7旅司令部附近的杂货铺,假装买烟时“闲聊”,说看见日军在柳条湖附近埋东西,却被掌柜的白眼怼回:“年轻人别瞎扯,军爷的事少管!”
他又找到赵山河,那个东北军上尉听他说道“日军会在柳条湖炸铁路,再嫁祸东北军”,当场将军帽摔在桌上:“你小子是不是日本人派来挑事的?军长都没说这话,轮得到你个‘无业游民’瞎咧咧?”
但陈峰不能等待。他脑海中浮现后世史料记载的惨状: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进攻,东北军7旅将士因“不抵抗命令”,多数人徒手面对日军的机枪,营房被焚,士兵倒在血泊中,而奉天城的百姓还在睡梦中,不知家园即将沦陷。
“哒、哒、哒”,日军的皮靴声终于远去。陈峰如灵猫般从槐树上滑下,落地无声。他穿着老烟枪给的粗布短褂,裤脚扎着麻绳,脸上抹了灶灰,活像个赶夜路的脚夫。向北大营方向走去,街灯越发稀疏,最后只剩几盏马灯挂在电线杆上,昏黄的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接近北大营外围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陈迅疾躲进路边高粱地,高粱穗子高过人头,带着露水的叶子擦过他的脸颊。来者是一队东北军骑兵,马背上的士兵背着步枪,腰间挂着大刀,却个个无精打采。为首的骑兵班长骂咧咧道:“妈的,天天夜里巡逻,连口热汤都喝不上,日本人那边倒好,天天喝酒吃肉!”
陈峰的心沉了下去。这就是他要保护的军队?士气低迷,毫无警惕,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一无所知。他想起现代特种部队的夜训,哪怕是和平时期的演习,每个士兵都紧绷神经,如蓄势待发的猎豹。可眼前的东北军,却像一群待宰的羔羊。
骑兵队远去后,陈峰从高粱地中钻出,继续向北大营前进。北大营的围墙是黄土夯成,两米多高,上面拉着铁丝网,旁边挂着“禁止靠近”的木牌,却不见哨兵踪影。陈峰绕到围墙西北角,这里有个去年雨水冲出的缺口,一直未修。他踩着缺口爬上去,向内望去,营地一片漆黑,只有几间营房亮着灯,窗内传出打牌的吆喝声和骰子落地的脆响。
“妈的,老子的饷银什么时候发?再不发,老子就去投日本人!” “别瞎说,小心军法处置!” “军法处置?日本人都快骑到咱们头上了,当官的还在城里搂着小妾喝酒呢!”
营房内的争吵声飘出,陈峰攥紧拳头。他沿围墙内侧的阴影前行,避开亮灯的营房。营地道路坑洼,积水没过脚踝,冰冷刺骨。
行至7旅旅部附近,陈峰听到说话声。他躲在一棵老榆树后,看见两个军官站在门口,一人是中校,一人是少校。中校手持酒瓶,满脸通红:“荣臻参谋长说了,日本人只是演习,让咱们别冲动,要是惹出麻烦,谁都担不起!”
少校急得跺脚:“可王中校,这几天日军演习越来越近,昨天还有几个日本兵跑到咱们营地‘检查’,这不是挑衅吗?咱们就这么忍着?”
“忍着?不忍着能怎么办?张司令在北平养病,荣臻参谋长说了算,难道你想抗命?”中校将酒瓶摔在地上,玻璃四溅,“我告诉你,别多管闲事,好好等着,过几天咱们就撤至关内,这奉天城,爱给谁给谁!”
陈峰只觉热血上涌。撤至关内?将东北的土地和百姓留给日本人?他想起后世史书所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不战而退,短短四个多月,东三省全境沦陷,三千万同胞成为亡国奴。他几乎要冲上去将中校揍倒在地,却强压下冲动——他一人之力,改变不了整个东北军的颓势。
少校还想争辩,中校已转身进入旅部,“砰”地关上门。少校叹气低头,向自家营房走去。陈峰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赵山河。那个东北军上尉虽鲁莽,却尚有血性,上次虽不信日军会进攻,却也没将他当“奸细”抓起来。或许,赵山河是这死气沉沉的北大营中,唯一能听得进话的人。
陈峰决定寻找赵山河。据老烟枪所说,赵山河的连队驻扎在北大营东头。向东行去,营房灯光越发稀疏,只有几盏马灯挂在哨位,哨兵抱枪倚柱打盹,口水浸湿衣襟。
至东头营房,陈峰见一间营房仍亮着灯,窗纸上映出一个人影,正对地图比划。他轻敲窗户,内里人影一顿,问:“谁?”
“赵连长,是我,陈峰。”陈峰压低声音。
窗户拉开,赵山河探出头,见是陈峰,眉头紧锁:“你怎么进来的?北大营也是你能随便闯的?”
“赵连长,我有急事,关乎整个7旅的生死。”陈峰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赵山河愣了一下,将陈峰拉进营房。营房简陋,仅一木板床、一桌、一地图、一缺口的搪瓷缸。赵山河关窗转身:“说吧,什么事这么严重?”
“日军明夜,也就是9月18日夜,将在柳条湖附近炸毁铁路,嫁祸东北军,趁机进攻北大营。”陈峰紧盯赵山河双眼,一字一句道,“他们兵力已部署完毕,独立守备队有三个大队,还有坦克和装甲车。7旅若不准备,明夜必将全军覆没。”
赵山河脸色顿变,走到桌边拿起搪瓷缸喝了口凉水,又看了看地图,才开口:“证据呢?空口白牙,我如何信你?”
“我没有证据,但我知道这是真的。”陈峰急切道,“赵连长,你想想,这几日日军演习是否越发频繁?是否总在柳条湖附近转悠?巡逻队是否越来越靠近北大营?这些都是信号,是他们要进攻的信号!”
赵山河沉默。他回想近日情况,日军确实反常,但荣臻参谋长命令“不许抵抗,不许挑衅”,他一个小小的上尉连长,又能如何?“就算你说的是真的,我也无能为力。”赵山河声音中透着无奈,“我已向旅部反映多次,上面根本不听,还说我‘扰乱军心’。现在营里连子弹都没发,士兵们的枪与烧火棍无异。”
“没子弹?”陈峰愣住,“武器库呢?武器库里总有子弹吧?”
“武器库被旅部锁了,钥匙在王中校手里,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能开。”赵山河叹气,“即便打开武器库,咱们的装备也不及日军。他们有坦克、重机枪,咱们只有汉阳造和大刀,真打起来,就是送死。”
陈峰心如坠冰窖。他原以为只要能说服赵山河,就能组织抵抗,却忘了这支军队已被“不抵抗命令”束缚,没有弹药,没有指挥,纵有血性,也只能白白牺牲。
“那至少让士兵们有所准备,”陈峰看着赵山河,“即便不能反抗,也要让他们知晓危险,明夜别睡得太死,万一日军进攻,至少有机会逃脱。”
赵山河犹豫片刻,点头道:“行,我会通知我连里的士兵,让他们提高警惕。但你得答应我,别再四处宣扬,若被旅部知晓,你我都没好果子吃。”
“好,我答应你。”陈峰稍松一口气,至少他做了一点努力,哪怕只能让一个连的士兵提高警惕。
就在这时,营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有人高喊:“赵连长!旅部紧急集合!”
赵山河皱眉开门,见一通信兵手持纸条:“赵连长,旅部令所有连以上军官即刻到旅部开会,说有紧急情况。”
陈峰的心猛地提起。紧急集合?难道日军提前行动?还是旅部发现了什么?
赵山河接过纸条看了一眼,对通信兵道:“知道了,马上就去。”通信兵离去后,赵山河转身对陈峰说:“你在此等候,我去开会,若有情况,尽快告知你。”
“好,小心。”陈峰道。
赵山河离去,营房内只剩陈峰一人。他走到桌边,看着地图上红笔圈出的北大营位置和日军驻地。想起现代战争中的情报战,若有卫星、无人机,就能清晰看到日军部署,可现在,他只有一张手绘的布防图,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忽然传来喧哗声,夹杂着枪声?陈峰急至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外望。营地乱成一片,士兵四处奔跑,有的穿着裤子,有的光着脚,手持枪支却不知该向何处射击。远处天空被火光染红,爆炸声和日军喊叫声隐约可闻。
“不好!日军提前进攻了!”陈峰的心沉到谷底。他冲出营房,拉住一个跑过的士兵:“怎么回事?是不是日军来了?”
士兵面色惨白,声音颤抖:“是...是日军!他们...他们炸了铁路,正往营里冲!旅部令咱们不许抵抗,不许开枪!”
“不许抵抗?”陈峰瞪大双眼,“他们都冲进来了,还不许抵抗?”
就在这时,他看见赵山河从旅部方向跑来,手持大刀,满脸是血。“陈峰!快跟我走!”赵山河大喊,“旅部被日军炸了,王中校死了,营里乱成一团,得赶紧带士兵突围!”
陈峰跟随赵山河向东跑去,沿途皆是混乱的士兵和燃烧的营房。日军机枪疯狂扫射,子弹“嗖嗖”飞过,击起尘土。一名士兵中弹倒地,鲜血染红军装,仍在嘶喊:“为什么不让我们抵抗?为什么?”
陈峰双眼发红。这就是他最不愿看到的场景,无辜的士兵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屠杀,而他们本可以反抗,本可以自我保护。他从地上拾起一把步枪,检查后发现没有子弹。又捡起一把大刀,刀柄上沾满血迹,应是某个士兵留下的。
“赵连长,往哪突围?”陈峰问。
“往北边,那边是山地,日军坦克开不进去。”赵山河指北道,“我已让我连士兵往那边集合,得赶紧过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二人向北奔去,沿途不断有士兵加入,有的拿大刀,有的持步枪,还有的拿着铁锹、锄头。日军进攻越发猛烈,坦克轰鸣渐近,重机枪子弹如雨点般落下,不断有士兵倒地。
奔至北大营北门,陈峰见老烟枪在门口等候,手持一布包,看见陈峰和赵山河,急忙跑来:“陈兄弟,赵连长,听说日军进攻了,就赶紧过来了。这包里有馒头和水,你们拿着。”
“老烟枪,你怎么来了?太危险了!”陈峰道。
“危险也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打仗啊!”老烟枪将布包塞给陈峰,“我已让兄弟们通知城里百姓,让他们赶紧逃,别被日军抓了。”
陈峰心中一暖。在这乱世中,仍有这样的普通人,愿为家国挺身而出。他接过布包,对老烟枪说:“谢谢你,老烟枪,你也赶紧走,往北边山地跑,那里安全。”
“好,知道了。”老烟枪点头,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赵山河已集合一百多名士兵,他们站在北门外,个个面带恐惧,却无人逃跑。赵山河拔出大刀,指向北边山地,大喊:“兄弟们!日军已打进北大营,旅部令咱们不许抵抗,但咱们是东北军,是中国人!不能让日本人在咱们的土地上胡作非为!愿跟我走的,去山地,继续跟日本人干!不愿的,现在就可走,我不拦着!”
士兵们沉默片刻,而后一名年轻士兵举起步枪:“赵连长,我跟你走!我爹是被日本人杀的,我跟他们没完!”
“我也跟你走!” “还有我!” “跟日本人拼了!”
士兵们的情绪被点燃,他们举起武器,呐喊声在夜空中回荡。陈峰望着他们,心中充满力量。或许这支军队曾低迷、曾麻木,但在民族危亡时刻,他们骨子里的血性仍在,仍愿为保护家园而战。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密集的机枪声从侧面传来,十余名士兵应声倒地。陈峰抬头望去,只见三辆日军装甲车不知何时已迂回到他们的侧翼,黑洞洞的枪口正喷吐着火舌......
后续情节发展
赵山河迅速阻止士兵还击,但手中的步枪根本无法穿透装甲车的护甲。陈峰观察到装甲车的视线死角,带领一小队士兵借助地形靠近,用集束手榴弹成功炸毁一辆装甲车,暂缓了日军的攻势。
在撤退过程中,陈峰意外截获了一份日军电报,显示日军主力正在向锦州方向移动,似乎有一个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同时,电报中还提到了一个代号“樱花”的神秘人物,似乎在东北军高层中潜伏多年。
陈峰和赵山河带领残部成功突围至山地,但清点人数时发现原本三百多人的队伍只剩不到一百人,而且多数带伤。更令人担忧的是,日军似乎对他们的行踪了如指掌,无论转移到何处,很快就会有日军部队追来。
夜幕再次降临时,陈峰独自一人爬上山顶,望向奉天城的方向。城中多处起火,枪声不绝于耳。他想起老烟枪和无数无辜的百姓,心中充满愤怒与无力感。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陈峰警觉地转身,却看见赵山河拖着受伤的腿走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
“陈峰,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赵山河的声音异常沉重,“我们中间有叛徒。”
陈峰的心猛地一沉:“什么意思?”
赵山河从怀中取出一枚精致的樱花徽章:“这是在刚才休息的地方发现的,就在我们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之后。日军之所以能每次都准确找到我们的位置,是因为有人在使用这种微型发信装置向日军报告我们的行踪。”
陈峰接过那枚看似普通的徽章,在月光下仔细察看,发现其中暗藏的电子元件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难道除了他之外,还有别人从未来穿越而来?或者是未来科技被带回了这个时代?
“而且,”赵山河继续说道,声音几乎低不可闻,“我怀疑这个叛徒与日军电报中提到的‘樱花’有关,甚至可能就是我们中的某个人。”
陈峰抬头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奉天城城墙,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他们不仅要面对日军的追击,还要找出隐藏在身边的叛徒。而更令人恐惧的是,这个叛徒似乎对他们的每一步行动都了如指掌。
就在此时,山下突然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是密集的交火声。赵山河和陈峰对视一眼,同时向山下营地冲去。
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较量......而那个代号“樱花”的神秘人物,似乎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待他们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