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现金交易-《穿越医药博士,在南岛当军嫂苟分》

  梁晓悦犹豫片刻还是问道:“黄同志,你在我们岛上收的货多吗?”

  黄友兵笑道:“实不相瞒,这还是第一次。以后,我也只收三位嫂子和我妹妹的货。其他人的货我一律不收。”

  梁晓悦点了点头。

  “好,以后有货我就交给你妹妹小琴。”

  几人约定好后,便各自散了。

  梁晓悦跟沈行舟靠得很近,小声问道:“行舟,这人可信不?”

  沈行舟看人很准,梁晓悦也发现自从黄友兵出现后。

  沈行舟便一直在暗中观察他。

  “媳妇,我们少量卖点货问题不大。他就是替亲戚寻点海货,我们这不算违规。”

  “那就好!”

  即使大家都猜出黄友兵是给黑市供货的。

  但是,明面上,他们只知道黄友兵是给亲戚寻的货。

  这样说,他们就不会有责任。

  最主要,沈行舟不是相信黄友兵,而是相信朱子诚。

  倘若这事危险,第一个不答应的人就是他。

  他肯定不会因为一个堂大舅哥,而毁了自己的前途。

  几人的心情都很好,因为现在他们可以一身轻松的去镇上采购了。

  此时,码头上只有他们几人,与他们同船来的人早就坐上一趟公交车离开了。

  范桂香道:“我天,我今天居然卖了200多块钱,感觉好不真实啊!”

  范桂香和徐慧琴两口子今天挑了一担干货和几十斤螃蟹出来。

  他们两家卖的钱差不多,都是200出头。

  卖得最少的是梁晓悦,她没带多少干货,只有十几斤蚝肉干,按0.5元/斤的价格卖的。

  螃蟹和小青龙卖了50多块钱。

  她今天总共卖了60多块钱。

  几人只剩下一点鲍鱼壳打算带到镇上供销社里去卖。

  公交车在破旧的乡村小路上摇摇晃晃,来到供销社门口时花了近50分钟。

  此时,供销社门口的景象把他们几人惊得直瞪眼 。

  只见供销社门口的台阶上挤满了人,连窗户旁都扒着好几颗脑袋往里瞅。

  仔细一瞧,门口台阶上的人大部分都是熟悉的面孔。

  全部是岛上家属院里来换物资的众人。

  门口到处歇着的担子,一看就是还没有过秤的海货。

  梁晓悦、范桂香和徐慧琴三人相视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庆幸的神采。

  幸好!幸好她们今天的货卖给了黄友兵。

  否则,这队伍怕是排到下午都卖不完。

  供销社里面的喧闹声,隔着一条街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活像刚开笼的包子铺,热气腾腾全是人。

  “我的娘哎,这供销社是被咱们海岛军属院包场了?”

  范桂香率先挤下车,踮着脚往供销社里面瞅。

  徐慧琴提议道:“范嫂子,梁嫂子,咱们不如先去集市晃悠晃悠!”

  几个男人都没有发声,全凭女人们的意见。

  范桂香点了点头。“走走走,先去集市逛逛,把要买的年货全部在那里置办了。照今天这个架势,下午去都不一定能买到东西。”

  梁晓悦看着沈行舟道:“我看今天咱们的粮食怕是买不成了。”

  沈行舟:“无妨,年前买不成,过年的粮食就在军人服务社里买。年后我有休息,再来多买些粮食回去。”

  李斯同:“大家都是出来打年货的。女人扛不动重物,都想等着家里男人休息一起出来采买。

  哪知今天来的人太多。媳妇,咱们过年的粮食也在军人服务社里买吧!”

  “行啊!”

  刘海华笑道:“今天最痛苦的人怕是供销社里的售货员和采购人员。”

  他这话一出,一行人都笑了。

  梁晓悦道:“感谢黄小琴同志!”

  众人又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今天能不开心吗?在半道上就把货卖了高价,还不用来排队人挤人。

  可不是要感谢黄小琴嘛!

  所以说,无论在哪里,当地有朋友就是路子宽。

  几人一拍即合,往集市方向走。

  集市离这里也就300多米的距离。

  刚到集市入口,就发现跟供销社的热闹比起来,这会儿确实冷清了些 。

  不少摊位上的物品,只剩下稀稀落落的一点。

  剩下的摊主也都懒洋洋地坐在小马扎上,见有人过来才慢悠悠抬眼。

  范桂香一进来,眼睛就没闲着,扫过一个个摊位。

  “我得去看看有没有卖粗布的,给我家两个儿子做条新裤子。男孩穿裤子太费。”

  徐慧琴也有了目标:“我去那边看看干货摊,上次买的香菇吃完了,得再囤点过年。”

  沈行舟看了眼梁晓悦,又扫了圈周围:“要不咱们分散开逛?各自买想要的,省得互相等。

  半个钟头后,在集市出口的老槐树底下集合,怎么样?”

  “这个主意好!” 范桂香第一个响应。

  说完,就拉着李斯同往角落的一个摊位走去。

  李海华抱着儿子,跟着媳妇往卖干货的地方而去。

  于是,三家人就此分开逛。

  梁晓悦拉着沈行舟的手,脚步直奔上次买鸡的摊位。

  刚到地方却垮了脸:“哎,上次那熊婶子不在,还想跟她再订只老母鸡呢!”

  沈行舟揉了揉她的头发,指了指前面:“别急,咱们再找找,集市这么大,没有卖鸡的总有卖肉的摊子。”

  两人慢悠悠逛了几分钟,终于在拐角处看到个卖肉摊位。

  离老远就听见摊主的吆喝声:“同志!新鲜野猪肉嘞!早上刚宰的,八毛钱一斤还不要票,带几斤回去改善伙食啊!”

  沈行舟眼睛一亮。

  这阵子总想着给梁晓悦补补,可供销社的肉要么要票,要么早就被抢空。

  这会儿见有不要票的肉,立马拉着媳妇往摊位走。

  梁晓悦也稀罕,八毛钱一斤还不要票,关键是比供销社卖得便宜。

  供销社里的猪肉是9毛钱一斤凭票购买。外面不要票的一般不低于一块钱一斤。

  这8毛钱一斤的,若是肉没坏,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凑到摊位前一瞅,大叔的案子上还剩三十来斤肉,全是偏瘦的,连点肥边都少见。

  她心里门儿清 —— 这年头大家都缺油水,肥肉和五花肉抢着要,谁会盯着瘦肉?

  再说了,当地人觉得买瘦肉不如五毛钱一堆的螺贝实惠。

  能嗦到满嘴鲜,还管饱。

  沈行舟对于这些瘦肉倒是不挑剔,心下打算多买一些回去给媳妇吃。

  但他做为一名军人,一向喜怒不形于色。一脸的淡漠冷然。

  看他这态度,卖肉的中年大叔有点不敢跟他对视。

  也不确定他看不看得上这些瘦肉。

  赶紧把视线转到梁晓悦身上,极力跟梁晓悦推销。

  “同志,我这肉新鲜着呢!就剩下这点了,要的话我给你切几斤,绝对保证不差秤。”

  梁晓悦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