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在邱媒婆的撮合下,麦家和李家选了个好日子,简单摆了两桌酒席,请了族里长辈和邻里作见证,算是正式给麦小冬和李桐儿定下了亲事。
李桐儿手里攥着麦家送来的定亲信物——一支银簪子,红着脸叫了声“麦叔、徐婶”,从此就成了麦家未过门的儿媳。
有了这层关系,两家的往来越发亲厚。
徐盈娘时常喊李桐儿来家里吃饭,教她做针线活;李磊打猎回来,也总不忘给麦家送些新鲜的野味。
就连李奶奶对李桐儿的态度,也变回了从前的温和——毕竟这孙女的定亲礼足足有三两银子,以后还能从麦家沾些光,帮衬李磊娶媳妇,她自然不会再给李桐儿脸色看。
眼下李桐儿的亲事定了,李奶奶的心思立刻全扑在了李磊身上。
送走邱媒婆那天,她就拉着人不放:“他邱婶,我家磊儿也老大不小了,你可得多帮着留意留意,找个勤快本分的姑娘!”邱媒婆笑着应下:“老婶子放心,我一有合适的就来跟你说!”
另一边,麦家上下也松了口气。
晚饭时,麦大江喝了口酒,笑着说:“把桐儿定下就好,冬哥儿在军营也能多份牵挂,做事更有分寸。”
徐盈娘也点头:“是啊,我看桐儿这孩子实在,以后肯定能好好和冬哥儿过日子,咱们也能安心了。”
云芽听着爹娘的话,当天就又给麦小冬写了信。
信里先絮叨了定亲的热闹场面,说邻里都夸这门亲事好,最后才卖关子写道:“哥,给你定亲的姑娘你肯定
李桐儿手里攥着麦家送来的定亲信物——一支银簪子,红着脸叫了声“麦叔、徐婶”,从此就成了麦家未过门的儿媳。
有了这层关系,两家的往来越发亲厚。
徐盈娘时常喊李桐儿来家里吃饭,教她做针线活;李磊打猎回来,也总不忘给麦家送些新鲜的野味。
就连李奶奶对李桐儿的态度,也变回了从前的温和——毕竟这孙女的定亲礼足足有三两银子,以后还能从麦家沾些光,帮衬李磊娶媳妇,她自然不会再给李桐儿脸色看。
眼下李桐儿的亲事定了,李奶奶的心思立刻全扑在了李磊身上。
送走邱媒婆那天,她就拉着人不放:“他邱婶,我家磊儿也老大不小了,你可得多帮着留意留意,找个勤快本分的姑娘!”邱媒婆笑着应下:“老婶子放心,我一有合适的就来跟你说!”
另一边,麦家上下也松了口气。
晚饭时,麦大江喝了口酒,笑着说:“把桐儿定下就好,冬哥儿在军营也能多份牵挂,做事更有分寸。”
徐盈娘也点头:“是啊,我看桐儿这孩子实在,以后肯定能好好和冬哥儿过日子,咱们也能安心了。”
云芽听着爹娘的话,当天就又给麦小冬写了信。
信里先絮叨了定亲的热闹场面,说邻里都夸这门亲事好,最后才卖关子写道:“哥,给你定亲的姑娘你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