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围观议论-《荒年好大仓,我靠种地养全家》

  眼看着柳树胡同里的吵闹越来越大激烈,郑翠宁的哭骂、杨山的怒吼、王欢的啜泣混在一起,像滚油泼进了冷水里,把原本躲在门后没出门看灯的邻居们都勾了出来。

  西边那户离得最远的张婶,先悄悄推开了一道门缝,脑袋探出来往王欢宅子的方向瞄;

  接着就是张婶隔壁的李大爷更直接,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手里还攥着烟袋,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院子里头。

  云芽看见有邻居出来看,故意放慢脚步,装作不经意间的路过,而后也好奇的向那边看,最后脚步停在了王欢宅子的隔壁,还表情夸张的“哎哟哎呦”似乎想要捂眼睛又舍不得的样子。

  有些人家本就好奇,看见云芽的样子更好奇了,有那胆子大的也出门来,向宅子里观望。

  张婶子率先走到云芽身边搭话道:“刚才听着有孩子喊什么杨秀才养外室、捉奸,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捉奸?”云芽眼睛瞪得更大,故意提高了点声音,“就是开私塾的杨秀才?不能吧,他看着文质彬彬的……”

  这话一出口,东边那户开杂货铺的刘叔也忍不住了,掀开门帘探出头:“真的假的?杨秀才可是读书人,怎么会干这事?”说着,也迈步走了出来,往王欢宅子的方向凑。

  没等多久,就听见宅子里传来“啪”的一声脆响,郑翠宁骂得急了连带着杨山也说了起来。

  光说还不够郑翠宁没忘了今天来此的目的,抬手就要打王欢,杨山一把擒住了郑翠宁的手腕向外一推,顺便将哭的楚楚可怜的王欢护在怀里。

  被恼羞成怒的杨山推开的郑翠宁,踉跄着撞在门框上,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王欢吓得更往杨山怀里缩,杨山手指着郑翠宁的鼻子,唾沫星子溅了她一脸:“你个泼妇!闹够了没有?这是我的事,轮得到你管?”

  也就是杨山向郑氏发难,骂郑翠宁骂的起劲,郑翠宁被杨山骂的几欲落泪,王焕想要浑水摸鱼,提着裤子要跑的时候。

  一群一群的人涌进巷子里,顺着声音找过来,密密麻麻地堵在胡同里,一眼望去全是脑袋。

  前方的的人准确无误的找到了王欢的宅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

  人群中有人率先的说道:“你们看,那就是杨秀才,杨秀才真在这里养外室啊!”

  “我的天!真是他!”旁边一个妇人捂着嘴,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杨山怀里的王欢,“那女的是谁?看着面生得很。”

  杨山被门外突然冒出来看热闹的人和声音吓的手一颤抖,就听到人群中还有人接着说:“那是郑娘子,我认识,杨秀才还搂抱着女子,看来真是外室被郑娘子抓着打啊!”

  杨山听到这里,酒气是彻底散了,毫不犹豫的将怀里的娇娇儿甩出去,而后吩咐道:“怎么还开着门?还不江门关上!把人都赶走!”

  还有人喊道:“怎么不打了?不是说还有王巡检吗?王巡检呢?”

  “王巡检在那呢?还提着裤子!不会真是一女侍二夫吧!”

  王焕脸都白了,刚要往后门溜,怀里的腰带“啪嗒”掉在地上,引得人群又是一阵哄笑。

  王欢则是在杨山甩出自己的时候早已经捂着脸跑进房间里。

  但还是有人认出了王欢:“是个屁,那女的我认识,是城西贾家的儿媳妇,嫁过去好几年都没生下来孩子,出了名的不下蛋,也是王巡检的姐姐王欢,她年前死了相公,被赶回娘家了,没想到给杨秀才做了外室。”

  “原来是她啊!我还听说她跟李巡检走得近,这是两边讨好?”

  人群就这样熙熙嚷嚷起来,杨山的脸越来越白,指着下人的手都在抖,看着迟迟关不上门的下人怒吼道:“还不快将门关上,你们几个婆子刚刚的力气都哪去了?赶紧把门给我关上!”

  那在门口关门的几个婆子很是为难,硬着头皮去推大门。、

  然而人群前方的人们比几个婆子的力气大很多,挤着,推着,让这宅子的大门一时半会的关不上。

  还有人嘴里嚷嚷着:“别关!让我们看看”

  后面看热闹的人踮着脚的向前看,前面看热闹的推着嚷着自己知道的。

  一时之间热闹极了,云芽在拥挤的人群中适时的开口说道:“天呐,秀才老爷竟然养外室,我家孩子还在杨秀才的私塾里上课上学呢,这不种人不会把我家孩子教坏吧!明天我就要让他退学,可不能让他误人子弟!”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了水里,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旁边一个同样将孩子送去杨秀才私塾的妇人立刻附和:“是啊!我家小子也在那儿!杨秀才自己品行不端,怎么教孩子读书做人?我也得让我家孩子退学!”

  “就是!读书先读德,他连德行都没有,还当什么先生!”

  “走!明天一起去私塾,让他把束修退回来!不能让他骗钱还误人子弟!”

  人群的议论瞬间从“捉奸”转向了“退学”,声浪越来越大。

  杨山站在院里,听着外面的喊声,腿一软,差点瘫坐在地上,他最看重的就是“秀才”的名声,要是家长们都来退学,他这私塾还怎么开?

  云芽看着院里杨山慌乱的模样,悄悄往后退了退,混在人群里慢慢挤出了胡同。夜色里,灯笼的光映着她的侧脸,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杨山和王焕勾结想要挖空她家,以后是门也没有了。

  这一下,不仅他们的丑事传得人尽皆知,连私塾的生意也保不住了,过一阵在放出方子已经被谢秉义买下,看谁还敢觊觎。

  胡同里的热闹还在继续,喊声、笑声、议论声混在一起,飘得很远。

  云芽脚步轻快的向着约定好的地方走去,心里却想着:明天阿福退学后,得再找个好先生,可不能让孩子跟着品行不端的人学坏。

  至于杨山的秀才功名,就看提学那边收到信会如何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