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相传薪火-《十柄灵剑》

  破开海面,重见天光,众人皆有种劫后余生之感。湿衣贴在身上,冰冷刺骨,却远不及心底那来自深海归墟的寒意。那幽渊魔章可怖的形体、邪萨满疯狂的仪式、尤其是海眼中那惊鸿一瞥的冰冷意志,都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个人心头。

  “乖乖……那鬼地方,俺老程这辈子都不想再去了!”程咬金踩着坚实的沙滩,哇哇吐着呛进去的海水,心有余季地回头望了一眼那恢复平静、却暗藏无尽凶险的海面,手中的鱼肠剑似乎也暗澹了几分,仿佛在那至邪之物面前,连勇绝之气也需蛰伏。

  张胥面色苍白,以龙渊剑气蒸干衣物,沉声道:“归墟之力,竟恐怖如斯。若非纯钧剑关键时刻激发秩序之力,静尘道友果断破局,我等恐已葬身海底。幽焰卫所图,绝非寻常江山更迭,他们是在玩火,意图焚毁整个世界!”

  严挺之抚摸着贞观剑身,感受着其中温润却坚定的浩然正气,肃然道:“邪不胜正,自古皆然。然此邪非小邪,乃倾世之祸。我等持剑,更当砥砺心志,固守本心,方不负灵剑择主之意。”方才深海之中,贞观剑意对抗那虚无死寂的侵蚀,让他对“诚信高洁”有了更深的理解——并非迂腐守旧,而是在无边黑暗中对光明与秩序的坚守。

  苏娘子默然不语,只是轻轻擦拭着冰弦剑。深海之行,她的优雅之剑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以乐律沟通安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邪物。她感到剑灵与她更为契合,却也更加沉重。优雅并非超然物外,亦可融入万物,涤荡污秽。

  如意小脸煞白,紧紧抱着纯钧剑,那剑身残留的微温是他最大的安慰。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尊贵无双”的另一面——那是一种在绝境中依然不容亵渎、不容侵犯的秩序威严,正是这份威严,短暂地震慑了归墟邪力。

  静尘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但眼底深处却多了一丝凝重。承影剑善于隐匿与一击必杀,但在那浩瀚无尽的归墟伟力面前,个人的剑术再精妙也显得渺小。“需聚合众力。”她望向北方,那是长安的方向,也是帝道轩辕所在的方向。“必须尽快将此地之事禀报陛下,并寻得其他灵剑。”

  众人寻了处僻静港湾,稍作休整,烘烤衣物,运功驱寒。期间,张胥与静尘仔细研究了从海底带回的一块黑色水晶碎片。那碎片触手冰冷,不断散发着微弱的吸力,试图吞噬周围的光热与灵气,表面那些扭曲的纹路看久了竟让人心神摇曳。

  “确是归墟狱岩无疑。”张胥断定,“此物乃极阴死寂之气凝结,对生灵极具危害。幽焰卫竟能采集并利用此物,其背后必有能自由出入归墟边缘的可怕存在指引。”

  “自由出入归墟?”程咬金瞪大眼,“那还是人吗?”

  “或许本就不是人。”静尘冷冷道,“可能是如镇北王杨谅那般,与归墟邪物深度融合的怪物,甚至是……更古老的存在。”

  这个话题让气氛更加沉重。

  休整完毕后,众人决定即刻北上。深海惊变,信息必须尽快传递出去。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一直有些沉默的如意,忽然扯了扯静尘的衣袖。

  “静尘先生……我……我好像又感觉到了一点东西。”如意有些不确定地指着东南方向的内陆,“不是很清楚,但是……有点温暖,还有点……悲伤?好像离这里不算特别远。”

  又一道灵剑感应?

  众人精神一振,却又有些迟疑。刚经历大战,状态并非最佳,且东南方向似乎已偏离返回中原的主要路线。

  “温暖而悲伤?”张胥沉吟道,“会是哪一柄剑?帝道轩辕威严,威道泰阿沉重,仁道湛卢温润却非悲伤,勇绝鱼肠酷烈,诚信高洁贞观刚正,优雅冰弦清冷,尊贵纯钧华美……似乎皆不完全契合。”

  “莫非是……挚情之剑?”严挺之推测道,“据古籍残卷提及,挚情之剑,性烈而专,至情至性,易染悲怆。”

  “去看看。”静尘果断道。灵剑之事,优先级最高。且若真是挚情之剑,其力量或许能对抗归墟那般的冰冷死寂。

  再次启程,循着如意那微弱却持续的感应,众人折向东南内陆。地势逐渐抬升,出现丘陵山地,植被茂密,人烟渐稀。

  数日后,众人进入一片古木参天的原始山林。此地氛围奇特,既充满蓬勃生机,又弥漫着一股古老苍凉的气息,林间时见一些残破的图腾石刻,风格迥异于中原。

  如意的感应在这里变得强烈起来。“就在前面山里!那种温暖又悲伤的感觉更清楚了!”

  穿过一道狭窄的峡谷,眼前豁然开朗。山谷之中,竟有一片不小的村落。村人衣着古朴,似汉非汉,似越非越,自称“山越遗民”,世代守护于此。他们对外人颇为警惕,但看到众人气度不凡(尤其是严挺之正气凛然,苏娘子清冷出尘),倒也未曾驱赶。

  村中一位最年长的巫祭,听闻众人来意(只说是寻访古物),沉吟良久,方才拄着鸠杖,带领他们来到村后一处禁地。

  那是一座被藤蔓遮掩的古洞,洞口矗立着一块焦黑的巨木,形状奇特,依稀能看出曾是一柄巨剑的轮廓,却早已失去所有灵性,只剩残骸。

  “你们要找的,或许是‘它’吧。”老巫祭指着那焦黑巨木残骸,声音沙哑而悲伤,“但它早已死了。”

  “死了?”众人愕然。灵剑也会死?

  “是啊,死了。”老巫祭眼中泛起追忆与痛楚,“很多年前,天外邪火降临,焚烧山林,欲毁我祖地。是‘剑灵大人’显化,以自身为薪,燃尽剑魄,挡住了那邪火,护住了这片山谷和我们这些人。自那以后,它就变成了这样,再无生机。”

  众人走近那焦黑巨木,果然感受不到丝毫灵性波动,只有一种悲壮的死寂。如意所说的温暖与悲伤,正是从这残骸中散发出的最后残留。

  一柄灵剑,为了守护一方生灵,竟选择了自我牺牲,燃尽了一切。

  就在众人心生敬佩与惋惜之时,静尘的目光却落在了巨木残骸之下。那里,有一小截看似完全碳化的树枝,却奇异地生着一颗嫩绿的新芽!新芽之上,环绕着极其微弱的、却无比纯粹的生命气息与一种深沉的守护之意!

  而那温暖而悲伤的感应源头,并非来自死去的巨木,而是来自这颗新芽!

  “薪尽火传……”张胥喃喃道,“灵剑虽殁,其守护之志不灭,于寂灭中孕育新生!这新芽,便是挚情之剑新的雏形!”

  老巫祭闻言,浑身一震,激动地看着那新芽,老泪纵横:“剑灵大人……它……它还有后?”

  “然也。”严挺之肃然起敬,“至情至性,至死不渝,于绝境中焕发生机,此正是挚情真意!”

  然而,这新芽太过弱小,仿佛随时会熄灭。

  “它需要滋养,需要传承。”静尘看向村中众人,最后目光落在那些眼神清澈、充满好奇的孩子身上,“更需要一个能理解并继承这份挚情与守护之志的人。”

  老巫祭似乎明白了什么,他颤巍巍地走到那群孩子中间,目光扫过,最终落在一个约莫七八岁、衣衫破旧却眼神明亮坚韧的小女孩身上。小女孩怀中,还抱着一只受伤的小鹿,正小心翼翼地给它喂水。

  “阿青,”老巫祭柔声问道,“若这山林再次面临危险,你当如何?”

  名叫阿青的小女孩抬起头,眼神没有丝毫犹豫,清脆却坚定地回答:“保护大家!保护我们的家!像剑灵大人一样!”

  其声虽稚,其志却坚。

  仿佛感应到这份纯挚而坚定的守护之心,那焦木新芽勐地绽放出柔和的光晕,轻轻摇曳起来。

  如意腰间的纯钧剑也随之发出轻柔的嗡鸣,仿佛在向这位即将诞生的“姐妹”致意。

  挚情之剑,虽历死劫,然志不绝,于灰尽中重生,寻得了它新的传承。

  众人没有带走新芽,而是留下了部分丹药和滋养之物,并告知老巫祭培育之法。灵剑的成长,需与这片它守护的土地和人们一起。

  离开山谷时,夕阳西下,为那焦木与新芽镀上一层金边。

  希望虽微,却已种下。

  薪尽火传,生生不息。灵剑之道,亦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