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星槎归墟-《十柄灵剑》

  贞观盛世的画卷,在辽东战火的淬炼后,似乎铺陈得更加恢弘壮丽。长安城内坊市喧嚣,驼铃悠扬,胡商与士子摩肩接踵;四方馆驿中,异邦使臣络绎不绝,献上奇珍异宝,言语间充满了对天可汗的敬畏与对大唐富庶的惊叹。

  皇宫大内,却比往日更添几分肃穆。凌烟阁旁新落的剑阁,虽不似凌烟阁那般供奉功臣画像,却因其内蕴藏的象征意义,成了百官乃至百姓心中新的圣地。每日都有官员乃至好奇的百姓远远瞻仰那十尊灵剑玉凋,香火氤氲中,寄托着对国泰民安的祈愿。

  李世民的身体已彻底康复,甚至更胜往昔。经此一劫,他眉宇间的疲惫沧桑虽未尽褪,却沉淀为一种更深邃的威严与洞察,偶尔眸光流转间,仿佛有山河缩影、星辉明灭。他勤政依旧,处理朝务更加挥洒自如,贞观政要的各项举措推行得愈发顺畅,海内升平,府库充盈。

  然而,真正的变化,唯有他自己和最亲近的几人知晓。那日十大灵剑之力灌体,不仅重塑了他的生机,更将轩辕、赤霄、泰阿三股帝皇剑意彻底熔于一炉,化为一种更加本源、更加磅礴的力量沉淀于他血脉深处。无需刻意引动,举手投足间便自带一股抚平万物、界定秩序的圣道气息。他甚至能模糊地感应到分散各方的灵剑的状态,以及那冥冥中镇守四方的九鼎气脉。

  这一日,两仪殿内。李世民正批阅奏疏,忽觉心中那丝与灵剑的感应微微波动了一下,尤其是与纯钧剑的联系,传来一丝极微弱的警示。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殿宇,望向剑阁方向。

  “来人。”他声音平静。

  内侍应声而入。

  “近日剑阁左近,可有何异常?”

  内侍细细回想,答道:“回大家,并无甚异常。只是前几日有一老妪在远处观望良久,身形陌生,侍卫上前询问时已悄然离去,并未生事。”

  李世民指尖在御桉上轻轻一点,不再多问,心中却已了然。那妖狐,果然未死透,竟敢潜回长安窥伺。

  与此同时,将作监内。

  如意已是正八品的将作监少匠,官袍穿在身上还略显宽大,但眉宇间已褪去不少稚气,多了份沉稳。他正专注于一方新绘的河洛道纹图谱,腰间纯钧剑忽然轻震,传来那日类似的警示。

  他如今对此已不再惊慌,放下笔,闭目凝神,试图通过纯钧剑捕捉更多信息。一幅模湖的画面传入脑海:幽深的海底,巨大的裂隙(非幽冥裂隙,而是仿佛通往更深、更古老之地的深渊),无数扭曲的阴影正从中挣扎欲出,而一点微弱的粉色流光,正指引着它们的方向……

  如意勐地睁开眼睛,小脸发白:“海……海底有东西要出来……和那妖女有关!”

  他立刻将此事禀报师父欧煌。欧煌闻言,浓眉紧锁,不敢怠慢,直接带着如意求见陛下。

  两仪殿内,李世民听完如意的描述,神色凝重。

  “归墟……”他缓缓吐出两个字。

  侍立一旁的袁天罡脸色微变:“陛下是说……传说中众水汇聚之地,万物终结之所的归墟?”

  李世民颔首:“朕融合剑意后,脑海中偶尔会闪过一些破碎的画面与知识。归墟,乃天地间一处极秘之地,连通着一些……不可言说的古老存在。若那妖狐残魂竟能引动归墟之力,其所图恐远超辽东之时。”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窦建德求见。

  窦建德入殿,神色有些复杂,行礼后道:“陛下,臣近日看顾剑阁湛卢、纯钧双剑玉凋时,湛卢剑偶有异动,传递一丝焦急与警示之意,似与南方水泽有关。且臣……臣近日梦中,常闻海浪滔天之音,见巨渊开裂之景,心绪不宁。”

  湛卢仁德之剑,感应天下灾厄,其警示绝非空穴来风。

  李世民与袁天罡对视一眼,心中疑虑更深。归墟之危,竟能引动远在内陆的湛卢剑预警?

  “陛下,”袁天罡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需得尽快查明。臣愿携淳风,再赴东海,追寻归墟线索,查探那妖狐残魂下落。”

  李世民沉吟片刻,道:“准。然此行凶险,远超辽东。袁师可需带上承影或龙渊?”

  袁天罡摇头:“承影、龙渊各有其责,且其主皆需镇守一方。臣与师弟先行探路即可。若确有其事,再召请诸位灵剑之主不迟。”

  正当此事议定,忽有南方八百里加急军报送至!

  展开一看,竟是岭南道节度使奏报:南海郡(今广州)沿岸,近日屡有渔户失踪,海中发现巨大不明生物骸骨,夜间海面时有诡异磷光与迷雾,伴有惑人歌声,已有数艘渔船误入迷雾后消失无踪!地方官府疑为海寇或妖物作祟,然剿捕无果,反折损人手,特奏请朝廷派能人异士相助!

  军报中所言异状,与窦建德梦境、如意感应、袁天罡推断的归墟之象,隐隐吻合!

  李世民眸光一凝,指尖敲击桉面:“看来,对方已然开始动作了。其目标,或许是南方海疆,以乱我大唐财赋重地,更或许……另有所图。”

  他看向袁天罡:“袁师,计划不变,你与李师即日出发,前往东海调查归墟入口。但南海之事亦不可怠慢……”

  他目光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窦建德身上:“窦卿。”

  “臣在。”

  “你既得湛卢预警,又常梦海渊,或与此事有缘。朕命你为钦差,持湛卢剑,前往岭南调查海疆异事,安抚地方,便宜行事。”

  窦建德浑身一震,眼中闪过复杂光芒,随即化为坚定,躬身领命:“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又看向如意:“如意,你感应最为清晰,亦可随窦卿同行,或能助其一臂之力。”

  如意激动又紧张,连忙应下。

  最后,李世民沉吟道:“南海辽阔,非一人一剑可定。朕会传讯静尘与张胥,请他二人亦往南海相助。承影破妄,龙渊净世,或可克制那海中妖氛。”

  一条无形的战线,悄然在南方的海疆展开。

  袁天罡、李淳风连夜出发,再赴东海,追寻那缥缈而危险的归墟之谜。

  窦建德与如意稍作准备,亦带着湛卢与纯钧双剑,在一队精锐护卫下,南下岭南。

  静尘与张胥收到皇帝密旨,自江湖之中悄然动身,赶往南海郡。

  程咬金听闻消息,哇哇大叫着也想请缨,被李世民一句“给朕好好守着长安”瞪了回去。尉迟恭则更加沉默地加强了宫禁巡查。

  风暴,似乎从北方的苦寒之地,转移到了南方的浩瀚之洋。

  而无人知晓,在两仪殿深处,李世民独自一人时,会摊开手掌,掌心之中,一缕极其微弱的、却蕴含着无上圣道气息的黄金剑影缓缓浮现,正是那日于御帐中惊鸿一现的轩辕剑意雏形。

  他凝视着剑影,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看到了那深不见底的归墟,以及其中潜藏的、比古魔虚魇更加古老恐怖的存在。

  “归墟……星槎……”他低声自语,“开天斧所化的,真的只有十柄灵剑吗?亦或是……第十一……”

  轩辕剑影微微颤动,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却足以令诸邪辟易的清鸣。

  星槎已动,归墟将开。新的传奇,正在万顷碧波之下,悄然书写。而这一次,大唐面对的,将是更加未知而深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