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在张承“拆东墙补西墙”的忙碌中飞速流逝。
蔡琰的小院内,《三字经》的“再创作”已接近尾声。这位才女凭借深厚的学养和张承偶尔“灵光一闪”提供的“核心片段”(以及大量她自己查阅典籍的补充),硬是将这本蒙学经典的大致框架和核心内容还原了出来。虽然与后世流传的版本细节上仍有出入,但“人之初,性本善”到“戒之哉,宜勉力”的主体脉络已然清晰,其中蕴含的伦理道德、历史典故、勤学励志等内容,让田楷、李敏(病情稍有好转)等看过初稿的人无不惊叹,看向张承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正的敬畏——主公果然深藏不露!
第一批“速成班”教书先生的培训也已启动,由蔡琰亲自挑选了数十名略识文字、心思灵巧的少男少女(张承坚持要男女都招,美其名曰“阴阳调和,教育均衡”),开始进行强化训练。课堂上,时常能听到蔡琰清冷的声音讲解着“昔孟母,择邻处”的含义,或者带领学生们朗朗念诵“玉不琢,不成器”。张承偶尔会扒在窗边偷看,看着那些原本可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年轻人,此刻正努力汲取知识,准备去点亮更多蒙童的心灵,心里居然也生出几分“老子真是在做功德”的错觉。
北面草原上,阎柔率领的“边境巡逻加强团”成果斐然。在经历了最初几次“回马射”误伤友军(主要是吓到了并行的轻骑兵)和射空箭囊的尴尬后,新一批的弓骑兵在已经毕业老兵的“言传身教”(主要是骂骂咧咧的纠正)和实战压力下,终于逐渐掌握了这门“回头杀”的技巧。虽然准头依旧随缘,但至少气势足了,齐射起来也能形成一片覆盖性的箭雨,对付那些缺乏甲胄的鲜卑、匈奴斥候绰绰有余。
阎柔充分发挥了他“草原都尉”的职能,一边带着骑兵像梳子一样清理边境附近的胡人探马,一边对几个靠近渔阳的小部落进行“友好访问”。在展示了渔阳铁骑的“回马射”表演(吓得对方部落首领差点当场献上膝盖)和承诺了盐铁贸易优惠后,这几个小部落很识趣地成了渔阳的耳目,时不时传来一些鲜卑、匈奴的动向。
一切都朝着张承规划的方向“欣欣向荣”地发展着,直到这天,乌桓蹋顿的使者,带着一个“重磅消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渔阳郡守府。
“啥?柯比能?那个鲜卑小科比?”张承看着蹋顿密信上那个熟悉的名字,差点把嘴里刚喝下去的“英雄血”测试版喷出来。“集结十五万骑兵?还忽悠蹋顿你出五万,凑个二十万整数来打我?他这是把老子当副本BOSS刷呢?还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他咋不去搏一搏骡子变航母呢!”
信使是蹋顿的心腹,连忙表忠心:“华将军明鉴!我家大王对将军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那柯比能巧舌如簧,许下重利,但我家大王深知将军神威,更感念将军带来的盐铁美酒和安稳生活,岂会行那背信弃义之事?大王命我星夜兼程,将此消息禀报将军,请将军早做防备!我家大王愿为内应,假意应允柯比能,届时战场反水,助将军一举破敌!”
张承摸着下巴,看着信使那副“我是忠臣”的表情,心里乐开了花。看看!这就是“以德服人”(主要是以酒和盐服人)的效果!蹋顿这小子,上道!
“好好好!蹋顿大王深明大义,我心甚慰!”张承拍着信使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对方龇牙咧嘴,“回去告诉你家大王,他的忠心,我记下了!让他继续跟柯比能虚与委蛇,摸清他们的具体进攻时间和路线!等打完了这一仗,他那份‘英雄血’供应量,我再给他加三成!”
打发走欢天喜地的乌桓信使,张承立刻召集核心班子成员开会。
“兄弟们!大买卖上门了!”张承指着地图上鲜卑部落大致活动的区域,兴奋地手舞足蹈,“鲜卑柯比能,组织了个十五万人的‘草原观光团’,指名道姓要来咱们渔阳‘零元购’!大家说说,咱们该怎么‘招待’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
田楷皱眉:“十五万?即便有所夸大,兵力亦远胜我军。且皆是骑兵,来去如风,不可轻敌。”
李敏拨弄着算盘,面无表情:“主公,若战事持久,军费开支将远超预算。文会筹备已占用大量资金,恐难支撑长期大战。”
赵云银枪顿地,眼神锐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末将愿领兵迎敌,以新练战术,破其乌合之众!”
张承听着众人的意见,眼珠滴溜溜乱转。硬刚?虽然不怕,但损失大了心疼,而且确实烧钱。得想个省力又省钱的法子……
就在这时,亲兵来报:“将军,城中‘醉仙楼’(渔阳最大的酒楼,名字是张承恶趣味起的)派人来禀,说有个客人连续饮酒三日,欠下巨额酒资,声称……声称要见将军,让将军替他还债。”
张承一愣:“啥?吃霸王餐吃到老子头上了?还指名道姓让我还钱?谁啊这么嚣张?”
亲兵表情古怪:“那人自称颍川郭嘉,郭奉孝。”
“郭嘉?!”张承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呼吸都急促了,“鬼才郭奉孝?!在咱们酒楼喝醉了没钱付账?!快!快请……不!老子亲自去请!”
他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子蹦起来,也顾不上什么鲜卑观光团了,对着田楷等人扔下一句“你们先讨论着,我去接个宝贝……呃,是去处理一下民事纠纷!”,然后就一阵风似的冲出了郡守府。
田楷、李敏、赵云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唯有赵云隐约记得,主公似乎提过“郭嘉”这个名字,评价极高。
……
醉仙楼,顶层雅间。
一个青衫文士斜倚在窗边,面容略显苍白,带着宿醉未醒的慵懒,手里还拎着个快空了的“英雄血”酒坛。他身前桌上杯盘狼藉,掌柜和伙计围在门口,一脸苦相。
“这位先生,您这都第三天了……小店小本经营,实在赊不起了……”掌柜都快哭出来了。
那文士,正是郭嘉。他打了个酒嗝,漫不经心地道:“急什么?不是让你们去请华将军了吗?就说颍川郭奉孝在此,让他来结账。”
掌柜:“……” 他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理直气壮吃霸王餐还指名让郡守来付钱的。
就在这时,张承如同旋风般冲了进来,人未到声先至:“奉孝!奉孝先生在哪儿?!”
他一眼就看到了窗边那个气质独特、即使醉眼朦胧也难掩其聪慧灵动的文士,顿时心花怒放,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一把抓住郭嘉的手,激动地摇晃:“奉孝先生!可想死我了!你怎么才来啊!”
郭嘉被晃得头晕,勉强睁开眼,看着眼前这个穿着郡守官服却毫无形象、眼神灼热得像要把他吞掉的汉子,愣了一下:“阁下是……?”
“我?华雄啊!渔阳太守华雄!”张承拍着胸脯,然后扭头对掌柜吼道,“还愣着干什么!郭先生的所有消费,记我账上!不!从今天起,郭先生在渔阳所有酒楼酒肆的消费,全记我郡守府的账!无限额!永久有效!”
掌柜和伙计目瞪口呆,郭嘉也挑了挑眉,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华将军……果然如传闻般……豪爽。”
“必须豪爽!”张承拉着郭嘉坐下,亲自给他倒酒(虽然坛子快空了),“奉孝先生大驾光临,是我渔阳之幸!这点酒钱算什么!你就是想把‘英雄血’的酿酒坊喝干,我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郭嘉笑了笑,也不客气,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才慢悠悠地道:“嘉游历至此,听闻渔阳‘英雄血’乃酒中极品,故来品尝。果然名不虚传,一时贪杯,让将军见笑了。”
“不见笑!不见笑!”张承看着郭嘉,就像看着一件绝世珍宝,“先生
蔡琰的小院内,《三字经》的“再创作”已接近尾声。这位才女凭借深厚的学养和张承偶尔“灵光一闪”提供的“核心片段”(以及大量她自己查阅典籍的补充),硬是将这本蒙学经典的大致框架和核心内容还原了出来。虽然与后世流传的版本细节上仍有出入,但“人之初,性本善”到“戒之哉,宜勉力”的主体脉络已然清晰,其中蕴含的伦理道德、历史典故、勤学励志等内容,让田楷、李敏(病情稍有好转)等看过初稿的人无不惊叹,看向张承的眼神都多了几分真正的敬畏——主公果然深藏不露!
第一批“速成班”教书先生的培训也已启动,由蔡琰亲自挑选了数十名略识文字、心思灵巧的少男少女(张承坚持要男女都招,美其名曰“阴阳调和,教育均衡”),开始进行强化训练。课堂上,时常能听到蔡琰清冷的声音讲解着“昔孟母,择邻处”的含义,或者带领学生们朗朗念诵“玉不琢,不成器”。张承偶尔会扒在窗边偷看,看着那些原本可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年轻人,此刻正努力汲取知识,准备去点亮更多蒙童的心灵,心里居然也生出几分“老子真是在做功德”的错觉。
北面草原上,阎柔率领的“边境巡逻加强团”成果斐然。在经历了最初几次“回马射”误伤友军(主要是吓到了并行的轻骑兵)和射空箭囊的尴尬后,新一批的弓骑兵在已经毕业老兵的“言传身教”(主要是骂骂咧咧的纠正)和实战压力下,终于逐渐掌握了这门“回头杀”的技巧。虽然准头依旧随缘,但至少气势足了,齐射起来也能形成一片覆盖性的箭雨,对付那些缺乏甲胄的鲜卑、匈奴斥候绰绰有余。
阎柔充分发挥了他“草原都尉”的职能,一边带着骑兵像梳子一样清理边境附近的胡人探马,一边对几个靠近渔阳的小部落进行“友好访问”。在展示了渔阳铁骑的“回马射”表演(吓得对方部落首领差点当场献上膝盖)和承诺了盐铁贸易优惠后,这几个小部落很识趣地成了渔阳的耳目,时不时传来一些鲜卑、匈奴的动向。
一切都朝着张承规划的方向“欣欣向荣”地发展着,直到这天,乌桓蹋顿的使者,带着一个“重磅消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渔阳郡守府。
“啥?柯比能?那个鲜卑小科比?”张承看着蹋顿密信上那个熟悉的名字,差点把嘴里刚喝下去的“英雄血”测试版喷出来。“集结十五万骑兵?还忽悠蹋顿你出五万,凑个二十万整数来打我?他这是把老子当副本BOSS刷呢?还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他咋不去搏一搏骡子变航母呢!”
信使是蹋顿的心腹,连忙表忠心:“华将军明鉴!我家大王对将军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那柯比能巧舌如簧,许下重利,但我家大王深知将军神威,更感念将军带来的盐铁美酒和安稳生活,岂会行那背信弃义之事?大王命我星夜兼程,将此消息禀报将军,请将军早做防备!我家大王愿为内应,假意应允柯比能,届时战场反水,助将军一举破敌!”
张承摸着下巴,看着信使那副“我是忠臣”的表情,心里乐开了花。看看!这就是“以德服人”(主要是以酒和盐服人)的效果!蹋顿这小子,上道!
“好好好!蹋顿大王深明大义,我心甚慰!”张承拍着信使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对方龇牙咧嘴,“回去告诉你家大王,他的忠心,我记下了!让他继续跟柯比能虚与委蛇,摸清他们的具体进攻时间和路线!等打完了这一仗,他那份‘英雄血’供应量,我再给他加三成!”
打发走欢天喜地的乌桓信使,张承立刻召集核心班子成员开会。
“兄弟们!大买卖上门了!”张承指着地图上鲜卑部落大致活动的区域,兴奋地手舞足蹈,“鲜卑柯比能,组织了个十五万人的‘草原观光团’,指名道姓要来咱们渔阳‘零元购’!大家说说,咱们该怎么‘招待’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
田楷皱眉:“十五万?即便有所夸大,兵力亦远胜我军。且皆是骑兵,来去如风,不可轻敌。”
李敏拨弄着算盘,面无表情:“主公,若战事持久,军费开支将远超预算。文会筹备已占用大量资金,恐难支撑长期大战。”
赵云银枪顿地,眼神锐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末将愿领兵迎敌,以新练战术,破其乌合之众!”
张承听着众人的意见,眼珠滴溜溜乱转。硬刚?虽然不怕,但损失大了心疼,而且确实烧钱。得想个省力又省钱的法子……
就在这时,亲兵来报:“将军,城中‘醉仙楼’(渔阳最大的酒楼,名字是张承恶趣味起的)派人来禀,说有个客人连续饮酒三日,欠下巨额酒资,声称……声称要见将军,让将军替他还债。”
张承一愣:“啥?吃霸王餐吃到老子头上了?还指名道姓让我还钱?谁啊这么嚣张?”
亲兵表情古怪:“那人自称颍川郭嘉,郭奉孝。”
“郭嘉?!”张承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呼吸都急促了,“鬼才郭奉孝?!在咱们酒楼喝醉了没钱付账?!快!快请……不!老子亲自去请!”
他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子蹦起来,也顾不上什么鲜卑观光团了,对着田楷等人扔下一句“你们先讨论着,我去接个宝贝……呃,是去处理一下民事纠纷!”,然后就一阵风似的冲出了郡守府。
田楷、李敏、赵云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唯有赵云隐约记得,主公似乎提过“郭嘉”这个名字,评价极高。
……
醉仙楼,顶层雅间。
一个青衫文士斜倚在窗边,面容略显苍白,带着宿醉未醒的慵懒,手里还拎着个快空了的“英雄血”酒坛。他身前桌上杯盘狼藉,掌柜和伙计围在门口,一脸苦相。
“这位先生,您这都第三天了……小店小本经营,实在赊不起了……”掌柜都快哭出来了。
那文士,正是郭嘉。他打了个酒嗝,漫不经心地道:“急什么?不是让你们去请华将军了吗?就说颍川郭奉孝在此,让他来结账。”
掌柜:“……” 他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理直气壮吃霸王餐还指名让郡守来付钱的。
就在这时,张承如同旋风般冲了进来,人未到声先至:“奉孝!奉孝先生在哪儿?!”
他一眼就看到了窗边那个气质独特、即使醉眼朦胧也难掩其聪慧灵动的文士,顿时心花怒放,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一把抓住郭嘉的手,激动地摇晃:“奉孝先生!可想死我了!你怎么才来啊!”
郭嘉被晃得头晕,勉强睁开眼,看着眼前这个穿着郡守官服却毫无形象、眼神灼热得像要把他吞掉的汉子,愣了一下:“阁下是……?”
“我?华雄啊!渔阳太守华雄!”张承拍着胸脯,然后扭头对掌柜吼道,“还愣着干什么!郭先生的所有消费,记我账上!不!从今天起,郭先生在渔阳所有酒楼酒肆的消费,全记我郡守府的账!无限额!永久有效!”
掌柜和伙计目瞪口呆,郭嘉也挑了挑眉,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华将军……果然如传闻般……豪爽。”
“必须豪爽!”张承拉着郭嘉坐下,亲自给他倒酒(虽然坛子快空了),“奉孝先生大驾光临,是我渔阳之幸!这点酒钱算什么!你就是想把‘英雄血’的酿酒坊喝干,我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郭嘉笑了笑,也不客气,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才慢悠悠地道:“嘉游历至此,听闻渔阳‘英雄血’乃酒中极品,故来品尝。果然名不虚传,一时贪杯,让将军见笑了。”
“不见笑!不见笑!”张承看着郭嘉,就像看着一件绝世珍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