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杀鸡用牛刀?他的选择惊呆全场!-《四合院:我一级工程师,你还闹?》

  大领导听完介绍,陷入长久的沉默。

  他绕着这些设备,缓缓走了一圈。

  伸手轻轻拂过冰冷的机身。

  许久,他才转过身,目光落在一个人身上。

  娄振华。

  “娄先生。”

  大领导的声音很郑重。

  娄振华赶紧上前一步。

  “领导,您叫我振华就好。”

  “好,振华同志。”

  大领导脸上露出笑容。

  “我代表国家,代表人民,谢谢你。”

  “这些设备对我们太重要。”

  “你为国家立下一件天大的功劳!”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娄振华眼眶泛红,嘴唇都在颤抖。

  “领导,您言重了。”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

  “这些东西放在我手里,就是一堆废铁。”

  “只有交到国家手里,交到卫国这样的人才手里。”

  “才能变成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这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就连那几个年轻的科研人员也停止议论。

  纷纷向这位有着拳拳爱国之心的老先生,投去敬佩的目光。

  大领导重重点头。

  “振华同志,你的功劳,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你放心,国家也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爱国人士。”

  他话锋一转。

  “我听说振华同志在海外,还有不少渠道?”

  娄振华立刻明白过来。

  毫不犹豫地挺起胸膛。

  “领导放心,只要祖国还有需要。”

  “我这把老骨头就是豁出去,也一定再想办法。”

  “为国家弄回更多、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好!”

  大领导用力一拍手掌,眼中精光四射。

  “有振华同志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他看一眼这些国之重器,又看一眼朝气蓬勃的林卫国。

  心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再次转向林卫国,问出一个关键问题。

  “卫国同志,设备有了,人才也初步到位。”

  “万事俱备,你这第一把火,准备从哪里烧起?”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卫国身上。

  是啊,眼前这些设备,样样都是宝贝。

  那台晶莹剔透的晶体管扩散炉,

  代表电子工业的黎明,是未来的大脑。

  那条精密复杂的合成纤维生产线,

  代表轻工业的突破,能让亿万人民穿上新衣。

  还有那套塑料生产设备,更能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哪一个开始都是天大的功劳。

  几个年轻的科研人员更是激动地看着林卫国。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

  一个主攻半导体的年轻人,

  双手紧握成拳,死死盯着那台扩散炉。

  仿佛已经看见第一块国产晶体管的诞生。

  另一个学高分子材料的,则眼巴巴地望着那台纺丝机。

  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调试。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林卫国却转身,走向厂房的角落。

  那里,矗立着一个庞然大物。

  一个由无数粗大管道、阀门和反应釜组成的复杂系统。

  像一头沉默的钢铁巨兽,充满压抑的笨重感。

  “领导,各位同志。”

  林卫国站在那台设备前,声音清晰坚定。

  “我的第一个目标,是它。”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全都愣住。

  那是一座大型合成氨反应塔,以及配套的仪表与控制系统。

  说白了,就是制造化肥的核心设备。

  化肥?

  整个厂房一下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在场的人除了少数几个专家,大部分都有些发懵。

  杨厂长和市领导们面面相觑,眼神里全是问号。

  他们想过无数种可能,唯独没想过这个。

  半导体、新材料,那才是真正的高科技,代表工业的未来和国家的脸面。

  这化肥……不就是跟土地、跟泥腿子打交道的东西吗?

  林总工怎么会对这个感兴趣?

  这是不是有点……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

  那个主攻半导体的年轻科研员,

  终于忍不住,往前一步,急切开口。

  “林总工,这合成氨技术虽然也重要,我们国家也在搞。”

  “但跟晶体管比起来,这东西的技术含量和战略意义……”

  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大领导没出声,只是平静地看着林卫国。

  他想听听,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林卫国没有直接回答那个年轻人的疑问。

  环视一周,才慢慢开口。

  “我知道,在很多人看来,这东西傻大黑粗。”

  “没有半导体那么精巧,也没有合成纤维那么时髦。”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那位年轻科研员的脸上。

  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直击人心的力量。

  “但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们发展工业,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把所有人都问住。

  为国争光?实现四个现代化?赶英超美?

  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但又觉得不全是。

  林卫国没有等他们回答,自顾自说下去。

  “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

  “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民,能过上好日子。”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回响,掷地有声。

  “而好日子的基础,是什么?”

  “是吃饱饭!”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到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人口也多,耕地有限。”

  “想要养活这么多人,靠天吃饭不行。”

  “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粮食的亩产量。”

  “而提高亩产量的关键,就是化肥!”

  林卫国走到那座反应塔前,手掌重重拍在冰冷的钢铁上。

  “这座大型合成氨反应塔,就是我们粮食的命根子!”

  “只要我们能彻底吃透它的技术,实现自主制造。”

  “我们国家的化肥产量,就能翻着番地往上涨!”

  “到时候,一亩地能打出几倍的粮食。”

  “我们亿万的农民兄弟,就能吃饱肚子,挺直腰杆!”

  “我们整个国家,粮食安全有了保障,

  才能真正地,在世界上站稳脚跟!”

  一番话说得在场所有人热血沸腾,心神剧震!

  杨厂长和市领导们,脸上一阵发烧。

  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格局跟林卫国比起来。

  差得太远!

  他们看到的是工业,是技术,是厂里的产值。

  而林卫国看到的是整个国家,是亿万的农民,是民族的根基!

  那几个年轻的科研人员,更是羞愧得满脸通红。

  尤其是刚才提问的那个年轻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之前还觉得搞化肥没技术含量,是浪费才华。

  现在才明白,这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技术!

  是能改变国运的大事业!

  大领导一直静静听着,没有插话。

  此刻,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走到林卫国身边,同样伸出手,重重拍在那座反应塔上。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却重如千钧。

  “卫国同志,你让我看到了我们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

  “身上最宝贵的东西。”

  “那就是心怀天下,脚踏实地!”

  他转过身,对所有人郑重宣布。

  “我同意林卫国同志的方案!”

  “实验院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攻克大型合成氨技术!”

  “人、财、物,国家全力支持!”

  “我只有一个要求。”

  大领导看着林卫国,一字一顿。

  “尽快,让我们的田野里,都用上我们自己造的高效化肥!”

  “是!保证完成任务!”

  林卫国挺直胸膛,目光坚定,立下了穿越时空的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