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这样更安全-《娱乐:全新的大蜜蜜就是香》

  她正趴在沙发上翻看剧本,杨蜜突然扑过来压住她的腿。

  \"哇!重死啦!\"

  \"嗯?你说我胖?\"

  \"我可没说!你自己承认的!\"

  \"明明就是这意思!看我的!\"杨蜜伸手就去挠她痒痒。

  \"哈哈哈余哥快帮我!\"刘雨菲笑得在沙发上直打滚。

  杨余懒洋洋倚着靠垫:\"蜜蜜别闹了。\"

  \"哼,看在我老公面子上放过你。”

  杨蜜转身挤到刘滔身边。

  刘雨菲趁机钻进杨余怀里:\"余哥,《人在囧途》明早十点首映,你觉得票房能有多少?\"

  这部贺岁片虽然定在大年初一上映,但排片情况并不乐观。

  公司旗下影院提供了70%的排片量,可惜自家银幕数量有限,总共才几十块。

  中影院线靠着韩三的关系,给了28%的排片支持。

  其他院线的排片比例基本维持在8%到15%之间。

  总体来看排片不算太差,但也远谈不上理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毕竟《人在囧途》只是部小成本喜剧,导演徐争又是第一次独立执导。

  再加上同档期还有华艺的《全城热恋》、周杰棍主演的《刺陵》以及程龙的《大兵小将》。

  院线对《人在囧途》持保留态度很正常。

  确实强求不来。

  不过。

  杨余对这部片子很有信心。

  凭着《人在囧途》的过硬质量,他相信好口碑一定能带动票房逆袭。

  虽说张学友的《全城热恋》、周杰棍的《刺陵》和程龙的《大兵小将》都是大制作——

  光主演片酬就超过《人在囧途》的总投资。

  但那又如何?

  票房成败的关键始终在于电影本身的质量。

  前世记忆中,《人在囧途》不仅面临二十多部新片混战的激烈竞争

  更因为发行方实力薄弱,排片率持续低迷,直到影片火了才紧急追加拷贝。

  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该片虽成功突围,但最终票房仍止步于4000万大关。

  本世由顶尖文化传媒倾力打造,演员班底全面革新,影片品质更上层楼。

  中影集团负责发行,排片量远超前世。

  再加上杨余掌握着心悦微博这一宣传王牌,电影曝光度将呈爆发式增长。

  综合评估,票房突破前世3000余万的枷锁已成定局。

  想到此处,杨余轻吻刘雨菲脸颊提议:\"不如我们各自预测票房,最接近者胜。

  若我输,陪你们出国游玩七日;若我赢,你们三人要为我献上一支古典舞。\"

  \"一言为定!\"刘雨菲爽快应答。

  杨蜜兴奋附和:\"茜茜、滔姐,这次我们一定要赢。\"

  刘滔沉思片刻:\"我先来,4000万!\"

  作为制片人,她基于项目认知给出了谨慎预估。

  杨蜜立即加注:\"那我比滔姐多猜1000万,5000万。\"

  刘雨菲双手托腮,眸中含笑:\"虽是低成本制作,但我预感会大热——我押8000万!\"

  \"真有你的!\"

  杨余失笑:\"胆子不小,制作费仅600万,你竟敢猜到8000万。\"

  \"电影好坏可不全看投资,好莱坞也有小成本爆款呢。\"

  \"行,既然你们都猜了,我也来一个,就6000万吧。”

  杨余着实拿捏不准。

  票房确实难以预料。

  若真成黑马,破亿亦非妄想。

  毕竟《阿凡达》能创下十亿票房,证明观众观影热情仍在。

  春节档本就是黄金档期。

  《人在囧途》作为优质喜剧,正适合合家欢观赏,逆袭也合情合理。

  当然,可能大卖,也可能遇冷。

  \"老公,我们赢定了,你可得准备好陪我们旅行。

  可以去北欧,那边华人稀少,不易被认出。”

  杨蜜眼中闪着期待。

  杨余含笑应允:\"只要你们赢了,去哪都行。\"

  \"那咱们走着瞧。\"

  除夕之夜。

  除了他们四人之外,刘小丽同样在场。

  她计划春节过后再回家乡,因此没有提前返程。

  四位女士都身着得体的裙装,显得格外优雅动人。

  这番景象让杨余目不暇接。

  饭桌上。

  杨余举起酒杯提议:\"来,咱们先喝一杯,庆祝今年全家人能在一起过除夕。\"

  \"叮——\"

  酒杯相碰后,众人纷纷小啜一口。

  刘滔顺手给他夹了一块鱼肉:\"这可是你这几年第一次在家吃年夜饭呢。\"

  确实如此。

  连续四年参加春晚演出,每次都是傍晚出发,回来时已是深夜时分。

  杨余略带感慨地说:\"以后都不去春晚了,年年都陪你们守岁。\"

  \"太好啦!\"刘雨菲开心地夹了一筷子菜,追问道:\"余哥哥,马上就是新年了,公司有什么新规划吗?\"

  \"这个问题你得问滔姐,她最了解情况。\"

  刘滔接过话题:\"主要安排包括《好声音》第二季,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和《甄嬛传》,还有《步步惊心》的续集。

  电影方面要等张导的意思,如果他愿意合作就启动大项目,不然就先放一放。\"

  \"哇,这么多项目,听着就觉得辛苦。\"

  刘雨菲揉了揉太阳穴:\"滔姐你真厉害,我光是打理一家汉服公司就忙得团团转了。\"

  \"我哪有这么能干,大方向都是小余定的,我只是负责传达落实而已。\"

  刘滔语气轻柔地说道。

  实际上,公司的日常事务全部由她亲自操持。

  这份工作至关重要。

  杨蜜突然插话:\"老公,你和花姐的合同是不是明年就要到期了?\"

  \"要到期了?\"

  杨余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份五年期的合约签订于2005年11月,将在2010年11月终止。

  现在已是二月,确实临近到期时间。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都快五年了。\"

  杨余感叹道:\"至于要不要续约,到时候再看情况吧。\"

  以他现在的地位,完全可以让团队独立运作,实际上并不需要续约。

  不过这些年与王菁花的合作确实默契顺畅。

  各方面事务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先不说这些了,大家快吃饭吧。\"

  \"好。”

  大年初一,拂晓时分。

  杨余睁开惺忪睡眼,发现杨蜜正支着下巴趴在枕畔,一瞬不瞬地望着自己。”

  哎哟!大清早的这么盯着人看,想把我活吃了不成?\"

  \"被发现啦!其实我是外星来的食人魔,专程来吃掉你的!嗷呜——\"杨蜜怪叫着扑了上来。

  倚在床头的杨余瞧着瘫作一团的杨蜜,失笑道:\"就这点本事还敢自称食人族?哼!\"

  杨蜜扭过头去,腮帮子鼓得老高:\"都怨地球没有灵气,害我使不出神通!\"

  急促的手机铃声蓦然响起。

  杨余扫了眼屏幕,按下接听键:\"老徐,这么早就起来了?\"

  来电的正是身兼导演与主演的徐正,此刻他正为《人在囧途》即将公映而辗转难眠。”

  哪儿是早起,压根就没合眼。\"

  徐正的嗓音透着疲惫:\"马上要面对观众了,满脑子都是评分和票房的事儿。”

  \"哈哈哈!\"杨余不禁笑出声来。

  没成想经验老到的徐正也会这般坐立不安。”

  笑什么笑!\"

  \"笑你杞人忧天!又不是头遭拍电影,至于吗?再说了,就算全赔光,对我也就是九牛一毛,慌个什么劲儿。\"

  徐正:……

  这话倒非夸大其词。

  圈内人都晓得杨余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好声音》与《步步惊心》究竟赚了多少,外人根本算不清账。

  保守估计,票房至少三亿打底。

  相较六百万的制作成本,加上不足千万的宣传投入,对杨余而言确实不值一提。

  \"可我这毕竟是头回当导演,往后还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实在没法平常心对待。\"

  徐正灌了口功能饮料,继续道:\"我已经守在影院门口了,待会儿就进去看。”

  身为导演,剧情他早已倒背如流,来影院纯粹是想瞧瞧观众反应。

  杨余只得劝道:\"老徐,听我句劝,先回去睡会儿。

  等养足精神再来看也不迟。\"

  \"来都来了,看完这场再回去歇着。

  先这样,挂了。\"

  \"成吧,你自己多注意。\"

  刚撂下电话,杨蜜就钻进杨余臂弯:\"老公,一会儿咱们也去看电影好不好?\"

  \"好啊,确实好久没全家一起出门了。”

  \"那我先去洗脸刷牙!\"杨蜜一个翻身坐起,蹦蹦跳跳地钻进卫生间。

  杨余忍不住笑出声:\"刚才还蔫巴巴的,怎么突然这么精神?\"

  杨蜜从门缝里露出半张脸:\"谁装啦!这叫能量耗尽后的短暂恢复!\"

  \"还短暂恢复呢,你当自己是机器人啊?\"杨余笑着摇头,也起身准备洗漱。

  早餐时分,餐厅里。

  四人喝着清淡的白粥和牛奶——昨晚吃得太过油腻,今早特意准备了易消化的食物。

  \"姐,待会咱们一块去看《人在囧途》吧,正好看看观众反应。\"

  \"好啊。”

  刘滔干脆地答应。

  \"余哥,我们要不要做点伪装?这样太容易被人认出来了。\"

  \"冬天裹得严严实实的,再戴上口罩,没人会注意。\"

  杨蜜突然灵机一动:\"要不我们包场?这样更安全。”

  包场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但这个提议显然不符合杨余的本意。

  他轻轻弹了下妻子的脑门:\"你可真是个鬼灵精!\"

  \"嘿嘿,我本来就不傻呀!\"杨蜜憨憨地回应。

  杨余憋着笑:\"聪明什么呀!我们是要看观众真实反应,包场还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