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封杀?沪城的市场-《重生1988,我有个随身农场》

  “大家都散了吧。”老范道,“之前珠县不让卖的时候,我是想着去萧县发展。

  现在我怕是要出省了,找个没有公子哥的地方去混日子。”

  “我们也出省去做生意。”老板们纷纷道。

  老板们纷纷犹豫了起来。

  如果真的闹僵了,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去外边做生意。

  研究院的东西太好卖了。

  当日下午,一个消息让各县市的小老板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满载原阳大米的200多辆大汽车朝隔壁苏省驶去。

  大米走了不到两小时,又有100多辆大车装着满车的西瓜、蔬菜,方向也是苏省。

  老板们捶胸顿足。

  “那都是我的货啊!那都是我的钱!”

  之前老范说研究院的东西会去隔壁省的时候,大家很气,但也只是很气。

  这一刻看着一车车本属于他们的钱往外运……

  他们的代入感蹭地一下就上来了。

  原先杭城的一些本来能拿到10几万只文昌鸡的老板,也收到了通知。

  鸡不给了。

  他们之前看到了样货,那些可都是养了两年半以上的文昌老母鸡啊。

  这种品相的土鸡,15块钱那真是随便卖。

  一只鸡挣5块钱,1万只就是5万块钱。

  这还只是初次合作。

  捡钱的买卖!

  还是打通上层客户的敲门砖。

  有钱人的生意那是真好做。

  尤其是沪城的太太小姐们。

  搞坨不知道什么东西,用勺子在盘子上划拉一下,然后放一坨不知道什么东西,随便卖个几十块。

  人家有钱人要的就是腔调。

  两年半的老母鸡,保姆拎着在小区里溜达一圈,引来无数老太太的羡慕,然后就不告诉他们哪里买的。

  别说15了,150都值!

  现在鸡没了,研究院被赶走了。

  他们的脸顿时就垮了下来。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他们愤怒的念出了三个字。

  傅家豪。

  这狗东西!

  傅家豪正在家里挨训。

  电话那边不断传来吼声。

  “你猪脑子吗?现在你得罪了一大片,你说吧,怎么收场!”

  傅家豪咬牙道:“一般人被禁后,都是跑来求情,或者自认倒霉,我哪儿知道他们直接就放弃了浙省的市场啊。

  这研究院是真的坏得流脓,2万吨白糖,这是故意把我架在火上烤!”

  “傅家豪,你滚回京都来,杭城那边的事,你不用管了。”

  “大伯,这不行。”傅家豪脸色一变,“我能处理。”

  “你能处理什么?这件事已经脱离你的掌控了。”

  傅家豪咬牙道:“不行,我不能走,我走就是认输了,我不能走!

  大伯,你那边赶紧查清楚这研究院什么来头,总不能叫我一个人扛吧!”

  “行,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2万吨白糖也不是什么大事,也不是20万吨。”

  “大伯,这研究院跟咱们杠上了,那您也给苏省那边打打电话。”傅家豪道。

  “我已经打过了,他们的东西,苏省不会要的。”

  老范的车队,压根就没去苏省。

  他们直奔沪城而去。

  浙省能被动手脚,苏省也不稳妥。

  唯有沪城,压根不鸟京都所谓的高门大户。

  人家有自己的腔调。

  蔬果的车队出发后,十几万只养足了两年半的土鸡也踏上了旅途。

  11块钱一只的正宗文昌鸡,车还没到呢,沪城的老太太们已经闻风而动。

  这要是没买到,晚上睡觉都觉得自己亏死了。

  还有那8424的西瓜。

  天杀的玩意儿,之前那些贩子卖给他们1块2钱一斤!

  人家这次运来的瓜,7毛钱一斤。

  还有那些蔬菜,有些人见都没见过。

  原阳大米倒是有,但这次拉来的米,那叫一个漂亮,而且价格很实惠,普通米是2毛2,这米3毛。

  比市场同等级的米便宜了几分钱。

  人家还是大老远的运来的。

  次日清晨。

  不少老阿姨买了新鲜菜回弄堂。

  “何姨啊,这菜新鲜得嘞,这个鸡哦,一看就是正宗的土鸡,哪里买的。”

  “我老公路边捡的。”

  “小气,我又不跟你抢,你告诉我嘛,我请你嗑瓜子啦。”

  “都说了是捡的了,运气好,买不到的。”

  诸如此类的对话,在各个弄堂响起。

  “不行,得去市场转转,那个鸡太漂亮,还有那个瓜,那个瓜之前他们都舍不得买的,这次买了,肯定有折扣!

  而且不舍得告诉我哪里买的,肯定是怕我也捡到便宜!”

  沪城,竟是刮起了逛菜市场风潮。

  两天过去,沪城的老阿姨们每天都乐滋滋的。

  李长生也乐滋滋的,这两天他有点忙,车是一趟趟的往沪城跑。

  还好老婆那边的生意趋于稳定,不需要他过多操心,他可以专心应付作物的这些事。

  只是目前有了个小麻烦。

  钱太多了。

  他家里堆的钱都有900多万了!

  许青缨都哭笑不得,两夫妻约定好,明天怎么都得去把这些钱拿去存掉。

  秀美这两天也有些小烦恼。

  她现在不能输,这次考虑的时间就长了些。

  最后,她为了不出差错,她还是跟着阿勤一起去找那个老大姐了。

  老大姐在县里一个弄堂里面租了一个小房间,里头摆着一台缝纫机,外头挂个牌子写着“定做、修补衣服”。

  还没走到门口,那脚踩缝纫机的声音就传来了。

  “自从厂子倒闭以后,老大姐就在这里开了个小铺,每天接点零碎活赚钱贴补家用。”阿勤解释道。

  “咱们得靠着老大姐指点迷津,阿勤你待会儿可得多说点好话。”秀美小声嘱咐道。

  “没问题的。”阿勤信心满满道。

  “老大姐,你瞧,谁来看你了?”阿勤笑着去敲门。

  那妇人停下缝纫机,转头看向阿勤,笑着起身道:“阿勤啊,我都多久没见你了,快进来坐!”

  “秋芬大姐,这位是我的同村,叫秀美。”阿勤介绍道。

  “秀美好,快坐快坐!”秋芬大姐拿出两个板凳,招呼着两人坐下。

  “秋芬大姐,咱们这么熟,我就不绕弯子了,今天我跟秀美过来,是想让你看看这件衣服,到底要怎么做才行。”

  说着,阿勤便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件样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