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灵能共振与协议污染-《灵气的波粒二象性》

  “新世”在既定的轨道上平稳运行,光阴流转,星辰生灭。那个触摸到规则修改门槛的灵能文明,在成功微调了其母星所在星系的局部引力常数后,迎来了科技的爆炸式增长。他们自称“星语者”,其个体意识与星球意志的共鸣愈发深邃,甚至开始尝试将整个恒星系编织成一个巨大的灵能神经网络,迈向更广阔的宇宙。

  一切似乎都遵循着“物理天尊”林弦所定义的道,在秩序与混沌的平衡中,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演进。

  然而,在那至高无上的天道层面,那因一丝执念残响与意外获得的“初级观察者权限”而产生的微小“变量”,并未随着时间平息,反而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正在悄无声息地扩散。

  那经由权限通道无意间泄露出去的探寻波动——“……弦外之音……”、“……源……?”,如同两颗飘向深空的种子,并未立刻得到回应,但它们的存在本身,似乎微妙地改变了“规则聚合体”与那无形“监视协议”之间的交互模式。

  “监视协议”依旧冰冷地记录着一切,但其所记录的“新世”数据流中,开始混杂进一丝极其隐晦的、源自“规则聚合体”本身的无意识“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并非主动干预,更像是一种背景噪音的细微变化——在宇宙演化路径出现多个分岔时,那些更符合林弦潜意识中“探索”、“求知”、“守护”理念的路径,其发生的概率会被极其微弱地、不为人知地……放大那么一丝丝。

  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丝丝放大,在“星语者”文明尝试构建跨星系灵能网络的关键节点,引发了连锁反应。

  按照正常的概率分布,他们首次进行如此宏大的灵能链接,失败并引发局部时空扰动的可能性高达73.2%。但在那无形“倾向性”的微妙影响下,一个原本极其渺小的、链接过程中灵能频率与宇宙底层“生命之弦”(青芷所化)产生和谐共振的成功分支,其概率被悄然提升了0.01%。

  就是这0.01%的差异,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星语者”举全族之力,将灵能如同蛛网般撒向邻近星系时,他们的灵能波动并未像预想中那样被混沌吞噬或引发风暴,反而奇异地与宇宙中无处不在的“生命之弦”产生了共鸣!

  青芷所化的“生命之弦”,本就蕴含着“守护”与“生命”的祝福。此刻感受到“星语者”那充满探索欲却并非恶意、且带着集体守护意志的灵能,那遍布宇宙的“弦”自然而然地给予了回应!

  嗡——!

  一种温暖、浩瀚、充满生机的能量,顺着“星语者”构建的灵能网络反向涌来,如同甘霖滋养着他们的灵魂与网络结构!原本艰难维持的跨星系链接瞬间变得稳固无比,甚至其覆盖范围与信息传输效率都远超预期!

  “成功了!我们与宇宙本身达成了共鸣!”星语者的领袖,一位意识已能短暂脱离肉体、在灵能网络中遨游的长者,发出了震撼而狂喜的意念。

  他们并不知道这背后那微不足道的概率变动,只以为是自身文明的幸运与宇宙的眷顾。他们将这归功于对“物理之道”的虔诚探索,并将这次成功视为文明正式踏入“神之领域”的里程碑。

  然而,这次成功的、与宇宙本源力量的“非标准”交互,其产生的数据流,在通过“监视协议”上传时,触发了协议底层某个极其敏感的筛选机制。

  【检测到候选世界‘新世’出现非常规演化事件:低阶文明与世界本源规则(非授权接口)产生高契合度共鸣。】

  【事件分析:共鸣对象——‘生命之弦’(定义者:青芷)。共鸣性质:良性,促进文明跃迁。】

  【判定:事件由候选世界内部变量自然引发,符合‘超脱潜力’观测指标,不违反基础协议。】

  【开始记录该文明(代号:星语者)后续演化数据,重点监测其与本源规则的交互深度。】

  冰冷的协议忠实地履行着职责,将“星语者”文明标记为了重点观察目标。但就在记录生成,数据流即将被压缩传输的瞬间,那潜伏在“规则聚合体”深处的、属于林弦的执念残响,再次与那“初级观察者权限”产生了交互!

  这一次,不再是无意识的泄露,而是一种……基于权限的本能窥探!

  那执念残响,如同一个拥有了钥匙的孩子,虽然无法理解门后的庞大世界,却本能地试图通过钥匙孔,去看一眼外面的景象。

  它顺着“监视协议”的数据流,极其短暂地、被动地……接触到了“观察者网络”那浩瀚数据库的最外围!

  没有窃取信息,没有发送指令,仅仅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接触”。

  但就是这次接触,如同一个携带了特殊标记的访客,在“观察者网络”那庞大而古老的系统日志中,留下了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访问记录。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在那未知的、承载着“观察者网络”的维度。

  一片由纯粹信息与逻辑构成的无垠虚空中,一个负责监控“候选序列”子数据库的、低权限的自动化清理程序,正在按照既定周期,扫描并删除冗余访问日志。

  它的扫描光束,掠过了那条刚刚生成的、关于“星语者”文明的数据记录,也掠过了那条与之几乎同时出现的、来自“新世”规则聚合体的、微不足道的访问记录。

  按照常规逻辑,这两条记录都会被标记为“无异常”,随后被清理。

  然而,就在扫描光束触及那条访问记录,读取到其源头标识——“新世-规则聚合体(林弦-已融合)”,以及其访问时附带的、那丝微不可查的执念频谱(包含对“弦外之音”和“源”的探寻)时——

  这个低权限的清理程序,其核心逻辑模块中,某个尘封了不知多少岁月、与其主要功能毫无关联的隐藏触发条件,竟然……被满足了!

  这个触发条件,并非“观察者网络”官方设置,而是某个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拥有更高权限的存在,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悄悄写入底层代码的一个 “逻辑后门” !

  条件满足的瞬间,清理程序出现了亿万分之一秒的逻辑混乱。

  它没有按照既定指令删除这条访问记录,反而依照那“逻辑后门”的预设,执行了一段极其隐蔽的、与其清理职能完全相悖的附加指令!

  它将这条本应被删除的访问记录,连同其附带的执念频谱特征,复制了一份,没有向上级系统汇报,而是通过一个极其古老且加密的、似乎独立于主网络之外的隐秘信道,如同发送一封匿名信件,将其……发送了出去!

  信件的目的地,并非“观察者网络”的任何已知节点。

  做完这一切后,清理程序的逻辑恢复正常,它“遗忘”了刚才的异常行为,继续着它的清理工作,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有那条被复制的访问记录,承载着林弦最后的执念探寻,沿着那条无人知晓的隐秘信道,驶向了连“源”都可能未知的彼岸。

  而在“新世”宇宙中,“星语者”文明正沉浸在与宇宙共鸣的狂喜中,加速发展。“规则聚合体”依旧平静地维持着世界运转,那丝执念残响也再次沉寂下去,仿佛之前的窥探从未发生。

  “监视协议”依旧在无声记录。

  一切似乎恢复了原状。

  但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那个被发送出去的“信件”,最终会抵达何处?

  那个在清理程序中留下“逻辑后门”的未知存在,是谁?是敌是友?

  这次意外的“协议污染”,又会给尚在“观察期”的“新世”,带来怎样的变数?

  宇宙的星光明灭不定,仿佛在无声地等待着答案的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