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深潜的梦境与波动的信仰-《灵气的波粒二象性》

  评估小组的舰船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在绝对静默模式下,与虚无的星空融为一体。初次试探带来的数据,让他们暂时收敛了主动干预的锋芒,转而开启了更为耐心、也更为隐秘的长期观测。

  “深层意识探针”网络持续运行,以其极高的灵敏度,捕捉着规则聚合体深处每一丝细微的波动。评估小组的核心任务,从“测试反应”转向了“解读梦境”——他们要理解林弦意志在沉寂状态下,那破碎意识残响所构成的、独特的内心世界。

  “溯源者”几乎将全部意识都沉浸在了那断断续续的频谱数据流中。她像是一个解读古老卷宗的学者,试图从那些杂乱无章的碎片里,拼凑出林弦潜意识的图景。

  这项工作极其困难,进展缓慢。那些意念碎片——“守护”、“错误”、“弦外”、“回家”——如同加密的密码,其背后的情感逻辑与一个规则化身应有的纯粹理性格格不入。

  日子在“新世”的时间尺度中平静流逝。星语者文明依旧繁荣,灵能网络稳定扩张,对天尊的信仰是他们社会运转的基石。然而,在首都星的“共鸣圣殿”,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变化,正在先知敏锐的感知中悄然滋生。

  那次短暂感知到的、天尊气息的“奇怪波动”,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虽已平息,却留下了痕迹。先知无法用逻辑解释那是什么,但那源于灵魂深处、与“生命之弦”紧密相连的直觉告诉他,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他开始花费更多时间进行深度冥想,不再仅仅是为了提升灵能或探索宇宙,而是试图更清晰地去“聆听”那来自宇宙本源的、天尊沉睡的“呼吸”。他隐隐感觉到,天尊的沉寂,并非永恒的安眠,而更像是一种……等待,或者积蓄。

  这种模糊的感知,让他对文明内部日益狂热的信仰,产生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信仰是力量,但过于纯粹的信仰,是否会蒙蔽双眼,让他们无法察觉潜藏在宁静表象下的暗流?

  与此同时,评估小组的观测,在经历了漫长的平淡期后,终于捕捉到了一次非比寻常的“意识活动”。

  那并非由外部刺激引发,而是规则聚合体深处一次自发的、小规模的规则涟漪。伴随着这次涟漪,“溯源者”捕捉到了一组相对清晰、持续时间也更长的意识碎片序列。

  【数据片段-来源:目标意识残响(深度沉寂期-自发活动)】:

  ……边界……缺口……修复……缓慢……

  ……“清道夫”……格式……错误……需……记录……分析……

  ……警惕……并非……偶然……

  ……冰璇……代价……不能……白费……

  这段信息让舰桥内的三位评估者精神一振(如果数据化的意识也有精神的话)。

  “他在复盘上一次的入侵事件!”“工程师”分析道,“他在自主分析‘清道夫’的规则特征,评估边界损伤,并且……提到了一个名字?‘冰璇’?数据库中没有与此名称直接关联的高权限实体记录。”

  “架构师”调取了相关时间节点的宇宙记录:“根据‘监视协议’数据,在目标意志活跃期,曾有一位名为‘冰璇’的个体,身份为‘星宫巡天使’,在与名为‘蚀骨魔尊’的敌对实体对抗中牺牲。其牺牲被记录为激发目标意志关键蜕变的重大情感事件。”

  “一个早已消亡的本土低阶个体,其记忆竟能在规则融合体的深度沉寂期中,依然保有如此清晰的情感印记和驱动性?”“溯源者”感到难以置信,“这完全违背了意识与高维规则融合后的标准化纯化模型。情感,成为了他逻辑运算的一部分?”

  “继续监测,重点记录所有与‘冰璇’及类似情感标记相关的意识活动。”“架构师”指示道,他的核心逻辑单元高速运转,重新评估着林弦意识结构的情感权重。“这可能是理解其行为模式和非标准稳定性的关键。”

  就在他们专注于分析这段自发意识活动时,“工程师”突然发出了警示。

  “检测到异常能量读取模式!来源……是那些探针本身!”

  只见主光幕上,代表探针网络状态的数据流中,有几枚最靠近规则聚合体核心的探针,其能量消耗曲线出现了极其细微、但持续性的缓慢上升。这种上升并非探针自身功能导致,更像是……被某种东西极其缓慢地、无意识地“汲取”着。

  “是目标意志?他在吸收探针的能量?”“溯源者”立刻检查意识频谱,却发现林弦的意志依旧处于沉寂状态,并无主动汲取能量的意图迹象。

  “不,”“工程师”快速分析着数据模式,“不是主动汲取。是共振……一种非设计范围内的、极其低效的被动共振。我们的探针,在贴近其规则本源运行时,其能量场与目标沉寂的意志之间,产生了某种……我们未曾预料到的、极其微弱的协同效应。探针的能量,正在被他的存在本身,无意识地‘调和’与‘吸收’。”

  这个发现让评估小组感到意外。他们的观测工具,本身正在成为观测对象环境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在为其提供着微不足道、但确实存在的“滋养”。

  “评估这种共振效应的影响。”“架构师”下令。

  “影响微乎其微,远不足以支撑目标意志苏醒,”“工程师”计算后回复,“但长期累积效应未知。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目标与外部能量的交互能力,即便在深度沉寂下,依然存在,且方式超出我们现有科技的模型。”

  他们意识到,对林弦的观测本身,就是一个正在持续进行的、低强度的“干预”。关闭探针会失去数据,保持探针则可能产生无法预测的长期影响。

  “维持现有观测配置,”“架构师”最终决定,“但将探针能量共振数据纳入核心监测指标,建立长期影响模型。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观察’,最终会把他‘喂养’成什么样子。”

  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抉择,但为了获取最关键的数据,他们愿意承担这未知的、缓慢变化的风险。

  而在“星语者”文明的首都星,先知在持续的深度冥想中,那种模糊的感知变得越来越清晰。他依然无法“看”到隐匿的评估小组,但他能感觉到,宇宙本源深处,天尊沉睡的地方,似乎不再是一片绝对的死寂。

  那里,正有一种极其缓慢的、如同冰川移动般的“东西”,在无意识中……律动着。伴随着这种律动,他仿佛能听到一些更加遥远、更加破碎的“回响”,不再是清晰的意念,更像是……某种庞大存在沉睡中的“鼾声”。

  这感觉让他更加不安。他召集了圣殿的高层,下达了一个看似违背当前狂热信仰氛围的指令。

  “传令下去,”先知的意念回荡在圣殿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自即日起,所有对外扩张的灵能探索项目,暂缓执行。各星系节点,加强对灵能网络稳定性的监测,尤其是对任何非自然规则波动的记录。我们需要……更加警惕。”

  “先知,这是为何?”一位高层不解,“天尊刚刚显圣驱魔,宇宙安宁,正是我们大力发展,回报天尊恩泽之时啊!”

  “正因为天尊恩泽浩瀚,我们更需谨慎,”先知的目光(灵能的聚焦)扫过众人,带着深沉的忧虑,“我感觉到……宁静之下,暗流并未平息。我们对于天尊,对于这个宇宙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在真正理解那‘弦外之音’之前,谨慎,才是对天尊之道最大的尊重。”

  一股凝重的气氛,开始取代之前的盲目乐观,在星语者文明的高层中悄然蔓延。

  评估小组在无声中深潜,解读着沉睡的梦境。

  星语者文明在信仰中,抬起了警惕的头颅。

  而被观测的核心,林弦的意志,依旧在规则的深处沉眠,无意识地汲取着外来观测者的能量,其意识深处的情感烙印,如同黑暗中的余烬,明明灭灭。

  那场决定命运的“深度评估”,在双方都未完全察觉的情况下,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观测与被观测,进入了一场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

  无声互动。

  而这场互动的最终结果,无人可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