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的光晕在范家堂屋的土墙上晃,把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像贴在墙上的破布。林野攥着那本异事录,纸页边缘的毛刺扎得掌心发痒,范晴刚才说的话还在耳边打转——那只专附成年人的厉鬼,竟是二十年前那场“窑变”的余孽。
“二十年前的三月十五,”范晴的声音比油灯芯还颤,指尖抠着八仙桌的裂缝,木渣簌簌往下掉,“村里最后一座老窑还在烧瓷,烧窑的是王窑匠父子。那天本该出窑的是批骨瓷,据说用了……用了乱葬岗的土和骨灰调的釉,说是能让瓷面透着玉光。”
阿吉的喉结滚了滚,往火堆里添了根柴:“骨灰调釉?这王窑匠疯了?”
“不是疯了,是被逼的。”范晴的眼圈红了,“那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蛇鳞会的人找上门,说只要烧出‘活人骨瓷’,就给村子发粮食。王窑匠不愿意,他儿子被蛇鳞会的人打断了腿,没办法……”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像耳语:“出窑那天,窑里没传出瓷器的脆响,是‘咯吱咯吱’的,像骨头在被烧裂。王窑匠打开窑门,里面的骨瓷全成了黑的,瓷面上爬满了人脸,眼睛、嘴都在动,像被封在里面的人在哭。”
苏九璃的指尖划过异事录上的插画——那是幅粗糙的窑变图,黑瓷上的人脸扭曲着,有个穿蓝布衫的男人脸特别清晰,嘴角淌着血,“这是……”
“是王窑匠的儿子。”范晴别过脸,不敢看那插画,“他儿子被蛇鳞会的人扔进了窑里,说是‘活祭’。那天之后,王窑匠就疯了,整天抱着块黑瓷哭,说听见儿子在瓷里喊他。”
陆疤的刀在掌心转了圈,刃光映出她眼底的冷:“那二十个人,和窑变有关?”
“是。”范晴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他们是当年抬王窑匠儿子进窑的人,都是村里的壮汉。蛇鳞会给了他们粮食,让他们保密。可半年后,第一个人就出事了——夜里睡觉,被自己的影子勒死了,影子在墙上拖出长长的印,像条蛇。”
玄机子捻佛珠的手停了,老眼里闪过惊色:“影子杀人?”
“不止。”范晴的声音发紧,“第二个人死在井边,头被按在水里,可井里的水才没过脚踝。捞上来时,他的脸被泡得发白,嘴里塞满了黑泥,泥里混着碎瓷片。第三个人……死在自己家的床上,浑身的骨头都被敲碎了,摆出的姿势和窑里那尊黑瓷菩萨一模一样……”
林野突然想起蛇鳞会那些人的死状——被自己拧断脖子,伤口平整得像被利刃切开。他猛地抬头:“这些人死前,都被附身过?”
“是!”范晴重重点头,“他们说过,夜里总觉得有人在背后吹气,回头又没人。有的说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墙上走,有的说听见瓷片摩擦的声音。我爹偷偷观察过,被附身的人眼睛会发直,走路时脚不沾地,像被什么东西提着……”
阿霜的红裙在火光里晃了晃,她突然开口:“所以那厉鬼附成年人,不是因为成年人阳气重,是因为……”
“是因为那些人抬过‘祭品’,身上沾了窑里的怨!”林野接过她的话,后背瞬间沁出冷汗,“它附在他们身上,才能离开老窑范围——就像借船渡河!”
范晴的脸色惨白如纸:“您说对了!我爹说,那厉鬼是王窑匠儿子的怨魂,被封在黑瓷里二十年,只有附在沾了‘窑气’的人身上,才能自由行动。它杀那二十个人,是想……”
“是想让他们的血浸透黑瓷,解开封印。”苏九璃的声音冷得像冰,“二十个人的血,刚好能浇透整座老窑的地基。”
众人沉默了。油灯的光突然暗下去,墙上的影子开始扭曲,像有无数只手在拉扯。林野盯着异事录最后一页的批注——范守义用红笔写着:“骨瓷有灵,聚怨为煞,解煞者,需寻‘开窑匙’。”
“开窑匙是什么?”林野追问。
范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露出枚黑黝黝的东西——是半截烧焦的瓷片,边缘不规整,像被硬生生掰下来的,上面刻着个模糊的“王”字。“这是我爹从王窑匠疯癫时攥着的黑瓷上掰下来的。他说这是‘开窑匙’,是当年王窑匠特意留的后手,能镇住窑里的怨煞。”
她把瓷片递过来,林野接过时,只觉得入手冰凉,像握着块浸在血里的铁。瓷片内侧刻着行小字,要凑近了才看清:“三月十五,窑门开,血瓷裂,匙归位。”
“明天就是三月十五。”苏九璃的声音带着凝重,“是那厉鬼解开封印的日子。”
范晴的眼泪掉了下来,砸在布包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爹就是因为找到了这开窑匙,才被蛇鳞会和那厉鬼盯上的。他说……想结束这一切,必须在明天子时前,把开窑匙插进老窑的炉心,让整座窑连同那厉鬼一起烧干净……”
外面的风声突然变大,卷着什么东西敲打窗棂,“啪嗒啪嗒”的,像有人用指甲在刮。林野走到窗边,借着月光往外看——院墙上的影子正在蠕动,像无数条蛇在爬行,最前面的那道影子特别长,头部顶着个模糊的轮廓,像尊黑瓷菩萨。
“它来了。”林野握紧那半截瓷片,指尖被边缘割出血,血滴在瓷片上,瞬间被吸收了,“它知道我们拿到了开窑匙。”
范晴往林野身后缩了缩,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老窑在乱葬岗最深处,那里的黑瓷堆成了山,夜里能听见瓷器碰撞的声音,像有人在说话……”
林野把瓷片塞进怀里,拍了拍范晴的肩膀:“别怕。明天天亮,我们就去老窑。”
油灯彻底灭了,堂屋里陷入一片黑暗。只有那半截黑瓷片在怀里微微发烫,像块烧红的烙铁。林野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要么用开窑匙镇住怨煞,要么看着整个村子被二十年前的窑火吞噬,连骨头渣都剩不下。
窗外的刮擦声越来越急,像在催他们上路…
“二十年前的三月十五,”范晴的声音比油灯芯还颤,指尖抠着八仙桌的裂缝,木渣簌簌往下掉,“村里最后一座老窑还在烧瓷,烧窑的是王窑匠父子。那天本该出窑的是批骨瓷,据说用了……用了乱葬岗的土和骨灰调的釉,说是能让瓷面透着玉光。”
阿吉的喉结滚了滚,往火堆里添了根柴:“骨灰调釉?这王窑匠疯了?”
“不是疯了,是被逼的。”范晴的眼圈红了,“那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蛇鳞会的人找上门,说只要烧出‘活人骨瓷’,就给村子发粮食。王窑匠不愿意,他儿子被蛇鳞会的人打断了腿,没办法……”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像耳语:“出窑那天,窑里没传出瓷器的脆响,是‘咯吱咯吱’的,像骨头在被烧裂。王窑匠打开窑门,里面的骨瓷全成了黑的,瓷面上爬满了人脸,眼睛、嘴都在动,像被封在里面的人在哭。”
苏九璃的指尖划过异事录上的插画——那是幅粗糙的窑变图,黑瓷上的人脸扭曲着,有个穿蓝布衫的男人脸特别清晰,嘴角淌着血,“这是……”
“是王窑匠的儿子。”范晴别过脸,不敢看那插画,“他儿子被蛇鳞会的人扔进了窑里,说是‘活祭’。那天之后,王窑匠就疯了,整天抱着块黑瓷哭,说听见儿子在瓷里喊他。”
陆疤的刀在掌心转了圈,刃光映出她眼底的冷:“那二十个人,和窑变有关?”
“是。”范晴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他们是当年抬王窑匠儿子进窑的人,都是村里的壮汉。蛇鳞会给了他们粮食,让他们保密。可半年后,第一个人就出事了——夜里睡觉,被自己的影子勒死了,影子在墙上拖出长长的印,像条蛇。”
玄机子捻佛珠的手停了,老眼里闪过惊色:“影子杀人?”
“不止。”范晴的声音发紧,“第二个人死在井边,头被按在水里,可井里的水才没过脚踝。捞上来时,他的脸被泡得发白,嘴里塞满了黑泥,泥里混着碎瓷片。第三个人……死在自己家的床上,浑身的骨头都被敲碎了,摆出的姿势和窑里那尊黑瓷菩萨一模一样……”
林野突然想起蛇鳞会那些人的死状——被自己拧断脖子,伤口平整得像被利刃切开。他猛地抬头:“这些人死前,都被附身过?”
“是!”范晴重重点头,“他们说过,夜里总觉得有人在背后吹气,回头又没人。有的说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墙上走,有的说听见瓷片摩擦的声音。我爹偷偷观察过,被附身的人眼睛会发直,走路时脚不沾地,像被什么东西提着……”
阿霜的红裙在火光里晃了晃,她突然开口:“所以那厉鬼附成年人,不是因为成年人阳气重,是因为……”
“是因为那些人抬过‘祭品’,身上沾了窑里的怨!”林野接过她的话,后背瞬间沁出冷汗,“它附在他们身上,才能离开老窑范围——就像借船渡河!”
范晴的脸色惨白如纸:“您说对了!我爹说,那厉鬼是王窑匠儿子的怨魂,被封在黑瓷里二十年,只有附在沾了‘窑气’的人身上,才能自由行动。它杀那二十个人,是想……”
“是想让他们的血浸透黑瓷,解开封印。”苏九璃的声音冷得像冰,“二十个人的血,刚好能浇透整座老窑的地基。”
众人沉默了。油灯的光突然暗下去,墙上的影子开始扭曲,像有无数只手在拉扯。林野盯着异事录最后一页的批注——范守义用红笔写着:“骨瓷有灵,聚怨为煞,解煞者,需寻‘开窑匙’。”
“开窑匙是什么?”林野追问。
范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露出枚黑黝黝的东西——是半截烧焦的瓷片,边缘不规整,像被硬生生掰下来的,上面刻着个模糊的“王”字。“这是我爹从王窑匠疯癫时攥着的黑瓷上掰下来的。他说这是‘开窑匙’,是当年王窑匠特意留的后手,能镇住窑里的怨煞。”
她把瓷片递过来,林野接过时,只觉得入手冰凉,像握着块浸在血里的铁。瓷片内侧刻着行小字,要凑近了才看清:“三月十五,窑门开,血瓷裂,匙归位。”
“明天就是三月十五。”苏九璃的声音带着凝重,“是那厉鬼解开封印的日子。”
范晴的眼泪掉了下来,砸在布包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爹就是因为找到了这开窑匙,才被蛇鳞会和那厉鬼盯上的。他说……想结束这一切,必须在明天子时前,把开窑匙插进老窑的炉心,让整座窑连同那厉鬼一起烧干净……”
外面的风声突然变大,卷着什么东西敲打窗棂,“啪嗒啪嗒”的,像有人用指甲在刮。林野走到窗边,借着月光往外看——院墙上的影子正在蠕动,像无数条蛇在爬行,最前面的那道影子特别长,头部顶着个模糊的轮廓,像尊黑瓷菩萨。
“它来了。”林野握紧那半截瓷片,指尖被边缘割出血,血滴在瓷片上,瞬间被吸收了,“它知道我们拿到了开窑匙。”
范晴往林野身后缩了缩,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老窑在乱葬岗最深处,那里的黑瓷堆成了山,夜里能听见瓷器碰撞的声音,像有人在说话……”
林野把瓷片塞进怀里,拍了拍范晴的肩膀:“别怕。明天天亮,我们就去老窑。”
油灯彻底灭了,堂屋里陷入一片黑暗。只有那半截黑瓷片在怀里微微发烫,像块烧红的烙铁。林野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要么用开窑匙镇住怨煞,要么看着整个村子被二十年前的窑火吞噬,连骨头渣都剩不下。
窗外的刮擦声越来越急,像在催他们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