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吴先生成婚-《公子向北》

  小满坐在凳子上无语地笑了:这操蛋的世界。

  但她不是救世主,她也没啥办法。

  更何况这个冯保,阴晴不定,活似个定时炸弹,还是少接触为妙。他毕竟不是真的她哥,都能暗自调查到她的老底,说明他可能不只是一个品阶低微的小太监那么简单,想弄死她,估计也是容易的吧。

  第二日收到了吴先生的信,约她有空去十竹书坊,他近几日都会在那里,随时去都可行。

  小满趁着孩子们休息,赶紧请假外出。

  刚一下了车,未见人影,先闻人声。

  “姐姐,姐姐。”

  狗子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朝着她扑了过来。

  小满赶紧微弯下腰接住他。

  小孩长胖了些,也长高了。

  小脸圆嘟嘟的,头上梳着总角,比照之前披头散发利索了不少。

  “姐姐,我最近吃得可好呢,每日里能吃鸡蛋,还有肉。鸡蛋可香可香了呢。姐姐,我还认字了,认识了我的名和我哥的名,还有小满姐姐的名呢。”

  “哎哟,我们李柏可真厉害。”

  狗子忽的像被点了穴,愣了一下,随即害羞的半扭过了身,忽然从姐姐嘴里叫出他的名,让他有一种莫名的羞涩感。

  他脚尖磨地,斜斜地看小满,微红的小脸上,满是笑意。很想听姐姐再多喊他几声。

  小满心情都飞扬了,这两年前还是能乞讨就乞讨,能偷抢就偷抢的小叫花,如今已然有正常人家小孩子的模样了,真好。

  谁说这世界不好的,只要不死,只要活着,就能看见美好。

  吴江站在门边笑看她们。

  还真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小满给吴先生行礼,牵着狗子的手进了书坊。

  又进了吴先生的专属间。

  “你是想问我科考结果如何是吧?”吴江亲自给她泡茶,“你如此聪慧,想也猜到了,名落孙山。”

  吴江把茶盏推到她面前。

  “今年写话本误了先生,再加上年底要成婚,也有许多琐事要忙,被分了心神也是有的。明年好好地读书,再下场考,定能高中。”

  吴江笑了。

  他拿出了四个盒子。

  “是些什么?”小满看着大小不一的盒子发问。

  “你打开看看。”吴江声音里有些雀跃。

  第一个盒子扁些,打开看,是丝绸做封皮的书册,上书:文曲星降世。

  “这个是识字本?”小满惊喜地笑道,轻轻的拿了出来,这本书非常之轻,翻开来看,里面的书页不像纸制成的。

  “这是绢。”吴江笑着解说。

  “哇。”小满惊呼,她还只是听说过,如今竟然亲眼见了,“这很贵吧?”

  “那是,这套99两银子一本。尚需半年时间预定。”吴江笑着说。

  小满看了看书角,上书一行小字,四月二十一日。

  “这是我的生日。”小满抬头:“先生如何得知?”

  上次去白马寺算卦时,只提了她是小满节气那天出生的,没说具体是哪天。

  “我翻了黄历,按照你的年龄,应是这一日出生。”吴先生说,“这本便是专属于你的了。”

  “谢谢先生。”小满没想到在这个世界,她也是四月二十一出生的。

  好奇妙啊。

  “现在江南那边,女子出嫁,嫁妆单上有了这本文曲星降世才算是上等嫁妆。”

  “哇,那恭喜先生了。”

  吴先生笑着摇手,示意她看其余的盒子。

  全部都是文曲星降世,都标注了四月二十一日。

  唯一不同的是材质,一盒是宣纸材质,吴先生专门拿出来送她,应不是普通的宣纸,图片的颜色也最为丰富亮丽。画得也更形象传神。

  一盒是雕在石片上的。

  一片上有一十二组字图。

  绝的是石片轻薄,四周打磨圆润,像是天然生成一般。图上还染了色。虽然简单了些,只是在笔画间有色,且不太明显。但这是石头啊,看着古朴大气。孩子们识字的话,拿着这个石片,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一盒是木板为底,上面刻字图,也有简单的色彩。可能因着她的拼图板的灵感,木板切割成不同的形状,看样子,最后应该能拼成一张,或几张图形。

  板子有大有小,上面的字图就有多有少。

  “这可真是好。”小满感叹,难怪吴先生说有了这个才算是好嫁妆,倒也不是特别夸张。这书名意头好,里面的东西还实用,确实不能算是差东西。

  “这些你便收起来,日后可当做的你的嫁妆。”吴先生顿了一下还是说了:“理应女性长辈与你说这些,你今年十四了,再过几年要寻婆家了,女子的嫁妆都是提前几年就要开始准备了,有些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遇到了便要预先存起来。这些倒也不是价值几何,就是图些好意头。”

  “这份礼物非常珍贵了,先生有心了,多谢先生。”小满真心实意道谢。

  “丹丸杀人案已然交付坊刻去刻印了。预计十天后便可售卖了。这是这段时间上一本最终结算的银钱,你收好。”吴先生拿出账本与她讲述清楚,再把最终的银票交给她。

  “这是两千六百两,你收好。”

  “如何这许多,这账面上没有这么多啊。”小满说,她在吴先生的耐心教导下,已经大致会看现今的记账方式了。

  “另外是文曲星降世与你的分成。这是你应得的,你拿着吧。日后还会再算与你的。”吴先生笑得像个财神爷。

  小满心潮澎湃起来。

  “下一本先生写得如何了?”小满问。

  挣钱这件事,堪比补药,小满立时精神百倍。

  吴先生滞了一下之后,还是照实说了:“正想与你商议,便以黑矿山掳人事件为终结吧。”

  小满的笑意凝固在脸上,“为何?”

  任是谁听到这么挣钱的事不干了,心理也受不了。心里落差也太大了。

  “树大易招风,这套子期探案录影响颇深,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仿写的劣质,甚至到不入流的话本,如若上面有人来查,虽说咱们行得正坐得端,但有时候怀壁其罪,我们小老百姓,根基太过浅薄,万一被有心之人扣上一项犯上或别的莫须有的罪责,那将万劫不复。”

  小满明白了。

  “但这是收官之作,应是不会少赚的。”吴先生笑:“你的嫁妆银子是足足的了。”

  “好的吧。”小满微嘟着嘴,谁会嫌银子少啊。

  “我这书坊啊,日日入不敷出。”吴先生轻叹了一声:“人生哪能事事皆如你所愿啊,不完满有时候也是满。”

  小满胳膊拄在小桌上托着腮,懒洋洋地回了句:“请个说书先生好了。“

  吴先生失笑:“我这是书坊,不是茶馆酒肆。”

  “那就请人读书呗,那许多正经书呢。然后找个托儿,写下他对这段书的感悟,所思所想,简练些,贴在大堂之上。再找一个人反驳他的论点,贴在他的旁边。

  旨在引发讨论,但要理性,不能开骂啊!

  如果有人看着手痒,也想提出新想法,或是反驳一下别人的想法,都可以贴在墙上,但是需要在店内买纸买笔墨。

  可以出个告示,待墙上贴不下时,再把所有的观点全部整理出来,刻印成集,想要购买的掏钱。

  噢,还可以出个置顶功能,有人想把自己的论点放在最上面,让所有的人都能一眼就看见,那就出钱买位置。”

  小满想起了自己想评论,从来都是点开评论,找一个她认同的点个赞。

  还有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