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兄弟之城-《公子向北》

  小满听得直皱眉头,不知道是不是上次在二房见到的何仙姑。

  不知道为什么,她对这个人的观感并不好。

  “哎,你,来给我和泥。”三少爷仰着下巴冲着小满高声呵道。

  小满没动。

  “三哥,这是小满姐姐。我娘亲说,对待大人要心怀敬意。”四少爷细声细语地和他说话。

  “一个下人,哼。”三少爷歪歪鼻子。

  “小满姐姐,帮我和一下泥吧?”四少爷小眼珠转动了一下,从身边的小木桶里又铲了两小木铲土放到桌上的木盒里。

  “好的。”小满笑着答应一声,搬一把小椅子坐在他身边。

  她是大人,很快就把一块泥和成了一个圆球,且表面光滑。

  三少爷生气了,他喊雅茹帮他和泥。

  雅茹今年16了,是家生子,家里正在帮她说亲事。她在主子身边也没有多少日子了,侍候的也不是特别卖力。

  她慢腾腾地站起来,慢悠悠地挽袖子。

  “你日后要叫她小满姐姐,我就分一半泥给你。而且小满姐姐可会捏泥巴了,咱们今天能捏一座城,有城墙有城门,还能有大马和大兵。”四少爷认真地说。

  雅茹一听,连忙说:“三少爷,奴婢给你倒一碗凉茶来吃啊。”

  说完跑出去了。

  撑腰的人走了,而且芮哥儿说的城墙大马,瞬间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平日里实在太无聊了,最多是跳绳踢毽子解闷。他偶尔追追母亲养的小狗,母亲就要骂雅茹。

  他在喉咙眼里哼了声:“小满姐姐。”

  “哎。”小满开心的答应:“三少爷,你有啥事啊?”

  小满看着四少爷冲她飞舞着小眉毛,暗笑不已。这小家伙,人小鬼大。

  “小满姐姐,你给我捏大马。”三少爷站起来走到小满另一边坐下。

  每一次张嘴难,开了口那就只有一次和无数次了。

  三少爷中午都没舍得走,愣是留在这里吃了午饭,然后和四少爷挤在一张床上睡着了。

  四夫人亲自过来瞧了,看见三少爷的奶娘胡氏守在床边,和她寒暄了两句才回院子。

  一个下午,小满耳边仿若飞了两只大号苍蝇,小满姐姐,小满姐姐。

  嗡嗡嗡,嗡嗡嗡嗡。

  她觉得她对这个名字都有应激障碍了。

  她们捏了四四方方的城墙,还捏了城门楼,上面还放了两个执矛的兵士。城中捏了青砖地。

  就是一块一块捏成砖的样子,小小薄薄的一块。在南北东西各铺了一条路,在城中间十字交叉。

  待到掌灯时分,才捏成了一匹马,和骑马的将军。

  二夫人亲自带人来接了。

  “娘亲,你快看啊,这是我捏的。这是城墙,这是青砖地哦,这是砖头一块一块拼起来的哦。这是城门,娘亲,城门是不是长这样子啊?”三少爷小嘴像机关枪一样,说个不停。

  二夫人一边和四夫人说话,一边分出一个耳朵听三少爷说话。

  此刻这个小胖子,就像一只快乐的小狗,只盼着能听到一句夸奖。

  二夫人脸上的笑有点挂不住了。

  “这泥多脏啊,这要是病了可如何是好?”二夫人没忍住,冷着眼看了一眼奶娘。

  她不知道孩子在这边玩什么,没想到竟然玩了一天泥。真不愧是南蛮,从荒蛮之所来,不知道京城的精贵,尽玩些乡野的东西,上不得台面。

  奶娘胡氏吓了一跳,她看四少爷玩的好好的,看着像是常玩的,大人没来制止,应该是没有啥问题的。就没阻止。

  难得能让三少爷安静下来,不踢猫抓狗,或是发脾气打人,她都高兴死了。

  如若不是在这里玩,早就累得她呼呼喘气了。

  “二嫂,这泥不是平常的泥,是我托人从景德镇带来的,给官家烧窑都用这个泥。带回来也没敢直接让孩子玩,先是用细筛筛了好几遍,粗的土块全都不要,又摊开在太阳地里,暴晒了半个月,不会划着手,也没有虫卵啥的,不会让孩子生病,你别忧心。”四夫人赶紧解释。

  “哎哟,我就说这泥咋和平日里花匠们摆弄的不一样,弟妹你就是财大气粗。孩子们玩的东西都下这许多功夫。”二夫人脸上带了点笑意。

  胡氏长出了口气,但没有得到夸奖的三少爷就像是一只气球,慢慢漏了气。

  小满拉着四少爷耳语一番。

  “三哥三哥,明天早上把桌子抬到外面,把这座城晒上一天,就能成型了。咱们给城取个名吧。”四少爷声音清脆,表达清晰。

  “哟。这还要取个名呐。”二夫人笑了。

  “二伯母,做成一件作品,都可以取名。”四少爷认真地说,“三哥,你想取什么名字?”

  三少爷还未曾对一件事有过话语权,他迷茫地看向了他母亲。

  “还取什么名字!又没有烧过,晒干了就碎了。”二夫人笑了。

  三少爷立刻就怒了。

  “我就要取名字,我就要取名字。”他大发雷霆。

  “苙儿,不要胡闹。”二夫人看见他闹,脸色大变,转头斥胡氏,“还不快过来抱住三少爷。”

  胡氏赶紧过来,小孩子的力气特别大,胡氏快抱不住他,被打了两拳。

  胡氏哎哟一声,三少爷愣了一下,慢慢停了下来,但还是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你这是什么样子。好,依了你,取名字好吧。胡闹什么。”二夫人有点下不来台。

  四夫人拉着她的手说:“小孩子家哪里会取名字,不如二嫂帮他们取一个吧。苙儿,等晒干了,让你四叔帮你描摹下来,就能长长久久地保存下来了。”

  三少爷又看向母亲。

  “那便叫如意城吧。”二夫人取得极其敷衍,三少爷还小,不大懂,他不是很同意,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二伯母,这次是我和三哥共同努力捏成的。叫兄弟之城好不好?”四少爷仰着小脸,不卑不亢。

  “行行行。你们愿意便好。”

  三少爷从奶娘怀里挣扎下了地,拉着四少爷围着桌子又跳又叫,开心的不得了。

  晚上洗漱完后,小满把二少爷给画的菊花图摆在桌上,扶着他的小手,给菊花叶子涂上黄色。

  因着昨天就做好了,所以涂了两片。

  二少爷画了一盆菊花,共有三朵花,一朵花有十片叶。

  涂好叶片的颜色后,便是一盆秋菊图了。

  四少爷小心地把画好的图收起来,爬上床去睡觉了。

  第二日四夫人直接赏了两匹凌霞纱过来。一匹茜红一匹碧青。

  都是纱了,所以面料非常轻薄。制成夏衣后穿着非常凉快。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透,所以里面的里衣也要穿得好一点的。

  罗嬷嬷专门和针线房说了,茜红的里面配霜白的冰蚕丝做里衣,碧青的里面搭配浅青色的冰蚕丝。

  染过色的丝更值钱,但罗嬷嫲眼睛都不眨一下,直接称了银子给针线房。

  “嬷嬷,我正在长身体,做了衣裳,说不得明年便不能穿了,天气也要凉了,要么明年再做吧。”小满在知道这匹凌霞纱的价格后,忽然升起了满满的不配得感,她就是小丫鬟,穿这么贵的衣料真的好吗?

  “你打扮得清爽喜人,主子们看着也开心。放心,四爷都说了,你太太是当代女陶朱公,她有的是银子。”罗嬷嬷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小满赶紧陪笑。

  针线房也知道穿不了两日,紧着给她缝制成了。

  才大娘子还专门给她缝了发带。

  “你这孩子,人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