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池少爷的礼物-《公子向北》

  少爷给丫鬟送礼物,而不是赏赐,这也算奇景了。

  几人也不干活了,都凑在四少爷的小桌子上看。

  “小满姐姐,你快打开你快打开。”四少爷催促道。

  小满也好奇,池少爷这么大阵仗给她送礼,能送啥啊。

  “这是帽子吧?”小月惊呼。

  小满把东西从盒子里面拿出来,风帽样式。通体是淡青色的,外面是薄纱,里面缝了一层布,布是青色的,纱是月白色,两种材料叠加在一起,有一种朦胧大方的美感。

  细看之下,里面的布上绣了几支黄色的迎春花,被月白纱遮了一下,既不张扬,也不过分寡淡。

  这个帽子设计的很巧妙,下面连带着一点披肩,有带子,可以系在脖子上。小满把帽子戴起来,帽子不是很硬挺,前面会塌下来一些,正好能盖住她参差不齐的刘海。

  露出漂亮的眉眼。

  小满笑着问:“好看吗?“

  这一笑,百媚生。

  “好看好看哒。”四少爷坐在他的小椅子上仰头看着她。

  “这怕不是仙女下凡尘了吧。”小星嘟囔了句。

  “这帽儿可真好看。”小月赞叹,“还得是我们小满,长得标致,衬得起这么好看的帽子。”

  这帽儿的带子上,还缀着两颗绿色松石。

  这顶帽子,针脚细密,真是下了功夫的。

  先不论价值,单就这片心意,就已经很珍贵了。更何况,这用料这手艺,都非常值钱了。

  “池少爷怎么想到送你一顶帽子呢?”罗嬷嬷奇怪的说。

  “上次他来时,我的头发剪坏了,他和我说要送我一顶帽子,我没有在意,没想到,他真的送来了。”小满说。

  “唉哟,没想到这么小的一个小孩儿,竟然能记得说过的话。日后定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小星赞叹。

  “我日后也是信诺诺人。”四少爷不服气,站起来,拍着小胸脯说。

  信守承诺他说得不大清楚。

  “那当然,我们四少爷吐口唾沫就是钉,日后定能当个大将军。”

  “那我骑大马,守护你们。”四少爷热血沸腾。

  “谢谢我的少爷了。”小月把他抱起来,转了两圈,四少爷咯咯笑了起来。

  小满收了礼,但她的身份也不好直接去给人家少爷送回礼。便想着做点什么小玩意儿,等下回池少爷来了送给他。

  但送什么,她绞尽脑汁也没想得出来。

  小满看完了丹丸杀人案,总的来说,非常好了。但好像又差点什么。

  想了几天终于想出来了,少了爽感。

  替朋友报仇的人,谋划了许久,在杀最后一个人的时候被子期抓住并阻拦了,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很是不甘。

  于是在行刑之前,对天长骂,先骂老天何其不公,让好人枉死,恶人好活。再骂道貌岸然欺辱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不配为人。再骂有子不教的父亲,不配称为父亲。

  一通骂,竟连监斩官都没有制止。

  六月间飘起了飞雪。

  孩子们编了童谣传唱:子有错,父不究,酿大错,把命丢。为父不教子做人,不如母猪与野狗。

  欺人者,不长久。苟长久,把命丢。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首童谣传唱极广,直达天庭。最后一名没有被杀的人,父亲被革职查问,家族迅速没落,几年后那人已沦落至街边要饭,行乞到了一户人家时,那家人正是被他欺辱至死的同窗的父母。

  父亲看到他后,先笑后哭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啊。”

  最终那人死在了郊外破庙的雪地里,因着庙里也有恶霸,他不敢惹,最终冻死了。

  小满写下来,装在了信封里。

  黑矿山虏人事件的开篇,她觉得写得极好了,比她想的那版,更加吸引人,倒是不用改了。

  至于里面的内容,她还没想好,反正也不着急,日后再说吧。

  她把信交给了十竹书坊的掌柜,便赶去了白马寺。

  货郎已经把牌位给她了。

  确实做得和白马寺里那个一模一样,她把地契和两张五百两的银票装进了牌位里。

  上面的牌位和底座是可以分开的,用力抽一下,就会打开。上面的牌位是中空的,正好把纸塞进去。

  小满偷偷把牌位掉换了,拿回来的,让三丫帮她烧掉了。

  “姜庆?何许人也?”秦萱看着沈越说。

  “牌位上写的是兄长。“

  “燕武。”秦萱唤燕武,“那姜小满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爹娘,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燕武想了想回道。

  “没有兄长?”

  “没有。”

  “奇了,花了那许多钱供奉了个莫须有的兄长?”沈越奇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月后燕武收到回信,禀报道:“她没有亲兄长,但她大伯家确实有一个长子,名叫姜庆。三年前清理黄河水道时,失足落水而亡。”

  两人按下此事,专心看那又再稿的丹丸杀人案。

  “哎哟,气都顺了。”秦萱看完后长舒了口气,“这版妙绝。苍天不收我来收,我收不了,天道绝。”

  “确实。看了这版血都热了。法不容情,替人报仇是不对,但义薄云天,六月为其飞雪明志。”

  “这,他秋闱可还参加?”秦萱弹了一下话本说。

  “可能策论写得久了,想换换神吧。”沈越替他想了个借口。

  两人都笑了。

  三个孩子今天终于聚齐了,先是热烈抱成团,转了无数的圈圈,然后拉着手去找二少爷,继续拼那幅全拣好的拼图了。

  这个工程量更是巨大。

  二少爷先把最大的木板铺好,然后在上面插小麦。但他发现小麦太多,孔洞不一,一个一个试太过费神。于是改成先插耕牛和人。

  几个人拼了大半日,午后二少爷要写功课了,他们又一股脑地回了四少爷的院子。

  小满抱着沈池向他道谢。

  “小满姐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