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李纲守城-《风雅宋朝》

  正月初七的汴京,寒风凛冽如刀。李纲站在宣泽门的城楼上,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金军营寨,眉头紧锁。他昨夜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眼下的乌青比新帝赵桓还要深重。

  "李大人,各门守具已经清点完毕。"一个浑身尘土的军官快步走来,他是殿前司都指挥使王宗濋,"城中有床子弩三百张,神臂弓五千把,礌石、滚木、火油尚可支撑月余。只是...箭矢仅剩二十万支,若金人持续猛攻,恐怕..."

  李纲抬手打断他:"箭矢不够,就让工匠日夜赶制。告诉将士们,射出去的箭,我会派人夜里坠城捡回来。"

  他转身面向城下正在搬运守城器械的军民,提高嗓音:"诸位!金虏以为我汴京是块肥肉,他们错了!咱们要让完颜宗望看看,什么是铜墙铁壁!"

  城下一阵欢呼。这些天,在李纲的调度下,汴京城以惊人的速度变成了一座武装到牙齿的堡垒。城墙加固了,护城河疏浚了,每座城门后都堆满了防御器械。更难得的是,城中百姓自发组织起来,青壮年编入守城队伍,老弱妇孺负责后勤炊事。

  "李相公!"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捧着一口铁锅走来,"这是小老儿家传三代的锅,请熔了打制兵器吧!"

  "老丈,这..."李纲正要推辞,却见更多百姓抱着家中的铁器、铜器涌来。人群中,一个妇人将陪嫁的铜镜放入堆中,轻声道:"命都要没了,还要这些身外之物作甚。"

  李纲眼眶发热,深深一揖:"李纲代朝廷,谢过诸位父老!"

  就在这时,城头警钟大作。了望塔上的士兵嘶声呐喊:"金人来了!金人开始攻城了!"

  完颜宗望终于失去了耐心。在他看来,这座孤城早该在他六万铁骑的威慑下不战而降。既然宋人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大金勇士的厉害。

  第一批金兵推着云梯、冲车,如潮水般涌来。这些来自北方的战士确实悍勇,顶着城上射下的箭雨,悍不畏死地向前冲锋。

  "床子弩,放!"李纲令旗一挥。

  数十支如长矛般的巨弩破空而出,带着凄厉的呼啸声射入金军阵中。一支巨弩甚至连续穿透三个金兵,将他们像糖葫芦一样钉在地上。

  但金军的攻势并未受阻。更多士兵越过同伴的尸体,将云梯架上城墙。

  "倒金汁!"

  滚烫的、混合着毒物的粪汁顺着城墙浇下,城下顿时响起一片骇人的惨嚎。被烫伤的金兵伤口迅速溃烂,在雪地里翻滚哀嚎。

  "夜叉擂,准备!"

  守军抬出布满铁刺的巨大滚木,沿着云梯滚落。滚木所过之处,筋断骨折。

  第一波攻势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当金军终于鸣金收兵时,城下已经堆积了上千具尸体。

  "我们赢了!"一个年轻的守军兴奋地大喊,却被身旁的老兵一巴掌拍在脑后:"赢个屁!这连开胃菜都算不上!"

  果然,第二天,完颜宗望改变了战术。

  这一次,金军推出了数十座高大的攻城塔。这些木塔比城墙还高,外面覆盖着浸水的生牛皮,箭矢难伤。塔内藏着手持强弓的射手,不断向城头放箭。

  "低头!都低头!"王宗濋在城墙上奔走呼喊,但还是有十几个守军中箭倒地。

  更可怕的是,攻城塔顶端的吊桥突然放下,重重砸在城墙上。数十个身披重甲的金兵精锐,挥舞着战斧重锤,咆哮着冲上城头。

  "把他们赶下去!"李纲拔剑在手,亲自带队冲杀。这位文官出身的统帅,此刻展现出惊人的勇武。他一剑刺穿一个金兵咽喉,鲜血喷了他满脸。

  城墙上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宋军虽然单兵战力不如金兵,但仗着人多势众,往往三四个人围攻一个。一个宋军被金兵砍倒,立即有更多人补上位置。

  在宣泽门楼附近,战斗最为激烈。完颜宗望的侄子完颜活女亲自带队,这个年轻的金将勇不可当,连杀七名宋军,眼看就要突破防线。

  "保护李相公!"王宗濋带着亲兵死死顶住。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从斜刺里射来,正中完颜活女面门。这个勇猛的金将惨叫一声,从城头栽落。

  放箭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他握着弓的手还在发抖。李纲认得他,是陈东的侄子陈明。

  "好箭法!"李纲赞道,少年却"哇"的一声吐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杀人。

  第二天夜里,李纲正在城楼里和衣小憩,忽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李相公,不好了!"王宗濋浑身是血地冲进来,"陈州门守将姚友仲...姚友仲投敌了!他打开了城门!"

  李纲猛地站起,眼前一黑。陈州门是汴京水门,一旦失守,金军战船就能直入城内!

  "快!调玄武营去陈州门!把所有火油都运过去!"

  当李纲赶到陈州门时,这里已经乱成一团。金军正在源源不断涌入,姚友仲这个叛徒还在指挥金兵进攻内城。

  "姚友仲!你这个叛徒!"李纲怒喝。

  姚友仲回头看见李纲,狞笑道:"李纲,识时务者为俊杰!大金国运正盛,何必给这个将亡的朝廷陪葬?"

  "我李纲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李纲举起长剑,"将士们,随我杀敌!"

  一场更加惨烈的巷战在陈州门内展开。宋军且战且退,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节节抵抗。每一条街巷,每一座房屋都在激烈争夺。

  关键时刻,太学生陈东带着数百义军赶来支援。这些书生虽然不懂战阵,但凭着一腔热血,用桌椅、门板做掩护,与金兵周旋。

  "用火攻!"李纲突然灵机一动,"烧掉通往内城的桥梁!"

  士兵们立即将火油倒在几座石桥上,点火焚烧。熊熊烈火暂时阻挡了金军的推进。

  但最危险的时刻才刚刚到来。完颜宗望听说已经攻破陈州门,亲自率领精锐赶来。这个金军统帅看着在火光中奋战的李纲,眼中露出欣赏之色。

  "传令:生擒李纲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更多的金军向李纲所在的位置涌来。王宗濋浑身是伤,仍然死死护在李纲身前:"相公快走!这里我们顶着!"

  "我李纲今日与此门共存亡!"李纲斩钉截铁。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城外突然响起震天的战鼓声。一面"种"字大旗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是种老将军!种老将军的勤王军到了!"城头守军欢呼起来。

  原来种师道率领的两万西军精锐终于赶到。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兵立即对金军后阵发起猛攻。

  完颜宗望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不得不下令撤退。金军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了满地的尸体和燃烧的废墟。

  天亮时分,战斗终于结束。李纲拖着疲惫的身躯巡视战场,所见皆是触目惊心的景象:破碎的兵器、烧焦的旗帜、凝固的鲜血...

  在陈州门楼,他找到了姚友仲的尸体。这个叛徒在混乱中被乱箭射死,脸上还带着惊恐的表情。

  "厚葬他。"李纲轻声道,"毕竟曾经同朝为官。"

  当李纲登上城楼,看到种师道正在城外整顿军队。两位忠臣隔空对视,种师道向他竖起大拇指。

  城中幸存的军民开始自发清理战场。一个老妇人跪在儿子尸体旁低声哭泣,几个孩子帮忙搬运伤员,商铺老板拿出存粮分给守军...

  "我们守住了。"李纲对围拢过来的将士们说,声音沙哑却坚定,"但这只是开始。金人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他望向北方,那里,完颜宗望正在重整旗鼓。而汴京城内,主和派又开始蠢蠢欲动。

  战争远未结束。

  (第六卷 第七章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