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提供的线索,像一道强光,瞬间刺破了“青鸾”项目周围的部分迷雾。“未来生态”这个名字,竟然同时出现在楚啸天当下的资本棋局和多年前的“夜莺案”边缘,这绝非巧合。
余年立刻将“青鸾”项目与“夜莺案”并线调查的优先级提到最高。他需要弄清楚,这个“未来生态”到底是一个单纯的资本工具,还是一个贯穿了楚啸天多年布局的核心枢纽。
“老周,”余年接通内部通讯,语气凝重,“集中火力,攻克‘未来生态’。我要知道它的全部——注册信息、股东背景,尽可能穿透、所有银行账户流水,尤其是大额和跨境往来、控股或参股的所有子公司、以及……它历史上所有涉及的法律纠纷,无论大小。”
“明白。目标锁定,‘未来生态’。”老周的声音带着技术高手锁定目标后的专注,“不过,这种离岸架构层层嵌套,查起来需要时间,而且很容易触发对方的警报。”
“那就用最隐蔽的方式,从边缘切入。”余年指示,“优先查它那些已经清算或看似无关的关联实体,特别是与生物科技、化工材料相关的。苏晴提到的那家返聘了‘夜莺案’物证鉴定专家的生物公司,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明白。另外,吴天那边和那个境外加密号码的通讯频率在昨晚有个小高峰,持续时间约七分钟。虽然内容无法破译,但信号源定位精度提高了,可以确定在曼谷。”老周补充道。
曼谷……楚啸天的海外活动据点之一。这条线也越来越清晰了。
与此同时,林晓按照余年的指示,完成了“青鸾”项目尽职调查报告的明面版本。报告措辞严谨,客观列举了项目的优势,同时也明确指出了技术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预测过于乐观、以及部分合作关系存在夸大等风险点,最终结论倾向于“谨慎观望,建议投资方进行更深入独立的技术及商业尽调”。
当这份报告送到吴天手上时,他脸上的笑容明显僵硬了几分。
“余律师,这……是不是太保守了点?”吴天翻动着报告,试图找出更积极的措辞,“您也知道,现在市场竞争多激烈,这么好的项目,如果我们自己都没信心,怎么说服投资人?”
余年坐在他对面,气定神闲:“吴总,正是因为这个项目潜力巨大,我们才更要负责任。这份报告是基于现有可验证事实得出的最客观结论。它并没有否定项目的价值,只是提示了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风险。真正的优质资本,看重的不正是这种专业和审慎吗?”
他顿了顿,若有所指地补充道:“而且,有些风险,如果不在前期暴露和解决,等到项目进行到中后期,爆雷的代价会更大。我想,无论是吴总您,还是项目背后真正的……支持者,都不希望看到那种局面吧?”
吴天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随即打了个哈哈:“余律师说得对,专业,严谨!那我就先把这份报告给几位核心投资人看看,听听他们的反馈。”
送走吴天,林晓有些担忧:“余老师,这份报告会不会让他们警觉,提前切断所有线索?”
“不会。”余年摇头,“这份报告恰到好处。它既体现了我们的专业能力,没有盲目背书,避免了未来可能的法律风险;又给了他们一个错觉,认为我们仅仅停留在商业风险层面,尚未触及核心。他们会认为一切仍在掌控之中,甚至会为了打消我们的‘疑虑’,可能主动抛出一些更具迷惑性的‘证据’,或者加快某些步骤,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机会。”
果然,几天后,吴天再次联系余年,语气轻松了不少。
“余律师,好消息!为了回应您报告中提到的技术疑虑,我们‘青鸾’的首席科学家周博士,特意准备了一场小范围的技术闭门研讨会,深度解析我们的核心‘低温热解’工艺,并现场展示部分实验数据。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周博士平时很少亲自出面讲解的。您看,您和您的技术顾问是否方便参加?”
鱼儿,似乎想主动把饵食做得更香。
“当然,非常感谢周博士和吴总的邀请。”余年欣然应允,“我们会准时参加。”
挂断电话,余年立刻联系老周和苏晴。
“老周,重点查这个周博士的背景,尤其是他与‘未来生态’以及之前那五家失败公司核心团队有无关联。苏晴,你想办法了解一下,这个周博士在学术圈的口碑,以及他过去的研究轨迹,有没有什么异常中断或者转向。”
技术研讨会,既是对方展示肌肉的机会,也可能是一个观察其内部结构、寻找弱点的绝佳窗口。那个隐藏在“青鸾”华丽外壳下的核心,终于要稍微显露一点真容了。
各方收集来的信息碎片,正被余年一点点拼接。一张针对“未来生态”及其背后阴影的大网,正在悄无声息地编织。每一根蛛丝,都可能成为最终锁定目标的关键。余年知道,他必须保持绝对的耐心和冷静,在对方自以为是的舞台上,找到那决定性的破绽。
余年立刻将“青鸾”项目与“夜莺案”并线调查的优先级提到最高。他需要弄清楚,这个“未来生态”到底是一个单纯的资本工具,还是一个贯穿了楚啸天多年布局的核心枢纽。
“老周,”余年接通内部通讯,语气凝重,“集中火力,攻克‘未来生态’。我要知道它的全部——注册信息、股东背景,尽可能穿透、所有银行账户流水,尤其是大额和跨境往来、控股或参股的所有子公司、以及……它历史上所有涉及的法律纠纷,无论大小。”
“明白。目标锁定,‘未来生态’。”老周的声音带着技术高手锁定目标后的专注,“不过,这种离岸架构层层嵌套,查起来需要时间,而且很容易触发对方的警报。”
“那就用最隐蔽的方式,从边缘切入。”余年指示,“优先查它那些已经清算或看似无关的关联实体,特别是与生物科技、化工材料相关的。苏晴提到的那家返聘了‘夜莺案’物证鉴定专家的生物公司,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明白。另外,吴天那边和那个境外加密号码的通讯频率在昨晚有个小高峰,持续时间约七分钟。虽然内容无法破译,但信号源定位精度提高了,可以确定在曼谷。”老周补充道。
曼谷……楚啸天的海外活动据点之一。这条线也越来越清晰了。
与此同时,林晓按照余年的指示,完成了“青鸾”项目尽职调查报告的明面版本。报告措辞严谨,客观列举了项目的优势,同时也明确指出了技术数据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预测过于乐观、以及部分合作关系存在夸大等风险点,最终结论倾向于“谨慎观望,建议投资方进行更深入独立的技术及商业尽调”。
当这份报告送到吴天手上时,他脸上的笑容明显僵硬了几分。
“余律师,这……是不是太保守了点?”吴天翻动着报告,试图找出更积极的措辞,“您也知道,现在市场竞争多激烈,这么好的项目,如果我们自己都没信心,怎么说服投资人?”
余年坐在他对面,气定神闲:“吴总,正是因为这个项目潜力巨大,我们才更要负责任。这份报告是基于现有可验证事实得出的最客观结论。它并没有否定项目的价值,只是提示了需要进一步厘清的风险。真正的优质资本,看重的不正是这种专业和审慎吗?”
他顿了顿,若有所指地补充道:“而且,有些风险,如果不在前期暴露和解决,等到项目进行到中后期,爆雷的代价会更大。我想,无论是吴总您,还是项目背后真正的……支持者,都不希望看到那种局面吧?”
吴天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随即打了个哈哈:“余律师说得对,专业,严谨!那我就先把这份报告给几位核心投资人看看,听听他们的反馈。”
送走吴天,林晓有些担忧:“余老师,这份报告会不会让他们警觉,提前切断所有线索?”
“不会。”余年摇头,“这份报告恰到好处。它既体现了我们的专业能力,没有盲目背书,避免了未来可能的法律风险;又给了他们一个错觉,认为我们仅仅停留在商业风险层面,尚未触及核心。他们会认为一切仍在掌控之中,甚至会为了打消我们的‘疑虑’,可能主动抛出一些更具迷惑性的‘证据’,或者加快某些步骤,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机会。”
果然,几天后,吴天再次联系余年,语气轻松了不少。
“余律师,好消息!为了回应您报告中提到的技术疑虑,我们‘青鸾’的首席科学家周博士,特意准备了一场小范围的技术闭门研讨会,深度解析我们的核心‘低温热解’工艺,并现场展示部分实验数据。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周博士平时很少亲自出面讲解的。您看,您和您的技术顾问是否方便参加?”
鱼儿,似乎想主动把饵食做得更香。
“当然,非常感谢周博士和吴总的邀请。”余年欣然应允,“我们会准时参加。”
挂断电话,余年立刻联系老周和苏晴。
“老周,重点查这个周博士的背景,尤其是他与‘未来生态’以及之前那五家失败公司核心团队有无关联。苏晴,你想办法了解一下,这个周博士在学术圈的口碑,以及他过去的研究轨迹,有没有什么异常中断或者转向。”
技术研讨会,既是对方展示肌肉的机会,也可能是一个观察其内部结构、寻找弱点的绝佳窗口。那个隐藏在“青鸾”华丽外壳下的核心,终于要稍微显露一点真容了。
各方收集来的信息碎片,正被余年一点点拼接。一张针对“未来生态”及其背后阴影的大网,正在悄无声息地编织。每一根蛛丝,都可能成为最终锁定目标的关键。余年知道,他必须保持绝对的耐心和冷静,在对方自以为是的舞台上,找到那决定性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