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破解出的地址列表如同一张残缺的藏宝图,上面标记着三个地点:一个位于港口区的废弃冷链仓库,一个在城乡结合部的汽修厂后院,第三个,则是已经暴露并查封的城北老工业区仓库。显然,这是一个分布式存储或备份点。
而那个被多方暗中打探的退休仓库管理员“陈伯”,经苏晴通过街道档案和老周的数据交叉比对,确认他曾长期工作在港口区的那个废弃冷链仓库。
“重点放在港口仓库。”余年果断决策,“陈伯是关键,他可能知道些什么,或者,他本身就是这个秘密的一部分。”
行动必须迅速。对方也在寻找陈伯,说明这个线索至关重要。
在林晓通过社区网络以“走访慰问退休老职工”的名义确认陈伯居家住址后,余年决定亲自前往。他需要判断这位老人的态度,以及他可能掌握的信息。
陈伯住在老城区一个略显破败的筒子楼里。开门的是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但眼神依旧清亮的老人,他警惕地看着门外的余年和林晓。
“陈伯您好,我们是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的。”林晓露出温和的笑容,出示了工作证,“正在进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普法调研,顺便看看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陈伯的目光在余年身上停留片刻,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情绪,他侧身让开了门:“进来吧。”
屋内陈设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寒暄几句后,余年没有过多绕弯子,他观察到陈伯并非普通的糊涂老人,便试探性地开口:“陈伯,我们这次来,其实还想向您了解一点情况。关于您以前工作过的,港口那个冷链仓库。”
陈伯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眼仔细打量着余年,缓缓问道:“你们……不是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吧?是为了……吴天的事来的?”
余年心中一动,与林晓对视一眼,坦然承认:“是。我们正在调查吴天及相关公司的违法行为。我们相信,您可能知道一些事情。”
陈伯沉默了,低头看着杯中起伏的茶叶,良久,才长长叹了口气:“那个仓库……我守了十几年,去年才彻底关门。吴老板……吴天,他偶尔会来,总是深夜,带着人,搬些不是冻品的东西进去。我知道那里面有事,但我一个看门的,管不了,也不敢问。”
“他搬进去的是什么东西?大概什么样?”余年追问。
“像是……箱子,金属的箱子,不大,但看起来很沉。有时候是服务器那种机器。”陈伯回忆着,“位置我很清楚,在仓库最里面的一个独立小冷库,那里的锁……很特别,不是我们普通的锁。”
“您还记得锁的样子吗?或者,您有那里的钥匙吗?”林晓急切地问。
陈伯摇了摇头:“钥匙只有一把,在吴天自己手里。那锁……有点像老式保险柜的旋钮锁,但旁边还有个奇怪的电子屏幕。”他描述的锁具特征,与老周在服务器里找到的那套“访问权限认证信息”所需的物理接口完全吻合!
“陈伯,如果现在需要打开那个仓库,您能帮我们指认具体位置和内部结构吗?”余年郑重地问。
陈伯看着余年,眼神复杂,有担忧,也有一丝解脱:“我老了,不想惹麻烦……但那些东西如果真是害人的……我,我可以帮你们指路。”
拿到了关键信息,余年立刻部署。一方面,他让老周将服务器中破解出的“电子钥匙”与陈伯描述的物理锁具进行模拟匹配,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方面,他协调经侦部门,以追查吴天隐匿资产为由,申请对港口冷链仓库的搜查令。
行动在夜色掩护下展开。借助陈伯的指认,警方迅速定位了那个隐藏在众多废弃冷库中的目标单元。门上,正是那种需要物理旋钮和电子密钥双重认证的特殊锁具。
在技术人员操作下,物理钥匙(从吴天处查获)插入旋钮,老周远程注入破解的电子密钥序列。
“嘀——”一声轻响,电子屏幕泛起绿光。
“咔哒。”沉重的机械锁舌弹开。
门被缓缓推开,一股混合着灰尘和陈旧制冷剂的冰冷气息扑面而来。强光手灯照射下,库房内没有想象中的成堆现金,而是整齐排列着数台仍在低鸣运行的服务器机柜,以及角落里的几个……与城北仓库描述一致的银色防震箱!
经现场技术人员初步检查,这些服务器存储着“青鸾”项目最原始、未篡改的全部技术数据、详尽的资金流水(包括流向“未来生态”及多个离岸账户的记录),以及大量吴天与不同人物(包括那个曼谷加密号码)的加密通讯日志!而那几个银色箱子里,正是被转移走的那几块特制固态硬盘的……空白替代品!里面附着一张打印的字条:「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对方玩了一手金蝉脱壳!他们预料到仓库可能会暴露,提前转移了真正的核心硬盘,只留下这些服务器和空箱子作为嘲讽和拖延。
尽管如此,这些服务器中存储的海量数据,依然是证明“青鸾”项目系统性欺诈、以及牵连出更广泛资金往来的铁证!
“青鸾”案,至此证据链彻底闭合。吴天的命运已然注定。
回到临时指挥点,余年看着屏幕上不断被解析出的数据摘要,脸上却没有太多喜悦。杨丽娅的电话、被转移的核心硬盘、字条上的嘲讽……都清晰地告诉他:斩断的只是“青鸾”这棵毒草的地上部分,其深埋地下的根茎——楚啸天,依旧安然无恙,并且已经警觉,开始清理痕迹,甚至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我们赢了这一仗,”苏晴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但战争远未结束。”
“我知道。”余年目光沉静地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拔出了‘青鸾’,只是让我们看清了真正的对手藏身何处。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那片更深、更暗的森林。”
“青鸾”案即将落下帷幕,但由此掀开的,是与楚啸天之间更加直接、更加凶险的较量序幕。余年知道,他需要从这场胜利中汲取经验,也需要为下一场更残酷的战斗,积蓄力量,寻找新的突破口。那片名为楚啸天的黑暗森林,他必须踏入。
而那个被多方暗中打探的退休仓库管理员“陈伯”,经苏晴通过街道档案和老周的数据交叉比对,确认他曾长期工作在港口区的那个废弃冷链仓库。
“重点放在港口仓库。”余年果断决策,“陈伯是关键,他可能知道些什么,或者,他本身就是这个秘密的一部分。”
行动必须迅速。对方也在寻找陈伯,说明这个线索至关重要。
在林晓通过社区网络以“走访慰问退休老职工”的名义确认陈伯居家住址后,余年决定亲自前往。他需要判断这位老人的态度,以及他可能掌握的信息。
陈伯住在老城区一个略显破败的筒子楼里。开门的是一个头发花白、身形佝偻但眼神依旧清亮的老人,他警惕地看着门外的余年和林晓。
“陈伯您好,我们是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的。”林晓露出温和的笑容,出示了工作证,“正在进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普法调研,顺便看看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陈伯的目光在余年身上停留片刻,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情绪,他侧身让开了门:“进来吧。”
屋内陈设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寒暄几句后,余年没有过多绕弯子,他观察到陈伯并非普通的糊涂老人,便试探性地开口:“陈伯,我们这次来,其实还想向您了解一点情况。关于您以前工作过的,港口那个冷链仓库。”
陈伯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眼仔细打量着余年,缓缓问道:“你们……不是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吧?是为了……吴天的事来的?”
余年心中一动,与林晓对视一眼,坦然承认:“是。我们正在调查吴天及相关公司的违法行为。我们相信,您可能知道一些事情。”
陈伯沉默了,低头看着杯中起伏的茶叶,良久,才长长叹了口气:“那个仓库……我守了十几年,去年才彻底关门。吴老板……吴天,他偶尔会来,总是深夜,带着人,搬些不是冻品的东西进去。我知道那里面有事,但我一个看门的,管不了,也不敢问。”
“他搬进去的是什么东西?大概什么样?”余年追问。
“像是……箱子,金属的箱子,不大,但看起来很沉。有时候是服务器那种机器。”陈伯回忆着,“位置我很清楚,在仓库最里面的一个独立小冷库,那里的锁……很特别,不是我们普通的锁。”
“您还记得锁的样子吗?或者,您有那里的钥匙吗?”林晓急切地问。
陈伯摇了摇头:“钥匙只有一把,在吴天自己手里。那锁……有点像老式保险柜的旋钮锁,但旁边还有个奇怪的电子屏幕。”他描述的锁具特征,与老周在服务器里找到的那套“访问权限认证信息”所需的物理接口完全吻合!
“陈伯,如果现在需要打开那个仓库,您能帮我们指认具体位置和内部结构吗?”余年郑重地问。
陈伯看着余年,眼神复杂,有担忧,也有一丝解脱:“我老了,不想惹麻烦……但那些东西如果真是害人的……我,我可以帮你们指路。”
拿到了关键信息,余年立刻部署。一方面,他让老周将服务器中破解出的“电子钥匙”与陈伯描述的物理锁具进行模拟匹配,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方面,他协调经侦部门,以追查吴天隐匿资产为由,申请对港口冷链仓库的搜查令。
行动在夜色掩护下展开。借助陈伯的指认,警方迅速定位了那个隐藏在众多废弃冷库中的目标单元。门上,正是那种需要物理旋钮和电子密钥双重认证的特殊锁具。
在技术人员操作下,物理钥匙(从吴天处查获)插入旋钮,老周远程注入破解的电子密钥序列。
“嘀——”一声轻响,电子屏幕泛起绿光。
“咔哒。”沉重的机械锁舌弹开。
门被缓缓推开,一股混合着灰尘和陈旧制冷剂的冰冷气息扑面而来。强光手灯照射下,库房内没有想象中的成堆现金,而是整齐排列着数台仍在低鸣运行的服务器机柜,以及角落里的几个……与城北仓库描述一致的银色防震箱!
经现场技术人员初步检查,这些服务器存储着“青鸾”项目最原始、未篡改的全部技术数据、详尽的资金流水(包括流向“未来生态”及多个离岸账户的记录),以及大量吴天与不同人物(包括那个曼谷加密号码)的加密通讯日志!而那几个银色箱子里,正是被转移走的那几块特制固态硬盘的……空白替代品!里面附着一张打印的字条:「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对方玩了一手金蝉脱壳!他们预料到仓库可能会暴露,提前转移了真正的核心硬盘,只留下这些服务器和空箱子作为嘲讽和拖延。
尽管如此,这些服务器中存储的海量数据,依然是证明“青鸾”项目系统性欺诈、以及牵连出更广泛资金往来的铁证!
“青鸾”案,至此证据链彻底闭合。吴天的命运已然注定。
回到临时指挥点,余年看着屏幕上不断被解析出的数据摘要,脸上却没有太多喜悦。杨丽娅的电话、被转移的核心硬盘、字条上的嘲讽……都清晰地告诉他:斩断的只是“青鸾”这棵毒草的地上部分,其深埋地下的根茎——楚啸天,依旧安然无恙,并且已经警觉,开始清理痕迹,甚至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我们赢了这一仗,”苏晴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但战争远未结束。”
“我知道。”余年目光沉静地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拔出了‘青鸾’,只是让我们看清了真正的对手藏身何处。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那片更深、更暗的森林。”
“青鸾”案即将落下帷幕,但由此掀开的,是与楚啸天之间更加直接、更加凶险的较量序幕。余年知道,他需要从这场胜利中汲取经验,也需要为下一场更残酷的战斗,积蓄力量,寻找新的突破口。那片名为楚啸天的黑暗森林,他必须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