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张伟和李强的监控网持续收紧。警方发现,这两人虽然接触频繁,但行为谨慎,除了日常混迹场所,并未发现明显的与上线交接资金的迹象。那笔取自张伟账户的一万元现金,仿佛石沉大海,要么被他们挥霍,要么以极其隐蔽的方式流转了出去。
就在警方考虑是否改变策略,对二人分别进行传唤询问以施加压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了。
小卉那边,那个新的威胁账号再次发来信息,但这一次,联系人的口吻变得异常“客气”甚至带着一丝诡异的“关怀”:
「同学,考虑到你还是学生,我们老板决定再给你一个机会。之前说的诚意金不用了。明天下午三点,在学校后街的‘转角咖啡馆’,我们派个同事跟你见个面,好好聊聊还款计划,可以给你减免一部分利息。放心,就是简单聊聊,绝对不会为难你。」
信息后面,还附上了一个手机号码。
“他们要线下见面?!”苏晴接到小卉转来的信息,大吃一惊,“这太反常了!按照这类团伙一贯的作风,他们巴不得永远躲在网络后面,怎么会主动要求线下接触?”
林晓立刻警觉起来:“这绝对是个陷阱!他们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想把小卉骗出去控制起来?或者……更坏的情况?” 她不敢想下去。
余年盯着那条信息,眉头紧锁。这确实不符合常理。他立刻让老周核查那个手机号码。
“号码是未实名的太空卡,刚刚启用,目前定位在城东的电子市场,无法关联到具体人。”老周快速回报。
“王队,情况有变。”余年立刻接通王警官的电话,通报了最新进展,“对方突然要求线下见面,极其可疑。我怀疑有两种可能:第一,他们可能通过某种渠道察觉到了风险,想通过控制受害人来反制我们;第二,这可能是一次‘面试’,试探小卉的服从程度,甚至可能为后续更严重的侵害做准备。”
王警官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语气凝重:“无论是哪种可能,都不能让受害者单独赴约。但这也是一个机会,如果操作得当,我们或许能当场抓获前来接触的团伙成员,这比抓张伟和李强这种底层‘卡农’更有价值!”
“同意。但前提是必须绝对保证小卉的安全。”余年强调。
一场紧急会议在警方指挥中心和安全屋之间通过加密线路同步召开。经过激烈讨论和风险评估,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
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女警假扮成小卉,前往“转角咖啡馆”与对方接触。警方提前在咖啡馆内外布控,一旦确认对方身份且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如进行威胁、试图控制人身自由等),立即实施抓捕。同时,另一组人马加强对张伟和李强的监控,看他们是否与此次见面有关联。
计划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对方相信前来见面的就是“小卉本人”。小卉需要提供她的衣着习惯、常用的书包款式等细节,并且,假扮的女警需要在气质和应对上尽可能贴近一个惶恐不安的女大学生。
“小卉那边,沟通的任务很重。”余年看向苏晴,“需要她详细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常用物品,并且,她必须理解和支持这个计划,不能因为紧张而在最后一刻向对方走漏风声。”
“我来跟她说。”苏晴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对小卉心理承受能力的又一次巨大考验。
与此同时,林晓负责协助警方整理小卉的所有特征信息和可能被问及的个人情况,确保女警扮演时没有破绽。老周则全力监控那个新提供的手机号码,以及张伟、李强的通讯和行踪,寻找任何可能关联的蛛丝马迹。
小卉在得知计划后,经历了短暂的恐慌,但在苏晴耐心的解释和鼓励下,想到能亲手将威胁自己的坏人抓住,她最终鼓起勇气,将自己所有的细节信息,甚至包括她紧张时会下意识捏衣角的小动作,都详细地告知了警方。
“我……我可以的。我相信你们。”小卉在加密通话中,声音虽然依旧带着颤抖,却多了一份决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转角咖啡馆”内外,便衣民警已经就位。假扮小卉的女警背着与小卉同款的书包,穿着类似的衣服,坐在预定靠窗的位置,略显不安地搅拌着面前的果汁,将一个受恐吓女学生的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余年、苏晴和林晓则在警方指挥车内,通过女警身上隐蔽的摄像传输设备,实时关注着咖啡馆内的情况。气氛紧张得几乎能听见心跳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两点五十分,三点整……约定的时间已到,那个接头人却迟迟没有出现。
“目标未出现。”现场指挥的王警官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各小组保持警惕,继续等待。”
是对方察觉了?还是临时改变了计划?或者是又一次恶劣的戏弄?
就在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的时候,那个留给小卉的手机号码,突然拨通了“小卉”(女警)的手机。
女警按照预案,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用一种带着怯懦和紧张的声音:“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听不出年龄性别的电子音:
“位置换了。现在,立刻去两公里外的‘蓝湾’购物中心,一楼的‘快趣’电玩城,在跳舞机旁边等。到了那里,会有人联系你。记住,一个人来,别耍花样。”
说完,不等回应,电话立刻被挂断!
对方果然狡猾!临时变更见面地点,而且是人员复杂、监控死角多的电玩城!这大大增加了警方布控的难度和风险。
“王队!”余年立刻对着麦克风说道,“对方极度谨慎,这是在测试小卉是否被监控!电玩城环境复杂,抓捕难度大,建议……是否继续?”
指挥车内和咖啡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等待王警官的决断。
这临门一脚,是进,是退?
就在警方考虑是否改变策略,对二人分别进行传唤询问以施加压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了。
小卉那边,那个新的威胁账号再次发来信息,但这一次,联系人的口吻变得异常“客气”甚至带着一丝诡异的“关怀”:
「同学,考虑到你还是学生,我们老板决定再给你一个机会。之前说的诚意金不用了。明天下午三点,在学校后街的‘转角咖啡馆’,我们派个同事跟你见个面,好好聊聊还款计划,可以给你减免一部分利息。放心,就是简单聊聊,绝对不会为难你。」
信息后面,还附上了一个手机号码。
“他们要线下见面?!”苏晴接到小卉转来的信息,大吃一惊,“这太反常了!按照这类团伙一贯的作风,他们巴不得永远躲在网络后面,怎么会主动要求线下接触?”
林晓立刻警觉起来:“这绝对是个陷阱!他们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想把小卉骗出去控制起来?或者……更坏的情况?” 她不敢想下去。
余年盯着那条信息,眉头紧锁。这确实不符合常理。他立刻让老周核查那个手机号码。
“号码是未实名的太空卡,刚刚启用,目前定位在城东的电子市场,无法关联到具体人。”老周快速回报。
“王队,情况有变。”余年立刻接通王警官的电话,通报了最新进展,“对方突然要求线下见面,极其可疑。我怀疑有两种可能:第一,他们可能通过某种渠道察觉到了风险,想通过控制受害人来反制我们;第二,这可能是一次‘面试’,试探小卉的服从程度,甚至可能为后续更严重的侵害做准备。”
王警官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语气凝重:“无论是哪种可能,都不能让受害者单独赴约。但这也是一个机会,如果操作得当,我们或许能当场抓获前来接触的团伙成员,这比抓张伟和李强这种底层‘卡农’更有价值!”
“同意。但前提是必须绝对保证小卉的安全。”余年强调。
一场紧急会议在警方指挥中心和安全屋之间通过加密线路同步召开。经过激烈讨论和风险评估,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
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女警假扮成小卉,前往“转角咖啡馆”与对方接触。警方提前在咖啡馆内外布控,一旦确认对方身份且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如进行威胁、试图控制人身自由等),立即实施抓捕。同时,另一组人马加强对张伟和李强的监控,看他们是否与此次见面有关联。
计划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对方相信前来见面的就是“小卉本人”。小卉需要提供她的衣着习惯、常用的书包款式等细节,并且,假扮的女警需要在气质和应对上尽可能贴近一个惶恐不安的女大学生。
“小卉那边,沟通的任务很重。”余年看向苏晴,“需要她详细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常用物品,并且,她必须理解和支持这个计划,不能因为紧张而在最后一刻向对方走漏风声。”
“我来跟她说。”苏晴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对小卉心理承受能力的又一次巨大考验。
与此同时,林晓负责协助警方整理小卉的所有特征信息和可能被问及的个人情况,确保女警扮演时没有破绽。老周则全力监控那个新提供的手机号码,以及张伟、李强的通讯和行踪,寻找任何可能关联的蛛丝马迹。
小卉在得知计划后,经历了短暂的恐慌,但在苏晴耐心的解释和鼓励下,想到能亲手将威胁自己的坏人抓住,她最终鼓起勇气,将自己所有的细节信息,甚至包括她紧张时会下意识捏衣角的小动作,都详细地告知了警方。
“我……我可以的。我相信你们。”小卉在加密通话中,声音虽然依旧带着颤抖,却多了一份决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转角咖啡馆”内外,便衣民警已经就位。假扮小卉的女警背着与小卉同款的书包,穿着类似的衣服,坐在预定靠窗的位置,略显不安地搅拌着面前的果汁,将一个受恐吓女学生的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余年、苏晴和林晓则在警方指挥车内,通过女警身上隐蔽的摄像传输设备,实时关注着咖啡馆内的情况。气氛紧张得几乎能听见心跳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两点五十分,三点整……约定的时间已到,那个接头人却迟迟没有出现。
“目标未出现。”现场指挥的王警官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各小组保持警惕,继续等待。”
是对方察觉了?还是临时改变了计划?或者是又一次恶劣的戏弄?
就在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的时候,那个留给小卉的手机号码,突然拨通了“小卉”(女警)的手机。
女警按照预案,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用一种带着怯懦和紧张的声音:“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听不出年龄性别的电子音:
“位置换了。现在,立刻去两公里外的‘蓝湾’购物中心,一楼的‘快趣’电玩城,在跳舞机旁边等。到了那里,会有人联系你。记住,一个人来,别耍花样。”
说完,不等回应,电话立刻被挂断!
对方果然狡猾!临时变更见面地点,而且是人员复杂、监控死角多的电玩城!这大大增加了警方布控的难度和风险。
“王队!”余年立刻对着麦克风说道,“对方极度谨慎,这是在测试小卉是否被监控!电玩城环境复杂,抓捕难度大,建议……是否继续?”
指挥车内和咖啡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等待王警官的决断。
这临门一脚,是进,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