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北境联邦-《幕后黑手:我在星际挖矿养国家》

  于此同时,就在纪熵收拾行囊,准备再次外出之际。

  燕京一场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我原本以为西方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才是最难处理的,怎么天竺国自己崩了?”教育部部长揉着太阳穴问道。

  情报部部长脸上满是无奈地说道:“此前智囊团就分析到了这个可能性,并且做出了预警,我们也讨论过怎么协助天竺稳住内部。但是智囊团也没想到,天竺能崩的这么快,就好像是雪崩了一样。”

  “天竺的情况,还能挽回吗?”老人平静的神色中罕见地夹杂着一抹无奈。

  “难,”赵临川摇了摇头,解释道:“外交部这几天已经收到天竺各邦的电话,试图与我们单独接触,以争取最佳条款。”

  “现在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天竺,而是几乎碎片化的天竺。”

  情报部部长补充道:“天竺内部已经出现大规模内乱,如果我们现阶段不介入,天竺将会出现规模达数亿的难民潮,甚至会引发全球性瘟疫。”

  与会人员脸上满是无奈。

  以亿为单位的难民潮,如果要介入,那是一大笔开支。

  而且因为天竺人口众多,为了避免大一统后,天竺本土文化反噬的可能性,天竺的新生代注定是要全面接受虚拟世界教育的,以重塑他们的认知和三观。

  然而……

  夏国只是公开了天基平台的部署,以及‘不小心’泄露了两架验证机的视频。

  还没一个月,天竺自己裂开了。

  还是碎得很彻底那种。

  留下一个巨大的烂摊子要夏国收拾。

  如果不介入,又会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许久,老人叹息了一声,说道:“安排维和部队介入吧,先建立人道主义维稳区,从国内调配物资过去,先行稳住,工作重心暂时从西方国家转向天竺。”

  “特别是核武器,情报部负责协助维和部队进行全面销毁。”

  “教育方面先不急,暂且拖着,先提供物质援助稳定基本盘,再徐徐图之。教育用的虚拟世界建设按照原本计划的进度执行。”

  “是。”

  北境联邦。

  总统身形笔直地站立在窗前,眺望着无尽的星空。

  灯塔国彻底放弃抵抗,转而将重心转移至国内,想来是要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让灯塔国的最后一任总统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不过,也在北境联邦情报部门的预料之中,但是比预计的时间还要快上了一年。

  足以预见夏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是多么的可怕。

  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强大的统筹执行力,加上虚拟世界的加持,让夏国在获得高等文明支持的一瞬间,整个国家便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疯狂转动。

  但凡换一个国家,都很难做到现在这种地步。

  总统转身走到办公桌前,最上方是一张夏国国内传出来的照片。

  照片正中间的建筑便是夏国的可控核聚变示范堆,上面有数万台好似蚂蚁的设备在搭建好的轨道上快速移动,即使是垂直或倒挂移动,也没有影响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

  夏国知道这不可能瞒住其他人的视线,干脆就不藏了。

  大大方方在施工场地外拉起警戒线,只要不超过警戒线,随便拍。

  毕竟没有材料、控制算法和算力支持,就算夏国把全套的设计图公开,都无法复制。

  “你们怎么看?”总统的声音很平静,没有丝毫波动。

  情报部门负责人几度想开口,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

  外交部门负责人沉默了许久,声音沙哑地说道:“夏国开出的条件,我站在个人的角度认为……我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嗯,”总统应了一声,目光看向另一份文件。

  上面是夏国开出的条件。

  夏国承诺,在未来的星际殖民中,北境联邦的民众将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分支,拥有在一个或多个地外星球上建立斯拉夫文化保护区的权利。

  并且承诺北境联邦现有军队可以成为星际远征军和地外殖民地建设的主力军团之一。

  条件便是必须彻底放弃独立的外交和军事主权。

  所有武装力量必须整合进华夏文明的星际舰队中,接受统一的指挥。

  且不允许存在任何可能构成技术壁垒或备份计划的独立科研体系。

  这是夏国划出的红线。

  总统也明白,对于一个志在星辰大海的文明而言,内部的团结和指挥的统一是生存的第一要务。

  静静地看了许久,总统将文件翻页。

  这一页是夏国开出的第二个条件。

  夏国不会强行推行文化同化,反而会尊重并运用科技手段保存北境联邦的文化,例如在虚拟世界中建立永恒的斯拉夫文明纪念馆,将北境联邦的文学、艺术、历史纳入人类共同遗产并予以突出地位。

  附加的条件,便是北境联邦的教育体系必须进行重塑,以培养面向星辰大海的新人类认同为首要目标。

  这一条便是为了将全人类的意识形态进行最终整合,以确保在面对深空威胁时,人类内部绝对一致,没有后院起火的任何可能性。

  后面还有很多夏国开出的条件。

  但是……

  单单前两条,就让总统无比的心动。

  和灯塔国在内乱中衰败相比,他将获得一个自己无法拒绝的历史评价。

  一名带领民族走向星辰大海的奠基人,而不是亡国之君。

  总统将文件合上,坐在椅子上,扫视着他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目光最终落在窗外的星空,语气无比平静地问道:“当一个弱势国家面对一个注定无法战胜的对手时,我们如何选择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存自身价值?”

  没等其他官员回答,总统再次提问道:“是战斗至毁灭,还是选择有条件的融合。”

  “我……”情报部门负责人似乎想说些什么。

  总统仿佛没听见一般,继续自言自语道:“战斗至毁灭,我们会成为史书上,一笔带过的顽固障碍。”

  “而选择有条件的融合……”

  “或许是我们,能够为人类共同未来做出的最后、也是最伟大的一次贡献。”

  “这也是我们能为民族争取到的最优生存地位。”

  “一个更荣耀、更有希望的未来。”

  情报部门负责人的内心挣扎了许久,最终化为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声音沙哑地说道:“我个人会选择后者。”

  不知过了多久,办公室内只剩下总统独自一人,他站在窗前望向无尽的星空。

  只是和之前相比,总统的神情似乎轻松了许多,脸上露出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

  或许是因为卸下了什么重担,又或许是看见了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