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和平服,太阳系。
随着限时活动的出现,和平服和种菜服的部分玩家也加入其中,让非和平服玩家大军突破了千万规模。
但是,太阳系真的太大了,如果按太阳引力的最远影响范围,直径约三光年。
在没有确切坐标前,哪怕有定点移动功能,想在如此庞大的恒星系统中寻找几艘数公里长的战舰,难度如同大海捞针。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信邪的玩家打算用遍历坐标的方式去寻找。
务实的玩家则在加紧建造防御工事。
而对自己知识体系相当自信的大师兄,被胶布贴着嘴巴,正在小队频道疯狂打字抗议。
“大师兄,好歹是限时活动,请你务必尊重一下你的嘴巴,不光我害怕,整个团队都害怕。”施世拍了拍大师兄的肩膀,试图安慰他。
[就算捂嘴,该发生的事情那是命中注定的!]
[而且,限时活动开始快2周时间了,游戏里已经快过去70天了!说明野外boSS的推进器技术很拉闸,完全是硬飞,这个限时活动起码是以年为单位的!]
看见熟悉的话语,施世下意识看向星空。
很好,目视范围没看到攻击!
木星拉格朗日L1点的超大型能量接收器正在稳步有序地建造之中。
虽然有蓝图一键制造功能,但规模太大,工程量极大。
施世等待了片刻,确认没有异常后,叹息一声说道:“我的大师兄啊,你真的别说话了,再这样我要把你的手给绑起来了!”
[人权!我要人权!]
“好啦,”施世翻了个白眼,伸手搂着师兄的肩膀,安慰道:“不管是迷信也好,玄学也好,自从你被捂嘴,我们能量接收器的进度一切顺利。”
停顿一瞬,施世继续说道:“预计还有一个月就能完成能量接收器,到时候大师兄你去引诱长命文明使用恒星级武器攻击,等能量接收器接收到能量,我们的木星轨道环运转起来的时候,你就可以说话了。”
[立字据!]
“我施世用大师兄的节操发誓,等木星轨道环……”
星空中,一道刺眼的光芒瞬间吸引了施世和大师兄的目光。
完成度高达60%的能量接收器,没有任何预兆地从内部迸发出炽白的光芒。
能量接收器的金属骨架无声地熔解、气化。
还没等施世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一道短暂而强烈的闪光让施世下意识闭上了眼睛。
下一瞬,木卫三上发生了剧烈的殉爆,此前他们辛苦搭建的能源系统被全部摧毁。
超音速冲击波把施世和大师兄瞬间撕碎。
木卫三上空。
还在懵逼的施世看着木卫三刚刚发生爆炸的位置。
一个巨大的深色喷发柱冲天而起,大量物质被抛向太空。
地表完全裂开,一个巨大的环形山形成,中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暗色坑洞。
“我们这是被……”
施世刚想说出自己的结论,木卫二上空升起了一朵白色的蘑菇云,其规模正肉眼可见地快速增大。
想来是未知攻击击穿了木卫二的冰层,引发的冰火山喷发。
真壮观啊……
因为复活而解除封印的大师兄,皱着眉头看着能量接收器的残骸碎片。
“从视觉效果上看,并不是传统的化学爆炸,碎片边缘有瞬时高温熔融痕迹。攻击极可能是引发了物质原子核的散裂或着核级联反应,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大概率是高能π介子束。”
想了想,大师兄补充道:“应该就是限时活动所说的野生boSS发出的攻击,这种能量级别和攻击距离,我们还是小看野生boSS了。施世,你能推导出对方舰队的轨迹吗?”
施世沉思片刻,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有用的数据太少了,只能根据木卫二和木卫三两个坑洞的角度推算出一个非常模糊的模型,具体定位需要舰队前进速度、介子束的速度等数据。”
大师兄拍了拍施世的肩膀,安慰道:“没事,他们肯定不会只发动一次袭击,太阳系,要乱起来了!”
“大师兄,我怎么感觉你很兴奋?”施世疑惑地问道。
大师兄一边推着施世,一边说道:“肯定是你错觉!走,我们团队开个小会!”
与此同时。
距离木卫三约0.4天文单位的位置,一支小型舰队正以0.1倍光速悄然疾驰。
舰队最前方,一艘漆黑的梭形战舰撑开了无形的复合护盾系统,为整支舰队开路。
复合护盾系统的第一层是电磁偏转护盾,强磁场会偏转带电的氢离子,让它们绕过舰队。
第二层是由高能激光编辑的防护网,负责将那些磁场无法偏转的中性氢原子提前电离或蒸发。
从而避免舰队与星际介质碰撞产生的初级辐射,为整支舰队实现了完美的电磁与光学隐匿。
后方跟着的是一艘三棱锥型的超视距打击型战舰,每个顶点都是一台最新型的介子炮。
舰队的最后方则是一艘球型的补给型战舰。
“第一轮试射,高能介子束,三发间隔射击完毕。等待观测数据进行火控系统最终校准。”炮手语气平静地说道。
“怎么,听起来没底气?”班长调侃了一句。
“我舰航速0.1c,与目标存在5.7度偏转角。目标距离0.4天文单位,介子束以0.8c传播,需飞行约249.5秒命中。正在等待结果确认。”炮手语气依旧平静,只是意识时刻关注着探测器。
没错,舰队正以0.1c的巡航速度在太阳系中快速前进。
为了将单台战舰推至0.1倍光速,数台大型催化质能推进器工作了整整35天,持续为战舰提供稳定、持续的1g加速度。
短暂的寂静后。
炮手的声音再次响起,只是语气中夹杂着激动:“观测确认!三发介子束均精确命中目标,火控系统运转正常!”
“很好!”
班长看了眼一个小时前,另外两艘战舰传来的信息。
能源充足,各系统运行稳定。
“任务继续。”班长快速下达指令:“按原定方案,航线指向火星轨道。我们将对火星表面的关键节点实施第二轮战略打击。完成后,立即启动减速程序,利用太阳引力进行减速和转向,撤退至小行星带,进行舰队的休整与再补给。”
“明白!”
随着限时活动的出现,和平服和种菜服的部分玩家也加入其中,让非和平服玩家大军突破了千万规模。
但是,太阳系真的太大了,如果按太阳引力的最远影响范围,直径约三光年。
在没有确切坐标前,哪怕有定点移动功能,想在如此庞大的恒星系统中寻找几艘数公里长的战舰,难度如同大海捞针。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信邪的玩家打算用遍历坐标的方式去寻找。
务实的玩家则在加紧建造防御工事。
而对自己知识体系相当自信的大师兄,被胶布贴着嘴巴,正在小队频道疯狂打字抗议。
“大师兄,好歹是限时活动,请你务必尊重一下你的嘴巴,不光我害怕,整个团队都害怕。”施世拍了拍大师兄的肩膀,试图安慰他。
[就算捂嘴,该发生的事情那是命中注定的!]
[而且,限时活动开始快2周时间了,游戏里已经快过去70天了!说明野外boSS的推进器技术很拉闸,完全是硬飞,这个限时活动起码是以年为单位的!]
看见熟悉的话语,施世下意识看向星空。
很好,目视范围没看到攻击!
木星拉格朗日L1点的超大型能量接收器正在稳步有序地建造之中。
虽然有蓝图一键制造功能,但规模太大,工程量极大。
施世等待了片刻,确认没有异常后,叹息一声说道:“我的大师兄啊,你真的别说话了,再这样我要把你的手给绑起来了!”
[人权!我要人权!]
“好啦,”施世翻了个白眼,伸手搂着师兄的肩膀,安慰道:“不管是迷信也好,玄学也好,自从你被捂嘴,我们能量接收器的进度一切顺利。”
停顿一瞬,施世继续说道:“预计还有一个月就能完成能量接收器,到时候大师兄你去引诱长命文明使用恒星级武器攻击,等能量接收器接收到能量,我们的木星轨道环运转起来的时候,你就可以说话了。”
[立字据!]
“我施世用大师兄的节操发誓,等木星轨道环……”
星空中,一道刺眼的光芒瞬间吸引了施世和大师兄的目光。
完成度高达60%的能量接收器,没有任何预兆地从内部迸发出炽白的光芒。
能量接收器的金属骨架无声地熔解、气化。
还没等施世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一道短暂而强烈的闪光让施世下意识闭上了眼睛。
下一瞬,木卫三上发生了剧烈的殉爆,此前他们辛苦搭建的能源系统被全部摧毁。
超音速冲击波把施世和大师兄瞬间撕碎。
木卫三上空。
还在懵逼的施世看着木卫三刚刚发生爆炸的位置。
一个巨大的深色喷发柱冲天而起,大量物质被抛向太空。
地表完全裂开,一个巨大的环形山形成,中间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暗色坑洞。
“我们这是被……”
施世刚想说出自己的结论,木卫二上空升起了一朵白色的蘑菇云,其规模正肉眼可见地快速增大。
想来是未知攻击击穿了木卫二的冰层,引发的冰火山喷发。
真壮观啊……
因为复活而解除封印的大师兄,皱着眉头看着能量接收器的残骸碎片。
“从视觉效果上看,并不是传统的化学爆炸,碎片边缘有瞬时高温熔融痕迹。攻击极可能是引发了物质原子核的散裂或着核级联反应,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大概率是高能π介子束。”
想了想,大师兄补充道:“应该就是限时活动所说的野生boSS发出的攻击,这种能量级别和攻击距离,我们还是小看野生boSS了。施世,你能推导出对方舰队的轨迹吗?”
施世沉思片刻,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有用的数据太少了,只能根据木卫二和木卫三两个坑洞的角度推算出一个非常模糊的模型,具体定位需要舰队前进速度、介子束的速度等数据。”
大师兄拍了拍施世的肩膀,安慰道:“没事,他们肯定不会只发动一次袭击,太阳系,要乱起来了!”
“大师兄,我怎么感觉你很兴奋?”施世疑惑地问道。
大师兄一边推着施世,一边说道:“肯定是你错觉!走,我们团队开个小会!”
与此同时。
距离木卫三约0.4天文单位的位置,一支小型舰队正以0.1倍光速悄然疾驰。
舰队最前方,一艘漆黑的梭形战舰撑开了无形的复合护盾系统,为整支舰队开路。
复合护盾系统的第一层是电磁偏转护盾,强磁场会偏转带电的氢离子,让它们绕过舰队。
第二层是由高能激光编辑的防护网,负责将那些磁场无法偏转的中性氢原子提前电离或蒸发。
从而避免舰队与星际介质碰撞产生的初级辐射,为整支舰队实现了完美的电磁与光学隐匿。
后方跟着的是一艘三棱锥型的超视距打击型战舰,每个顶点都是一台最新型的介子炮。
舰队的最后方则是一艘球型的补给型战舰。
“第一轮试射,高能介子束,三发间隔射击完毕。等待观测数据进行火控系统最终校准。”炮手语气平静地说道。
“怎么,听起来没底气?”班长调侃了一句。
“我舰航速0.1c,与目标存在5.7度偏转角。目标距离0.4天文单位,介子束以0.8c传播,需飞行约249.5秒命中。正在等待结果确认。”炮手语气依旧平静,只是意识时刻关注着探测器。
没错,舰队正以0.1c的巡航速度在太阳系中快速前进。
为了将单台战舰推至0.1倍光速,数台大型催化质能推进器工作了整整35天,持续为战舰提供稳定、持续的1g加速度。
短暂的寂静后。
炮手的声音再次响起,只是语气中夹杂着激动:“观测确认!三发介子束均精确命中目标,火控系统运转正常!”
“很好!”
班长看了眼一个小时前,另外两艘战舰传来的信息。
能源充足,各系统运行稳定。
“任务继续。”班长快速下达指令:“按原定方案,航线指向火星轨道。我们将对火星表面的关键节点实施第二轮战略打击。完成后,立即启动减速程序,利用太阳引力进行减速和转向,撤退至小行星带,进行舰队的休整与再补给。”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