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挑战者深渊-《幕后黑手:我在星际挖矿养国家》

  随着最后一箱光子汤晶体被放置到预定的位置中,所有施工仪器骤然停止运作。

  在一旁等候许久的工作人员快速上前,井然有序的回收此前已经标记好的黑色小盒子。

  每台机器人都配备了这样一个小盒子,为控制机器人提供了庞大的算力支持,拆卸后将送往科研中心,最后将会用作内部算力中心的搭建。

  虽然算力上仍不足演天单台服务器的算力,但是用于绝密资料的数据运算是足够的。

  以九个存储箱为中心的建筑群也开始破土动工,存储箱外部也开始进行极端环境实验室的搭建,预计首座临时实验室将在1个月后进行验收工作。

  至于如何为庞大的科研提供算力支持。

  目前夏国内部还是倾向于自行搭建超算,虽然慢,但胜在安全。

  夏国中部地区,某旧小区门口。

  一名胡子拉碴的男子正在思考吃什么,从他淡淡的黑眼圈和疲惫的神色可以看出,昨晚大概率是一夜没睡。

  约摸半小时后,男子拿着一袋烙得有点糊的煎饼果子回到了位于小区里的工作室内。

  “老蒋,这是午饭。”男子将其中一袋煎饼果子放在桌上,说道:“我去补觉,有突发情况记得喊我。”

  “没问题!”老蒋目光继续盯着电脑屏幕中的扫描程序,顺手拿过放在桌面上的午餐闻了闻,吐槽道:“还是有点糊味,不过比前天进步神速啊,摊主有做厨师的天赋啊。”

  男子笑了笑没说话。

  自己和老蒋是大学同学,最近因为演天重新聚到了一起,并在初期大争夺极为混乱的时期成功占领了一台服务器。

  可惜仅仅占据了不到24小时,便丢失了服务器的控制权。

  丢失的原因更是恼火。

  入侵者不讲武德,不去在演天服务器内部进行网络攻防,而是直接入侵了他们的个人计算机,盗走了他们在演天注册的账号。

  老蒋当时气得满脸通红。

  现在他们学聪明了,采用了硬件动态密码对账号进行保护。

  很可惜,各国官方都反应过来了。

  他们拥有近乎无限的预算、顶尖的数学家和密码学家、国家级网络武器库等各种庞大的优势,重新入侵并占领服务器近乎没有可能。

  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

  如今国内已有数家科技公司在私下租借演天服务器,租金极为诱人。

  只需要重新占领其中一台服务器,便能实现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

  “对了,老蒋。”男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刚刚摊主问我们,要不要加入官方的网络攻防团队。”

  “针对演天的?”老蒋头也不回地问道。

  对于官方为何知晓他们,老蒋和男子并不意外。

  只要使用夏国的网络,就不可能不被发现,只是官方愿不愿意搭理你罢了。

  如今看来,官方能发出邀请,也是对他们团队技术的肯定。

  男子耸了耸肩膀道:“前期大概率不是,听摊主的意思,应该是成为网络安全部门的成员,我推测是原来的团队被调去处理演天的事情了。”

  老蒋摆了摆手道:“算了,进了国家部门就要按规矩办事了,不自在,还不如回家开我的小卖部。”

  “也是,那你晚上买晚饭的时候去说一下?”

  “行,对了团队的线上会议晚上8点召开,重新商讨一下策略。”

  “知道了。”

  如今,关于演天算力争夺战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

  服务器的名单好几天都不见得会出现变动。

  有趣的是,如今并列第一的居然是夏国和北境联邦,灯塔国数日前不知为何,其中一台服务器失守位居第三。

  网上疯传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幽灵协议’攻击。

  目前,这台失守的服务器,被一名疑似个人用户持有,也是全球民间组织的头号目标。

  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

  一艘长约十米的载人深潜器正在以15米每分钟的速度匀速下沉。

  深潜器的两名驾驶员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关注几十个仪表和屏幕,上面是生命维持、深度、速度、姿态、电量、通信状态等信息。

  后方则是夏国外交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因为是首次下潜寻找服务器的主体,为防止和空间门一样,遇到可沟通外星生物的情况,所以首次下潜并没有搭载科研人员,而是换成了外交人员。

  深潜器的观察窗外只有探照灯照亮的一小片不断上涌的水泡。

  没有相对运动参照物,无法直观感受深潜器的速度。

  周围只有设备运行的轻微嗡鸣、风扇声、通信语音和呼吸声,外部深海是极度寂静的。

  外交人员在认真研读部长赵临川给自己的资料,利用下沉的3-4小时的时间继续准备接下来可能要进行的对话。

  “接近海底阶段,开始减速。”

  前方传来驾驶员的声音,外交人员深吸一口气,紧握拳头,目光看向观察窗外。

  心中默念保持克制、释放善意、明确底线这三个核心要点。

  深潜器外依旧一片漆黑、寂静。

  “高度:100米…50米…20米…”

  “咚。”

  伴随着一声低沉的闷响和艇体传来的轻微震动,深潜器成功在松软沉积物上着陆,持续了数个小时的失重感消失,身体重新感受到座椅的坚实支撑。

  观察窗被扬起的沉积物云雾暂时遮蔽,灯光在其中形成光晕。

  “成功触底!”驾驶员的声音夹杂着一丝兴奋,紧接着目光专注地看向仪表。

  另一名驾驶员使用数字水声通信设备汇报信息。

  “指挥中心,启明号报告——成功软着陆!深度:米,重复,一零九零八米。姿态:纵倾2度,横倾1度,稳定。底质:软质沉积物,扬尘轻微。系统状态:全绿。请求下一步指令。完毕。”

  等待了约摸18秒,控制台传来母船返回的信息。

  [启明号,深渊一号确认!祝贺成功着陆!状态包收到,一切正常。]

  [按计划作业。]

  [保持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