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七号受试者全部资料,现已全部移交给你们,麻烦确认后签收。”一名工作人员将一份盖着绝密的档案袋移交给接洽人员。
不远处是由陈战下属作战小组押送的七号受试者,鉴于虚拟世界当前的缺陷,自制力极强的七号受试者被转移至罗布泊,在虚拟世界中协助科技的研究。
七号受试者头上戴着漆黑的眼罩、头套和隔音耳机,仅留下鼻孔的位置用于呼吸。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死刑已经被豁免了,等待他的是在秘密研究所中每天五小时的虚拟世界工作,这份工作将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从现在开始,七号受试者便是他余生的名字。
因为罗布泊没有专门关押囚犯的地方,七号受试者获得了一间比监狱好很多的房间,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个空荡荡的书架,一张书桌以及一台无法联网的电脑。
吃过午饭后,七号受试者收到了今天的任务,在虚拟世界中构建并验证一款名为‘介子炮’的武器。
因为虚拟世界的五个小时极为宝贵,七号受试者在拿到介子炮的原型机图纸后,便开始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熟悉,避免在虚拟世界中遇到问题而耽误验证时间。
三个小时后,七号受试者躺在床上,戴上了那个漆黑的头盔。
下一瞬,七号受试者身体完全放松,大脑陷入深度睡眠,意识进入到虚拟世界之中。
睁开眼已身处东部战区某营地,在这里他不但学会了坦克的驾驶、发射技术,就连快递系列导弹发射车也能熟练使用了。
七号受试者在脑海中默念地图,并确认地点后,瞬间移动到了数千公里外的罗布泊。
体表感受着周围炽热的温度,耳中传来风声呼啸,视野中无比真实的戈壁滩都在告诉七号受试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有系统菜单的加持,他在这个世界将是无所不能的神。
但是理智告诉他,这个世界是假的,是用未知技术编织出来的虚拟世界。
七号受试者看了眼右上角的倒计时,快速从菜单中调出科研人员上传的介子炮设计图。
整台原型机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包含磁单极子约束核心、质子注入与催化腔、π介子束流成形与加速器等多个核心部件。
此外,还有一套独立的能源系统为介子炮提供基础能源。
而这也是方砚樵及其团队成员一个多月来努力的成果。
七号受试者调出菜单,按照设计图所列的材料、尺寸快速构建零部件,并挥手指挥着漂浮在空中的零部件进行介子炮的组装。
即便是意识控制,首次组装也耗费了整整3个小时。
随着控制程序加载完毕,七号受试者在近地轨道设置了一颗标靶人造卫星,同时启动瞄准程序进行目标捕获。
随着七号受试者按下预启动按钮。
一瞬间,超导磁阱的能量输入提升至最大安全阈值,子系统打开液氢储罐阀门,液态氢注入系统开始预热,液态氢循环系统启动。
粒子加速器环的超导电磁体充电,准备对衰变产物进行加速。
武器发射口机械结构进行微调,同时加速器环末端的磁偏转器根据计算校准的参数调整偏转角度,以补偿地球自转和轨道运动。
在屏幕上的状态全部变为绿色后,七号受试者果断按下了红色的发射按钮。
高密度氢气被注入,并被电离成质子和电子,质子通过强大的电磁场加速并注入催化腔,在磁单极子附近被催化,发生大规模质子衰变。
衰变产生的带电π介子被磁分离器筛选出,导入加速器环被进一步加速和聚焦,形成一道持续时间极短但强度极高的粒子束。
粒子束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后,从发射口射出,直奔大气层外的目标。
在七号受试者的眼中,随着自己按下红色按钮,一道持续不到一秒的淡蓝色光柱贯穿罗布泊的夜空,上方的云层被瞬间电离,形成奇异的发光云团。
漆黑的夜空中闪过一道极为明亮的光点,下一瞬光点剧烈解体。
七号受试者嘴巴微微张开,尽管知道是虚拟世界,但那毁灭性的力量仍让他感到一阵心悸。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瞬移到标靶卫星的位置。
标靶卫星原本的位置只剩下炽热的金属蒸汽。
在进行简单的记录后,七号受试者瞬移至罗布泊,按照检查目录快速检查介子炮的情况。
映入眼帘的是催化腔如同海绵一般的第一壁,仅仅一次发射,第一壁已经出现严重气泡和肿胀。
紧随其后便是出现了豁口的质子注入器喷嘴。
突然,七号受试者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感,嘴唇湿润,嘴巴里出现甜腥味。
还没等七号受试者反应过来,眼前的画面一黑,在一睁眼便是自己设置在东部战区的复活点之中。
根据此前培训,七号受试者意识到,自己大概率是被强辐射直接照射了,想来是介子炮的保险装置出了问题。
现实世界中,方砚樵和团队成员针对虚拟世界中的介子炮进行分析。
“第一壁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热负荷和辐射,导致热量传导至磁单极子的约束核心,引起由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约束装置失效,最终使磁单极子作用于武器本身。”
“此外,介子炮大部分材料都需要重新设计,其他部分我们尽可能的优化,特别是约束核心的安全系统”
方砚樵一边记录,一边凝视虚拟世界中的画面。
整台介子炮正因为与磁单极子直接接触,而散发着致命的光线和辐射。
许久,方砚樵才继续说道:“第一壁材料一会我去老吴那里再打探一下,争取第一台介子炮就能顺利运行。”
至于国外在舆论场渲染的夏国危险论,方砚樵略有耳闻。
你们不是说夏国有致命性武器吗?喏,你们猜对了,首台接近光速打击的原型机已经在虚拟世界中完成了理论验证。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实验室在磁场控制精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已经开始尝试复制拓扑辉石的内部结构,届时经过多次优化的声子武器将进入实用化阶段。
一种是可以通过物理方式破坏电子设备的声子武器,一种是通过离子束蒸发大型设备的介子炮。
嗯,国外好像也没说错!
不远处是由陈战下属作战小组押送的七号受试者,鉴于虚拟世界当前的缺陷,自制力极强的七号受试者被转移至罗布泊,在虚拟世界中协助科技的研究。
七号受试者头上戴着漆黑的眼罩、头套和隔音耳机,仅留下鼻孔的位置用于呼吸。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死刑已经被豁免了,等待他的是在秘密研究所中每天五小时的虚拟世界工作,这份工作将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从现在开始,七号受试者便是他余生的名字。
因为罗布泊没有专门关押囚犯的地方,七号受试者获得了一间比监狱好很多的房间,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个空荡荡的书架,一张书桌以及一台无法联网的电脑。
吃过午饭后,七号受试者收到了今天的任务,在虚拟世界中构建并验证一款名为‘介子炮’的武器。
因为虚拟世界的五个小时极为宝贵,七号受试者在拿到介子炮的原型机图纸后,便开始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熟悉,避免在虚拟世界中遇到问题而耽误验证时间。
三个小时后,七号受试者躺在床上,戴上了那个漆黑的头盔。
下一瞬,七号受试者身体完全放松,大脑陷入深度睡眠,意识进入到虚拟世界之中。
睁开眼已身处东部战区某营地,在这里他不但学会了坦克的驾驶、发射技术,就连快递系列导弹发射车也能熟练使用了。
七号受试者在脑海中默念地图,并确认地点后,瞬间移动到了数千公里外的罗布泊。
体表感受着周围炽热的温度,耳中传来风声呼啸,视野中无比真实的戈壁滩都在告诉七号受试者,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有系统菜单的加持,他在这个世界将是无所不能的神。
但是理智告诉他,这个世界是假的,是用未知技术编织出来的虚拟世界。
七号受试者看了眼右上角的倒计时,快速从菜单中调出科研人员上传的介子炮设计图。
整台原型机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包含磁单极子约束核心、质子注入与催化腔、π介子束流成形与加速器等多个核心部件。
此外,还有一套独立的能源系统为介子炮提供基础能源。
而这也是方砚樵及其团队成员一个多月来努力的成果。
七号受试者调出菜单,按照设计图所列的材料、尺寸快速构建零部件,并挥手指挥着漂浮在空中的零部件进行介子炮的组装。
即便是意识控制,首次组装也耗费了整整3个小时。
随着控制程序加载完毕,七号受试者在近地轨道设置了一颗标靶人造卫星,同时启动瞄准程序进行目标捕获。
随着七号受试者按下预启动按钮。
一瞬间,超导磁阱的能量输入提升至最大安全阈值,子系统打开液氢储罐阀门,液态氢注入系统开始预热,液态氢循环系统启动。
粒子加速器环的超导电磁体充电,准备对衰变产物进行加速。
武器发射口机械结构进行微调,同时加速器环末端的磁偏转器根据计算校准的参数调整偏转角度,以补偿地球自转和轨道运动。
在屏幕上的状态全部变为绿色后,七号受试者果断按下了红色的发射按钮。
高密度氢气被注入,并被电离成质子和电子,质子通过强大的电磁场加速并注入催化腔,在磁单极子附近被催化,发生大规模质子衰变。
衰变产生的带电π介子被磁分离器筛选出,导入加速器环被进一步加速和聚焦,形成一道持续时间极短但强度极高的粒子束。
粒子束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后,从发射口射出,直奔大气层外的目标。
在七号受试者的眼中,随着自己按下红色按钮,一道持续不到一秒的淡蓝色光柱贯穿罗布泊的夜空,上方的云层被瞬间电离,形成奇异的发光云团。
漆黑的夜空中闪过一道极为明亮的光点,下一瞬光点剧烈解体。
七号受试者嘴巴微微张开,尽管知道是虚拟世界,但那毁灭性的力量仍让他感到一阵心悸。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瞬移到标靶卫星的位置。
标靶卫星原本的位置只剩下炽热的金属蒸汽。
在进行简单的记录后,七号受试者瞬移至罗布泊,按照检查目录快速检查介子炮的情况。
映入眼帘的是催化腔如同海绵一般的第一壁,仅仅一次发射,第一壁已经出现严重气泡和肿胀。
紧随其后便是出现了豁口的质子注入器喷嘴。
突然,七号受试者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感,嘴唇湿润,嘴巴里出现甜腥味。
还没等七号受试者反应过来,眼前的画面一黑,在一睁眼便是自己设置在东部战区的复活点之中。
根据此前培训,七号受试者意识到,自己大概率是被强辐射直接照射了,想来是介子炮的保险装置出了问题。
现实世界中,方砚樵和团队成员针对虚拟世界中的介子炮进行分析。
“第一壁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热负荷和辐射,导致热量传导至磁单极子的约束核心,引起由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约束装置失效,最终使磁单极子作用于武器本身。”
“此外,介子炮大部分材料都需要重新设计,其他部分我们尽可能的优化,特别是约束核心的安全系统”
方砚樵一边记录,一边凝视虚拟世界中的画面。
整台介子炮正因为与磁单极子直接接触,而散发着致命的光线和辐射。
许久,方砚樵才继续说道:“第一壁材料一会我去老吴那里再打探一下,争取第一台介子炮就能顺利运行。”
至于国外在舆论场渲染的夏国危险论,方砚樵略有耳闻。
你们不是说夏国有致命性武器吗?喏,你们猜对了,首台接近光速打击的原型机已经在虚拟世界中完成了理论验证。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实验室在磁场控制精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已经开始尝试复制拓扑辉石的内部结构,届时经过多次优化的声子武器将进入实用化阶段。
一种是可以通过物理方式破坏电子设备的声子武器,一种是通过离子束蒸发大型设备的介子炮。
嗯,国外好像也没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