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初代天工系统-《幕后黑手:我在星际挖矿养国家》

  不过,纪熵也只能进行黑箱操作了。

  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因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纪熵无法独立完成新口味棒棒糖的研制了。

  一想到这,纪熵就忍不住叹息。

  蓝星暂时少了一名能做各种口味棒棒糖的天才少年。

  而得益于纪熵带回的泰坦岩样本十分接地气,加上夏国此前的技术储备以及泰坦岩开采星球的详细信息。

  仅仅数月的时间,便成功完成了泰坦岩的工业化制造。

  官方正式名称为:第121号强化相钛合金。

  简称稳态钛合金。

  不过,坏消息也是有的。

  稳态钛合金无法使用传统机械工具加工,当前的加工方式只能是使用离子束或激光在真空中进行切割,成本极高。

  而将两块稳态钛合金连接起来,更是要用到晶格再生长技术,也就是重新放回生产线回炉重造。

  也就相当于,每一个部件,都要重新打造模具,成本极高。

  于是……

  专家团队开了个会。

  然后……

  罗布泊实验综合体多了几位古建筑领域和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者。

  他们专门负责设计复杂的燕尾槽、楔形结构,增加模具的可重复利用率,降低稳态钛合金的使用成本。

  距离罗布泊实验综合体东侧外围约10公里的位置。

  这里除了大型变电站,以及一节一节的集装箱外。

  还有一台长25米,宽10米,高8米的巨型机器正安静地躺在戈壁滩上,随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参数调整。

  “能源供给稳定,熔炉和堡垒的能源均已连接,工蚁和猛犸内置电池已完成充能。”

  “五代核裂变发电站的设计图纸已完成导入,可随时交由天工系统自主控制。”

  “材料清点情况汇报。”负责人拿着对讲机,询问远处正在清点建筑材料的工作人员。

  “建筑材料已完成清点。”

  “……”

  在一切确认无误后,现场的人员开始有序离场。

  随着控制权完全移交。

  后方数十个灰蓝色集装箱大门快速开启。

  里面摆放着一台台长0.8米、宽0.6米、高0.4米的扁平六边形设备。

  在天工系统的控制下,深灰色的设备下方伸出四组仿生足支撑起主体,侧边伸出爪钳,稳稳抓住一旁的金属轨道部件,快速向不远处的黑色集装箱移动。

  工蚁在抵达预设地点后,将金属轨道放置于指定位置,并使用随身携带的工具开始进行初步安装。

  黑色集装箱的大门缓缓开启。

  里面是猛犸中型平台,长2.5米、宽1.5米、高1.3米。

  看上去像是低矮、宽阔的装甲运兵车,但造型更加方正。

  相比灵活小巧的工蚁,猛犸可以携带一个模块化货物平台以及大型专用工具,例如大型破碎锤、混凝土喷射器、大型钻机等,用于执行重型切割、结构钻孔、大面积表面处理等任务。

  猛犸采用八轮驱动布局,并配有四对液压驱动爪钳,使其在执行高精度作业或承受大扭矩时能锁定机身,提供一个稳定的作业平台。

  当猛犸沿着轨道驶向预定作业地点时。

  工蚁们前往指定坐标,拿上特制轨道,来到了一个墨绿色的箱子面前进行轨道铺设。

  这个墨绿色的箱子长12米,宽4米,高3.5米。

  一整个箱体就是一台设备,名为堡垒大型平台。

  是无人化施工设备的大型设备,在两侧分布有6个开放式服务泊位,集成了多功能机械臂,可为工蚁、猛犸提供模块更换、维修、充电等基础服务。

  同时,堡垒内置的大型仓库,可以直接对接熔炉,存储大量建筑材料,作为一个标准的中继站。

  最后便是位于大后方的熔炉超重型平台了。

  熔炉集成了制造模块、后勤与输出模块以及超重型维护能力。

  它不但能根据工程要求,使用原料自主制造工蚁、猛犸以及堡垒。

  还能在后续将多余的设备熔毁,重新变为建筑材料用于建造建筑。

  甚至,熔炉出现损坏,还可以分配工蚁,携带专门的维修工具,对其进行维护作业。

  什么?

  你问工作人员在哪?。

  喏,就在后方的集装箱里,工作人员看着监控屏幕中的数据,喝着茶,好不惬意。

  这一整套系统,便是夏国为未来快速、大规模建造而专门设计的天工制造系统。

  在设备的材料问题解决后,天工系统首次开始进行可靠性验证。

  一旦现实验证通过,将移交给重工企业,进行从1到100的科技转化。

  “算力方面还是不太行,天工系统的性能还没发挥出来一半。”智能系统的负责人看着屏幕中的数据,有些无奈地说道。

  “有算力用就不错了。”总负责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外围实验室那边,现在算力使用都要靠申请了,等国家自己的新型算力中心搭建好,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没错,夏国的算力开始逐渐不够用了。

  而且还是在演天的加持下。

  随着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天气预报现阶段已经占用了总算力的80%了。

  国家也知道不可能一直依靠外力,所以新型算力中心已经开始搭建,一旦天工系统通过验证,将开赴可控核聚变示范堆的施工现场,为其建设提速。

  “天工系统的估算时间出来了,五代核裂变发电站的建造时间为7个月零12天。”一名工程师指着面板中的数据说道。

  “啧啧,即便去掉前期设计和审核所需的时间,我们真正建造一台五代核裂变发电站也需要5年左右,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啊。”

  “土木工程怕是更难就业了。”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作人员吐槽道。

  “放心,自动化建设导致大量工人下岗,国家怎么可能不清楚?早就制定了相关预案,就等天工系统完成验证了。”总负责人说道。

  想了想,总负责人继续说道:“对了,之前我们交上去的无人深空采矿系统被打回了。”

  “为什么?因为体积太大了?”一名设计人员询问道。

  “不是,”总负责人摇了摇头,解释道:“打回的理由是无人深空采矿系统仅考虑了行星采矿,希望我们能考虑小行星带以及气态行星的情况。”

  “这样……”设计人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晚上我再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