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月球主权-《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距离秦氏航天载人登月只剩最后 24 小时,西北戈壁滩的风里都裹着兴奋的气息。

  发射中心外围的公路被全球媒体的直播车堵得水泄不通,卫星转播车的天线像林立的钢铁森林,连大夏航天的国家队专家都连夜赶来。

  算算时间,人类已经有数十年没有进行登陆月球并执行返回的任务了。

  这次往返登月,对于大夏来说更是头一次!

  而此时,繁星科技的总裁办公室内,张少卿却面若苦瓜,丝毫没有集团将要登月的那股兴奋劲。

  “狗日的孙博文,你早不射晚不射,非等着老子召开发布会再射!诚心和老子过不去是吧?”

  眼看汽车发布会在即,原本就被秦墨打击的遍体鳞伤的张少卿,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悲呼。

  因为他这次新车上市发布会召开的时间,刚好赶上了飞船登月的那一天。

  到时候大家都把目光放到登月上面了,谁还会看他的发布会!

  “急什么,我反倒觉得这是个好事儿!”

  张玉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好事儿?”张少卿瞪大眼睛,“到时候大家都守着屏幕看登月,谁来听我们的发布会?到时候车卖不出去,我在老板跟前还能抬得起头?”

  张玉喝了口咖啡,慢悠悠地问:“我问你,9月15日载人登月用的月球车,是谁家造的?”

  “当然是我们装甲部!”

  提到这个,张少卿瞬间挺直腰板,语气里满是骄傲,“由我亲自带队设计的,最大时速可以飙到60公里每小时!到时候在月球飙车不是梦想!”

  “那不就得了!我们这次发布会照常开,只是汽车上市的时间要推迟几天,等载人登月后我们的车再正式上市,到时候挂个月球车限量联名款,价格再向上提一提,还不卖疯了!”

  张玉略带嫌弃的看了眼张少卿。

  这人搞科研可以,就是搞营销差了点!

  还好装甲部的主要业务是针对军方,不然早晚让他弄黄!

  “这能行?”

  张少卿迟疑道。

  “废话,你知道我们的联名款手机吗?比正常手机的价格贵了几倍,现在二手市场都炒到了好几万一部,就那还供不应求!”

  张玉无语的扫了他一眼,“到时候我们再加上‘月球车同款研发团队’的背书,告诉消费者‘你开的车,和探月工程用的是一个团队设计的’,这噱头不比你那个‘手摇车窗’管用?”

  “到时候那群土豪消费者还不是嗷嗷叫着抢!”

  张少卿闻言脸色一红,随即满是佩服道:“张总,还是您脑子好使!到时候我再让人把月球车的车标弄的显眼一点,到时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我们造的!”

  张玉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孺子可教也的表情。

  ……

  秦氏航天发射中心。

  清晨的戈壁滩还裹着层薄雾,高达92米的鲲鹏 - 100A 火箭已矗立在发射塔架上,十余次的重复使用,使得一级推进器已经变得黢黑一片。

  箭体上原本金色的“秦氏航天”四个大字已经微不可见。

  “秦总,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登陆月球的企业,您此刻的感受是什么?”

  一名央视美女记者举着话筒,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激动的望着秦墨,周围的摄像机瞬间围了上来。

  “月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这次登月不过是回家罢了,没什么值得激动的!”

  秦墨逼气十足道。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安静!

  记者们面面相觑,他们听到了什么?

  月球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

  “秦总,您这样说会不会有点不合适?”

  有记者善意提醒道。

  毕竟作为一个世界知名人士,这句话要是被传出去,多少有点不合适。

  “非常合适!”

  秦墨说着,掏出一本现状《山海经》,翻开其中一页,一本正经的念道:“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这一描述直接确立了常羲与月亮的核心关系 ——她是月球之母!”

  “而众所周知,常曦又是我国古代着名人物,由此可证明月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在这里,我强烈抗议,那些不经我们允许就登陆月球的国家,严重的侵害了我国的利益!”

  众人:“……”

  照你这么说,宇宙还是盘古开的,这宇宙岂不是也是我们大夏的?

  陪同记者吹了几句牛逼后,眼看即将到火箭发射的时间,秦墨便返回了地面指挥中心。

  “3、2、1,点火!”

  随着指令落下,火箭底部瞬间喷涌出橘红色的烈焰,高温气流砸在导流槽里,数十吨冷却水被瞬间蒸发,升腾起浓厚的白色蒸汽。

  高达近100米的鲲鹏-100A火箭再次缓缓升空,此次它将执行大夏首次无人登月并完成返回的任务!

  饶是不止一次的看过鲲鹏-100A火箭的发射,秦墨的依旧被震撼不已。

  这是人类科技造物的伟大杰作,代表着人类最先进的航天技术。

  此刻,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声“整流罩分离!”

  两片巨大的整流罩从火箭分离,原本属于2级鲲鹏飞船的位置,被一艘巨大的登月飞船所替代。

  “这是我们的登月飞船——揽月!总质量28吨。”

  “它具备近月轨道驻留、月面着陆、以及深空探测拓展能力。”

  “由返回舱和服务舱两块组成,其中返回舱是航天员核心活动区,最大直径7米,高3米,划分了驾驶操控区、生活休息区、物资存储区三个功能分区。”

  “服务舱则是飞船的能源与动力核心,集成了推进系统、供电系统、生命保障系统,外部搭载可展开式太阳能帆板,同时还有推进剂补加接口,可以由“鹊桥”飞船为其补充燃料。”

  “这意味着,必要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它可以重复执行往返月球和近月轨道的任务。”

  秦氏航天的地面指挥中心内,孙文博对着秦墨介绍道。

  秦墨微微点头,目光始终放在了指挥大厅内那个数百英寸的大屏幕上。

  随着“揽月”飞船脱离“鲲鹏”飞船,它的辅助推进器开始工作,蓝色的尾焰像萤火虫般闪烁,缓缓调整姿态。

  几乎与此同时,在数百公里外的“鹊桥” 号这个庞然大物正缓缓变轨,它的太阳能帆板已完全展开,像两对巨大的银色翅膀,在太空中划出优雅的轨迹,朝着 “揽月” 号的方向靠近。

  指挥中心里的气氛渐渐紧张起来,大屏幕上的两个光点越来越近,数据面板上的距离数值不断跳动:100 公里、50 公里、10 公里……

  孙文博的呼吸明显变重,秦墨也下意识攥紧了拳头。

  太空对接,尤其是两个大质量目标的对接,哪怕差 1 厘米,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碰撞。

  “相对速度稳定在 0.5 米 \/ 秒,姿态角度偏差小于 0.1 度!”

  操作员的声音带着颤音,却异常清晰。

  屏幕上,“鹊桥”号舱体侧面的对接端口也亮起绿灯,“揽月”号的对接机构缓缓伸出,调整着最后的姿态。

  当两个银白色的舱体在漆黑的太空中轻轻 “吻” 在一起时,指挥中心里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