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暑假。
“十年之约”是几家人很早之前就达成的共识。
不过家里都有上学的,除了暑假也很难凑齐长假。
好在京市已经直通了到琼州岛直达的航班,现在去琼州岛比以前要方便了许多。
于是乎,暑假的前一周,几家人就商量好了。
七月初正式出发。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临近出发前,霍廷洲那边临时有重要的工作安排。
没办法,胡嫂子和徐嫂子两家便决定按原计划先出发了。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她们带着孩子先回娘家待一段时间。
几家约好了,半个月后直接岛上见。
霍廷洲这边一时走不开,姜姒和三叔公商量了一下,决定也带着孩子们先回一趟沪市。
这次回沪市,主要也是办正事。
她也是前段时间收到通知才知道,大运动开始后,沪市红委会前前后后在沈修文手里拿了不少东西。
光是地契和房契就有十多张,上面经过两年多的核查。
从今年年初开始,就逐一将这些东西归还给了法定继承人。
姜姒这次回去,就是专门配合处理这件事。
霍廷洲虽然忙得脱不开身,但他紧赶慢赶还是在姜姒生日的当天赶回了沪市。
“一个小生日而已,没必要这么急着赶回来。”
见他一脸的风尘仆仆,姜姒嘴上虽然嘴上嗔怪着,但心里其实是高兴的。
而且潜意识里,她似乎也猜到了,霍廷洲今天很有可能会回来。
要不然,晚上切生日蛋糕的时候,她也不会单独给他留了一块。
“你先洗个澡放松一下,我去给你煮碗面……”
话未说完,霍廷洲就拉住了她的手腕。
姜姒笑了笑,随后习惯性的将自己的左手伸了出去。
这几年过生日,霍廷洲每年都会雷打不动的送她一枚戒指。
款式不一,但心意从未变过。
今年,她想应该也不意外。
只不过她猜对了一半,又不完全对。
因为霍廷洲给她戴上戒指之后,又往她摊开的手心里,塞了一个卷成筒状,用红丝带系好的文件。
姜姒愣了一下,并没有立刻打开。
而是抬眼,定定地望着他。
在军区大院里住了这么多年了,姜姒现在对军职这些也并非没有一点了解。
只是原剧情里,霍廷洲好像是到了五十岁才坐上了这个位置。
可眼下,他还不到四十。
她心里明白,上面绝不会无缘无故地给他如此大幅度的晋升。
每一次耀眼升职的背后,都有她看不到的凶险以及霍廷洲远超常人的努力和牺牲。
而这些,他在自己面前,几乎是只字未提。
想着这些,姜姒的鼻尖不由地一酸。
期待已久的画面并没有出现,反而还把媳妇儿惹红了眼,霍廷洲一时有些无措。
“怎么了,媳妇儿,我升职了你不高兴吗?”
姜姒摇了摇头,把涌上来的泪意逼了回去。
有时候她在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太高,无形中给了他们太多压力。
他们不想让自己失望,这才一个个的都拼了命的这么努力。
“霍廷洲。”
每一次她只要叫他全名,这就说明事情很严重了。
霍廷洲神色一正,“我在。”
“不管你升不升职,当不当这个司令员,我都高兴。”姜姒看着他,语气认真:“人生不止有一个十年,我们还要在一起过好多好多个十年。”
听懂了她未尽的话语,霍廷洲第一时间应允,“好。”
他会平平安安,他们也会白头到老。
在沪市休整了两天,处理完相关手续之后,一家人便打算出发去琼州岛了。
三叔公和忠叔原本是不想去的,主要先前那回坐飞机去琼州岛,一路上颠簸的厉害,给他们留下的阴影太深了。
最后还是姜姒说,霍廷洲已经把票买好了。
而且这次他们不坐飞机,要坐火车去,两人这才点头应了下来。
出发的那天几人起了个大早。
如同十年前去琼州岛那次一样,姜姒和霍廷洲刚一下楼,就看到了三叔公和忠叔蹲在客厅忙着整理行李的画面。
可能是上了年纪的原因,三叔公最近变得很喜欢“唠叨”,常常会说起以前的事。
但“唠叨”只是他个人以为。
景行和景言非常愿意听,霍廷洲也是。
当兵的那十年,他错过了太多陪伴她的机会。
如今能从三叔公嘴里听到这些,也算是填满了他心里的一处空白。
就连姜姒自己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只是听着听着,姜姒忽然察觉到了不对。
“三叔公,我和沈清清打过架?”
这下轮到三叔公惊讶了,他停下手里的动作,“你不记得了?”
时隔这么多年,三叔公提到此事还是有些意难平。
“沈修文那个王八犊子不做人事,他竟然将你母亲的首饰送给了林月茹母女,你知道后和他大吵了一架。”
姜母就是姜姒不能触碰的逆麟,属于谁点谁炸。
偏偏林月茹还拿这事故意刺激她。
结果可想而知。
“当时你和林月茹打得难舍难分,沈清清那丫头就拿花瓶砸了你的后脑勺。”
三叔公记得很清楚,“当时你流了很多血,送到医院里还缝了好几针。”
听着这些,霍廷洲脸色沉了沉。
他下意识的拨开了姜姒后脑勺的那一片头发。
事情已经过去十五六年了,当年的那道疤痕在发丝的遮掩下,几乎淡到看不清了。
可奇怪的是,姜姒的脑海里对这件事一点印象都没有。
不应该啊?她记忆力虽然比不上昭昭。
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她没道理一点都想不起来。
更何况还是和沈清清动手打架这事。
可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大脑里真的完全一片空白。
她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有住院过这么一回事。
察觉到她情绪不对,霍廷洲搂了搂她的肩,“别想太多,可能当时受伤了,大脑一时断片了也有可能。”
“十年之约”是几家人很早之前就达成的共识。
不过家里都有上学的,除了暑假也很难凑齐长假。
好在京市已经直通了到琼州岛直达的航班,现在去琼州岛比以前要方便了许多。
于是乎,暑假的前一周,几家人就商量好了。
七月初正式出发。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临近出发前,霍廷洲那边临时有重要的工作安排。
没办法,胡嫂子和徐嫂子两家便决定按原计划先出发了。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她们带着孩子先回娘家待一段时间。
几家约好了,半个月后直接岛上见。
霍廷洲这边一时走不开,姜姒和三叔公商量了一下,决定也带着孩子们先回一趟沪市。
这次回沪市,主要也是办正事。
她也是前段时间收到通知才知道,大运动开始后,沪市红委会前前后后在沈修文手里拿了不少东西。
光是地契和房契就有十多张,上面经过两年多的核查。
从今年年初开始,就逐一将这些东西归还给了法定继承人。
姜姒这次回去,就是专门配合处理这件事。
霍廷洲虽然忙得脱不开身,但他紧赶慢赶还是在姜姒生日的当天赶回了沪市。
“一个小生日而已,没必要这么急着赶回来。”
见他一脸的风尘仆仆,姜姒嘴上虽然嘴上嗔怪着,但心里其实是高兴的。
而且潜意识里,她似乎也猜到了,霍廷洲今天很有可能会回来。
要不然,晚上切生日蛋糕的时候,她也不会单独给他留了一块。
“你先洗个澡放松一下,我去给你煮碗面……”
话未说完,霍廷洲就拉住了她的手腕。
姜姒笑了笑,随后习惯性的将自己的左手伸了出去。
这几年过生日,霍廷洲每年都会雷打不动的送她一枚戒指。
款式不一,但心意从未变过。
今年,她想应该也不意外。
只不过她猜对了一半,又不完全对。
因为霍廷洲给她戴上戒指之后,又往她摊开的手心里,塞了一个卷成筒状,用红丝带系好的文件。
姜姒愣了一下,并没有立刻打开。
而是抬眼,定定地望着他。
在军区大院里住了这么多年了,姜姒现在对军职这些也并非没有一点了解。
只是原剧情里,霍廷洲好像是到了五十岁才坐上了这个位置。
可眼下,他还不到四十。
她心里明白,上面绝不会无缘无故地给他如此大幅度的晋升。
每一次耀眼升职的背后,都有她看不到的凶险以及霍廷洲远超常人的努力和牺牲。
而这些,他在自己面前,几乎是只字未提。
想着这些,姜姒的鼻尖不由地一酸。
期待已久的画面并没有出现,反而还把媳妇儿惹红了眼,霍廷洲一时有些无措。
“怎么了,媳妇儿,我升职了你不高兴吗?”
姜姒摇了摇头,把涌上来的泪意逼了回去。
有时候她在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太高,无形中给了他们太多压力。
他们不想让自己失望,这才一个个的都拼了命的这么努力。
“霍廷洲。”
每一次她只要叫他全名,这就说明事情很严重了。
霍廷洲神色一正,“我在。”
“不管你升不升职,当不当这个司令员,我都高兴。”姜姒看着他,语气认真:“人生不止有一个十年,我们还要在一起过好多好多个十年。”
听懂了她未尽的话语,霍廷洲第一时间应允,“好。”
他会平平安安,他们也会白头到老。
在沪市休整了两天,处理完相关手续之后,一家人便打算出发去琼州岛了。
三叔公和忠叔原本是不想去的,主要先前那回坐飞机去琼州岛,一路上颠簸的厉害,给他们留下的阴影太深了。
最后还是姜姒说,霍廷洲已经把票买好了。
而且这次他们不坐飞机,要坐火车去,两人这才点头应了下来。
出发的那天几人起了个大早。
如同十年前去琼州岛那次一样,姜姒和霍廷洲刚一下楼,就看到了三叔公和忠叔蹲在客厅忙着整理行李的画面。
可能是上了年纪的原因,三叔公最近变得很喜欢“唠叨”,常常会说起以前的事。
但“唠叨”只是他个人以为。
景行和景言非常愿意听,霍廷洲也是。
当兵的那十年,他错过了太多陪伴她的机会。
如今能从三叔公嘴里听到这些,也算是填满了他心里的一处空白。
就连姜姒自己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只是听着听着,姜姒忽然察觉到了不对。
“三叔公,我和沈清清打过架?”
这下轮到三叔公惊讶了,他停下手里的动作,“你不记得了?”
时隔这么多年,三叔公提到此事还是有些意难平。
“沈修文那个王八犊子不做人事,他竟然将你母亲的首饰送给了林月茹母女,你知道后和他大吵了一架。”
姜母就是姜姒不能触碰的逆麟,属于谁点谁炸。
偏偏林月茹还拿这事故意刺激她。
结果可想而知。
“当时你和林月茹打得难舍难分,沈清清那丫头就拿花瓶砸了你的后脑勺。”
三叔公记得很清楚,“当时你流了很多血,送到医院里还缝了好几针。”
听着这些,霍廷洲脸色沉了沉。
他下意识的拨开了姜姒后脑勺的那一片头发。
事情已经过去十五六年了,当年的那道疤痕在发丝的遮掩下,几乎淡到看不清了。
可奇怪的是,姜姒的脑海里对这件事一点印象都没有。
不应该啊?她记忆力虽然比不上昭昭。
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她没道理一点都想不起来。
更何况还是和沈清清动手打架这事。
可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大脑里真的完全一片空白。
她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有住院过这么一回事。
察觉到她情绪不对,霍廷洲搂了搂她的肩,“别想太多,可能当时受伤了,大脑一时断片了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