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确定投资,意向签署-《娱乐:带着一菲走上巅峰》

  提到京冬,刘强冬瞬间来了兴趣,他往前倾了倾身体,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现在京冬实体店的辐射范围有限,最多覆盖京都周边。但电商能把生意做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我想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买到正品电子产品。”

  李扬看着他眼里的光,那不是野心,是带着点执拗的认真。他端起茶杯,“这个想法很好。但电商需要重资产投入,物流、仓储、服务器都要花钱,你有心理准备吗?我听说你现在的店,利润只够扩两家物流分公司,做电商等于把赚的钱全投进去,甚至需要负债。”

  “我知道。” 刘强冬拿出纸笔,画了张华夏地图,“所以才需要投资。我计划先做线上商城,后期再建自己的物流系统 。很多人都说我疯了,说物流太烧钱,但我觉得物流是电商的根基,必须自己做。”

  他抬眼看向李扬,眼神亮得发光,“就像盖房子,物流是地基,地基不稳,楼盖得再高也会塌。”

  李扬心里暗自点头,不愧是刘强冬看的够长远,“起源资本可以投资京冬,但我有个要求 ,物流必须坚持自营,不能外包,物流用地也以自购为主,哪怕前期亏得厉害,起源的资金也足够支持。”

  刘强冬像是找到知音一样乐了,“你也觉得物流要自营?我还以为要跟你解释半天呢。其实我算过账,外包物流看似省钱,但丢件、损件的赔偿,加上客户流失,长期算下来比自营还贵。更重要的是,客户拿到包裹时的心情,是平台的信誉 , 总不能让别人替我们管理信誉吧!”

  “电商的核心是‘商’,不是‘电’。” 李扬放下茶杯,杯底在桌上磕出轻响,“消费者买的是商品,更是体验。物流慢、售后差,再好的平台也留不住人。你做自营物流,虽然前期烧钱,但后期会成为最大的优势。比如你可以做到‘上午下单下午到’,别人做不到,这就是壁垒。”

  刘强冬激动得直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没有你说的这么完善。现在的快递要么慢,要么乱扔包裹,包裹的丢失率也高。我要做的物流,必须能送货上门,还要保证商品完好。不能让客户觉得‘买了贵东西,却被粗鲁对待’。” 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挠了挠头说,“但自营物流需要建仓库,铺网点,前期至少要五千万 ,起源资本愿意投这么多吗?我知道这其中的风险不小。”

  “我们可以分阶段投入。” 李扬拿出一份投资意向书,推到他面前,“第一期先投 2000 万,占 40% 股份。这 2000 万,你可以一半用来建京都仓,一半用来做线上平台。我给你足够的自主权 , 什么时候招人,什么时候扩仓,你自己定。” 他看着刘强冬眼里的惊讶,补充道,“等物流模式跑通了,我们再按照当时的估值追加投资,但是你得保证起源有优先投资权。”

  刘强冬看着意向书,手指在 “不干涉运营” 那条上停了很久。他再抬头时,眼神中带着点不确定:“起源真的愿意不干涉京冬的运营?”

  “我相信你的判断。” 李扬看着他,语气很稳,“起源只会派遣财务人员进驻京冬,做企业就像拍电影 —— 导演需要绝对的创作自由,创始人也需要绝对的运营自主权。起源资本只做财务投资,不会插手你的决策。” 他顿了顿,“但有一点,京冬不能卖假货,这是底线。要是发现一件假货,我会立刻撤资,没得商量。”

  “这个绝对没问题!” 刘强冬的声音突然提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声音却更坚定,“我在中关村开店时就立下规矩,假一罚十。有次店员不小心收了台翻新机,我不仅给客户赔了三倍钱,还把那台机器,当着全店人的面砸的。做电商也一样,发现假货立刻下架,还要赔偿消费者。”

  两人聊了两个多小时,从物流布局聊到供应链管理,从线上营销聊到线下实体。当李扬提到 “以后可以做个年度促销,比如 6 月 18 日店庆,'全年最低价'。''

  刘强冬猛地拍了下大腿道:“这个主意好!我就是 6 月 18 日开的第一家店,这日子有意义!” 他眼里的光越来越亮,像是想要立刻就行动起来,“你怎么对电商这么了解?这些想法比我们团队这段时间讨论出来的结论,还要有前瞻性。”

  “拍电影需要研究市场,电商也一样。” 李扬笑着打了个比方,“观众喜欢什么,我们就拍什么;消费者需要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要把‘好东西’送到顾客面前。”

  离开茶楼时,刘强冬紧紧握着李扬的手,“李导,不,李总,谢谢您愿意相信我。我一定把京冬做好,不辜负您的投资。以后每个月,我会把公司的发展进度发一份到你的邮箱。”

  “我很荣幸能够陪着京冬一起茁壮成长。” 李扬拍了拍刘强冬的肩膀,看着他转身走进中关村的人群里,心中感慨道,“又是一个优秀的牛马打工人。”

  回到公司时,冯玉雪已经在办公室等他了。见李扬走进来,递给了他一杯热茶:“刚泡的姜茶,外面冷驱驱寒。”

  “刘强冬那边谈得怎么样?” 她接过李扬的大衣,把大衣挂在了衣架上。

  “定了,2000 万占总股份的40% 股份。” 李扬在投资意向书上签字,笔尖划过纸页时,也带着轻快的节奏,“让法务明天对接,尽快签署正式合同。还有到了后期,你多让人关注他们的物流进展 ,这是京冬的根,也是我们投资的底气。”

  “好的。” 冯玉雪收起文件,突然笑了笑,“对了,员工们知道年终奖后,都在加班整理今年的投资报告,说要给明年开个好头。”

  “这就对了。” 李扬靠在椅背上,窗外的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打工人出来就是来挣钱的,钱要给到位,心才能聚起来。起源资本要走得远,靠的不只是资本,更是人 。”

  冯玉雪离开后,李扬看着桌上的京冬投资意向书,突然觉得很欣慰。

  李扬想起他刚重生时的茫然,想起第一次拍电影时的忐忑,再看现在 —— 身边有一群 “做事的人”,手里有能落地的项目,这大概就是重生最好的样子。

  不是抓住多少机遇,而是有机会和这些 “认真活着” 的人一起,把日子过成值得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