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杀青宴设在了海边的一栋别墅里,这是李扬特意吩咐张明准备的。
长长的餐桌上,波士顿龙虾的红、帝王蟹的橙、牛油果沙拉的绿,各种美食在水晶灯的映照下,形成了一幅看着都让人食指大动的油画。
而最惹眼的,莫过于餐桌尽头的那辆黄铜色小推车,上面盖着块鲜红的绸缎,底下堆叠的轮廓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安妮第 N 次探头张望,终于忍不住好奇的问道:“这下面到底是什么?” 她今天穿了条海蓝色的连衣裙,领口别着枚贝壳胸针,是玛丽下午刚送她的礼物。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李扬笑着给安妮拿了杯香槟,“这是我给剧组准备的杀青惊喜。”
特洛伊用手语比划着:“是像圣诞节的礼物吗?”
酒过三巡,李扬拿起餐刀轻敲杯沿。清脆的响声里,喧闹渐渐平息。
这时,李扬走到小推车旁。“各位!” 他的声音清亮而温暖,“在拍摄电影的这68 天里,我们一起在渔船甲板上淋过暴雨,在交响音乐厅里守过黎明。这部电影能顺利拍完,离不开在场每个人的付出。”
绸缎被猛地掀开的瞬间,全场倒吸一口气。层层叠叠的红包堆成了小山,红包上面印着金色的 “福” 字,“这是我们华夏的习俗,叫红包,里面是预算剩下的一部分,算是给大家的奖励。”
工作人员们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李导万岁!”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纷纷跟着起哄,声音差点掀翻屋顶。
等大家安静了些,李扬又解释说道,“在我们华夏,红色代表红火,金色代表兴旺,希望大家拿着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顺顺当当,拍的戏部部爆火。”
随后李扬给每个人分发红包,拿到红包的人都兴奋地打开看。工作人员的红包里是现金,主创人员的红包里则是支票。
特洛伊用手语比划着:“这太神奇了,红色的纸里竟然藏着这么大的惊喜。”
“这叫福气。” 刘一菲解释道,“红色在华夏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安妮拿着支票,惊讶地捂住了嘴:“这太多了,李导,我们已经拿到片酬了。”
“这是‘额外奖励’。” 李扬看着安妮几人说道,“你为了演好露比这个角色,每天都会练两个小时手语,特洛伊每天抽出两小时来教大家手语,茜茜也是为了演好格蒂,对着镜子练结巴练到哭…… 这些,不该只算在‘片酬’里。”
特洛伊的眼眶突然红了,他拉过李扬的手,指尖在他掌心重重写下 “谢谢”,并用手语说道:“这是我拍了这么多年戏,第一次收到‘尊重红包’。”
安妮对着李扬,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谢、谢、李、导。” 虽然只有四个字,却饱含着浓浓的情谊。
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更多的感动。
大家拿着红包,互相炫耀着,脸上的笑容比窗外的月光还要明亮。
这时安妮举着酒杯站起来,大声说:“我提议,为李导干杯!为《健听女孩》干杯!为这该死的、让人舍不得结束的 68 天干杯!”
“干杯!” 大家纷纷举起杯子,果汁和酒精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李扬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刚开拍时大家的磨合,想起拍摄中的困难,想起大家一起熬夜磨镜头,一起在海边看日出的日子,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大家继续吃喝玩闹,有人提议唱歌,安妮自告奋勇地走上台,唱起了《You'll Never walk Alone》。她的声音清亮动听,大家纷纷跟着合唱,手语也在空中飞舞,像一群美丽的蝴蝶。
刘一菲拉着李扬,加入了合唱的队伍。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柔和。
李扬看着身边的刘一菲,她的眼睛亮得像星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扬扬哥,你在看什么呢?” 刘一菲的声音拉回了他的思绪。
“没什么。” 李扬笑了笑,“在想明天就能回洛杉矶了。”
“是啊,” 刘一菲点点头,“等我回去了,我要和妈妈去购物,吃大餐。”
夜深了,聚会渐渐散去。大家互相道别,约定着以后要常联系。李扬站在门口,看着大家离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不舍。
这段日子,他们像家人一样相处,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这份情谊,将永远刻在他的心里。
第二天,李扬睡到天光大亮才醒来。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扬在床上,坐起来伸了个懒腰,感觉浑身都轻松了许多。
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大海的美景映入李扬的眼帘,湛蓝的海水波光粼粼,远处的渔船像小小的白点,在海面上漂浮着。
中午吃完饭,大家都收拾好行李,来到酒店门口集合。车队已经在酒店门口等待着众人。
张明拿着名单最后清点:“设备车已经提前出发了,28 箱器材,每箱都安装了 GpS,我们现在出发去机场。”
车队缓缓驶离海边酒店,朝着机场的方向前进。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宁静的小镇到繁华的都市,李扬的心里感慨万千。这段在波士顿的日子,将成为他珍贵的回忆。
到了机场,大家拿着行李,登上了包机。飞机起飞后,李扬靠在窗边,看着越来越小的波士顿,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波士顿。”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健听女孩》的故事将在银幕上继续,而他的人生,也将翻开新的一页。
当地时间五月二十二日晚七点三十分,洛杉矶国际机场停机坪,李扬的包机引擎渐渐平息,机舱内的灯光亮起,李扬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转头看向窗外,跑道两侧的灯柱像串起的珍珠,一直蜿蜒到夜色深处。
刘一菲揉着眼睛从舷梯上下来,粉色卫衣的帽子滑到脑后,露出额前被压出的呆毛:“终于到了……我的脖子都快僵了。”
刘小丽拎着包跟在身后,“慢点走,台阶滑。” 她念叨着,目光却看向了远处的车队。
五辆黑色的林肯 Navigator 并排停着,车灯在夜色里连成道暖流。张明正指挥着司机搬行李,看见李扬立刻迎上来:“李导,接送员工的车已经分好了,设备车直接去仓库,有专人清点;你和阿姨还有刘小姐坐第一辆回别墅,我跟在后面。”
听完张明的安排后,李扬说了声,“回家。”
车窗外,洛杉矶的灯火次第亮起,李扬望着那些流动的光斑。而此刻,回家的路正好,风也温柔。
长长的餐桌上,波士顿龙虾的红、帝王蟹的橙、牛油果沙拉的绿,各种美食在水晶灯的映照下,形成了一幅看着都让人食指大动的油画。
而最惹眼的,莫过于餐桌尽头的那辆黄铜色小推车,上面盖着块鲜红的绸缎,底下堆叠的轮廓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安妮第 N 次探头张望,终于忍不住好奇的问道:“这下面到底是什么?” 她今天穿了条海蓝色的连衣裙,领口别着枚贝壳胸针,是玛丽下午刚送她的礼物。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李扬笑着给安妮拿了杯香槟,“这是我给剧组准备的杀青惊喜。”
特洛伊用手语比划着:“是像圣诞节的礼物吗?”
酒过三巡,李扬拿起餐刀轻敲杯沿。清脆的响声里,喧闹渐渐平息。
这时,李扬走到小推车旁。“各位!” 他的声音清亮而温暖,“在拍摄电影的这68 天里,我们一起在渔船甲板上淋过暴雨,在交响音乐厅里守过黎明。这部电影能顺利拍完,离不开在场每个人的付出。”
绸缎被猛地掀开的瞬间,全场倒吸一口气。层层叠叠的红包堆成了小山,红包上面印着金色的 “福” 字,“这是我们华夏的习俗,叫红包,里面是预算剩下的一部分,算是给大家的奖励。”
工作人员们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李导万岁!”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家纷纷跟着起哄,声音差点掀翻屋顶。
等大家安静了些,李扬又解释说道,“在我们华夏,红色代表红火,金色代表兴旺,希望大家拿着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顺顺当当,拍的戏部部爆火。”
随后李扬给每个人分发红包,拿到红包的人都兴奋地打开看。工作人员的红包里是现金,主创人员的红包里则是支票。
特洛伊用手语比划着:“这太神奇了,红色的纸里竟然藏着这么大的惊喜。”
“这叫福气。” 刘一菲解释道,“红色在华夏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安妮拿着支票,惊讶地捂住了嘴:“这太多了,李导,我们已经拿到片酬了。”
“这是‘额外奖励’。” 李扬看着安妮几人说道,“你为了演好露比这个角色,每天都会练两个小时手语,特洛伊每天抽出两小时来教大家手语,茜茜也是为了演好格蒂,对着镜子练结巴练到哭…… 这些,不该只算在‘片酬’里。”
特洛伊的眼眶突然红了,他拉过李扬的手,指尖在他掌心重重写下 “谢谢”,并用手语说道:“这是我拍了这么多年戏,第一次收到‘尊重红包’。”
安妮对着李扬,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谢、谢、李、导。” 虽然只有四个字,却饱含着浓浓的情谊。
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更多的感动。
大家拿着红包,互相炫耀着,脸上的笑容比窗外的月光还要明亮。
这时安妮举着酒杯站起来,大声说:“我提议,为李导干杯!为《健听女孩》干杯!为这该死的、让人舍不得结束的 68 天干杯!”
“干杯!” 大家纷纷举起杯子,果汁和酒精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李扬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刚开拍时大家的磨合,想起拍摄中的困难,想起大家一起熬夜磨镜头,一起在海边看日出的日子,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大家继续吃喝玩闹,有人提议唱歌,安妮自告奋勇地走上台,唱起了《You'll Never walk Alone》。她的声音清亮动听,大家纷纷跟着合唱,手语也在空中飞舞,像一群美丽的蝴蝶。
刘一菲拉着李扬,加入了合唱的队伍。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柔和。
李扬看着身边的刘一菲,她的眼睛亮得像星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扬扬哥,你在看什么呢?” 刘一菲的声音拉回了他的思绪。
“没什么。” 李扬笑了笑,“在想明天就能回洛杉矶了。”
“是啊,” 刘一菲点点头,“等我回去了,我要和妈妈去购物,吃大餐。”
夜深了,聚会渐渐散去。大家互相道别,约定着以后要常联系。李扬站在门口,看着大家离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不舍。
这段日子,他们像家人一样相处,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这份情谊,将永远刻在他的心里。
第二天,李扬睡到天光大亮才醒来。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扬在床上,坐起来伸了个懒腰,感觉浑身都轻松了许多。
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大海的美景映入李扬的眼帘,湛蓝的海水波光粼粼,远处的渔船像小小的白点,在海面上漂浮着。
中午吃完饭,大家都收拾好行李,来到酒店门口集合。车队已经在酒店门口等待着众人。
张明拿着名单最后清点:“设备车已经提前出发了,28 箱器材,每箱都安装了 GpS,我们现在出发去机场。”
车队缓缓驶离海边酒店,朝着机场的方向前进。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从宁静的小镇到繁华的都市,李扬的心里感慨万千。这段在波士顿的日子,将成为他珍贵的回忆。
到了机场,大家拿着行李,登上了包机。飞机起飞后,李扬靠在窗边,看着越来越小的波士顿,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波士顿。”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健听女孩》的故事将在银幕上继续,而他的人生,也将翻开新的一页。
当地时间五月二十二日晚七点三十分,洛杉矶国际机场停机坪,李扬的包机引擎渐渐平息,机舱内的灯光亮起,李扬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转头看向窗外,跑道两侧的灯柱像串起的珍珠,一直蜿蜒到夜色深处。
刘一菲揉着眼睛从舷梯上下来,粉色卫衣的帽子滑到脑后,露出额前被压出的呆毛:“终于到了……我的脖子都快僵了。”
刘小丽拎着包跟在身后,“慢点走,台阶滑。” 她念叨着,目光却看向了远处的车队。
五辆黑色的林肯 Navigator 并排停着,车灯在夜色里连成道暖流。张明正指挥着司机搬行李,看见李扬立刻迎上来:“李导,接送员工的车已经分好了,设备车直接去仓库,有专人清点;你和阿姨还有刘小姐坐第一辆回别墅,我跟在后面。”
听完张明的安排后,李扬说了声,“回家。”
车窗外,洛杉矶的灯火次第亮起,李扬望着那些流动的光斑。而此刻,回家的路正好,风也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