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胜券在握-《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

  她重生一世,仗着对过往命运的窥知,方能步步为营。

  而钮祜禄讷亲,却是这一世全然崭新的变数。

  这份未知,让她这执棋之人,第一次感到了失控的恐慌。

  “那又如何?”

  讷亲却一步绕到她身前,微微俯身,望进她眼底。

  他的眼眸在夜色里灼亮如星,没有丝毫犹疑,“能与你并肩走过这一段,此生便不算虚度。更何况,乾坤未定,谁敢断言将来?”

  看着他眼中那几乎能烫伤人的炽热情意,安陵容心头猛地一撞,随即沉了下去——

  完了。

  完了完了。

  她竟从未察觉,自己已如此舍不得身边这个男人。

  起初,她对他,不过是利益交换,各取所需。

  是这深宫冰冷围墙内,一点危险的慰藉与消遣。

  她甚至曾漫不经心地想过,若有机会,换几个更年轻俊朗的侍卫尝尝鲜,也未尝不可。

  可就在方才,听到那“早亡”的预言时,她的恐慌,明明白白地昭示着,这个男人的份量,不知何时,在她心中,已重到她根本无法承受失去之痛。

  ……她竟真的,栽在他手里了?

  这个认知让安陵容一阵气闷难当。

  气自己的不争气!

  气自己竟也会生出这般要命的、无用的软肋!

  她猛地抽回手,带着一股无处发泄的无名火,转身就朝着杏花春馆的方向疾步走去。

  脚步又急又重,像是要凭借这登登的脚步声,将身后那恼人的家伙和更恼人的心绪,统统甩脱。

  讷亲看着她近乎落荒而逃的背影,先是一怔,随即低低笑起来。

  他不再犹豫,迈开长腿,步履从容地跟了上去。

  安陵容登登登走入寝殿,他想也不想,也堂而皇之地跟了进去。

  目光一扫,看到正准备上前伺候的贴身侍卫寒玉,讷亲大手一伸,利落地将她拎出了门外。

  “砰——”

  殿门被干脆地合上。

  被无情丢在外面的寒玉,在沁凉的夜风中凌乱了片刻。

  最终只能认命地朝着自己的值房走去。

  得,您厉害。

  .

  圆明园已到夏日。

  勤政殿后殿,灯火通明,药气氤氲不散,几乎成了这帝国权力中心挥之不去的背景气味。

  安陵容端着一碗刚煎好的汤药,走到龙榻边。

  雍正歪在厚厚的明黄锦被里,脸色是一种毫无生气的灰败,唯有那双偶尔睁开的眼睛,浑浊深处还跳跃着一点不肯熄灭的幽光。

  “皇上,该用药了。”她的声音放得极柔,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雍正没有回应,目光空洞地望着帐顶。

  安陵容习惯了这样的沉默,用汤匙一点点将温热的药汁喂到他口中。

  他的吞咽有些困难,偶尔会顺着嘴角流下一些,安陵容便极耐心地用绢帕拭去。

  殿内静得可怕,只有更漏滴答,以及皇帝粗重不匀的呼吸声。

  安陵容的心思,却早已不在这碗药上。

  立储之风愈刮愈烈,前朝那些奏折,如同雪片般飞来,字里行间都在催促着“早定国本”。

  她代阅之时,看得分明。

  那些支持四阿哥弘历的声音,虽不似支持六阿哥弘昭那般形成气候,却因弘历是唯一成年皇子,且素有“勤勉好学”之名,而显得不容小觑。

  她不能允许任何变数。

  那个玄诚道人的“天命”预言,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

  弘历,必须出局。

  一个不伤性命,却足以彻底断绝其继位可能的计策,在她心中已然成型。

  “德行之亏”。

  此计核心,在于触动雍正心中最看重,也最敏感的“仁孝”二字。

  她选择的时间,是即将到来的先帝爷的祭日。

  虽非大祭,但宫中仍需斋戒,皇帝也需静默缅怀。

  届时,雍正虽不能亲赴祭坛,却必会在勤政殿内焚香祷祝。

  祭坛地点,就定在圆明园福海附近,一处雍正从寝殿窗户望出去,视线可及的水榭旁。

  她已物色好一个“角色”。

  一个曾受过康熙朝某位已故老恩典、如今家道中落的破落旗人。

  此人会手持一件“先帝御赐”的旧物,在弘历例行请安后返回自己住处的必经之路上,“偶然”与弘历相遇。

  届时,这人会上演一出“忠仆之后,生计潦倒,恳求阿哥垂怜”的悲苦戏码。

  安陵容算准了弘历的性子。

  他心思深沉,谨慎多疑,对于这种“来路不明”的攀附,第一反应必然是避而远之,甚至可能因怕惹麻烦而厉声斥责。

  只要他流露出丝毫的不耐与冷漠,埋伏在暗处的人便会立刻将事情闹大。

  或是让那旗人“激动”之下失足落水,或是“昏厥”在地。

  总之,务必要将“四阿哥弘历苛待忠良之后”的景象,通过“恰好”路过的其他太监宫女之口,或是“恰好”在窗边忧思先帝的雍正之眼,清晰地传递出去。

  这顶“德行之亏”的帽子扣下去,纵使他弘历有通天的才华,在极其看重身后名声和“仁孝”治天下的雍正这里,也绝无可能再被考虑为储君。

  这日湖畔,夜风带着水汽,吹拂着两人的裙摆。

  安陵容压低声音,将自己筹划的计策,择其要害,轻声告知了甄嬛。

  甄嬛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

  待安陵容说完,她沉默了片刻,轻轻叹了一口气。

  “陵容,”她的声音很轻,融在风里,“此计甚好,足以绝了后患,我也觉得甚是妥当。”

  她话锋微微一转,如同最细腻的绣花针,精准地刺入安陵容心防最柔软处:

  “只是……你莫忘了,此处是圆明园。”

  安陵容心头猛地一窒。

  圆明园。

  这三个字,承载了太多。

  是弘历出生,被父亲遗忘,像一株无人问津的野草般独自挣扎长大的地方。

  也是他那身份卑微、死得惨烈的生母李金桂,香消玉殒之所。

  二人初次见到那个瘦小、谨慎,眼神里带着渴望与怯懦的孩子,也是在这座园子里。

  这句提醒,无关计策成败,关乎的是人心深处,那一点点未曾泯灭的怜悯。

  与一丝冥冥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母子”情分。

  安陵容伸出手,轻轻握住甄嬛微凉的指尖,声音恳切:

  “姐姐放心。”

  她一字一句,说得清晰而真诚:“我知道轻重,不会伤了他和福晋,更不会让他太过难堪。”

  甄嬛反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她们是同盟,共享着最致命的秘密,自然不会有任何嫌隙。

  .

  然而,命运的惊雷,往往就劈在人们自以为算无遗策、胜券在握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