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春幡暗引-《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

  安陵容陪着皇后去阿哥所探望了弘时。

  皇后端坐主位,面上是一贯的端庄温和。

  她细细问了弘时的功课进度,又关切询问起日常的衣食起居,语声里透着慈爱。

  雍正子嗣单薄,膝下成年的阿哥,眼下也只有弘时一个。

  弘时背书时显然有些吃力,略显滞涩,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微的汗珠。

  但他秉性谦逊知礼,对着皇后和安陵容,礼数一丝不苟。

  步出阿哥所,春日微凉的风拂过廊下。

  皇后目视前方,语气平淡却带着深思:“弘时年纪不小了,按说早该历练历练,只是皇上那边……似乎总未有此意。”

  安陵容落后半步,垂目恭谨地接道:“娘娘说的是。三阿哥天资仁厚,又是皇上唯一长成的皇子,皇上心中自然看重,栽培之意想来不会耽搁太久。”

  皇后闻言,正色道:“弘时这孩子,命数自然是好的,比那个圆明园里养着的,不知强了多少去。只是……”

  她话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终究还缺个在御前好好露脸的机会,让皇上和朝臣们都瞧瞧他的好处。”

  安陵容心领神会,略作思忖,轻声道:“娘娘,眼瞅着开春了。今年春旱的迹象已显,依照祖宗规制,皇上为祈甘霖,应是要亲往甘露寺祈福的。”

  她微微抬眼,留意着皇后的神色。

  皇后脚步略顿,眼波微动,她看向安陵容:“嗯,这倒是个极稳妥的机会。”

  安陵容轻轻颔首,已心领神会。

  .

  几日后。

  养心殿,雍正搁下朱笔,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倦怠。

  案头堆积的奏书如同山峦,西北的军报、江南的漕运、直隶的春旱……

  桩桩件件都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安陵容早已褪去了纤长的护甲,此刻,她一双柔荑轻轻按上皇帝的额角,不疾不徐地揉按着太阳穴。

  那恰到好处的抚慰,竟真的将那紧绷的神经揉散了几分,令雍正紧锁的眉峰,微微松快了些。

  苏培盛进殿,觑着主子的脸色,呈上一份礼部关于踏青祈福的章程。

  “皇上,礼部那边递了话,三日后吉时,祭神农、祈五谷的仪程都备妥了,只等您示下。”

  雍正揉了揉紧锁的眉心:“这踏青祈福,关乎农桑根本,怠慢不得。只是……”

  他似乎很是疲惫,对这事有所犹豫。

  “皇上忧心国事,宵衣旰食,龙体为重。”

  安陵容手下不停,依旧帮雍正按着,继续道,“这踏青祈福,重在心意,臣妾倒觉得,不如请皇子代天子以行,亦是彰显皇家对农桑的重视。”

  皇帝眉头并未舒展:“眼下能指派的阿哥仅弘时一个,弘时性子倒是敦厚,只是终究年幼,这般祭祀仪典,怕他压不住阵脚,失了皇家威仪。”

  安陵容唇边漾开一抹温顺笑意:“皇上圣虑周全。三阿哥天潢贵胄,虽则年少,然纯孝仁厚之心,天地可鉴。此等为天下农桑祈福之盛事,正可让阿哥亲身感受稼穑之艰,体察民情之实,亦是难得的历练。有礼部诸位大人尽心辅佐,章程仪轨一丝不苟,想来必不会失了体统。”

  “再者,”安陵容补充道,“皇上常说,阿哥公主需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三阿哥此去,也是最好的躬行。

  “确实如此。”雍正沉吟片刻,指尖在紫檀案几上轻轻敲击了两下,发出沉闷的回响,“弘时也到了开府的年纪,是该历练了。不过……”

  他话锋一转,“兹事体大,单凭礼部那帮老学究和弘时一个少年人,朕终究有些不放心。”

  他看了眼苏培盛,道:“着果郡王随行协助。他行事稳重,通晓礼仪,有他从旁提点照应,朕方能安心。”

  苏培盛应了是,忙去安排了。

  .

  吉日已定,弘时踏青祈福的仪仗整装待发,只待吉时。

  宫门前的空地上,车马肃立,旌旗微扬,空气中弥漫着庄重与期盼交织的气息。

  安陵容随侍在皇后身侧,一同为三阿哥送行。

  齐妃早已按捺不住,红着眼眶奔至弘时的马前,攥着他的手絮絮叨叨,从添衣加餐到路上小心,字字句句皆是生母的拳拳之心,泪光在眼底打转,几乎要滚落下来。

  弘时略显窘迫,却又不敢挣脱,只能低声应着。

  皇后与安陵容立在稍远处的高阶之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皇后神色端凝,目光落在弘时身上,那眼神复杂难辨。

  她微微侧首,对着落后半步的安陵容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可辨。

  “柔贵人,”皇后语气里含着一丝难得的温和,“你是个懂事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该说,更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得稳妥周全。”

  安陵容立刻深深垂首:“能为娘娘分忧效力,是嫔妾之盼。”

  皇后似乎对她的反应颇为满意,视线重新投向已有些不耐、频频望向这边的弘时。

  齐妃终于被嬷嬷劝着退开两步,犹自抹泪。

  皇后这才转回正题,语气恢复了平日的雍容平淡:

  “本宫这里新得了些上用的明前龙井,是今春的头茬儿。” 她目光扫过安陵容,仿佛只是随意提起一件雅事。

  “剪秋,” 她唤道,侍立一旁的剪秋立刻躬身应诺,“回头给柔贵人送一份去。”

  她顿了顿,意有所指地补充道:“这样好的茶,需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真正懂得其中精妙的人,才不算糟蹋了这份天赐的清韵。”

  安陵容屈膝行礼:“嫔妾谢皇后娘娘厚赏。”

  皇后微微颔首,目光掠过阶下整装待发的弘时,朗声道:“吉时已到,启程吧。”

  .

  皇后对弘时那点心思,安陵容早已看得分明——膝下空虚的中宫,自然需要一个“嫡子”来稳固地位和未来的依靠。

  弘时,便是皇后眼中那棵必须紧紧抓住的幼苗。

  只待时机成熟,寻个由头处置了那碍眼的生母齐妃,那象征着至尊荣光的圣母皇太后之位,便如同探囊取物。

  而她安陵容此番尽心竭力,促成弘时甘露寺代父祈福之行,表面上是为弘时铺路,向皇后递上投名状。

  实则……安陵容的指尖无意识地捻了捻帕子。

  登高,才能跌重,皇后想有个指望,她可不乐见其成。

  更何况……

  弘时虽学业不勤,骑射倒是精通。

  这春光明媚,奉旨出宫的大好时机,少年意气,又怎会错过凌云峰那纵马驰骋、弯弓射猎的畅快?

  而那凌云峰猎场……

  安陵容的唇角掠过一丝极淡的弧度,眼底寒光微闪——可不就紧邻着清凉台么?

  .

  弘时的仪仗车辇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巍峨的宫门之后,只余下马蹄踏在青石板上清脆的回响,在空旷的宫道上渐渐消散。

  安陵容收回目光,转身,脸上已恢复了惯常的温顺与恭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