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果郡王-《救眉庄,护甄嬛,本宫这次要屠龙》

  长街之上,果然灯海如潮。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将整条街道映照得亮如白昼。

  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猜灯谜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而温暖的声浪,将她们彻底淹没。

  空气里弥漫着糖炒栗子的焦香、炸果子的油香、以及各种小吃的诱人气息。

  这对安陵容来说,竟像是天宫。

  上一世每天面对着四四方方的天,面对着条条框框的规矩,她不知何为自由,而此刻,她真想兴奋地喊叫。

  她们像两条终于游入大海的小鱼,兴奋地在人潮中穿梭,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

  安陵容买了一个小小的捏糖人的,甄嬛买了一串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她们躲在人少的角落分享,那甜滋滋的味道,似乎比宫里的御膳还要美妙。

  .

  两人坐在茶楼回廊下,倚着栏杆,沉醉地望着眼前这片璀璨的人间星河。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个清朗温润的男声,带着几分笑意,在她们身后不远处响起。

  甄嬛和安陵容同时一惊,迅速回头。

  几步开外,站着一位年轻公子。

  身量颀长,穿着一身并不张扬却质地极好的月白色锦袍,眉目疏朗,气质矜贵而不倨傲,目光正落在甄嬛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艳和赞叹。

  显然,刚才那句词,是为眼前灯景,亦是为灯下佳人而吟。

  竟是果郡王!

  果郡王见佳人回首,那惊鸿一瞥间的灵秀之气更甚,他上前一步,拱手为礼,声音依旧温和:“在下唐突,惊扰了两位姑娘赏灯的雅兴。只是见这位姑娘临风而立,观灯神韵,实在令人心折。不知姑娘可否告知芳名?也好让在下知晓,今夜灯海,邂逅的是何方仙姝?”

  他的专注地看着甄嬛,目光坦荡,带着毫不掩饰的倾慕。

  甄嬛被他直白的赞美和询问弄得耳尖通红,有些无措。

  安陵容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这个果郡王!此生竟遇到得这样早,怎的如此孟浪!

  来不及细想,此刻她只知道,偷偷出府已是逾矩,若让果郡王知晓甄嬛的身份,后果不堪设想。

  她几乎是本能地,猛地一步上前,用自己单薄的身体挡在甄嬛身前,隔绝了允礼的视线。

  “我姐姐是清白人家的女儿,岂能随意告知外男名姓?”她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警告,“请公子莫要自误!”

  果郡王显然没料到这个看起来怯生生的小丫鬟反应如此激烈。

  他看了看被护在身后、低垂着眼睫的甄嬛,又看了看眼前这个像只护崽小兽般的小丫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玩味,随即化为一丝了然和遗憾。

  他风度极好,并未着恼,反而后退半步,再次拱手,笑容里带上了歉意:“是在下孟浪了,惊扰二位,实在抱歉。只今夜灯景虽好,终不及姑娘惊鸿一瞥。告辞。”

  他的目光最后在甄嬛身上流连了一瞬,带着几分怅然,随即转身,修长的身影很快融入了熙攘的人群中。

  直到那月白色的身影彻底消失在灯火阑珊处,安陵容才感觉后背惊出了一层冷汗,紧绷的身体松懈下来,腿都有些发软。

  甄嬛也松了口气,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看向安陵容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和后怕:“好险!多亏了妹妹反应快!那人……看着不像寻常公子,气度不凡,怎的如此轻浮!”

  她想起那人最后那句“惊鸿一瞥”,脸上又有些发烫。

  安陵容定了定神,拉着甄嬛的手,低声道:“姐姐,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快些回去吧!出来太久,恐生变故。”

  她心中如惊涛拍岸,果郡王竟然对甄嬛一见倾心!上一世二人也有因缘在吗?

  偷溜出府的刺激与喜悦,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偶遇冲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即将踏入的紫禁城的敬畏与警惕。

  两人无心再赏灯,借着夜色和人潮的掩护,匆匆按原路返回甄府。

  .

  她们溜回还雪轩,秋日微凉的空气裹挟着夜露,让方才奔走出的薄汗变得冰凉黏腻,异常难受。

  洗漱后换上寝衣,二人滑入锦被之下,依偎在一起,心脏仍在剧烈地跳动。

  “陵容,”甄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抚着起伏不定的胸口,侧过身贴向安陵容,几乎是耳语般低声说道,“今夜所遇男子,十有八九,是宗室贵胄。”

  安陵容讶然,暗叹姐姐果然心细如发,洞察力惊人,但她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只装作懵懂无知的样子问:“姐姐怎会如此判断?那般轻佻无礼,看着不过是个仗着家世为非作歹的登徒浪子罢了。”

  她试图轻描淡写。

  甄嬛的目光失焦地望着帐顶繁复的绣花,在黑暗中努力回溯着细节,声音压得更低:

  “你挡在我身前时,我虽慌乱,却也看清了些许。其一是他的衣饰。那锦袍看似素雅,但灯火下细看,隐隐有云水暗纹,非寻常织锦可比,多是江南织造贡入内廷的料子。”

  “其二,是他腰间佩的玉带钩。应是上等的羊脂白玉,灯火映照下,那钩首似乎隐约雕着龙纹。虽只一瞥,但那形制非寻常富贵人家敢用,非王爵不可。”

  “其三,是他的气度谈吐。绝非附庸风雅之辈,举手投足间那份矜贵从容,并非刻意做作。面对一个小丫鬟的厉声斥责,他非但不恼,反而立刻致歉退避,这份涵养与气度,更非寻常公子哥儿能有。只是这京城中如此年轻又有这般气象的宗室子弟……”

  安陵容知道不能再沉默下去了。

  既然已提前偶遇,让提前知晓此人身份反而能规避更大的风险,更何况姐姐冰雪聪慧,恐怕已猜到八九不离十。

  她装作猛然想起什么的样子,道:“还住在客栈的时候,倒是听姨娘打探过一些街头闲话,说当今的十七爷,最是风雅,常在宫外走动,最爱诗词歌赋,赏玩风月。”

  “十七爷?”甄嬛眉头微蹙,“果郡王?”

  安陵容继续小心翼翼地引导:“而且,陵容听闻,果郡王似乎一管长笛不离身……”

  帐内陷入短暂的寂静。甄嬛显然在飞速地将安陵容提供的线索与自己方才的观察印证,背后竟惊出一层薄汗:“应该就是了!他就是果郡王!”

  甄嬛的手冰凉,她把锦被扯到下颌,急促道:“陵容,此事绝不可再提,我们从未出过府,也从未见过什么人!”

  “嗯!”安陵容用力点头,“姐姐放心,这事关系到身家性命,陵容自当守口如瓶。”

  两人紧紧依偎着,再无睡意,窗外的月光无声地洒落,将床帐笼罩在一片清冷的银辉里。

  舌尖仿佛还残留着冰糖葫芦的甜沁,心头却已压上了皇权沉沉的阴影。

  这场短暂的的自由,像今晚绚烂而易碎的烟花。果郡王的出现,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清晰地昭示着,她们离那深不可测的漩涡,已经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