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若是拒绝的话,太上皇会不会恨我?-《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论科耳等人被带走后,鸿胪寺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被带去了何处。

  也没人敢刨根问底。

  因为做这个决定的人,是如今的大唐天子。

  很快,鸿胪寺上下所有人都被警告“不能将今晚之事泄露,否则必遭来杀身之祸,或可连累家人妻儿。”

  众人大惊失色,他们明白这件事或许涉及到了一些隐秘之事。

  对此,他们更加不敢谈起此事了,恨不得今夜没有早点回去。

  也就不会碰到这样糟心的事情。

  但事已至此,鸿胪寺上下所有人都提防着彼此。

  在官场上,最真实的一件残酷事实,那就是你的同僚可能表里不一。

  万一,谁若是泄露了半句,或许,你就下去了,然后你的某位同僚就接了你的位置。

  所有人纷纷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今夜之事,必须忘掉。

  ......

  东宫。

  正寝殿。

  等论科耳从鸿胪寺被带走后,李承乾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件事。

  他是从百骑递交上来的密报得知的。

  在论科耳密报呈上后没多久,李承乾已经得知了刑部大牢发生的‘血色杀戮’一事。

  这件事,李承乾觉得李绩做得很不错。

  只是,李承乾觉得李绩有点老六。

  趁着魏徵离开长安的当口,突下杀手。

  不过,李绩确实完成了他交代的事情。

  保证了魏徵的安全,而且,还完成了他交代的事情。

  也算是他手上掌握的一把好刀。

  可是,李绩的才能,只是用来做刀,也实在有些屈才。

  他准备,等登基之后,就让李绩着手准备拿下高句丽一事。

  至于现在,还是让李绩好好地当一把刀。

  他得看看这把刀握在手上,会不会伤了自己?

  想到鸿胪寺,李承乾下意识地想起了还在鸿胪寺待着的柴绍。

  对于柴绍想要见太上皇李世民的请求,晾了这么久,也是时候给予他回复了。

  而且,汉中那边也传回了一些密报。

  柴绍来长安一事,此事,是李世民的那些旧部谋划的,意图在柴绍离开汉中后,想要借机收拢山南西道军权。

  而且,这件事,也和之前他还是太子时,那刘陵交给他的那份秦王府旧录对上了。

  上面记载的是,武德九年,刘陵为天策府将士疗伤时的脉案存档。

  他就说,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后,脉案存档的一些人对不上,原来,都跑到汉中躲藏去了。

  这一次,要不是柴绍来长安,或许,他想要找出那些隐藏在暗中的旧部,只怕也需要颇费一些时日呢。

  正好,一并清洗掉这些人。

  将这些人都解决了,然后将他们处死的事情派人告诉李世民,只怕,李世民也该认命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嘴角上扬。

  “来人,传朕旨意,让柴绍明日卯时正在甘露殿候着。”李承乾对着门外的无禄道。

  “诺。”无禄应了一声后,然后派出几个宦官,连夜出宫去鸿胪寺。

  ......

  这一夜。

  柴绍根本难以入眠。

  吐蕃来使突然被抓,而且,奉的还是陛下的命令,这让柴绍根本想不明白如今的李承乾究竟在想些什么?

  同时,柴绍心中也有些担忧。

  那些劝说他来长安的旧部,只怕将他给算计了。

  莫非是想要夺我军中兵权?

  柴绍的目光忽地一亮,随即,双眸阴沉了下去。

  这些人,就那么想要让太上皇复位?

  大唐如今四处征战,若是山南西道再乱......

  柴绍心中猛地一沉。

  虽说他在军中有一些安排,但是,那些旧部如果铁了心,而且齐心协力的话,只怕不能阻止。

  这些人居然敢利用我!

  岂有此理?

  柴绍最寒心的就是这件事。

  原本以为他们那些人找上门来,还真的只是出于某种好意。

  但恐怕他们用心不良。

  而且,这些人利用的还是当年他欠下这些人的恩情。

  他中计了。

  这一刻,想明白的柴绍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等等!

  陛下对于我突然来长安请见太上皇一事,想必会暗中查探一番缘由,这些旧部,若是真的有什么动静,也瞒不住。

  他被晾着的这些时日,应该也够陛下查出来一些什么眉目了吧?

  然而,陛下却没有什么动静。

  这,很不合理。

  莫非,陛下是想要一举将他们一网打尽,然后彻底解决后患。

  倘若陛下真的如此而为,那么,太上皇李世民将来再无一点机会。

  只是,苦的或许是汉中的百姓了。

  这些旧部,恐怕会裹挟着他们祸乱大唐。

  想到这里,柴绍内心有些愧疚。

  他心想,如果不是他来长安,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了。

  同时,他心中对于这些旧部暗恨不已。

  知人知面不知心。

  也算是他柴绍错看了这些人。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成为从龙之臣后得到的回报,让他们敢于铤而走险。

  在他们心中,并没有汉中那些无辜的百姓,和山南西道的百姓。

  就在这时。

  门外忽地传来一声:“柴将军,陛下有旨意——”

  柴绍闻言,没敢丝毫耽搁,整顿衣裳,立即出门。

  看到两个宦官,且一个手拿着圣旨。

  没有丝毫迟疑,柴绍跪地接旨。

  当他得知圣旨内容只有‘明日卯时正在甘露殿候着’时,他面露诧异之色。

  然而,当他想要询问两个宦官什么的时候,这两名宦官在将圣旨交给柴绍后,就匆匆离去。

  也罢,趁着明日见陛下的时机,提醒陛下早些派军队前往山南西道,然后迅速将那些旧部之祸平息。

  想到这里,柴绍望了一眼皇宫的方向,心中充满无奈。

  也不知道陛下突然召见我是为了什么?

  莫非,他明日就要对我见太上皇一事进行答复?

  可是,陛下会同意我见太上皇吗?

  如果陛下同意了,我应该答应吗?

  若是真的见到了太上皇李世民,我又该说些什么才好呢?

  太上皇会不会想要让我帮助他夺权?

  若是拒绝的话,太上皇会不会恨我?

  ......

  一瞬间的光景,柴绍脑海中的疑问骤然增多。

  他只觉得心神有些疲惫。

  争权夺利,政权更迭,旧部之骗,大唐之乱,百姓之苦......

  一霎时,全都涌入了他脑海中,让他被搅得心神不宁。

  这一夜,柴绍辗转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