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出宫私访-《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岁月振翼,扑簌间杳无踪迹。

  宣武二年,二月一日。

  甘露殿。

  李承乾披着较厚的狐裘大衣靠近银叶熏炉正专心致志地看着《史记》,脸上写满了认真。

  一旁的无禄正往银叶熏炉添加炭火,目中余光时不时地看向李承乾的方向,动作小心翼翼,几乎都没有发出声音。

  殿外,弥漫着冷气,呵气成雾。

  也只有在甘露殿内,李承乾才感到身体有些暖意。

  他心中记得很清楚。

  今天,是文科举和武科举举行的日子。

  目前,科举分乡试、会试与殿试。

  等这一届科举后,从明年开始,就会按照之前魏徵、杜如晦、王安石、寇准等人商议的方案来,将会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文科举除了考察四书五经,还有诗词、策论、军略、筹算等方面都要考察。

  而武科举,除了考察骑马、射箭、举重,还有兵法、武略等方面。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文科举,他定下的主考官是魏徵,副考官是岑文本。

  至于武科举的主考官,他定下的是岳飞,副考官是李定国。

  而他,也没什么可以操心的事情。

  无非就是在文科举最后的殿试时出一次题目,让这些士子当场做一篇策论。

  收回思绪后,李承乾撇过头,淡淡地问:“朕吩咐的为这些参加科举之人准备的暖汤,都准备了没有?”

  无禄恭敬地回道:“回禀陛下,都准备了。进入考场前,人人一碗暖汤,结束后再各自一碗暖汤......”

  李承乾微微颔首。

  虽然只是一碗再常见不过的暖汤,但,可以借机收服这些人,获得他们的忠心。

  “近来,长安可有什么事情发生?”李承乾问。

  无禄目光一闪,低垂着头,目视地面,说:“奴婢听闻近日长安来了一些胡人商队......这些胡人来自的地方都不同......这些人的长相有黑炭似的,但牙齿很白,还有皮肤白得就像是雪花盐那样......这些人的到来,可是引起了长安百姓的震动......”

  李承乾默默地听着,直到无禄说完后,他才开口道:“还有其他的吗?”

  无禄面色一愣,旋即恢复正常神色,继续说:“长安近日涌入了不少人......看上去非常繁华,街上各种稀奇的物件,还有吃的东西,也都看得人眼花缭乱的......”

  李承乾心中一动。

  他心想:一直待在宫中,对于长安百姓生活的了解,还都是下面的人说的,他还没有亲眼目睹过。即便昔日作为太子时出过几次宫,但也是带着目的去的,对于百姓的生活并未给予太多关注。

  想到此处,李承乾就说:“程处默他们呢?”

  无禄正想着继续说长安的一些趣事,没想到陛下又不听了,心中很是无奈。

  他连忙回道:“回陛下,他们都在东宫校场练习骑射......”

  李承乾又问:“薛仁贵,还有程名振也在吗?”

  无禄说:“都在的......”

  李承乾想了想,说:“让程处默、薛仁贵、程名振......还有杜荷都来甘露殿。”

  无禄不知李承乾的用意, 心中虽疑惑,但还是快速回了一声,“诺。”

  待无禄退出甘露殿后。

  李承乾唤人去将典韦和许褚、苏轼请来甘露殿。

  没过多久。

  苏轼最先来到甘露殿。

  “臣参见陛下。”苏轼恭敬地行礼道。

  李承乾以手作虚扶状,道:“朕久居宫中,对于长安百姓的生活,朕觉得还不够了解。朕希望苏卿陪朕去长安街上走一走。”

  苏轼闻言,面露迟疑,“陛下,此事......臣觉得不妥。陛下乃天子,地位尊贵,而长安人多眼杂,或有不可预料的危险......”

  李承乾瞥了一眼苏轼,说:“长安美食很多,都是苏卿都没吃过的......而且,朕会带着护卫出行,不会有什么危险......”

  苏轼听到长安美食的时候,喉咙不禁滚动了几下,再结合着李承乾后面的话,只是在心中犹豫片刻,就道:“陛下可要多带点护卫......”

  李承乾面露淡淡的笑意,“朕知道了。”

  苏轼忽地想到了魏徵板正严肃的那张脸,恐怕,出宫之后,明日他可能会被魏侍中参一本了。

  不过,长安的美食,他还真的没有尝过......

  在美食与弹劾之间,他选择了美食。

  不久后。

  典韦和许褚来了。

  两人一到殿内,就沉声道:“参见陛下。”

  李承乾笑着道:“平身。”

  两人疑惑地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说:“待会儿,朕想出宫一趟,由你们二人护卫出行。当然,你们这身行头要换成百姓穿的衣服,就充作朕的下人。出宫后,你们就叫朕为黄公子。”

  “诺。”典韦、许褚沉声应道。

  话音落。

  无禄带着程处默、薛仁贵、程名振、杜荷来了。

  行礼后,李承乾让苏轼和他们讲了一遍出宫的事情。

  尔后,李承乾对无禄道:“去准备一些衣服。朕要黑色的锦服。给苏卿准备一套国子监学生的衣服,至于程处默他们,就给他们准备下人的衣服,至于你的话......”

  无禄心中有些惴惴不安,担心着李承乾不带上他。

  “也换身百姓的衣服,充作书童。”李承乾说。

  “诺。”无禄面露喜色地回道。

  等无禄吩咐人准备好李承乾等人出行所需要的衣服后,李承乾让他们都换上衣服。

  至于他,则是让人叫来了毛骧,吩咐他在长安各处的锦衣卫帮忙盯着点。

  毛骧觉得有些不放心,想要亲自跟着前去。

  对此,李承乾也没有拒绝。

  在他看来,无论如何,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安全。

  多谨慎一点总是好的。

  等众人穿戴完毕后,李承乾就坐上了一辆名贵的马车,往皇宫外而去。

  程处默与薛仁贵、程名振、杜荷在马车后面随行。

  他们几人早已熟悉彼此。

  “仁贵,明天我们再比比力气......”程处默对薛仁贵说。

  对于自己的力气输给薛仁贵,程处默心中一直不甘。

  他心中可是一直想着超越薛仁贵。

  至于程名振,程处默压根就不想和他比。

  在他看来,这程名振简直就是一个怪物。

  薛仁贵目视前方,小声道:“怎么比?又是掰手腕?”

  程处默眼睛骨碌碌地转着,旋即,说道:“掰手腕太普通了,这次,我们换个新鲜的......”

  薛仁贵问:“怎么个新鲜法?”

  “我们互相背对方,谁坚持的时间长,就谁的力气大......”程处默转着眼珠子笑着说,在他想来,他体重可是比薛仁贵重很多的,此局,他有必胜的把握。

  薛仁贵神色平静,“好。就比这个。”

  程处默闻言,笑得很灿烂。

  一旁的程名振鄙视地看了一眼程处默。

  他心想:这程处默就会耍心眼,但,在真正的实力面前,都不够看。他可是知道薛仁贵的力气,还有耐力有多久。这一次,程处默必然会败得很惨。

  而沉默无言的杜荷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他的目光一直看向前面的马车,心里想着父亲叮嘱他的话:陪伴在陛下身旁,无论如何,一定要忠于陛下。能力可以低,但忠诚不能低。唯有如此,将来,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