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立政殿走水,无禄亲审问-《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宣武四年,三月七日。

  渭河的寒流,渐渐回暖。

  浪花欢快,鱼鳖惊喜。

  长安四周的冷气,也开始不断减少。

  李承乾褪去厚厚的锦衣,开始换成薄一点的锦衣。

  今日,照例不处理奏疏。

  从辰时起,至午时初,他一直待在甘露殿看书,期间不曾离开过。

  当到了午时正后,李承乾吃完后,就走出甘露殿,在殿外长椅上晒着太阳打盹。

  陪伴在一旁的有无禄、无福等宦官,在他们身后还有程处默等人默默看着。

  光阴振羽,倏忽千里。

  等李承乾醒来时,已然是黄昏。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边,夕阳西下,晚霞行千里。

  “真美啊!”李承乾感慨了一句,却无人敢附和着。

  一旁的无禄等人都低着头、目视地面。

  看着西边,他发现夕阳比他之前看到的还要红,光芒比他之前看到的还要亮。

  呼吸着四周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他看得极为专注,仿佛要将那正在沉沦的火球烙进眼底。

  只是,时间逝去太快,还没等他完成一半,夕阳就坠落在远边群山身后的山脚下,最后的光线挣扎着,也无济于事,到头来,只是将他修长的身影,投在了冰冷的地面上,那影子被拉得细长、扭曲,而后渐渐模糊,与甘露殿四周的黑暗融为一体。

  “一天,又过去了......”李承乾口中喃喃,语气平静得不带一点波澜。

  翌日。

  李承乾寅时时分就醒了,在甘露殿处理着卯时从内阁那边送来的奏疏。

  奏疏不多,只有十本左右。

  比起从前,已经好了太多。

  李承乾只花了一个时辰,就处理完了,并用朱砂笔批复了意见,然后让人送回内阁。

  他坐在伏案的龙椅旁,从伏案上拿起一本书,就静静地看了起来。

  然而,还没等他看完一页,无禄就匆匆赶来。

  李承乾平静地看着无禄走近。

  无禄‘噗通’一声跪在了李承乾面前,面带慌张。

  李承乾见此,微微蹙额,淡淡地说:“什么事?”

  “回陛下,立政殿传来消息,刚刚走水了......”无禄将头贴在冰冷的地面上,不敢抬起头。

  李承乾沉默无言。

  大殿内的温度,骤然下降。

  无禄感觉身体一寒,心中微颤。

  “母后......如何了?”李承乾平静地看向无禄。

  “回陛下,当时事发突然,火势太急,太后......为了救......那里头的两个孩子,被一块烧掉的木板砸到,当场吐血昏了过去......禁军守卫救出太后,发现她即便是昏了去,太后身下的那两个孩子却被护得很好,没有一点伤......”无禄趴在地上全部托出,没有一点隐瞒。

  李承乾目光微凝,忽地锐利如刀,朝向无禄,“这立政殿好端端的,为何会突然起火?”

  无禄慌忙道:“奴婢不知......”

  “太医请了吗?”李承乾问。

  “回陛下,已经请了,还是刘太医令带的队。只是,刘太医令说......太后身子弱,背后又挨了重击,身体遭受重创,只怕......恢复时间会很长,也可能坚持不到痊愈那天......”无禄支支吾吾地说着,背后的冷汗早就将他衣服浸透。

  李承乾闻言,怔住了。

  紧接着,他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光。

  “给朕查,这立政殿是怎么走水的?朕要知道所有前因后果。三天,如果三天没有查出来,你就去掖庭宫。”李承乾冷冷道。

  无禄心中一寒,却不敢有任何不满,急忙回道:“诺。”

  李承乾在无禄跌跌撞撞地离开了甘露殿后,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他生气的是立政殿走水,竟然无人知晓缘由,是人为?还是天灾......

  倘若是人为,那么,他这甘露殿,是不是也会被人放火?他生气的正是因为这个。

  另一边。

  立政殿外,早已乱成一团。

  李明达、李治的哭声,场中宫女宦官的窃窃私语声,太医接连不断的叹气声,整个四周,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

  所有人都纷纷看向木榻上正昏迷不醒的太后,所有人心生担忧,目露恐惧。

  太后出了事,他们这些宫女宦官还能活命吗?

  好多人一想到可能要被追责,纷纷吓得面色惨白,身体一直在抖个不停。

  而太医令刘陵以及一众太医,则是愁眉苦脸,一筹莫展。

  同时,他们心中有些打鼓。

  这要是不能将长孙太后治愈,他们这些人的心总是有些不踏实。

  刘陵皱着眉头,扫了一眼立政殿四周,被烧的那部分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虽事发突然,但因为救援及时,没有一个人伤亡......

  但刘陵总觉得这里头很有问题。

  立政殿四周,他都观察了几遍,他发现防火方面都做得很好。

  那么,问题来了,这立政殿是怎么走水的?

  是人为,还是真的是被风吹倒了蜡烛,不小心点燃引起的?

  刘陵肃穆着脸,扫了一眼众位太医,说:“诸位对于治愈太后可有什么办法?”

  话音落。

  场中为之一静。

  众人纷纷低头,不敢看向刘陵。

  刘陵叹了口气,刚刚他跟跑去甘露殿向陛下说明情况的宦官说的那番话,是最理想的情况。

  长孙太后,实在伤得太重,内脏受损,筋脉断裂,可不比外面的伤口。

  想要治愈,耗时之久,所用药材,都是无法计算的。

  但即便是全力以赴,到头来,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几率。

  根据他几十年的从医生涯经验判断,长孙太后只怕没有几年可活了,这还是得经过药物调理得非常好的情况做的最好的估算。

  实际情况,可能比他估算的还要糟糕很多。

  也许,两年,也许,就剩下一年......

  唉......

  这叫个什么事情?

  陛下那边,他是不可能瞒着的!

  而且,他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陛下就会派人将他请过去?

  他敢不对陛下说实话吗?

  他真的不敢,因为他真的上有老下有小。

  只希望陛下听后,能够......

  再次叹了口气,刘陵正要说些什么之时,他就看到内侍监无禄带着一队黑甲铁卫,还有十几名宦官气势汹汹地来了。

  没有丝毫迟疑,无禄冷冷地扫过一眼地上跪着的宫女宦官,面无表情地说道:“全部带下去,好好审问,这立政殿究竟是怎么走水的?陛下那边,可只是给了我三天的时间,三天内若是不审问出来,我的命就保不住了,而我的命如果保不住,那么,你们这些人也休想能保命!带走!”

  刘陵想要说些什么,却及时闭口了。

  一旁的李明达,还有李治,面露恐慌,目露畏惧,害怕地躲在刘陵身后,抓着刘陵的衣角不放。

  无禄没有时间理会其他人,在将立政殿所有宫女宦官带走后,他也跟着离开了。

  这一次,他要亲自审问。

  毕竟,他也不想死。

  以陛下的性子,这一次,他若是真的没有审问出来,那么,他就只能去掖庭宫。

  可是,那掖庭宫是什么地方,那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他真的去了那里,那些之前被他打发到掖庭宫的那些人,终日都恨不得生吞他的血肉,失去权势的他,在那里,焉有半点活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