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宣武四年,三月九日。

  寅时正。

  李承乾醒了。

  当他穿衣洗漱后,就听到殿外无禄与典韦说话的声音。

  李承乾从寝宫走到甘露殿正殿时,刚坐在伏案旁的龙椅上。

  “殿外何事喧哗?”

  李承乾的声音刚刚响起,殿外等候一宿都未合眼的无禄急忙高声道:

  “陛下,奴婢有天大的事情要禀报......”

  李承乾听出来无禄语气中的焦急,淡淡道:“进来说吧......”

  殿外的无禄,这时候直接从典韦和许褚中间穿过,趋步赶至大殿。

  一见到李承乾,无禄就双膝跪地,俯首贴地,“奴婢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李承乾看到无禄腋下夹着的一摞纸张,目光微凝,“你刚说有天大的事情禀报,是何要事?”

  无禄扫了一眼四周,见没人后,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旋即,他才将一撂纸张用双手托举着,恭敬地开口道:“陛下,奴婢奉旨查探立政殿走水一事,已有一点眉目,但因为事关重大,奴婢不敢再往下继续查,请陛下定夺。”

  “说。”李承乾平静地道。

  “昨日,经过奴婢对立政殿所有宫女宦官的讯问,结果,他们都说不知情......但奴婢发现他们的口供笔录,存在一个矛盾之处。卯时初刻,有数名宫女看到立政殿走水的地方,有人影闪过。而不巧的是,另一份宦官口供笔录中提及到立政殿走水的地方没有任何人待过,而这名宦官是立政殿长期服侍长孙太后的旧人......”无禄说到此次,没再往下说,他一直将头贴在地面上,背后冷汗直流。

  他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甘露殿骤然冰冷了些许。

  李承乾没想到从无禄口中听到这些,他的目光闪烁着冷芒。

  同时,他心中有些难以置信。

  “你的意思是那名宦官在为某个人打掩护,而这某个人是朕的母后?”

  无禄不敢抬头,低声回道:“奴婢罪该万死!奴婢万万不敢有这样的想法,望陛下明鉴!”

  李承乾瞥了一眼无禄,若有所思,须臾,他皱着眉头道:“朕恕你无罪!将他们的口供笔录呈上来,朕要亲自看看......”

  “诺。”无禄闻言,心中大定,如释重负。

  他低着头,迅速起身,上前几步,恭敬地将手中的一摞口供笔录放在李承乾面前的伏案上,尔后,快速后退,回到一旁,躬身候着。

  李承乾望着面前的这一摞口供笔录,然后仔细地翻看了起来,每一份,他都看得很仔细。

  当他看完了数十份口供笔录,然后,闭目沉思,片刻后,李承乾眼中忽地散发着幽幽的冷光。

  “好得很啊!”李承乾的声音,无比地冰冷。

  无禄听在耳中,如坠冰窖。

  他的呼吸骤然有些急促,头更低了一些,心中有些凛然。

  他刚刚反复思考着这些口供笔录,从逻辑上来说,无禄的猜测没有问题。

  而且,还是不可能中的可能。

  长孙无垢为何这么做呢?

  霎时间,他脑海中骤然间浮现出李治、李明达的模样,这一刻,他似是恍然大悟。

  不惜以身入局,是想将他们托付给朕吗?

  只不过,她算无遗策,还是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有时候,他并不需要证据来证明某件事。

  只是,有那个猜测就足够了。

  还有,他李承乾可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人。

  想到此事所有原委,李承乾在心中终于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越是不可能,却是越接近那个可能。

  他的目光落在了无禄身上,目光里多了一些审视。

  无禄察觉到被李承乾盯着,‘噗通’一声立即跪下,然后不断地磕头,“陛下明鉴,奴婢绝不敢乱传,此事,奴婢一定会烂在肚子里,绝不会告诉任何其他人......若有违背,奴婢愿受五雷轰顶而死,陛下明鉴啊!”

  李承乾沉吟须臾,方道:“将那些说有人影闪过的宫女,还有那个提及立政殿走水的地方没有任何人待过的宦官,全都处理了吧......”

  无禄心中一寒,却不敢有丝毫迟疑,急忙开口回道:“诺。”

  同时,他感到有些意外。

  陛下没有全部杀死那些人,只是对可能知道真相的人动了杀意,其他人都逃过一劫。

  这也算是陛下的仁慈了。无禄在心中感慨道。

  “此事,到此为止。还有,那些被处理掉的宫女,给她们家里一些优待,这些事你来负责。”李承乾补充道。

  “诺。”无禄应声而道。

  “这件事......朕不希望从其他人口中听到,否则的话......”李承乾冷冷地看了一眼无禄。

  “陛下明鉴,奴婢从未听过此事,也什么都不知道......”无禄赶紧接话道。

  李承乾收回目光,“新换一批宫女和宦官去立政殿服侍,原来的都打发到宫中各处。还有,给朕死死地盯着那个叫李治的孩子,朕要知道他每天都做了什么,这件事,由你派人负责......每天子时前,将关于李治的情报放在朕的伏案上,明白了吗?”

  无禄目露敬畏,道:“诺。”

  他心想:这个李治,今后恐怕会步已故越王之路。陛下对兄弟,看来,是真的不放心。前有已故越王之鉴,今有这个叫李治的被废皇室宗室成员。到最后,只怕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死。唯有死人,才能让人安心。

  虽然他心中想明白了这点,但他不敢表现出来丝毫。

  揣测上意,会引起君王的不喜。

  伴君如伴虎,可不是开玩笑的。

  “你下去吧......”李承乾挥了挥手,语气平淡。

  无禄躬身而退,离开了甘露殿。

  大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

  李承乾瞥了一眼伏案上的这些口供笔录,眼中没有一点温度,只有无尽的冷意:

  “爱子之深,可真感人啊!只可惜,朕已经识破了!”

  “李治......这个孩子,不知道说他幸运,还是不幸呢,竟然能让你不惜以身入局,更是寿命大减......母子情深,实在太感人了!简直荒天下之大谬!为何朕很想笑呢!哈哈......”

  “只可惜,你千算万算,朕早已不是他了,而且以前的记忆休想再影响到我!”

  “母后啊母后,原本朕还想等到他活到八岁再逐出宫去,现在,你的这种行为倒是提醒了朕,有时候,幼虎也会伤人的......”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你的寿命没有几年了,至多也就三年,但三年有些多了,两年足够了......就让朕的这个弟弟的寿命和你同步吧......有他在地下陪着你,想必,你也不会孤单......”

  念此。

  他目光中噙着冷笑,“来人,传工部尚书高俅,让他速来甘露殿见朕!”

  他可是听说高俅手底下有炼长寿丹的能人,而且,能进精准控制这长寿丹铅的含量。

  慢性毒杀,想必会无声无息,也不会引起他人怀疑。

  他可没有养虎为患的癖好。

  到时候,史书上只会记载一句:今上皇弟治薨,年五岁。帝悲恸,废朝三日。

  后人看到史书所载后,也会赞他一句:兄弟情深。

  想着这些,李承乾嘴角上扬,心想:史书,乃胜利者所写,只会按照他的意志,呈现他想让后人看到的模样。

  若是能够完成万古一帝的伟业,在帝王这块,他可以排在第一。那么,他身上的缺点和冷酷,都不是什么问题,一切,都可以被遮掩、被粉饰。

  所谓自有大儒为我辩经,莫过如此了。

  李承乾看着甘露殿外的长空,口中喃喃:“万古一帝......必须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