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白岩城的赤红雪花-《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宣武八年,十二月廿七日。

  高句丽。

  白岩城。

  天地,白茫茫一片。

  雪花,漫天飞舞。

  白岩城城墙上覆盖了几尺厚的积雪,其上的守卫都裹着厚厚的皮甲,身体打颤,口中怨言不断。

  在城墙上一角,堆积着如山般的石块,被淹没在雪中,看上去仿佛是一个白色的小山包。

  距离地上堆积石块不远处的一段城墙,上面是刚刚堆砌好的石块,与其他段城墙相比,显得要高出一截。

  此时。

  在白岩城以北的一个满是白雪覆盖着的屋顶上,正有三个头戴斗笠的人默默地观察着白岩城的方向。

  观察了一阵后,看到有巡逻的守卫出现,他们三人迅速跳下屋顶,藏入一户贫民中。

  待人走远后,三人这才松了口气。

  为首的是胡柱,如今是百骑司的一名校尉,实打实的凭借功劳升上来的。

  其他两人以他为首。

  如今的胡柱,脸上瘦削,目光锐利如鹰,身材魁梧,神情沉稳。

  “胡校尉,这高句丽一直修筑城墙,又没有人打他们,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其中一个人不解地看向胡柱。

  胡柱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向此人,说:“李奎,好好想想,这里离谁最近?”

  “大唐?”另一个人惊呼出声,“胡校尉,你说高句丽他们防的是我们大唐?”

  胡柱微微颔首,“刘方说的没错。还记得我们为什么来这里吧?”

  “知道。获取高句丽白岩城的布防情况。这件事,在一个月之前就确定了。”李奎接话道。

  “那你可知,除了我们,还有被派往高句丽其他城的人?”胡柱反问道,脸上从容。

  刘方恍然大悟,“大唐要对高句丽动手了?”

  胡柱嘴角微微上扬,“不算太笨。一个月前,陛下可是要重启战事的,但被群臣所阻。不过,陛下下定决心的事情,是不可能更改的,让我们百骑潜伏到高句丽来,是为了刺探情报。其实,除了我们百骑,还有锦衣卫也潜伏到了高句丽,为的就是配合大唐将领一举拿下高句丽。在这个时候,高句丽每座城,都有我们大唐潜伏进去的人。”

  “看来,不久后,大唐就要攻打高句丽了。”刘方作出判断道。

  “胡校尉,按理说,以你的身份,没必要这么冒险和我们一起潜伏进来的......为什么......”李奎目露疑惑地问道。

  胡柱闻言,轻笑了几声,说:“你们不懂,我已经习惯了过这种潜伏的日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让我觉得自己是个人。除此之外,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在暗中有助于大唐强盛的。你们可知陛下不久前做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李奎问。

  “陛下派人编写了一本《大唐英雄传》,那可是将来能够名留青史的。我呢,想法也简单,我也想试着能不能上一上那本书的榜单?”胡柱目露精光,脸上写满了自信。

  “以胡校尉的本事,某觉得肯定可以。”刘方说。

  胡柱摇了摇头。

  他不禁想起了数年前,他的阿娘逼着他练武的事情。

  现在想想看,他的阿娘是真的为他着想。

  如果不是他阿娘当年逼着他练武,或许,他早已死了不知多少次了。

  他近些年做的任务,都是极为惊险的。

  一个不谨慎,就会丢掉性命。

  收起思绪,他看向李奎和刘方说道:“白岩城的情报已经搜集得差不多了,你们二人想办法混进城里的商队中跟着出城,然后将白岩城的情报带回去。尤其是白岩城的驻防情况,还有他们的薄弱位置是城墙西面那块位置。”

  “诺。”李奎和刘方同时应道。

  接着,胡柱看到李奎和刘方两人离去后,他准备前往白岩城守将家中,去他家中搜集一些更多的情报。

  他凭借敏捷的身手,数次躲过街上巡逻的白岩城守卫,然后找准机会,一个箭步冲进了一个小巷子里,然后锁定白岩城守将的家里侧面的一道墙,在原地铆足劲蹬了蹬,然后爬上墙,见无人注意,就跳了下去。

  只是,还不待他寻找守将的书房。

  他没想到的是,在他面前,忽然出现了一只大黑狗。

  这一刻,胡柱面色一变。

  “汪汪——”

  霎时间,立即惊动了屋子所有人。

  很快,前院后院冲出来了很多人。

  他们看着陌生的胡柱,纷纷面露震惊,口中喊着胡柱听不懂的话。

  但胡柱根据场中形势判断,他们应该是在喊‘有刺客’之类的。

  胡柱皱着眉头看着自己被围住的处境,他没想到自己会栽在一条狗身上。

  望着周围守卫装扮的人搭着弓箭瞄准他,胡柱紧了紧腰中悬挂着的长刀。

  他目中余光瞥了一眼身后的墙,当他发现墙的那边突然架了一排木梯,然后从木梯上冒出一堆张弓搭箭的守卫时,胡柱心中猛地一沉。

  那些冰冷的弓箭,对准的是他。

  这一刻,胡柱想起了远在长安的阿耶,还有大兄,以及阿娘。

  他答应了他们要活着回去的。

  恐怕,他这一次要食言了。

  他有自己的傲气。

  他绝不会向这些高句丽人投降,或者被他们俘虏。

  要么拼杀出去,要么战死。

  作为百骑司的校尉,他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他的每一次升迁,都是拿命在搏。

  但他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他是大唐陛下的耳目,更是大唐将士!

  他迅速拔出腰中长刀,冰冷的目光扫视着这些高句丽人,冷声道:“记住了,老子是大唐的人!今天,就由老子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杀!!!”

  下一瞬。

  胡柱向前面的人群冲了过去。

  然而,就在他冲的时候,四面八方的箭,快如流星,射向了他。

  “噗嗤!”

  “噗嗤!”

  “噗嗤!”

  “噗嗤!”

  ......

  眨眼间,胡柱全身上下,都扎满了箭,就像是一个刺猬一般。

  但这些刺,上面都沾着刺眼的鲜红血液。

  “滴答”声,不断砸落在地上的雪上,白色的雪被染成了鲜红色。

  在人生的最后一刻,胡柱凭借着最后一口气,仰天高喊道:

  “陛下万年!”

  “大唐万年!”

  “大唐万年!!”

  “大唐万年!!!”

  刚刚喊完,胡柱眼前的世界变成了无尽的黑。

  他用尽最后的半口气,艰难地转了个身,面向大唐的方向,这才不甘地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