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温暖的剑鞘,冷血依旧,从未改变!-《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

  李承乾回到乾坤殿途中。

  他想着刚刚见到的武则天。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这武则天就已经如此貌美了。

  而且,她还参加了选秀,并且很大可能选上。

  今后,她会成为他后宫中女人的一个。

  他可不是李治,他有司马恒的养生之法,加上可以在大限将至时服用一颗长寿丹,活到一百岁都没问题。

  注定了这武则天只会成为他的一个女人,而且,别想出现原先历史上夺权之事。

  有他在,这大唐乱不了。

  他有足够的信心。

  只不过,对于这武则天,他也不会就此放任不管,肯定会对她关闭权力的大门。

  想到这里,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目光里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眨眼间,他和小兕子已经踱步至乾坤殿大门口。

  他朝着大殿里面瞥了一眼,发现正有一个人在里面徘徊,看上去有些焦虑不安。

  此人,正是李淳风。

  比起以前,他看上去更加邋遢了,头发散成一团。

  走进大殿内,李淳风一看到李承乾,就立即上前,并恭敬地行礼道:“臣李淳风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李承乾微微摆手,“平身。”

  当小兕子紧跟在李承乾身后,对李淳风微微行礼,“李先生好。”

  李淳风一看到小兕子的时候,顿时嘴角一抽,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公主殿下......您怎么在这里?”

  李淳风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之前小兕子对他提问的几个问题,如今的他,感觉面对小兕子总有些心虚之感。

  小兕子听到李淳风的话,笑嘻嘻地说道:“皇兄在这儿,我也在这儿,这有什么问题吗?”

  一听到问题二字,李淳风仿佛受了应激似的,连忙摇头:“没问题,没问题......”

  这一幕,把小兕子看得一愣一愣的。

  李承乾此时恰好坐在龙椅上,见此,也面露轻笑。

  他心想:这李淳风之前怕是被小兕子问出来了阴影。

  “李淳风,朕听小兕子说,你这几日都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李承乾忽地开口问。

  李淳风闻言,没有丝毫迟疑,回道:“回陛下,臣只是被几个问题难住了而已,没什么大碍。劳烦陛下关心了!”

  李承乾又问:“是因为小兕子问的那几个问题吗?”

  李淳风沉默了,须臾,才点了点头,“陛下,那您知道那些问题......”

  李承乾直接摇了摇头,“朕也不知道......但朕知道的是,如果谁能将它们解出来,并总结出一套普适的规律,将来,他必然能够在后世名留千古。”

  李淳风听得心一热,但想到了现在的处境,他的心又很快地冷却了下来。

  “解决那些问题,不必急于一时,有时候,这换个思路,或许,就能够寻到问题的答案。”李承乾出言提醒道。

  李淳风怔怔地点了点头,拱手行礼道:“谢陛下指点,臣明白了。”

  “朕让无仁将你叫过来,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担心你会出事,现在看到你还好,朕放心了很多。这算学司,你今后还是要好好地花些时间,这算学司第一任郎中可是你,必然会被记载于史册上,你要给以后的接任者做好榜样......”

  “臣谢陛下关心,这算学司,臣会多用心的。”

  “算学司还缺什么,今后就直接找无仁就是,如果他也不能解决的,就直接来找朕。朕会对算学司鼎力支持的。”

  “臣谨记在心。谢陛下圣恩!”

  “还有,小兕子今后,你也要多用点心。”

  “哦......这,无忧公主殿下天资聪颖,臣担心......”

  “朕可是记得你擅长很多东西,把你擅长的那些挑选几个教她就行。她现在还小,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至于四书五经之类的,有朕和皇后可以教她。”

  “诺。”

  “没什么事情的话,你且退下吧......”

  “臣告辞。”

  目送李淳风离去,李承乾看向一旁的小兕子,说:“李淳风懂的东西很多,小兕子你可不要小瞧了他......今后,可以多跟他学习学习......”

  “皇兄,小兕子知道了......”小兕子有些无精打采地回道。

  就在这时。

  无仁趋步至大殿,迟疑地看了一眼小兕子。

  李承乾心领神会,说:“小兕子,要不你现在去你皇嫂那里?”

  小兕子瞥了一眼无仁,又看向李承乾,嘴角一瘪,“哼,皇兄把我当做了外人,算了,我还是去皇嫂那里......”

  看着小兕子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李承乾给了无仁一个眼神。

  他立即走到殿外,对几个宦官交代一番,然后,就有几个宦官立即紧跟在小兕子身后。

  待无仁重新回到大殿内后,无仁趋步至李承乾面前,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低着头,双手平举至李承乾面前,说:“回陛下,这是大安宫太上皇写给您的信。”

  李承乾一怔。

  李世民写给他的信?

  有意思!

  这李世民怎么好端端的给他写信?

  李承乾收起思绪,从无仁手中接过信,然后摊开来看。

  这封信,李承乾看得很慢。

  等他看完后,已经是两刻后的事情。

  他沉默了。

  这封信,是李世民对他的忏悔录。

  字里行间,都是他的忏悔。

  还有李世民对他的夸赞等等。

  回想起这段时间李世民的安分守己,李承乾心道:这李世民,终究是向他屈服了。

  李承乾放下信,望向无仁,问:“太上皇近日有何异样?”

  无仁立即回道:“回陛下,太上皇前日偶感风寒,一直到今日,还尚未痊愈。”

  “是吗?”李承乾微微皱眉。

  “回陛下,奴婢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陛下。”无仁低着头说。

  “你再派几个信得过的人去盯着太上皇。”李承乾吩咐道。

  无仁一怔,旋即,开口道:“诺。”

  “终南山猎场那边......清场一事可已经完成?”

  听到李承乾的话,无仁不假思索地回道:“回陛下,已经清场完成。目前,那边驻守的是周铁牛周校尉,率领两千禁军守卫在那里。”

  李承乾微微颔首,道:“后日那天早上,记得派人提醒小兕子,不要让她真的睡过了。”

  “诺。”无仁应声而道。

  “你且下去吧......让朕一个人静一静。”李承乾轻轻地摆摆手道。

  无仁躬身退出了大殿。

  李承乾再次盯着伏案上李世民写给他的信,心中生疑。

  这李世民写信给他真的只是向他忏悔吗?

  可是,根据他安插在大安宫那边的人的情报,这李世民已经没了雄心壮志,以前的心气不再了,或许,真的是向他忏悔也说不定。

  人,是发展中的人,也是多变中的人。

  李承乾轻轻地叹了口气,对于李世民的如此变化,他并没有感到有多欢喜,而是感慨着世事无常。

  帝王,本是孤独的。

  而有为的帝王,更是少见。

  他亲手让一个本该璀璨的帝王,像囚徒一般苟延残喘,而一座大安宫牢笼就让李世民再也发不出光来。

  而他,却取而代之。

  获得了李世民的一切。

  而李世民的一切经历仿佛在告诉他:

  权力是面镜子,能够照见人性最深处的面貌。

  光明与阴暗,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共生的。

  这一刻,李承乾对于权力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绝不会是为了某个人而放弃手中的权力的。

  即便这个人是苏嫣,和小兕子。

  她们在自己心中,都是一柄温暖的剑鞘,可以让自己收敛一些锋芒而已。

  他最爱的,其实,还是权力本身。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清晰地能够认清自己:冷血依旧,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