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花叶-《九疑赋》

  俞家宅院中种了不少木棉树。

  初入俞家那段时日,九疑常在绢子上绣木棉花。

  她记得清楚,那夜湖边,她第一次看见俞修面容时,他就站在木棉树下。

  他一袭玉色长衫,朗目疏眉,再没有那更清冷的轮廓。

  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

  或许,她与俞修,本就如同这木棉花与叶,注定相错。

  “好,依你。”九疑说道。

  察觉九疑神思飘远,封正眸色微沉。

  “阿姐打算去哪。”

  这一点,九疑一直犹豫不定。

  一个和离妇人,如何能毫无顾忌地回家,爹爹苦心经营的官声、兄长的前程、女眷的名声,都要被戳着脊梁骨指指点点。

  唯一确定的是,她得寻稳妥的人将桑阳和桑莹送回桑家。

  观九疑神色,封正便知她还未拿定主意。

  “阿姐若不嫌弃,可先去我在应天府的别院暂住。”

  这几载为了太子萧护走南闯北,各处都置办了宅院。

  应天府这处最为僻静,正适合九疑调养心神。

  且应天府他去的次数较多,衙门上有不少熟识的官员,各处关节都打点得妥当。

  待京城局势彻底明朗,再带九疑过去。

  九疑没有一口应下,只抬眸看他:“方才听他们唤你封大人。”

  “这里面涉及太多事,以后有机会我再告诉你,阿姐只要记住,我现在是封正,封执中。”

  封正捏了捏袖口暗纹,直视九疑:“阿姐,如今我能护你周全。”

  萧护虽已是太子,但毕竟还有皇帝掣肘。

  封家尚未昭雪,他行事不能大张旗鼓,凡事只能先以陈贯的名义周旋。

  若是以往,九疑定会摸摸他的头,笑着夸他。

  可如今,她只是怔怔望着眼前这个眉目凌厉的男人。

  对,是男人,不是小孩子。

  “我记得你尚未及冠。”

  男子一般及冠了由长辈赐字,尚未及冠便有了字,着实少见。

  以他如今所展现出的一切兼之面容身形,九疑甚至疑心他实际年龄比当初告诉她的大。

  细想又觉不可能,那时候,他个头就那么一点,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那时还疑心他至多十一岁。

  “父兄已去,我虽未及冠却已是一家之主,《尚书》有云‘允执厥中’,我的字,是太子殿下亲赐。”

  那一日,他以自己所有的秘密去赌萧护的信任。

  那是他重生之日,也是他再次以封正之名立于世间。

  萧护登位之时,便离封氏祠堂重开之日不远了。

  他也能正大光明去辽东寻父兄尸骸,让封氏族人得以安息、得享香火。

  九疑听着他平静的叙述,视线却已挪到眉骨的疤痕。

  能得太子殿下赐字,想必他这些年为殿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应该过得极不容易,由这道疤也能窥见一二。

  封正既已说以后告诉她,她也不追问,只道:“我暂时不能离开昆山,我得寻稳妥的人将姐姐一双儿女送回阶州,我还要将户籍挪走。”

  倏地,九疑耳边嗡鸣一下。

  她突然明白为什么俞老夫人告诉她,官府不会注销她的户籍。

  原来,那时俞老夫人已认定,她是真的要“病逝”。

  她所做的准备,终究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