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脉门-《九疑赋》

  九疑垂下头时,泪也顺势落在虎口。

  从一开始,她便清楚高攀了俞家,所以过门后,她用了十二分的心思去揣摩每一位长辈的喜好。

  尤其是俞老夫人。

  她听几位夫人的话,学习如何讨俞老夫人的好,每日天不亮就去上房候着,伺候老夫人起身梳洗。

  家世、子嗣、规矩......

  太累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夫人、四夫人、六娘,还有俞修,他们都很好。

  她不会忘记是谁教她弹琴、制香、看账本......

  甚至在俞老夫人院儿里,她也学了如何掌中馈。

  曾经那些时光,磨了她的棱角,却也赋予她安身立命的资本。

  那些压抑与委屈是真的,但那些习得的本事与见识,也成为她的一部分。

  “俞家的事你是如何知晓的。”说话时,九疑并未抬眼看封正。

  从封正说的这些话能听出,他很清楚她在俞家的处境。

  封正坐回原位:“昆山你遇险后我便遣人打听了。”

  个中细节封正并未详述,但这些属于家宅内院的细碎小事,若非贴身服侍的丫鬟和妈妈们,断不会知道的这样清楚。

  “你先回去吧,我有点乱。”

  乱的不是心。

  她太清楚自己对封正没有一丝一毫的男女之情,她只将他当做弟弟。

  至少此刻是。

  见此,封正没纠缠,只慢慢站起身。

  “好,我不扰你,绣坊那边有什么事,遣人去寻我就好。”

  “好。”

  直到封正离开,九疑也没抬眼。

  霜儿上前:“其实,答应都督也没什么不好。”

  九疑当然知道没什么不好,封正年轻有为,圣眷正浓,更难得的是知根知底。

  若跟了他,不仅她受益,父母兄嫂皆能得他照拂。

  “可是霜儿,”九疑的声音忽然哽住了,她抬起手,骨节抵住眉心,什么都没再说。

  泪,却砸在衣襟上。

  一点点洇开。

  霜儿见状,一连串要说的话都堵在喉间,再开不了口。

  晌午过后,姝宁带着翘英,拎着大包小包过来,一进门就招呼着把东西放在桌上。

  “这是昨日庄子上送来的老母鸡,我加了黄芪当归炖了汤,最是补气血。”

  这汤炖了三四个时辰,想着上回给九疑把脉时她气血有些亏,便特意带了些来,剩下的便叮嘱母亲喝了。

  姝宁边说边打开食盒,浓郁的香气顿时飘满屋子:“还热着,快一口喝了。”

  姝宁又取出几个瓷瓶:“这药油给你,若是夜里睡不安稳,揉在太阳穴上可助眠。”

  九疑听话地一口饮尽:“好喝,一点儿也不腻。”

  “当然了,我给的方子。”话音才落,姝宁便注意到九疑眼睛有点肿,于是上手摸了摸。

  “怎么了这是。”

  九疑放下碗,捏住姝宁的手:“没事,就是昨晚没睡好,你这药油来的真及时。”

  姝宁反手扣住她的脉门,三指轻轻搭上。

  诊脉时,姝宁眉头渐渐蹙起:“脉象弦细,肝气不舒,心脉微弱......这哪里是没睡好,分明是心事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