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综武:入职六扇门,救下东方不败》

  曹命心中大喜,知道他与东方白合力逼出了张无忌体内的寒毒,更顺势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加上张叁丰深厚的紫气,竟一举将张无忌推入先天境界。

  细想之下也不奇怪,张无忌在四五年间将九阳神功练至五成,天资不逊少年张叁丰,再加上后来乾坤一气袋中的机缘,最终成为与张叁丰比肩的一代高手。

  张叁丰收回真气,轻轻点在张无忌睡穴上,让他沉沉睡去,这才向两人道谢。

  “无忌任督二脉的寒毒已除,可见二位的方法可行。

  请稍作休息,再继续疏通其他经脉,以免操之过急。”

  东方白此时才将掌中寒毒完全驱散,缓缓说道:

  “玄溟毒掌阴狠至此,晚辈即使想继续运功,也已力不从心。

  若真气稍有不纯,便难以彻底清除小兄弟体内的寒毒。”

  张叁丰抚须笑道:

  “万物各有其性。

  老夫虽功力尚可,却因缺少纯阴至柔的太阴真水与纯阳至刚的太阳真火,对此寒毒始终束手无策。”

  曹命闻言,忍不住开口请教。

  “晚辈听说前辈的武功源自九阳神功,为何如今却成了阴阳兼备?”

  张叁丰闻言微微一笑。

  “老道当年学的九阳神功并不完整,无奈之下只能取长补短,从道家心法入手,将少林纯阳内功转化为道家的先天一炁,阴阳并存,但与少侠修炼的逍遥派神功有所不同。”

  曹命立刻专注倾听,恭敬地请教。

  “还请真人指点!”

  张叁丰轻抚白须,缓缓说道:

  “天下道家正宗心法,大多遵循顺则阳、逆则阴的道理,阴阳互转,相辅相成,既利于修行,又能直达巅峰,就像太极,一体两面。

  其优点在于循序渐进,容易掌握。”

  曹命顿时明白,点头赞同。

  “晚辈明白了,不论是神照经、北溟神功,还是九阴真经中的心法,都是如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恐怕九阳神功也是这个道理。”

  张叁丰微笑着点头:“孺子可教。

  老道所创的氤氲紫气,源自道家先天一炁之理,阴阳俱全,浑然一体,如同太极,无论正逆,皆无分别。”

  东方白上前请教:“敢问真人,这门**是否先难后易,入门虽难,之后却能稳步提升,没有尽头?”

  张叁丰摇头叹息。

  “虽是如此,但知易行难。

  无论是周天运行,还是个人资质,都会影响所修真气,深浅不一。

  我门下几代**,许多人一生都未能入门,更不用说有所成就了。”

  他目光转向曹命。

  “你虽得到无崖子道兄七十年功力,但终究是他人之力,未与自身融合,仅停留在道家炼精化气的初阶,尚未进入炼气化神的境界。

  功力再深,也难敌已初窥大宗师境界的东方姑娘。”

  曹命心中顿时清晰,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境界不足。

  修为再久,若境界不够,也难以突破。

  无论是张无忌还是东方白,都是凭借武学境界取胜,而非单纯依靠修炼时间。

  东方白心中微动,明白自己虽已触及大宗师门槛,但仍有不少不明之处。

  若论谁能指点迷津,眼前的张真人无疑是最佳人选,于是连忙请教。

  “敢问张真人,晚辈所修纯阴内力至阴至柔,到了当前境界便无法再进一步,不知为何?”

  张叁丰稍作思索,从容答道:

  “《葵花宝典》虽属道家心法,却走偏锋,一味追求速度,以快为上。

  殊不知人力有限,无论速度还是力量,都有极限。

  要想突破,不在自身,而在天地之间。”

  东方白闻言一怔,随即豁然开朗,欣喜不已,向张叁丰深深一拜:“多谢真人指点。”

  张叁丰起身,朗声大笑。

  “方才老道参透了阴阳至理,多年苦思的太极拳与太极剑也终于贯通。

  今日便将这两门武学传授给你们二人,权当答谢你们救无忌之恩。”

  说完,他双手展开,摆出起手之式,缓缓演练起来。

  曹命与东方白全神贯注地望着这位当世高人传授武艺,连眼睛都不敢眨,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当看到第十三招“如封似闭”时,只见张叁丰双手若有若无,柔中带刚,曹命忽然想起《九阴真经》中的口诀,顿时明白过来。

  这是一门以柔克刚的绝顶武学,将先天真气与天地融合一体。

  每一招都暗含太极阴阳变化,完全依靠先天真气制敌。

  招式看似虚无缥缈,却能层层深入,由浅入深。

  功力较浅者可学其形,用以对敌;功力深厚、达到宗师境界者,则能以慢打快、以静制动;若达大宗师之境,重在体外真气流转,招式已不再重要。

  至于张叁丰这般陆地神仙境界的人,更是能借助天地之力为己所用。

  待张叁丰演示完毕,曹命只觉无数招式仍在空中流转,越演越快,不由自主地随势而动。

  东方白见他如此痴迷地在空中挥臂,却毫无太极拳的痕迹,一时惊讶,不明其意。

  张叁丰却抚须笑道:“再快一点,心无挂碍,无所拘束——这样,你的太极拳就算入门了!”

  东方白听后,更加觉得奥妙无穷,仔细观察曹命的动作,才发现他看似杂乱无章的挥舞中,竟暗藏江湖上至刚至猛的降龙十八掌,又夹杂着逍遥派的掌法。

  稍作思索,便明白曹命是将自身所学的各种武功融入了太极拳的意境之中。

  只是他功力尚浅,走的是刚猛一路,因此只展现出太极拳的阳刚一面。

  若想达到阴阳调和的境界,至少要等他踏入大宗师之境,才能阳极生阴,真正掌握太极拳的精髓。

  而她的葵花宝典已走向另一极端,强行学习太极拳反而适得其反。

  唯有反其道而行,才能突破桎梏,在武道之路上更进一步,迈出成为大宗师的关键一步。

  想到这里,她缓缓闭上双眼,陷入沉思。

  曹命将所学的降龙十八掌、天山六阳掌与太极拳一一施展完毕,这才收势致谢。

  “多谢真人传授神功,晚辈感激不尽。”

  张叁丰看他这副样子,洒脱一笑,叮嘱道:“你所学太过庞杂,这太极拳于你而言,既是机缘也是考验。

  剩下的太极剑法暂且不传,待你参透我的拳意之后,再上珷珰,到时候老道再教你太极剑法。”

  曹命恭敬问道:“敢问真人的太极剑,传授的是剑意,而非具体的剑招吗?”

  张叁丰点头道:“你悟性不错,竟能从太极拳中看出太极剑的理路。

  不过这太极剑意并非实剑,唯有忘剑方能得剑,与天下第一神剑六脉神剑的无形剑气大不相同。”

  话音刚落,曹命眼前便浮现出系统提示。

  【武学之路,不只是苦练就能登峰造极,还需机缘。

  你得张叁丰真人看重,学到太极拳,切勿舍本逐末,只重招式表象】

  【你初通太极之理,随机属性点 7】

  曹命见状,内心平静如水。

  这是他第二次获得随机属性点,但面板上没有任何数值显示,也不知具体有何作用。

  权当是隐藏属性吧,这随机属性点自然是越多越好,他来者不拒。

  只是这太极之理,到底有什么奥妙?

  难道是能融合九阴真经与九阳神功的方法?

  曹命突然想到,隐约觉得这事另有隐情。

  在金庸笔下,张无忌曾说,只有张叁丰才能将九阴真经与九阳神功合而为一。

  但这不过是个传说罢了。

  如今他已有九阴真经,九阳神功也近在咫尺,何不趁此机会向张叁丰请教,看看能否将两者融会贯通?

  可转念一想,即便把两门神功都摆在张叁丰面前,对他而言也如同缘木求鱼、刻舟求剑。

  他终究不是张无忌,没有练成九阳神功,所学皆是其他武学。

  若要融合,应走杨过黯然**掌的路子,以逍遥派北溟神功为基础。

  一想到北溟神功,他猛然想起一事,立刻向张叁丰请教。

  “请问张真人,晚辈承袭先师无崖子传授的北溟神功,这七十年功力都是先师自行修炼所得,并非吸取他人内力。

  若北溟神功吸取他人内力,会有何弊端?”

  张叁丰闻言大笑:

  “若靠吸人内力就能无敌于天下,逍遥派早就一统江湖,哪还有其他门派立足之地?无崖道兄也不会遭人暗算。”

  他端起茶杯,示意曹命看。

  “你觉得这杯中能装多少水?若再加点油盐酱醋,味道又会如何?”

  曹命顿时明白。

  想起令狐冲修习吸星**后,因吸收异种真气而受苦,最后靠易筋经才化解。

  同样,段誉修成北溟神功后,也因体内真气冲突,依靠大理段氏的导气归虚之法才解决隐患。

  他沉声答道:

  “晚辈明白了。

  人力终有极限,吸取他人内力终究不是自己的,只会害己害人。

  就算吸再多,也无法完全容纳,大多都会消散。”

  张叁丰点头道:

  “你虽将无崖道兄的内力化为己用,却不懂真气运转之法。

  仍需寻访逍遥派高人,学习本门心法,才是正途。

  否则始终差之毫厘,难成大器。”

  曹命听张叁丰如此说,不禁望向小白,心中涌起感激,明白东方白强行带他离开,实则是为他好。

  小白嘴上不饶人,心里却柔软,明明对他有情,却始终不愿承认。

  “晚辈这次正是要去天山灵鹫宫,学习本门的内功心法。”

  “老道听说那天山童姥性格古怪,宫中从无男子。

  你此行学艺,恐怕难以成功。

  老道便助你一臂之力,看看能否激怒那老太婆!”

  曹命一听,暗自好笑。

  那天山童姥身形如孩童,面容娇小,反倒更像一位长生不老的仙人。

  张叁丰目光一转,伸手虚抓,前方一块船桨便落入掌中。

  他左手并指如刀,真气掠过,唰唰几下,船桨已被削成一把三尺木剑,递了过来。

  “你持此剑去灵鹫宫,告诉天山童姥,说老道新创了一套太极剑诀,特来请教。

  那老太婆定会被激起斗志,寻找传人。”

  曹命仔细看着木剑,心中一惊。

  普通木桨经张叁丰随手一削,竟成一把仙气缭绕的木剑,稍有见识的人都能察觉其非凡。

  原来张叁丰已将太极剑意封入木剑之中,唯有天山童姥这般大宗师,才能看出其中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