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

  “我说《战狼2》票房能破8亿,正是基于这种时代情绪——国家强大了,观众需要宣泄自豪感的出口。”

  吴景若有所思:“所以用爱国主义作为主线?”

  孟浩微笑:“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不,这思路很棒!”吴景眼睛发亮,“确实缺一部让观众挺直腰板的电影。”

  两人越聊越投机。

  “对了,有个角色想找流量演员。”吴景突然问道,“孟总有推荐吗?”

  “是那个熊孩子角色吧?”孟浩摇头,“我们弧光很少用流量艺人,恐怕帮不上忙。”

  动作演员本就青黄不接,何况还要兼具流量。

  “不过……”孟浩话锋一转,“倒是有几个备选。”

  他想起公司艺人白羽,《法医秦明》后人气尚可,虽不及顶流,也算二线翘楚。

  反正这部电影的灵魂是吴景,其他角色影响不大。

  初次见面,两人却相谈甚欢。

  双方互留了微信,约定日后常联系。

  敲定《战狼2》的投资后,孟浩与陈止希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

  \"《唐人街探案》这个月就能杀青,要去看看吗?\"

  \"不用了,现在过去也帮不上什么忙。\"孟浩摇头,\"我手头还有项目在拍,过几天得去西北。\"

  ——

  敦煌郊外,一座废弃的厂房孤零零地矗立着。

  与市区的现代化建筑截然不同,这座偏远的厂房大院仿佛凝固在二三十年前的时光里。

  \"这地方不错。\"

  孟浩走下越野车,环顾四周。

  站在这里,陌生又熟悉的年代感扑面而来。

  \"你确定对八十年代有熟悉感?\"李木歌走过来问道,\"我记得你是90年出生的吧?\"

  \"老照片里见过不行吗?\"

  三月底,《精绝古城》结束了蓝岛的棚内拍摄,只剩下敦煌的外景部分。

  得知剧组已经抵达,孟浩便直接赶了过来。

  \"咻——\"

  一声口哨响起,孟浩转头看去。

  倪尼穿着军大衣,戴着墨镜走了过来。

  \"孟老师,好久不见。\"她笑着打招呼。

  \"有这么冷?\"

  \"早晚温差大,穿这个暖和。白天热了脱掉,里面的衣服正好。\"

  说着,倪尼利落地脱下军大衣扔到车上。

  她里面穿着工装夹克配红色衬衣,下身是紧身牛仔裤,勾勒出修长的双腿。

  虽然不算前凸后翘,但身材比例很好。

  见孟浩打量自己,倪尼大方地转了个圈。

  \"怎么样,好看吗?\"

  \"不错。\"

  倪尼满意地笑了。

  知道孟浩今天要来,她特意早起化妆,精心打扮了一番。

  效果显然不错。

  正暗自得意时,孟浩突然走近,摘下了她的墨镜。

  \"诶?\"

  孟浩端详着她的脸:\"剧情年代戴墨镜太夸张,换成挡风镜吧。\"

  倪尼无语地拿回墨镜戴在头顶:\"放心,制片大人,开拍时会换的。\"

  这座老旧的厂区曾是棉花加工厂所在地,如今早已人去楼空。

  由于地处偏远,缺乏商业价值,这片荒废的厂区一直无人问津。

  但对剧组而言,这里却是绝佳的驻扎地——既能改造成戏中的招待所,又临近通往鸣沙山的主干道,方便存放器材、 拍摄。

  随着外景拍摄进入尾声,整个剧组都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敦煌的风沙从不留情,细碎的沙粒随着阵阵狂风扑面而来。

  虽不及沙尘暴骇人,但飞扬的尘土仍让所有人吃尽苦头。收工时,每个人都成了\"土人\"。

  回到酒店的第一要务,自然是冲掉满身沙尘。

  孟浩算是轻松的,毕竟不必常驻片场。

  可连续二十多天面对单调的土黄色,任谁都会厌倦。趁着近期空闲,他决定去市区透透气,顺便买些特产。

  换好衣服,他向制片组借了辆车。

  刚走到楼下,迎面撞见了倪尼。

  \"孟老师出门?\"

  \"去市区转转。\"孟浩打量着她,\"你今天收工这么早?\"

  \"下午没我的戏份。\"倪尼揉了揉脸颊,\"倒不觉得累,就是这风沙......\"

  她总觉得连日的风沙让自己憔悴了不少。

  \"那你好好休息。\"孟浩正要离开,却被喊住。

  \"等等!\"倪尼忽然眼睛一亮,\"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一起?\"

  \"我无所谓,但你确定不怕被认出来?\"

  \"大西北哪来的狗仔?\"

  \"本地难道没有自媒体?\"孟浩挑眉,\"再说现在谁不拿手机拍照?\"

  专业娱记恐怕想不到,最终抢走他们饭碗的竟是全民皆媒的时代。

  倪尼沉思片刻,转身跑开:\"等我五分钟!\"

  地下 里,孟浩看着副驾上裹得严严实实的身影——墨镜、口罩加纱巾,活像个移动的布团。

  \"认得出我吗?\"纱巾下传来闷闷的声音。

  孟浩忍俊不禁:\"你这样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不过......\"他发动车子,\"真的不嫌憋得慌?\"

  \"早就练出来了。\"纱巾轻轻晃动,\"走吧。\"

  “好习惯,至少能防流感。”孟浩再次打量她,“你助理呢?也没带?”

  “拜托,我都休假了,总得给人家放个假吧。”

  倪尼将墨镜往下压了压,带着调侃的语气看向孟浩:“怎么,孟老师是怕被拍到,女朋友吃醋?放心,到了地方我们可以各逛各的。”

  “无所谓,我单身,你随意。”

  “真的?”

  倪尼狐疑地瞥了他一眼,见他神色坦然,倒不像在说谎。

  “行吧,那出发!”

  “这就是你说的‘出来逛逛’?”

  倪尼望着眼前的敦煌博物馆,一脸难以置信地看向孟浩。

  “你又没问我去哪儿。”

  孟浩随手把车钥匙抛给她:“或者你想去哪儿自己开车去,记得回来接我就行。”

  倪尼手忙脚乱地接住钥匙,表情古怪地盯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还了回去。

  “算了,难得有机会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也不错。”

  孟浩眯起眼睛:“你该不会没驾照吧?”

  “……只是懒得学而已。”

  倪尼轻咳一声,迅速转移话题:“这博物馆看起来挺新的啊。”

  孟浩没再追问,解释道:“网上说这是前几年新建的馆区。”

  “你还提前做了功课?”看来是真想来啊。

  “对,去年看完《河西走廊》纪录片就一直想来,可惜没时间,这次正好。”

  孟浩见她摘下了纱巾和墨镜,忍不住问:“怎么,不怕被拍了?”

  “都到博物馆了,拍到又能怎样?”倪尼满不在乎。

  “‘女明星与人同回酒店’。”

  “‘女明星与人共赏文物’。”

  后者听起来就正气凛然。

  博物馆免费开放,两人径直走入展区。迎面是一幅三米多高的彩绘壁画。

  与兰州的省博物馆相比,敦煌这里规模不大,展品也不算丰富,但每一件都极具地域特色。

  连环画般的壁画砖、栩栩如生的泥塑、唐宋时期的琉璃饰品,还有记录丝绸之路的绸卷……

  “为什么这些绸布和卷轴看起来这么新?”

  倪尼趴在玻璃展柜前,好奇地问。

  “听过那句话吗?‘干千年,湿千年,半干半湿就半年’。这里的干燥环境,文物自带防腐属性。”

  孟浩解释道,干燥避光的环境特别利于文物保存,尤其是竹简纸张。国内出土的文字资料,很多都来自西北的戈壁沙漠。

  说到文物保存倪尼不太懂,但提到干燥,她可太有感触了。

  “来北方之后我才知道,薯片吃不完居然可以不封口放着。”

  作为金陵人,她对没有回南天的地方简直爱到不行。

  其实静下心来,博物馆真是个不错的地方。

  敦煌博物馆规模不大,孟浩闲庭信步地逛了一个多小时,便看完了所有展厅。

  \"呼——\"

  踏出展区,他舒展筋骨,长长吐出一口气。

  咦?倪尼去哪儿了?

  刚进馆时两人还结伴同行,后来因观赏节奏不同,不知不觉就走散了。

  他在馆内转了一圈没寻见人影,正掏出手机要联系,却看见那姑娘从文创店里款款走出。

  \"孟老师,送你个小礼物。\"

  倪尼走近,将一顶帽子轻轻扣在他头上。退后半步端详片刻,她眉眼弯弯:\"果然很适合你,我的审美从不出错。\"

  孟浩取下帽子细看,是顶黑色宽檐盆帽,两侧帽檐微微上翘,带点西部牛仔的洒脱。帽面印着敦煌飞天纹样,神秘而别致。

  \"谢了。\"他重新戴好帽子,\"可惜我没准备回礼。\"

  \"就当感谢孟老师今天的文化导览啦。\"她指了指自己头顶,\"我也买了同系列的呢。\"

  原来她换了顶棒球帽,同样点缀着敦煌元素。

  \"接下来去哪儿?\"倪尼摸着肚子,\"有点饿了呢。\"

  \"附近夜市有家羊肉黄面很出名,要不要试试?\"

  \"走起!\"

  旅途中,倪尼确实是个完美旅伴——不挑路线,热衷探索,永远活力满满。

  虽是旅游城市,但淡季的敦煌并未出现人潮汹涌的景象。饱餐后逛夜市时,倪尼不得不重新戴上明星标配的墨镜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