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

  张偌昀:【不行啊,我家那位特意嘱咐别去打扰。要是硬要去,肯定露馅,你自求多福吧】

  孟浩:【太不够意思了!】

  扫了眼即将落幕的首映式,孟浩迅速给孟子艺发去信息。

  孟浩:【现场情况如何?】

  孟子艺:【一切如常】

  孟浩:【新指令:散场后务必拖住桐桐姐十分钟】

  孟子艺:【震惊脸.jpg】

  孟子艺:【这任务太难了吧?!】

  孟浩:【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嘛。实在不行就用万能理由——去洗手间】

  孟子艺:【......】

  放下手机,孟子艺愁眉苦脸地咬着嘴唇。

  用\"去洗手间\"这种烂借口也太尴尬了!

  更气人的是,明明是小叔叔要干坏事,为什么背锅的总是自己?

  果然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眼看舞台上的大合影环节即将结束,主持人开始致闭幕词,孟子艺绞尽脑汁想着更自然的对策。

  \"孟孟,你怎么了?\"

  身旁的李依桐突然关切地问道。

  她原本打算散场后找孟浩告别,转头却看见小姑娘一脸\"痛苦\"的表情。

  \"啊,我...\"

  猝不及防被问到的孟子艺脑子一空,脱口而出:\"我有点不舒服,桐桐姐能陪我去趟洗手间吗?\"

  说完就在心里疯狂吐槽:最后还是用了这个土掉渣的借口!

  幸好她刚才的\"痛苦\"表情足够逼真,李依桐不疑有他,还体贴地问要不要提前离场休息。

  \"这样不太合适吧...\"

  \"没关系的,我跟孟浩说一声先送你回去。\"

  李依桐边说边给孟浩发消息:

  【孟孟身体不适,我先送她回去。预祝电影大卖!】

  看到微信的孟浩忍不住给侄女点了个赞。

  干得漂亮!不仅完成任务还超额发挥,必须表扬!

  他连忙回复表示理解,着重表达了不能当面告别的遗憾,最后叮嘱务必把孟子艺安全送回学校。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和影迷的支持,《唐人街探案》首映礼到此结束。影片将于今晚零点首映,明早八点全面公映,敬请期待...\"

  随着主持人的结束语,现场观众开始有序退场。

  孟浩看了眼最新消息,孟子艺汇报已经和李依桐在返校的车上。

  总算可以安心了。

  没过多久,黎沁穿着一件休闲t恤,戴着棒球帽走了过来。

  她先和陈止希简单寒暄,随后才来到孟浩面前。

  “恭喜新片上映,孟老师。”黎沁难得露出笑意。

  “同喜,多谢你来捧场。”

  孟浩笑着回应,又故作随意地问:“老张不是说你们一起过来的吗?他人呢?”

  “他和昕昕先走了。”

  “这么急?还想见见他女朋友呢。”

  黎沁瞥他一眼:“你怎么总惦记他女朋友?”

  孟浩伸手轻轻压了下她的帽檐:“我能有什么坏心思?纯粹好奇。你们都见过,就我没机会。”

  黎沁整理好帽子:“急什么,月底聚会时介绍你认识。对了,聚会时间定了吗?”

  “暂定月底前,你方便吗?”

  “下周有个试镜,之后应该都有空。”

  “试镜?什么戏?”孟浩来了兴趣。

  “古装剧《楚乔传》,我试女二号。”

  “太好了!你们公司总算开窍让你演古偶了。”孟浩由衷感叹。

  在他看来,荣信达给黎沁规划的路线一直很迷。

  或许是被她早年的昆曲经历束缚,非要让她走青衣路线。

  可黎沁既非天赋异禀,资历也尚浅,没个十年沉淀根本撑不起青衣的定位。

  这些年古装剧市场火爆,若早点转型,说不定早已跻身一线,何至于在二线徘徊。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这样也不错。

  有知名度却不至于太红,工作轻松收入可观。粉丝不多但观众缘好,远离粉圈纷扰。

  每年拍两部戏,宣传期上个节目,其余时间自由支配。

  最重要的是——和他作息很合拍。

  “《楚乔传》……”

  孟浩觉得耳熟,掏出手机查了查:“原来是克顿的项目。”

  克顿传媒隶属华策旗下,与弧光有战略合作。

  上次和华策总裁赵一芳谈合作时,对方提过正在筹备的新剧,其中就有这部《楚乔传》。

  如果没记错,女主定的应该是赵俪颖——85花里公认的扛剧能手。

  “你也知道这部剧?”黎沁略显诧异。

  “弧光和华策是合作伙伴。”孟浩解释道。

  孟浩提高了声调:“华策那边还问过我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比如女二号之类的角色都可以谈。哎呀,这么多人选真是让人头疼啊!”

  “……”

  黎沁瞧着他那副“快来讨好我”的模样,心里又好气又好笑。

  但她还是配合着用试探的语气问道:“孟老师,您觉得我怎么样?”

  “黎老师啊……外形倒是挺符合的。”孟浩滴溜溜地转着眼珠,信口开河。

  黎沁忍不住撇了撇嘴——这家伙连剧情和角色设定都不清楚,居然好意思说“形象合适”。

  “那就麻烦孟老师帮忙推荐了。”

  “推荐当然可以,不过这么重要的角色,光嘴上说说可不行,总得有点诚意吧?”

  听到孟浩这话,黎沁的脸颊微微发烫。

  这人的腔调实在太招人烦了!

  “那孟老师想要什么样的诚意呢?”黎沁强压着火气,一字一顿地问道。

  孟浩显然打算把这点拿捏到底:“这种事怎么能让我主动提呢?全看你的心意了。”

  说完还故意冲她挤了挤眼睛。

  要不是周围人多,真想扑上去咬他一口!

  好在孟浩还算识相,紧接着说道:“要不先记在账上,下次见面再表示?”

  人总是容易在对比中妥协。听到这话,黎沁立刻应道:“行!”

  “痛快!那就这么定了!”孟浩竖起大拇指,又补了一句:“提醒你啊,在我这儿记账可是要收利息的。”

  “孟浩!”

  ———

  7月29日,周五。

  《唐人街探案》首映日。

  恰逢暑期档上半段收尾阶段,影片获得了30%的不错排片。作为联合出品方的万达院线更是给出了45%的高排片。

  这样的首日排片不仅得益于资源背景,更源于零点场的亮眼表现带来的连锁反应。

  国内电影市场的零点场惯例,始于《变形金刚3》。此前仅有零星的点映活动。

  近十年间约有千余部电影尝试过零点场,但以引进片为主。国产片较少涉足,一方面缺乏Ip号召力,少有观众愿意熬夜捧场;另一方面许多制片方对作品质量信心不足,不敢冒险。

  在信息 的时代,任何评价都会瞬间传遍网络。零点场刚结束,全网就充斥着各种观影反馈。因此除非对作品有十足把握,多数片方宁愿选择正常上映时段,甚至推迟到上午场次,能多赚一张票是一张。

  但《唐人街探案》显然不在此列。

  此前,孟浩团队甚至婉拒了微影五亿票房的保底协议,足见对影片质量的笃定。

  更不必说\"绿藤刑侦宇宙\"这块金字招牌。

  尽管这是该系列首部登陆大银幕的作品,但编剧栏\"孟浩\"二字仍吸引大批观众深夜涌入影院。

  \"儒意刚发来零点场数据和观众反馈。\"花妍递过平板。

  孟浩指尖划过报表,直接跳至底部数据栏——672万。这个数字让他眉梢微动。

  经过《唐探》筹备期的市场调研,如今的孟浩已算半个业内人。他清楚记得,能超越这个午夜场成绩的国产片,不过《鱼》《西游降魔篇》寥寥数部。

  对于中等成本制作的影片而言,这已是亮眼开局。但真正关键的,是社交平台上持续发酵的声浪:

  \"教科书级的本格推理!凌晨三点值回票价!\"

  \"最后那个童星的笑绝了,现在闭眼全是她瘆人的笑脸...\"

  \"孟浩转型大银幕的完成度比网剧时代更惊艳!\"

  这些来自硬核影迷的深夜热评,正在为次日的主流观众铺路。当周五晚高峰来临,写字楼电梯里飘着各种讨论:

  \"豆瓣开分8.1?那必须看啊!\"

  \"孩子班主任群里推荐说烧脑...\"

  都市夜归人的手机屏幕上,购票App的场次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比起动辄三四十的票价,人们更吝啬的是被烂片吞噬的三小时生命。而此刻,《唐探》积攒的口碑正如滚雪球般席卷院线。

  29日,《唐人街探案》首映当天斩获8620万票房,加上零点场累计9290万。次日票房攀升至1.15亿,第三日更突破1.38亿,首周末三天总票房达3.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