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万幸,真是万幸啊!-《特种兵穿越乡下肥妻》

  门开了,主治医生走了出来,摘下口罩,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

  秦研立刻站起身,迎了上去,眼神锐利,没有多余的话。

  “凌肖他情况怎么样?”

  “万幸!真是万幸!”

  医生语气带着惊叹,“那么重的伤,感染那么严重,能撑到救援本身就是奇迹。

  手术很成功,子弹取出来了,感染也控制住了。他的身体素质极好,求生意志更是强得惊人,现在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入观察期。

  你可以进去看看他了,不过时间不要太长,他还需要休息。”

  病房内

  秦研轻轻推开病房门,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

  凌肖躺在病床上,脸色依旧苍白,身上插着各种监护仪的管线,但呼吸已经平稳悠长。

  他睡着了,眉头微微蹙着,仿佛在梦中依旧经历着丛林的险恶。

  秦研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拉过一把椅子坐下。

  她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凝视着他。

  卸下了战场上的冷硬伪装,此刻的他显得脆弱而安静。

  她的目光描摹过他棱角分明的脸庞,高挺的鼻梁,干裂的嘴唇,最后落在他被厚重纱布包裹的左臂上。

  她伸出手,指尖极轻地、颤抖地触碰了一下纱布的边缘,

  仿佛能感受到下面伤口愈合时细微的麻痒。

  一种混杂着心疼、庆幸和后怕的情绪,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鼻尖发酸。

  她差一点,就永远失去他了。幸好带了药,不然真的没办法想象结果会如何。

  这一刻,她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内心,原来,他早就已经在他的心里了。

  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注视,凌肖的眼睫颤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醒了?”秦研的声音轻柔得像怕惊扰了什么,“伤口还疼吗?要不要喝水?”

  凌肖摇了摇头,眼神里充满了爱意。

  军区总院的特护病房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带。

  凌肖的伤势在秦研的精心调理下,恢复得极快。

  她为凌肖做的肌肉按摩和关节被动活动,手法精准老道,带着一种系统康复的理念,远非普通护工可比。

  “你这手法,不像是在家自学的。”

  凌肖靠在床头,看着她熟练地活动他的脚踝,语气带着一丝探究和了然。

  秦研手下不停,头也没抬:“在我们那儿,这是战场救护后的标准康复流程的一部分。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比后期补救更重要。”

  她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你们那儿……”

  凌肖低声重复了一句,目光深邃地看着她。

  他知道这四个字背后,是一个他无法想象的世界和经历。

  他没有恐惧,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疼和庆幸,心疼她曾经历的血雨腥风,庆幸她最终来到了自己身边。

  随着身体一天天好转,

  凌肖的康复过程,也成了他们感情重新淬炼、深度磨合的过程。

  秦研的身份没有成为隔阂,反而因为共同的经历和坦诚相待,转化为了独一无二的、坚不可摧的联结。

  当凌肖终于能下地行走时,他第一件事就是轻轻拥抱了守在他床前许久的秦研。

  出院的那天,天气晴好。

  阳光洒在军区总院门口的水泥地上,明晃晃的,带着初秋的干爽。

  手续是秦研一手操办的,利落干脆。

  她提着简单的行李袋,凌肖跟在她身旁,

  虽然左臂还吊着绷带,脸色也略显苍白,但脚步已经稳当。

  他拒绝了部队派车,只想和秦研两个人,安安静静地走回去。

  穿过熟悉的营区林荫道,哨兵向他们敬礼,凌肖微微颔首。

  阳光透过梧桐树的叶子,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没有欢呼,没有喧闹,只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平静。

  推开家属院那扇熟悉的绿色木门,小院依旧。

  秦研之前晒的草药还挂在屋檐下,散发着淡淡的苦香。

  院子角落的老槐树,叶子开始泛黄,几片早早落下的,躺在青石板上。

  一切都和他们离开时一样,仿佛那段生死挣扎只是一场噩梦。

  凌肖站在院子中央,深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没有消毒水的味道,只有阳光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还有……家的味道。

  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而温暖的感觉,如同细流般缓缓包裹住他,抚平了连日来紧绷的神经和身体的隐痛。

  这里没有战火,没有未知的危险,只有他和她。

  “总算回来了。”

  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喟叹。

  秦研放下行李,走到他身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挽住他没受伤的右臂,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这是一个无声的安慰,也是一种归属的确认。

  凌肖抬起右手,覆上她挽着自己的手,轻轻拍了拍。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院子里,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过往的惊心动魄,未来的不确定,在这一刻,都被小院的安宁隔绝在外。

  “饿不饿?我去做碗面。”

  过了一会儿,秦研抬起头,轻声问。

  “好。”

  凌肖点头,嘴角扬起一抹温和的弧度。

  出院后的日子,

  像山涧溪流,重新回到了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轨道上。

  天光未亮,

  家属院还沉浸在静谧中。

  凌肖和秦研的身影便已出现在小院或营区僻静的小路上。

  凌肖的手臂尚未完全康复,但他已经开始进行恢复性训练。

  他的动作舒缓而精准,专注于核心力量和右臂的稳定性。

  秦研则在一旁打一套自己前世带来的,

  融合了格斗技巧与吐纳养生的内家拳法,

  动作行云流水,劲力内敛。

  两人并不怎么说话,偶尔一个眼神交汇,

  凌肖会微微调整一下重心,秦研会放慢节奏与他保持同步。

  空气中只有规律的呼吸声和脚步落在土地上的轻微声响。

  这种并肩而立、各自努力又相互映照的状态,成了他们一天中最坚实的开始。

  早餐后,凌肖的书桌上铺开了最新的训练大纲或战术想定图,他时而凝神思考,时而快速标注。

  秦研则在她的小工作室里,对照着古籍和现代医学资料,

  进一步完善她的药方,或记录整理自己脑海中那些超越时代的特种作战技巧与生存知识。

  偶尔凌肖会拿着某个战术难点,走到工作室门口,

  倚着门框问:“如果是你,在这种地形遭遇伏击,小队如何最快速度形成有效反击阵型?”

  秦研会放下手中的药杵,擦擦手,走到他身边,

  看着图纸,目光锐利地扫过等高线和植被标记,略一思索,

  便会指出几个关键点,提出一两种凌肖都未曾设想过的、极其刁钻却有效的突围或反击思路。

  她的观点往往源自另一个世界血与火淬炼出的实战经验,角度刁钻,实用至上。

  凌肖会陷入沉思,然后重重一拍图纸:“有道理!我怎么没想到!”

  这种思维碰撞带来的启发,让凌肖受益匪浅,也让他更深切地认识到秦研内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