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扎完毕,夜枭递给林平一块压缩饼干和一瓶水:“吃点东西,保持体力。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山魈’不会善罢甘休,搜捕很快就会扩大到这片区域。”
林平接过食物和水,默默地吃着。
他看着夜枭在黑暗中模糊的侧脸,心中的疑虑如同野草般滋生。
夜枭的出现太及时了,他的脱身也太顺利了。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和能力吗?
但他没有问出口。现在,他们还需要彼此。
撕破脸皮,对谁都没有好处。
“接下来去哪?” 林平问。
夜枭站起身,走到洞口,观察着外面的情况:“我们先向北走,进入山区。那里地形复杂,便于隐蔽。然后,我们需要搞到新的身份和资源,重新建立联系渠道。”
他转过身,看着林平,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这是一场持久战了,林平。我们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林平迎着他的目光,点了点头。最坏的打算,他早就做好了。
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和陷阱。
他挣扎着站起来,腿上的剧痛让他吸了一口冷气。
“能走吗?” 夜枭问。
“能。” 林平咬牙道。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矿洞,再次融入无边的夜色之中。
夜色如墨,山风凛冽。
林平拄着一根临时找来的粗树枝,每走一步,左腿都传来撕裂般的剧痛,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夜枭走在他前面几步远的地方,脚步沉稳,背影在黑暗中显得异常挺拔,却也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
两人沿着崎岖的山路,沉默地向北行进。
谁也没有说话,只有脚步声、喘息声和风吹过树林的呜咽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张力。
林平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夜枭的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巧合”救援,以及他对当地地下网络的熟悉程度,都像一根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无法完全信任这个神秘的战友,但眼下,他别无选择。
“我们需要一个计划。”
林平打破了沉默,声音因疼痛而有些沙哑,“不能一直这样被动逃亡。”
夜枭脚步未停,头也不回地说:“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需要情报。”
林平忍着痛,加快几步,与夜枭并肩,
“关于‘老板’,关于‘山魈’,关于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被动挨打,只有死路一条。”
夜枭侧头看了他一眼,月光下,油彩覆盖的脸看不清表情:“情报从哪里来?我们现在是过街老鼠。”
“从敌人内部来。”
林平目光锐利,“‘毒蛇’那个频道,还有那个被我们抓住的光头。他们只是小角色,但背后肯定有线索。我们需要抓住一个更大的‘舌头’。”
夜枭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风险太大。我们现在自身难保。”
“风险永远存在。”
林平语气坚决,“但机会也一样。‘山魈’这次亲自出马,说明我们触到了他的痛处。
他越是想除掉我们,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夜枭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直视着林平:“你想怎么做?”
林平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顿地说:“主动出击。找到‘毒蛇’,或者找到‘老板’的另一个爪牙。撬开他们的嘴。”
夜枭的瞳孔在黑暗中微微收缩:“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可能会直接撞进‘山魈’的老巢。”
“那就撞进去。”
林平的眼神冰冷,“总比在荒山野岭里被耗死强。”
两人对视着,空气中仿佛有电光闪烁。
信任的裂痕在无声地扩大,但一种共同的、被逼到绝境的决绝,又将他们暂时捆绑在一起。
“好。”
夜枭最终点了点头,声音低沉,“但要制定周密的计划。我们不能送死。”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在深山中找到一个废弃的护林站,暂时安顿下来。
夜枭利用带来的设备,尝试修复无线电,更清晰地监听“毒蛇”的频道。
林平则全力养伤,同时利用这段时间,仔细研究从光头壮汉和之前战斗中获得的有限信息,试图拼凑出敌人网络的碎片。
夜枭的监听取得了一些进展。
他捕捉到“毒蛇”频道里一些模糊的对话片段,似乎提及近期有一批“重要货物”要通过陆路运往北部边境,
交接地点可能在一个叫“勐拉”的边境小镇。
负责押运的,是一个叫“黑蝎”的狠角色。
“勐拉……黑蝎……” 林平看着夜枭记录下的信息,眉头紧锁。
勐拉是着名的三不管地带,走私和犯罪活动猖獗。“黑蝎”这个名字,透着一股血腥味。
“这是一个机会。”
夜枭指着地图上勐拉的位置,“如果能截住这批货,或者抓住‘黑蝎’,我们或许能挖到更深的东西。”
“也可能是另一个陷阱。”
林平提醒道,“‘山魈’可能预料到我们会盯上他的运输线。”
“所以,这次行动必须更加小心。”
夜枭的眼神变得锐利,“我们需要伪装,需要新的身份,需要混入勐拉那个混乱的环境。”
计划开始成形。
他们决定伪造身份,冒充寻求“特殊渠道”偷渡或进行灰色交易的亡命徒,
混入勐拉,寻找接近“黑蝎”和那批货物的机会。
这是一步险棋,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几天后,林平的伤势好转了一些,至少可以正常行走。
夜枭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搞来了两套适合边境地带的旧衣服、一些伪造的证件和一笔现金。
两人改头换面,看起来像是两个在刀口舔血的边缘人。
他们离开了深山,再次踏上征途,目标——混乱与危机并存的边境小镇勐拉。
一路上,两人依旧话不多,但一种诡异的默契在逐渐形成。
他们轮流开车、警戒、搜集信息,像两台精密而冷漠的机器。
信任的基石依旧脆弱,但共同的目标和处境,让他们暂时成为了彼此唯一的依靠。
车窗外的景色从丘陵变为茂密的热带雨林,空气变得湿热。
林平接过食物和水,默默地吃着。
他看着夜枭在黑暗中模糊的侧脸,心中的疑虑如同野草般滋生。
夜枭的出现太及时了,他的脱身也太顺利了。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和能力吗?
但他没有问出口。现在,他们还需要彼此。
撕破脸皮,对谁都没有好处。
“接下来去哪?” 林平问。
夜枭站起身,走到洞口,观察着外面的情况:“我们先向北走,进入山区。那里地形复杂,便于隐蔽。然后,我们需要搞到新的身份和资源,重新建立联系渠道。”
他转过身,看着林平,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这是一场持久战了,林平。我们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林平迎着他的目光,点了点头。最坏的打算,他早就做好了。
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和陷阱。
他挣扎着站起来,腿上的剧痛让他吸了一口冷气。
“能走吗?” 夜枭问。
“能。” 林平咬牙道。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矿洞,再次融入无边的夜色之中。
夜色如墨,山风凛冽。
林平拄着一根临时找来的粗树枝,每走一步,左腿都传来撕裂般的剧痛,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夜枭走在他前面几步远的地方,脚步沉稳,背影在黑暗中显得异常挺拔,却也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
两人沿着崎岖的山路,沉默地向北行进。
谁也没有说话,只有脚步声、喘息声和风吹过树林的呜咽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张力。
林平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夜枭的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巧合”救援,以及他对当地地下网络的熟悉程度,都像一根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无法完全信任这个神秘的战友,但眼下,他别无选择。
“我们需要一个计划。”
林平打破了沉默,声音因疼痛而有些沙哑,“不能一直这样被动逃亡。”
夜枭脚步未停,头也不回地说:“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需要情报。”
林平忍着痛,加快几步,与夜枭并肩,
“关于‘老板’,关于‘山魈’,关于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被动挨打,只有死路一条。”
夜枭侧头看了他一眼,月光下,油彩覆盖的脸看不清表情:“情报从哪里来?我们现在是过街老鼠。”
“从敌人内部来。”
林平目光锐利,“‘毒蛇’那个频道,还有那个被我们抓住的光头。他们只是小角色,但背后肯定有线索。我们需要抓住一个更大的‘舌头’。”
夜枭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风险太大。我们现在自身难保。”
“风险永远存在。”
林平语气坚决,“但机会也一样。‘山魈’这次亲自出马,说明我们触到了他的痛处。
他越是想除掉我们,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夜枭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直视着林平:“你想怎么做?”
林平迎着他的目光,一字一顿地说:“主动出击。找到‘毒蛇’,或者找到‘老板’的另一个爪牙。撬开他们的嘴。”
夜枭的瞳孔在黑暗中微微收缩:“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可能会直接撞进‘山魈’的老巢。”
“那就撞进去。”
林平的眼神冰冷,“总比在荒山野岭里被耗死强。”
两人对视着,空气中仿佛有电光闪烁。
信任的裂痕在无声地扩大,但一种共同的、被逼到绝境的决绝,又将他们暂时捆绑在一起。
“好。”
夜枭最终点了点头,声音低沉,“但要制定周密的计划。我们不能送死。”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在深山中找到一个废弃的护林站,暂时安顿下来。
夜枭利用带来的设备,尝试修复无线电,更清晰地监听“毒蛇”的频道。
林平则全力养伤,同时利用这段时间,仔细研究从光头壮汉和之前战斗中获得的有限信息,试图拼凑出敌人网络的碎片。
夜枭的监听取得了一些进展。
他捕捉到“毒蛇”频道里一些模糊的对话片段,似乎提及近期有一批“重要货物”要通过陆路运往北部边境,
交接地点可能在一个叫“勐拉”的边境小镇。
负责押运的,是一个叫“黑蝎”的狠角色。
“勐拉……黑蝎……” 林平看着夜枭记录下的信息,眉头紧锁。
勐拉是着名的三不管地带,走私和犯罪活动猖獗。“黑蝎”这个名字,透着一股血腥味。
“这是一个机会。”
夜枭指着地图上勐拉的位置,“如果能截住这批货,或者抓住‘黑蝎’,我们或许能挖到更深的东西。”
“也可能是另一个陷阱。”
林平提醒道,“‘山魈’可能预料到我们会盯上他的运输线。”
“所以,这次行动必须更加小心。”
夜枭的眼神变得锐利,“我们需要伪装,需要新的身份,需要混入勐拉那个混乱的环境。”
计划开始成形。
他们决定伪造身份,冒充寻求“特殊渠道”偷渡或进行灰色交易的亡命徒,
混入勐拉,寻找接近“黑蝎”和那批货物的机会。
这是一步险棋,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几天后,林平的伤势好转了一些,至少可以正常行走。
夜枭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搞来了两套适合边境地带的旧衣服、一些伪造的证件和一笔现金。
两人改头换面,看起来像是两个在刀口舔血的边缘人。
他们离开了深山,再次踏上征途,目标——混乱与危机并存的边境小镇勐拉。
一路上,两人依旧话不多,但一种诡异的默契在逐渐形成。
他们轮流开车、警戒、搜集信息,像两台精密而冷漠的机器。
信任的基石依旧脆弱,但共同的目标和处境,让他们暂时成为了彼此唯一的依靠。
车窗外的景色从丘陵变为茂密的热带雨林,空气变得湿热。